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向世界展示四川藏区新生活

  • 2012年06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20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华文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走进阿坝州,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百闻不如一见”的高原之行——

      牦牛遍山走,儿童把书念;

      孤家有依靠,藏区大变迁。

      海外我游子,时刻挂家园;

      大家一条心,齐把中华建。

      按捺不住“百闻藏区、不如一见”的激动和感慨,美国《华兴报》社长程汝钊在离别四川时,即兴写下这首诗,表达对藏区人民过上美好新生活的由衷欣慰,抒发海外游子对祖国强盛的自豪和祝福。

      6月19日至22日,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近40家知名华文媒体的总编、社长和编辑、记者,在我省阿坝州参加 “文化中国·海外知名华文媒体聚焦四川藏区新生活”活动。本次活动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省政府主办,省政府侨务办公室、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阿坝州委、州政府承办。

      活动中,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中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备受新闻工作者关注。他们克服高原反应,每天用镜头和文字讲述牧民们的故事,向世界展示藏族群众的新生活。

      “四川牧民的生活和美国牛仔一样潇洒”

      6月的川西北大草原,繁花盛开、绿草茵茵。洁白的新型帐篷点缀其间,好似羊羔花儿开;牧民定居点鳞次栉比、规划有序。走进藏式风格的定居房,电视、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让不少首次到藏区的海外华媒新闻工作者倍感惊讶。

      “美国听众朋友,你们好!”在若尔盖县唐克镇牧民定居点的旅游接待户家中,美国《星岛中文电台》节目经理祝笙邀请村民昂丹,用藏语与美国听众互动,讲述牧民定居后一步跨千年的崭新生活。

      “定居前和定居后多久洗一次澡?”美国中文电视首席主播谭琳问。红原县安曲乡下哈拉玛村牧民泽尔多回答说,以前冬天洗澡很不方便。现在定居房里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随时都能洗热水澡。谭琳说,洗浴条件是衡量现代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准,这里正在发生的变化令人欣喜。

      为了让美国观众及时了解藏区群众的生活情况,谭琳和同事通宵值守回传节目。挂在频道网站上的视频还引来美国观众跟帖——“四川牧民的生活和美国牛仔一样潇洒。”

      沿途不时出现的黑颈鹤、黄鸭引来惊喜

      汽车在草原上前行,公路两旁印有“动物通道”字样的标牌,提示大家正路经“湿地保护区”。沿途不时出现的黑颈鹤、黄鸭,引来阵阵惊喜,大家纷纷按下相机快门。

      走进若尔盖县达扎寺和达扎书院,大家顿时感到宁静起来。这座格鲁寺庙的书院,收集了十多万册藏、汉文书籍和珍贵佛教典籍,面向僧俗免费开放阅览。

      罗马尼亚《旅罗华人报》副社长郑旭旦仔细聆听书院副院长尕哇降措介绍情况,并不时提问。她认为,“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非常系统的保护”。

      “红原县福利院为五保老人修建转经房,满足宗教文化需求;若尔盖县保护和恢复湿地,吸引珍稀水鸟栖息繁殖;松潘县集八方支援,重建校园传承教育……”这些细节,被《南非华人报》社长助理成艳娇写入稿件中。

      美国《华星报》社长胡艳萍认为,华文媒体应当更多地走进藏区,获取第一手信息,使报道更全面、客观。

      “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

      俄罗斯《捷通日报》的高级编辑李万鹏,车下采访、车上吸氧。同他一样,几十位海外华媒新闻工作者克服高原反应,进村寨、下牧场,用心感受“藏区新生活”。

      茶马古道、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高原机场……站在灾后重建项目成兰铁路松潘县施工现场,面对这条设计时速200公里的高原铁路,法国《欧洲时报》编辑侯诣春构思着笔下的藏区见闻。他认为,“藏区新生活”的内涵是,藏族群众在继承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文明生活,“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

      除了向世界展示四川藏区新生活外,这批海外新闻工作者还纷纷建言献策,表达对藏区群众美好新生活的深情关切。

      “这么美的风景,但在日本连一些华人都不知道,太可惜了。”一路上的美景,让日本《中日新报》总编孙莉女士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在和阿坝州负责人探讨打造藏区形象时,她建议加强对外宣传和营销,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藏区走走看看。

      瑞典《北欧时报》常务副社长何光星说:“有机会的话我将和朋友在这里建设一块示范旅游牧场,引入北欧牧业和旅游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记者 钟振宇 松涛)
    责任编辑: 暴雨将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向世界展示四川藏区新生活

  • 2012年06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0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华文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走进阿坝州,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百闻不如一见”的高原之行——

      牦牛遍山走,儿童把书念;

      孤家有依靠,藏区大变迁。

      海外我游子,时刻挂家园;

      大家一条心,齐把中华建。

      按捺不住“百闻藏区、不如一见”的激动和感慨,美国《华兴报》社长程汝钊在离别四川时,即兴写下这首诗,表达对藏区人民过上美好新生活的由衷欣慰,抒发海外游子对祖国强盛的自豪和祝福。

      6月19日至22日,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近40家知名华文媒体的总编、社长和编辑、记者,在我省阿坝州参加 “文化中国·海外知名华文媒体聚焦四川藏区新生活”活动。本次活动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省政府主办,省政府侨务办公室、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阿坝州委、州政府承办。

      活动中,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中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备受新闻工作者关注。他们克服高原反应,每天用镜头和文字讲述牧民们的故事,向世界展示藏族群众的新生活。

      “四川牧民的生活和美国牛仔一样潇洒”

      6月的川西北大草原,繁花盛开、绿草茵茵。洁白的新型帐篷点缀其间,好似羊羔花儿开;牧民定居点鳞次栉比、规划有序。走进藏式风格的定居房,电视、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让不少首次到藏区的海外华媒新闻工作者倍感惊讶。

      “美国听众朋友,你们好!”在若尔盖县唐克镇牧民定居点的旅游接待户家中,美国《星岛中文电台》节目经理祝笙邀请村民昂丹,用藏语与美国听众互动,讲述牧民定居后一步跨千年的崭新生活。

      “定居前和定居后多久洗一次澡?”美国中文电视首席主播谭琳问。红原县安曲乡下哈拉玛村牧民泽尔多回答说,以前冬天洗澡很不方便。现在定居房里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随时都能洗热水澡。谭琳说,洗浴条件是衡量现代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准,这里正在发生的变化令人欣喜。

      为了让美国观众及时了解藏区群众的生活情况,谭琳和同事通宵值守回传节目。挂在频道网站上的视频还引来美国观众跟帖——“四川牧民的生活和美国牛仔一样潇洒。”

      沿途不时出现的黑颈鹤、黄鸭引来惊喜

      汽车在草原上前行,公路两旁印有“动物通道”字样的标牌,提示大家正路经“湿地保护区”。沿途不时出现的黑颈鹤、黄鸭,引来阵阵惊喜,大家纷纷按下相机快门。

      走进若尔盖县达扎寺和达扎书院,大家顿时感到宁静起来。这座格鲁寺庙的书院,收集了十多万册藏、汉文书籍和珍贵佛教典籍,面向僧俗免费开放阅览。

      罗马尼亚《旅罗华人报》副社长郑旭旦仔细聆听书院副院长尕哇降措介绍情况,并不时提问。她认为,“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非常系统的保护”。

      “红原县福利院为五保老人修建转经房,满足宗教文化需求;若尔盖县保护和恢复湿地,吸引珍稀水鸟栖息繁殖;松潘县集八方支援,重建校园传承教育……”这些细节,被《南非华人报》社长助理成艳娇写入稿件中。

      美国《华星报》社长胡艳萍认为,华文媒体应当更多地走进藏区,获取第一手信息,使报道更全面、客观。

      “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

      俄罗斯《捷通日报》的高级编辑李万鹏,车下采访、车上吸氧。同他一样,几十位海外华媒新闻工作者克服高原反应,进村寨、下牧场,用心感受“藏区新生活”。

      茶马古道、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高原机场……站在灾后重建项目成兰铁路松潘县施工现场,面对这条设计时速200公里的高原铁路,法国《欧洲时报》编辑侯诣春构思着笔下的藏区见闻。他认为,“藏区新生活”的内涵是,藏族群众在继承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文明生活,“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

      除了向世界展示四川藏区新生活外,这批海外新闻工作者还纷纷建言献策,表达对藏区群众美好新生活的深情关切。

      “这么美的风景,但在日本连一些华人都不知道,太可惜了。”一路上的美景,让日本《中日新报》总编孙莉女士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在和阿坝州负责人探讨打造藏区形象时,她建议加强对外宣传和营销,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藏区走走看看。

      瑞典《北欧时报》常务副社长何光星说:“有机会的话我将和朋友在这里建设一块示范旅游牧场,引入北欧牧业和旅游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记者 钟振宇 松涛)
    责任编辑: 暴雨将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