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守望相助 不变的刚强与质朴

  • 2013年05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从汶川到芦山,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四川弘扬、丰富和深化——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从“5·12”到“4·20”,从汶川到芦山,抗震救灾的实践足以证明:只要凝聚起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就一定会筑起一道穿越灾难的坚强屏障。

      团结的力量来自我们最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凝聚起灾区百姓群策群力一往无前的勇气;团结的力量来自灾区百姓最真挚的情感,经历了汶川地震的四川人民懂感恩,同心同德,守望相助,是他们对来自四面八方援助的最好报答。

      灾难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唯有团结一致,相互关爱,才能医治灾难带来的创伤;唯有相互信任,加强合作,才能穿越灾难,战胜灾难。

      “是党员干部的全部站出来!”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之后,北川陈家坝乡党委书记赵海清喊出的第一句话。

      危难当头,从汶川到芦山,从党员到群众,灾难再次激发出大勇与大爱。守望相助,不变的是向灾难宣战的刚强与质朴。

      党旗下的集结最刚强

      在受灾严重的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龙泉村5组,村支书杨才俊第一时间把一面鲜红的党旗插在了抗震救灾最前沿的阵地上。

      灾难面前,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村主任高全良帮助村民高永建抢救被埋的两个外孙,自家的岳父却因失去最佳抢救时机而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为驰援受灾最重的芦山县,刚走下手术台的汉源县医院副院长任锦翔迅速组织16人医疗救护队奔赴灾区。

      在宝兴县城最大的安置点——宝兴中学,穆坪社区老党员欧阳负责3000余人的吃饭大计,每天从5点多忙到次日凌晨却没有一句怨言,“我要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一天都不能松懈。”

      危难之际,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

      在宝兴县最大的安置点宝兴中学内,佩戴着“党员突击队”袖章和“党员志愿者”胸牌的救灾人员随处可见。

      震后三天,雅安地震灾区545个因灾受损的基层党组织已全部恢复正常工作,4000多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抢险救灾突击队、救灾物资分发点全部建立了临时党组织,灾区6万名党员干部佩戴党员徽章、袖章,活跃在医疗救助站、物资发放点等群众最需要的地方,5000多面鲜红的党旗在灾区高高飘扬。

      普通人的守望最质朴

      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的不止是党员,还有千千万万普通群众。

      地震到来的时候,芦山县龙门乡五星村20岁的小伙子骆永龙从睡梦中惊醒,受了伤的他赶紧往外跑。但一听说6组的一个年轻母亲和几个月大的孩子被埋,他赶紧跑去营救。

      宝兴县灵关镇新桥西街受灾群众洪雯家中3人被埋。“是镇上的干部带领周围的乡亲、民工,把我们挖出来的。要是没有他们来救,我们一个都活不成。”

      像这样的互救场面,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上演。

      与此同时,不计其数的人,默默向灾区挺进。他们中,有医护人员,有专业救援人员,有卫生防疫工作者,也有普通的志愿者们。如泉涌般的志愿行动迅速生成,先后有约300个民间团体迅速在四川集结。

      宝兴县少女高诗琴在地震中被飞石砸伤,12名来自什邡的救援队员靠肩扛手抬,徒步3小时,把她抬到了天全县老场乡。早已等候在此的救护车接力飞奔至芦山县,成都军区驻夹江42医院的医生们再次接过接力棒,当晚12点将其送进了手术室。

      因为有爱,面对灾难,芦山没有哭。

      4月20日傍晚,经历了一天的紧急援救,芦山县龙门乡安静下来。没有灯光的夜里,大家相依、互助,感知温暖。

      各种各样的自制帐篷在安置点搭建起来。“你们去睡,我来守夜。”场镇居民张大合主动请缨。

      在芦山主城区,65岁的周绍英和其他两位老人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送来了一锅热腾腾的粥。“大家都是来帮助我们的,不能饿着肚皮。抗震要好久,就送好久的粥。”周绍英声音洪亮,透着川人的豪爽。

      故事

      全家都是“志愿者”


      在天全县仁义乡永兴村,村民舒刚一家都有个称号,叫做“志愿者”。芦山地震发生后,他与妻子、儿子组成“党员志愿者小分队”,投入抗震救灾。随后又发动村民组成“志愿大队”,进一步扩大开展互帮互助的村民队伍。

      “作为党员,这个时候就要起到先锋带头作用;而作为灾区群众,不等、不靠,才是对生活的基本态度。”舒刚说,全国人民都来支援灾区,受灾群众自己更应拉自己一把。

      舒刚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物资调剂。“救灾分轻重缓急,人群也分老弱病残,应该区别对待。”舒刚说,当时对整个芦山地震灾区来说,帐篷都算是稀缺物资,“看着不少年轻人纷纷主动把住帐篷的位置让给老人和小孩,我的心里真是既感到暖和,又觉得踏实!”

      宝兴群众自办“爱心食堂”

      宝兴县红军广场临时安置点,矗立着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大帐篷,这是宝兴群众自办的“爱心食堂”,每天要煮1000多斤米饭。

      这个“伙食团”是由穆坪镇金光村的5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的,每天来免费就餐的不仅有当地的受灾群众,还有来支援宝兴抗震救灾的亲人。

      食堂的大米、食用油、菜和锅、碗等生活用具,都是村民震后从家里抢出来的,甚至很多村民为此拿出了全年的腊肉。

      村民王世蓉说,食堂供餐的原则是,先救援部队,后当地居民;救援部队吃干饭,当地居民吃稀饭。曾有外来务工人员不了解这一原则,跟她发生过争执,一旦了解清楚之后,对方立即向她道歉。这让王世蓉由怒转笑,备受感动。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守望相助 不变的刚强与质朴

  • 2013年05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从汶川到芦山,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四川弘扬、丰富和深化——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从“5·12”到“4·20”,从汶川到芦山,抗震救灾的实践足以证明:只要凝聚起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就一定会筑起一道穿越灾难的坚强屏障。

      团结的力量来自我们最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凝聚起灾区百姓群策群力一往无前的勇气;团结的力量来自灾区百姓最真挚的情感,经历了汶川地震的四川人民懂感恩,同心同德,守望相助,是他们对来自四面八方援助的最好报答。

      灾难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唯有团结一致,相互关爱,才能医治灾难带来的创伤;唯有相互信任,加强合作,才能穿越灾难,战胜灾难。

      “是党员干部的全部站出来!”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之后,北川陈家坝乡党委书记赵海清喊出的第一句话。

      危难当头,从汶川到芦山,从党员到群众,灾难再次激发出大勇与大爱。守望相助,不变的是向灾难宣战的刚强与质朴。

      党旗下的集结最刚强

      在受灾严重的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龙泉村5组,村支书杨才俊第一时间把一面鲜红的党旗插在了抗震救灾最前沿的阵地上。

      灾难面前,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村主任高全良帮助村民高永建抢救被埋的两个外孙,自家的岳父却因失去最佳抢救时机而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为驰援受灾最重的芦山县,刚走下手术台的汉源县医院副院长任锦翔迅速组织16人医疗救护队奔赴灾区。

      在宝兴县城最大的安置点——宝兴中学,穆坪社区老党员欧阳负责3000余人的吃饭大计,每天从5点多忙到次日凌晨却没有一句怨言,“我要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一天都不能松懈。”

      危难之际,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

      在宝兴县最大的安置点宝兴中学内,佩戴着“党员突击队”袖章和“党员志愿者”胸牌的救灾人员随处可见。

      震后三天,雅安地震灾区545个因灾受损的基层党组织已全部恢复正常工作,4000多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抢险救灾突击队、救灾物资分发点全部建立了临时党组织,灾区6万名党员干部佩戴党员徽章、袖章,活跃在医疗救助站、物资发放点等群众最需要的地方,5000多面鲜红的党旗在灾区高高飘扬。

      普通人的守望最质朴

      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的不止是党员,还有千千万万普通群众。

      地震到来的时候,芦山县龙门乡五星村20岁的小伙子骆永龙从睡梦中惊醒,受了伤的他赶紧往外跑。但一听说6组的一个年轻母亲和几个月大的孩子被埋,他赶紧跑去营救。

      宝兴县灵关镇新桥西街受灾群众洪雯家中3人被埋。“是镇上的干部带领周围的乡亲、民工,把我们挖出来的。要是没有他们来救,我们一个都活不成。”

      像这样的互救场面,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上演。

      与此同时,不计其数的人,默默向灾区挺进。他们中,有医护人员,有专业救援人员,有卫生防疫工作者,也有普通的志愿者们。如泉涌般的志愿行动迅速生成,先后有约300个民间团体迅速在四川集结。

      宝兴县少女高诗琴在地震中被飞石砸伤,12名来自什邡的救援队员靠肩扛手抬,徒步3小时,把她抬到了天全县老场乡。早已等候在此的救护车接力飞奔至芦山县,成都军区驻夹江42医院的医生们再次接过接力棒,当晚12点将其送进了手术室。

      因为有爱,面对灾难,芦山没有哭。

      4月20日傍晚,经历了一天的紧急援救,芦山县龙门乡安静下来。没有灯光的夜里,大家相依、互助,感知温暖。

      各种各样的自制帐篷在安置点搭建起来。“你们去睡,我来守夜。”场镇居民张大合主动请缨。

      在芦山主城区,65岁的周绍英和其他两位老人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送来了一锅热腾腾的粥。“大家都是来帮助我们的,不能饿着肚皮。抗震要好久,就送好久的粥。”周绍英声音洪亮,透着川人的豪爽。

      故事

      全家都是“志愿者”


      在天全县仁义乡永兴村,村民舒刚一家都有个称号,叫做“志愿者”。芦山地震发生后,他与妻子、儿子组成“党员志愿者小分队”,投入抗震救灾。随后又发动村民组成“志愿大队”,进一步扩大开展互帮互助的村民队伍。

      “作为党员,这个时候就要起到先锋带头作用;而作为灾区群众,不等、不靠,才是对生活的基本态度。”舒刚说,全国人民都来支援灾区,受灾群众自己更应拉自己一把。

      舒刚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物资调剂。“救灾分轻重缓急,人群也分老弱病残,应该区别对待。”舒刚说,当时对整个芦山地震灾区来说,帐篷都算是稀缺物资,“看着不少年轻人纷纷主动把住帐篷的位置让给老人和小孩,我的心里真是既感到暖和,又觉得踏实!”

      宝兴群众自办“爱心食堂”

      宝兴县红军广场临时安置点,矗立着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大帐篷,这是宝兴群众自办的“爱心食堂”,每天要煮1000多斤米饭。

      这个“伙食团”是由穆坪镇金光村的5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的,每天来免费就餐的不仅有当地的受灾群众,还有来支援宝兴抗震救灾的亲人。

      食堂的大米、食用油、菜和锅、碗等生活用具,都是村民震后从家里抢出来的,甚至很多村民为此拿出了全年的腊肉。

      村民王世蓉说,食堂供餐的原则是,先救援部队,后当地居民;救援部队吃干饭,当地居民吃稀饭。曾有外来务工人员不了解这一原则,跟她发生过争执,一旦了解清楚之后,对方立即向她道歉。这让王世蓉由怒转笑,备受感动。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