2020-07-14

托起梦想的翅膀——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之际

  • 2013年05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5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

      ◎但这5年,汶川地震灾区,变化之大,又恍如隔世。

      ◎巨大伤痛,刻骨铭心——8万多人遇难、失踪,1500多万人无家可归,1000多万人心理严重受创。

      ◎灾后重建,史无前例——8000亿元资金投入,10多万人前赴后继,科学重建,再造辉煌。

      ◎梦想之路,洒满阳光——灾难极重的四川,全省生产总值4年翻一番,地方公共财政3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这个往昔的灾难之地,正托起梦想的翅膀……

      力量——满目疮痍的废墟,变成鸟语花香的景区;曾经被救援的对象,今天成了救援的英雄……有一种深沉的力量,为梦想插上翅膀

      初夏时节,汶川县三江乡河坝村,满山的猕猴桃花开烂漫。

      趁着天气不错,村民们一大早就上山采集公本花,晾干,下午再对母本花授粉。这活儿很辛苦,但只要授粉了,就肯定能结出果实。

      花儿孕育着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村民费春富说,他家的猕猴桃每年能收入4万元,农家乐每年纯收入5万多元,再加上打工收入,全家一年收入有20万元,不但早还清了重建房屋所借的10多万元贷款,还新修了一栋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准备下半年开饭馆。“住房漂亮了,环境优美了,腰包鼓起来了,大家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谈起这5年来的变化,河坝村党支部书记姚富荣言语间洋溢着喜悦。

      5年间,汶川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7%和23.7%……

      数字的背后,曾经的极重灾区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汶川人的梦想增添了新的内涵。”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的回答简单明了。

      特大地震前,汶川人更多追求的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提升,经历了大地震特别是灾后重建这些年,“生态环境的优化,生活环境的安全,生活景况的安顺,这些,构成了汶川人的新梦想。”青理东说。

      人们无法忘记,5年前的那个中午,山塌了,路断了,房倒了,亲人走了,家没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靠着党和政府的果断决策,靠着亿万双手的坚强扶持,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汶川地震灾区实现了山河再造,重获新生。“灾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农民变居民”——如果不是有意保留下来的地震遗址,已很难想象,5年前那场天崩地塌的大地震,就发生在这里。

      八方有难,汶川支援!——重生的汶川人喊出了响亮的口号。

      4月20日上午10时,芦山地震刚过2小时,两支共100人的专业地震救援队伍就集结完毕从汶川出发了。另外124名没有接到任务的受训志愿者,闻讯后也跟着一起向芦山迈进。

      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李家沟组受灾严重。在这里,这支受过国家地震救援队废墟救援训练、善于高山攀爬、携带专业工具和移动医疗车的救援队伍抢救出重伤员3人,处理转移轻伤员56人,还帮居民抢出贵重财物和粮食……

      几年中,这支救援队伍还先后到过玉树、舟曲和映秀泥石流等救灾现场,他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回报全社会对汶川地震灾区的无边大爱。“我们的队员以民兵为主,还有医生和心理专家,每年都要演练。八方有难,汶川支援,这是汶川人民的感恩方式。”汶川县救援队指导员、县武装部政委梁雪东说。

      多难兴邦,是因为灾难磨砺了不屈的力量。

      3年重建中,平均每天有1所医疗机构、3所学校、1700多套住房建成,平均每月有200多亿元重建资金投向灾区、700多个重建项目破土动工,平均每年有上万援建者奔赴一线……

      凤凰涅槃,是因为有一股深沉的力量,为梦想插上了翅膀。“不去看看,心里不踏实。”如果不当班,东汽大型二分厂转子班班长欧国坤晚饭后都会到车间里转转。

      5年前,母亲在地震中遇难,但为了恢复生产,他顾不上寻找母亲遗体,把悲痛深深掩藏,就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现在,他已成为厂里技术水平最高的操作师。“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把我的技术传给大家。”他说,与国际同行相比,东汽在转子技术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一起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提升国家力量尽一点力。”

      制度——巨大的灾难,震碎了人生的轨迹和梦想。有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保障,让生命再续辉煌,让梦想张开翅膀

      一场特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

      37岁的北川县中医院医生唐雄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被废墟掩埋139个小时后,唐雄终于获救。很快,他提出了入党要求。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获救仅仅10天后,他在去北京治疗的火车上,接到了批准入党的通知。

      30多位专家会诊,仍然没能保住他右脚的前半个脚掌。然而他心存感激,2009年5月,他不顾医生的建议,硬是拄着双拐来上班,在板房中为来自山东的援建人员看病。

      今天,他工作的地方已变成崭新的楼房。2011年元旦,他搬进了新居,活泼可爱的女儿今年已经3岁。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无数像唐雄这样获救的人,从来没有想到会有那样一种制度,使得那么多专家来诊治自己,那么快有一个新家,那么快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发展机会。

      在汶川县映秀镇公墓区,73岁的“守墓老人”胡建国如今已经不再守墓。但每天早上,他还会站在山坡上,端详着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小镇。

      在这个四面环山、两河汇流的一平方公里场镇上,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现代风格的场馆、宽敞平整的街道缘河延伸。震中映秀从遍地废墟到美丽新城的巨变,让胡大爷感叹,这5年,真是恍然如隔世。

      胡建国老人说:“房子震坏时想,有顶帐篷就满足了;有了帐篷之后想,有间板房就好了;有了板房之后又在想,我活着的时候还能不能住进新房……就是没敢想映秀镇能像今天这样好看。”

      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带来了这一仿佛穿越时空的奇迹?

      “东莞,映秀”、“惠州,三江”、“湛江,龙溪”、“肇庆,克枯”……前者是广东地市,后者是汶川乡镇,是一个地市帮助一个乡镇的“对口援建”,把这些本来毫不相干的地名联系在一起。

      今天,“对口援建”虽已经结束,但对口的关系却牢固似铁,难以斩断,仍在改变着许多人命运的轨迹。

      青川县沙洲镇幸福村村民莫怀玉把6亩多土地都种上了油橄榄。去年,虽然只有一部分树木挂果,就收入了6000多元,今年他预计能过1万元。

      这个没读过几天书也没什么资本的农民,之所以能这样乐观,是因为他有一个坚强的“靠山”。

      原来,浙江省在对青川县的援建结束后,针对该县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长效帮扶计划。他们不仅提供资金,还帮助技术培训和开拓市场。像莫怀玉一样,已经有8000多人次听过专门从浙江来的专家教授讲课。

      如果说特大地震带来的是一场特殊的战役,那么决定这个战役最后胜利的,就是看指挥员能不能机动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打破常规而不是墨守成规。

      地震中,都江堰市12万户农民受灾,近8万户房屋倒塌或损毁,灾后重建需要资金100多亿元。即使有对口援建,对一个县级市来说,这也是个无力负担的天文数字。

      改革,是破解灾后重建和发展难题的钥匙,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适时出台。

      王全,都江堰市大观镇茶坪村农民,是这场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他拿出得到确权的宅基地,一位城市投资者出资,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房,按政策办理权属分割。房屋当年竣工后,两户建筑面积共计400多平方米,其中王全分到238平方米。

      今天,王全宽敞明亮的独栋洋房布置一新,沙发、茶几、液晶电视等一应俱全,自来水、天然气都已接通。他除了一家人居住外,还拿出剩下的房间交给村合作社参加连锁客栈经营。他家养的猪、种的菜,也成为“乡村酒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前听老人们说,1933年松潘大地震时,到处是饿死人、冻死人的惨状。刚地震的时候,我也常常害怕,没想到两三年,这里就建得比以前还好。”住在汶川县三江乡步行街上70多岁的老人杨秀华说。

      奋斗——梦破碎的地方,总有百折不回的勇士。万众一心,不畏艰难,不懈奋斗,托起让梦想腾飞的翅膀

      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震塌的大山重新披上绿装,破碎的梦想又回到人们的心上。

      山坳里的青川县东河口村,永远地被震塌的山体埋在地下100多米深处,全村780多人遇难,一半多的人没了。

      遇难者纪念碑上,村民何先通亲人的名字密密地排了一列。地震时,他正在外省打工。“儿子那时在成都上学,没的事,要不我真的没啥子活头了。”他说。

      他的新房子面对着老东河口村——现在是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留着震后原貌,苍凉寂静。

      故土山河变了样,但年近50岁的老何地震后再没离开这里,他想守着家园的遗址,靠近逝去的亲人。

      他开了间小卖部,专门出售地震纪念品和祭奠菊花。

      小卖部开在路边,总有来往的人问。刚开始,老何话不多,也不会笑,一提到地震和过世的亲人,就禁不住地哭,听的人也陪着掉泪。

      大灾难的重创,使得生命之花凋萎,鲜活梦想破碎。

      坚韧的汶川灾区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地质专家说,东河口位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末端,不适宜居住。有些人搬走了,但老何不肯走,每天在他的小卖部里向参观者一遍一遍地讲述。

      除了开小卖部和种地,打定主意不走的老何还陆续贷款买了摩托车和汽车,给村上出远门的人包车。他说想再多挣点钱,早点把贷款还上,还想给儿子办场婚宴。

      今年,老何杀了两头猪,做了800多斤腊肉腊肠,在新建的两层小楼过道里挤挤挨挨地挂着。老何指着说:“地震以前我家每年也做这么多肉,生活就算恢复了嘛!”

      时间抚慰了老何心头的创伤。同样,当重建完成、雾霾散尽,明媚阳光重新照在曾经污染严重的水磨镇时,居民们有了新的梦想。

      水磨镇,这个今天碧水蓝天、羌楼栉比、风景如画的地方,地震前曾是汶川的工业重镇。6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使得这里空气混浊,污水横流。“来到水磨,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震后的破败景象,而是触目惊心的污染。”佛山援建工作组组长刘宏葆曾这样形容他初进水磨的感受。

      援建组经过调研,最终决定借重建的机会对水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当地藏羌文化旅游特色,让水磨脱胎换骨,变工业镇为生态旅游镇。

      2010年,少小离家的应堂辉回到了家乡水磨镇,在新开发的古镇特色步行街上开了家饭馆。他是个厨师,从给人打工,到自己开饭馆,虽离家不远,但就是不回来。

      重建的水磨改头换面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有时旺季碰上周末,进镇的私家车能排到一两公里外。应堂辉的饭馆也跟着火起来了,光2012年就挣了300万元。

      眼下,年过半百的应堂辉又有了新的梦想,他要把特色小吃豆花和当地悠久的养生长寿文化结合起来,开一家长寿生态豆花坊。

      梦想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就能发芽、生长。

      在北川,一位镇党委副书记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乡亲们实现梦想。

      34岁的唐祖华5年前还是大水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特大地震期间,曾多次带领专家组、部队进出唐家山考察与抢险,因贡献突出而被破格提拔为曲山镇副镇长。

      5年间,山河破裂的曲山镇,旧貌换新颜。但唐祖华和他的同事们却依旧十分忙碌。

      几年来,通过就业培训和产业扶持,石椅、恩达等羌寨发生了很大变化,淳朴、勤劳、勇敢的羌族群众正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一批批经过技能培训的羌族妇女,走出大山,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做起“家政月嫂”。“群众现在有了居住的地方,但就业、生活还需要提升,年青一代要有一技之长,要有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唐祖华快人快语,透着干练。

      时代发展,梦想起飞。

      汶川5年,正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实现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国家力量,制度优势,人民奋斗,共同托起了梦想的翅膀!

      (记者 车玉明 何宗渝 侯大伟 郝方甲 蒋作平)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托起梦想的翅膀——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之际

  • 2013年05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5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

      ◎但这5年,汶川地震灾区,变化之大,又恍如隔世。

      ◎巨大伤痛,刻骨铭心——8万多人遇难、失踪,1500多万人无家可归,1000多万人心理严重受创。

      ◎灾后重建,史无前例——8000亿元资金投入,10多万人前赴后继,科学重建,再造辉煌。

      ◎梦想之路,洒满阳光——灾难极重的四川,全省生产总值4年翻一番,地方公共财政3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这个往昔的灾难之地,正托起梦想的翅膀……

      力量——满目疮痍的废墟,变成鸟语花香的景区;曾经被救援的对象,今天成了救援的英雄……有一种深沉的力量,为梦想插上翅膀

      初夏时节,汶川县三江乡河坝村,满山的猕猴桃花开烂漫。

      趁着天气不错,村民们一大早就上山采集公本花,晾干,下午再对母本花授粉。这活儿很辛苦,但只要授粉了,就肯定能结出果实。

      花儿孕育着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村民费春富说,他家的猕猴桃每年能收入4万元,农家乐每年纯收入5万多元,再加上打工收入,全家一年收入有20万元,不但早还清了重建房屋所借的10多万元贷款,还新修了一栋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准备下半年开饭馆。“住房漂亮了,环境优美了,腰包鼓起来了,大家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谈起这5年来的变化,河坝村党支部书记姚富荣言语间洋溢着喜悦。

      5年间,汶川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7%和23.7%……

      数字的背后,曾经的极重灾区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汶川人的梦想增添了新的内涵。”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的回答简单明了。

      特大地震前,汶川人更多追求的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提升,经历了大地震特别是灾后重建这些年,“生态环境的优化,生活环境的安全,生活景况的安顺,这些,构成了汶川人的新梦想。”青理东说。

      人们无法忘记,5年前的那个中午,山塌了,路断了,房倒了,亲人走了,家没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靠着党和政府的果断决策,靠着亿万双手的坚强扶持,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汶川地震灾区实现了山河再造,重获新生。“灾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农民变居民”——如果不是有意保留下来的地震遗址,已很难想象,5年前那场天崩地塌的大地震,就发生在这里。

      八方有难,汶川支援!——重生的汶川人喊出了响亮的口号。

      4月20日上午10时,芦山地震刚过2小时,两支共100人的专业地震救援队伍就集结完毕从汶川出发了。另外124名没有接到任务的受训志愿者,闻讯后也跟着一起向芦山迈进。

      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李家沟组受灾严重。在这里,这支受过国家地震救援队废墟救援训练、善于高山攀爬、携带专业工具和移动医疗车的救援队伍抢救出重伤员3人,处理转移轻伤员56人,还帮居民抢出贵重财物和粮食……

      几年中,这支救援队伍还先后到过玉树、舟曲和映秀泥石流等救灾现场,他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回报全社会对汶川地震灾区的无边大爱。“我们的队员以民兵为主,还有医生和心理专家,每年都要演练。八方有难,汶川支援,这是汶川人民的感恩方式。”汶川县救援队指导员、县武装部政委梁雪东说。

      多难兴邦,是因为灾难磨砺了不屈的力量。

      3年重建中,平均每天有1所医疗机构、3所学校、1700多套住房建成,平均每月有200多亿元重建资金投向灾区、700多个重建项目破土动工,平均每年有上万援建者奔赴一线……

      凤凰涅槃,是因为有一股深沉的力量,为梦想插上了翅膀。“不去看看,心里不踏实。”如果不当班,东汽大型二分厂转子班班长欧国坤晚饭后都会到车间里转转。

      5年前,母亲在地震中遇难,但为了恢复生产,他顾不上寻找母亲遗体,把悲痛深深掩藏,就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现在,他已成为厂里技术水平最高的操作师。“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把我的技术传给大家。”他说,与国际同行相比,东汽在转子技术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一起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提升国家力量尽一点力。”

      制度——巨大的灾难,震碎了人生的轨迹和梦想。有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保障,让生命再续辉煌,让梦想张开翅膀

      一场特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

      37岁的北川县中医院医生唐雄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被废墟掩埋139个小时后,唐雄终于获救。很快,他提出了入党要求。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获救仅仅10天后,他在去北京治疗的火车上,接到了批准入党的通知。

      30多位专家会诊,仍然没能保住他右脚的前半个脚掌。然而他心存感激,2009年5月,他不顾医生的建议,硬是拄着双拐来上班,在板房中为来自山东的援建人员看病。

      今天,他工作的地方已变成崭新的楼房。2011年元旦,他搬进了新居,活泼可爱的女儿今年已经3岁。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无数像唐雄这样获救的人,从来没有想到会有那样一种制度,使得那么多专家来诊治自己,那么快有一个新家,那么快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发展机会。

      在汶川县映秀镇公墓区,73岁的“守墓老人”胡建国如今已经不再守墓。但每天早上,他还会站在山坡上,端详着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小镇。

      在这个四面环山、两河汇流的一平方公里场镇上,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现代风格的场馆、宽敞平整的街道缘河延伸。震中映秀从遍地废墟到美丽新城的巨变,让胡大爷感叹,这5年,真是恍然如隔世。

      胡建国老人说:“房子震坏时想,有顶帐篷就满足了;有了帐篷之后想,有间板房就好了;有了板房之后又在想,我活着的时候还能不能住进新房……就是没敢想映秀镇能像今天这样好看。”

      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带来了这一仿佛穿越时空的奇迹?

      “东莞,映秀”、“惠州,三江”、“湛江,龙溪”、“肇庆,克枯”……前者是广东地市,后者是汶川乡镇,是一个地市帮助一个乡镇的“对口援建”,把这些本来毫不相干的地名联系在一起。

      今天,“对口援建”虽已经结束,但对口的关系却牢固似铁,难以斩断,仍在改变着许多人命运的轨迹。

      青川县沙洲镇幸福村村民莫怀玉把6亩多土地都种上了油橄榄。去年,虽然只有一部分树木挂果,就收入了6000多元,今年他预计能过1万元。

      这个没读过几天书也没什么资本的农民,之所以能这样乐观,是因为他有一个坚强的“靠山”。

      原来,浙江省在对青川县的援建结束后,针对该县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长效帮扶计划。他们不仅提供资金,还帮助技术培训和开拓市场。像莫怀玉一样,已经有8000多人次听过专门从浙江来的专家教授讲课。

      如果说特大地震带来的是一场特殊的战役,那么决定这个战役最后胜利的,就是看指挥员能不能机动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打破常规而不是墨守成规。

      地震中,都江堰市12万户农民受灾,近8万户房屋倒塌或损毁,灾后重建需要资金100多亿元。即使有对口援建,对一个县级市来说,这也是个无力负担的天文数字。

      改革,是破解灾后重建和发展难题的钥匙,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适时出台。

      王全,都江堰市大观镇茶坪村农民,是这场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他拿出得到确权的宅基地,一位城市投资者出资,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房,按政策办理权属分割。房屋当年竣工后,两户建筑面积共计400多平方米,其中王全分到238平方米。

      今天,王全宽敞明亮的独栋洋房布置一新,沙发、茶几、液晶电视等一应俱全,自来水、天然气都已接通。他除了一家人居住外,还拿出剩下的房间交给村合作社参加连锁客栈经营。他家养的猪、种的菜,也成为“乡村酒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前听老人们说,1933年松潘大地震时,到处是饿死人、冻死人的惨状。刚地震的时候,我也常常害怕,没想到两三年,这里就建得比以前还好。”住在汶川县三江乡步行街上70多岁的老人杨秀华说。

      奋斗——梦破碎的地方,总有百折不回的勇士。万众一心,不畏艰难,不懈奋斗,托起让梦想腾飞的翅膀

      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震塌的大山重新披上绿装,破碎的梦想又回到人们的心上。

      山坳里的青川县东河口村,永远地被震塌的山体埋在地下100多米深处,全村780多人遇难,一半多的人没了。

      遇难者纪念碑上,村民何先通亲人的名字密密地排了一列。地震时,他正在外省打工。“儿子那时在成都上学,没的事,要不我真的没啥子活头了。”他说。

      他的新房子面对着老东河口村——现在是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留着震后原貌,苍凉寂静。

      故土山河变了样,但年近50岁的老何地震后再没离开这里,他想守着家园的遗址,靠近逝去的亲人。

      他开了间小卖部,专门出售地震纪念品和祭奠菊花。

      小卖部开在路边,总有来往的人问。刚开始,老何话不多,也不会笑,一提到地震和过世的亲人,就禁不住地哭,听的人也陪着掉泪。

      大灾难的重创,使得生命之花凋萎,鲜活梦想破碎。

      坚韧的汶川灾区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地质专家说,东河口位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末端,不适宜居住。有些人搬走了,但老何不肯走,每天在他的小卖部里向参观者一遍一遍地讲述。

      除了开小卖部和种地,打定主意不走的老何还陆续贷款买了摩托车和汽车,给村上出远门的人包车。他说想再多挣点钱,早点把贷款还上,还想给儿子办场婚宴。

      今年,老何杀了两头猪,做了800多斤腊肉腊肠,在新建的两层小楼过道里挤挤挨挨地挂着。老何指着说:“地震以前我家每年也做这么多肉,生活就算恢复了嘛!”

      时间抚慰了老何心头的创伤。同样,当重建完成、雾霾散尽,明媚阳光重新照在曾经污染严重的水磨镇时,居民们有了新的梦想。

      水磨镇,这个今天碧水蓝天、羌楼栉比、风景如画的地方,地震前曾是汶川的工业重镇。6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使得这里空气混浊,污水横流。“来到水磨,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震后的破败景象,而是触目惊心的污染。”佛山援建工作组组长刘宏葆曾这样形容他初进水磨的感受。

      援建组经过调研,最终决定借重建的机会对水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当地藏羌文化旅游特色,让水磨脱胎换骨,变工业镇为生态旅游镇。

      2010年,少小离家的应堂辉回到了家乡水磨镇,在新开发的古镇特色步行街上开了家饭馆。他是个厨师,从给人打工,到自己开饭馆,虽离家不远,但就是不回来。

      重建的水磨改头换面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有时旺季碰上周末,进镇的私家车能排到一两公里外。应堂辉的饭馆也跟着火起来了,光2012年就挣了300万元。

      眼下,年过半百的应堂辉又有了新的梦想,他要把特色小吃豆花和当地悠久的养生长寿文化结合起来,开一家长寿生态豆花坊。

      梦想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就能发芽、生长。

      在北川,一位镇党委副书记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乡亲们实现梦想。

      34岁的唐祖华5年前还是大水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特大地震期间,曾多次带领专家组、部队进出唐家山考察与抢险,因贡献突出而被破格提拔为曲山镇副镇长。

      5年间,山河破裂的曲山镇,旧貌换新颜。但唐祖华和他的同事们却依旧十分忙碌。

      几年来,通过就业培训和产业扶持,石椅、恩达等羌寨发生了很大变化,淳朴、勤劳、勇敢的羌族群众正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一批批经过技能培训的羌族妇女,走出大山,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做起“家政月嫂”。“群众现在有了居住的地方,但就业、生活还需要提升,年青一代要有一技之长,要有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唐祖华快人快语,透着干练。

      时代发展,梦想起飞。

      汶川5年,正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实现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国家力量,制度优势,人民奋斗,共同托起了梦想的翅膀!

      (记者 车玉明 何宗渝 侯大伟 郝方甲 蒋作平)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