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促建 四川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是一项国家层面的重大文化创新工程。通过近3年的努力,四川的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不仅走在全国前列,还以点带面,使全川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志平如是说。
内抓整合“龙头”机制为创建提供保障
2010年12月底,文化部联合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启动第一批示范区(项目)创建申报工作。《通知》一下发,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就启动全省创建申报工作。2011年5月,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公布,成都市和攀枝花市“大地书香新农村家园工程”、泸州市“泸县农民演艺网”项目同时入选。
为全面完成创建任务,省文化厅、省财政厅成立了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都市、攀枝花市和泸县等各级政府也纷纷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领导。一整套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的工作机制得以建立健全。
其中,成都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印发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系列政策、落实经费保障。与此通知,成都市委市政府目督办将创建工作列入全市重大督办事项,逐条分解督办。“泸县农民演艺网”创建领导小组则由县长任组长,由文化、发改、财政、人事、编制、财政及全县19个乡镇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管理“泸县农民演艺网”的工作,并实行领导小组定期例会制度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
政府主导的强力机制如同为创建工作按上一个强劲“龙头”,成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的重要保障。
外请“智囊”专家助力创建加速提升
既是首批,又是示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该如何创建?对于所有人来说,这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如何让创建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借助“智囊团”之力,这是四川在创建中摸索到的答案。在创建过程中,省文化厅整合各方资源,成立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建立专家联动机制,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和高校、社科院专家参与共同指导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在创建过程中,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先后多次邀请李国新、冯守仁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作为首席专家,从制度设计研究到示范区(项目)创建,为我省示范区(项目)严“把脉”,提亮点、找问题、出对策。
在进行第一批创建工作的同时,省文化厅着眼全局,多次在全省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会和专题会,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四川第二批创建示范区(项目)申报工作。
除了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创建期间,省文化厅多次安排将成都、攀枝花、泸县以及南充、达州、乐山等地的相关人员送到全国各地进行学习和交流,为提速四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经学宝”。
“软提升”带动“硬投入”全省公共文化大跨越
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受益的首先是当地老百姓。
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充分调动了当地党委、政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国家投入成都、泸州、攀枝花三地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经费1500万有效撬动了地方政府投入6.42亿元(成都5亿,攀枝花1.3亿,泸县1200万),有力地促进了三地公共文化的提档升级。其中成都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常年经费财政预算全覆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财政分级预算保障机制。在2013年上海浦东举行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大会上,文化部表彰肯定了四川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经验做法。
这一带动效应在全省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而全省在文化民生方面的导向性,也刺激了地方政府文化投入观念的转变,“软提升”有力带动“硬投入”。
据统计,自2010年至2012年,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由17.89元跃升至34.04元,排名从全国第23升至全国第18。公共图书馆由161个增至188个,文化馆(站)由4652个增至4800个,建成了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服务人口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2012年,四川公共文化投入进步指数总量全国第一,公共文化投入人均进步指数全国第二,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指数全国第三。“从投入、服务、内容和绩效看,四川公共文化都排列全国靠前。虽然位处西部欠发达地区,但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四川公共文化建设已开始迈入中国文化发展第一方阵。”王志平说。
四川公共文化示范区与示范项目的亮点
成都市: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全市所有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免费享用,文化惠民演出常年不断,基本建成全域成都“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方位、成体系地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常年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全市公共文化财政保障经费达5.4亿元,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公共文化的“设施、人员、经费、管理”等根本问题,形成了“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标准支撑体系;实施“百千万工程”:开设100所以上的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拥有千名以上持证上岗的文化艺术专业辅导员队伍,建成了上万人的文化志愿队伍。为每个村(社区)落实1名享受财政补贴的宣传文化辅导员,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文化专门工作人员的配备问题。近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的通知》,市以验收综合评审西部第一的成绩,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也是中西部唯一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攀枝花市“大地书香新农村家园工程”:投入1.3亿元建起了352个村图书室,解决了每个图书室每年6000元的运行保障经费,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西部民族地区率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泸州市“泸县农民演艺网”:始终坚持“政府买单,百姓受益,演艺中心得实惠”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坚持市场运作和公共文化服务两条腿走路,97支演艺队伍、3000多农民演员从田间走上舞台,成为“草根明星”,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南充市:通过“反弹琵琶”的创新思路,以“公共文化建设‘3+N’模式”为实践平台,积极构建以10大主题文化区、100个特色文化之乡、1000个农家文化大院、覆盖面积1万平方公里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万”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达州市“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服务交流平台建设”:以农村文化需求和供给矛盾为着力点,结合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创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和建设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活动方式,创新建设模式,实现了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
乐山市“文翰嘉州·百姓直通车”:依托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嘉州歌台飞莺、嘉州画派传承、嘉州讲堂承韵、嘉州古艺萌春四大地方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为载体,传承嘉州文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内循环”转变为市场的“大循环”。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