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省2012年“5·12”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全记录

  • 2012年05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又一个“8级特大地震”发生!

      “呜、呜--”刺耳的报警声划过长空;

      急促的应急通信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伴着由远及近的警笛声,一辆辆救援车、救护车、卡车和挖掘机风驰电掣般奔向“震中”。刹那间,龙门山下,崇州市街子镇成为抢险救人、防灾救灾主战场。

      5月11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减灾办联合主办的“四川省2012年‘5·12’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正式举行。

      这是我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全要素全过程的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党政军警民全面参加,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进行了开辟生命通道、废墟救人、空中救人、架设舟桥、危化品爆炸火灾处置、电力通信抢修、疏散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和学生、堰塞湖除险、地质灾害应急避让等9个科目演练。

      事实上,对每一名参与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演练,还是一场实战,一场对我省4年来防灾救灾体系重建成果的考验,一次印证4年来我省群众不断提升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实战。

      14时许,抗震救灾紧急会议迅速召开,省委、省政府作出救灾部署

      地点:省委应急指挥中心

      早间一场疾雨,为成都平原增添一分宁静和清爽。午后,警报突然响起,声声急促,紧揪人心,“灾难”突如其来。演练的假想背景是:2012年5月11日13时50分,龙门山断裂带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崇州市街子镇,震源深度20公里,烈度11度。

      地震造成崇州市街子镇部分房屋倒塌,道路、桥梁损毁,水、电、气、通信中断,数百名群众“被埋”,近千名群众“受伤”,数千群众亟须疏散转移;地震导致江油市九岭镇发生地层错动,形成堰塞湖,随着水位上升,将威胁下游群众生命安全;震后持续特大暴雨,绵竹市清平乡出现大规模山洪泥石流灾害险情,威胁数百名群众生命安全。

      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和地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其他市(州)在先期处置的同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震情灾情。

      灾情告急,生命告急!14时,演练正式开始。

      省委应急指挥中心内,一张震中位置及影响范围示意图被放大在主屏幕上,用红线标出的断裂带走向、不断闪动的震中标志,直击每一位在场者心房。气氛愈加紧张,情况刻不容缓,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第一时间作出紧急指示:“省公安厅派人管制从成都到崇州和各重灾区的交通,保证救灾通行;省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救援队伍马上集合;立即通知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省公安特警抢险救援队、省军区资阳预备役工兵团和直升机救援队马上出发赶往崇州和各重灾区救灾;灾区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急行动起来,立即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紧急指示发出后,14时02分,抗震救灾紧急会议迅速召开。

      “请省地震局报震情……”

      “请省政府应急办报灾情……”

      “请省军区报救灾准备情况……”

      在刘奇葆主持下,不到十分钟时间内,省地震局、省军区、武警四川省总队、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负责人以简练的语言、紧凑的节奏、有序的思路汇报自己所掌握的情况。

      高效的情况汇总,为正确的应急决策提供坚实基础。按照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由刘奇葆和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任指挥长的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正式启动运行。省地震局、省政府应急办、省军区、武警四川省总队、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负责人简要汇报了最新掌握的震情、灾情、救灾准备情况。情况汇总后,刘奇葆在会议上强调,灾情就是命令,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特殊的斗争。救灾要把抢救生命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千方百计减少群众伤亡。刘奇葆号召全省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在危难之际、大灾面前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组织带领广大群众万众一心、战胜灾难、共渡难关,坚决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蒋巨峰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要求立即启动省应急I级响应,实施应急预案;各方救援力量按指令迅速赶赴灾区,全力搜救被埋、被困人员;灾区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要迅速组织群众自救互救;交通、通信、电力系统要全力抢通保通;迅速安全疏散转移危险地带群众,做好安置工作。

      抗震救灾紧急会议刚结束,刘奇葆、蒋巨峰等省领导就立即乘车赶赴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同一时刻,各路救援大军迅速向灾区进发

      地点:通往街子镇的主要道路上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抗震救灾紧急会议召开的同时,按照刘奇葆的紧急指示,各路救援大军与时间赛跑,向灾区进发。

      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交管、交通等部门迅速启动交通管制预案,省市县3000余名交警赶到交通指挥岗位,确保成都、绵阳、德阳市区以及通往灾区的交通顺畅,为第一时间抢险救人提供交通保障。

      通往震中街子镇的一条条道路上,一辆辆载满救援机械、人员、物资的车辆疾驰而过,各路救援队伍沿抗震救灾生命线向灾区快速拉动。

      绿色,带来生机的颜色。看,身着迷彩服的部队官兵们正在急行军,成都军区某工兵营从崇州驻训营地赶来了。该工兵营接到上级下达的抗震救灾命令后,立即从训练场直接开赴抢险救援第一线;省军区预备役工兵团先遣分队赶来了,出动工程车、爆破作业车、冲锋舟等大中型应急车辆装备;武警四川省总队应急救援队直奔向前,出动兵力200余人,动用特种车辆20台,装备器材150余件,其中包括蛇眼生命探测仪、液压圆盘锯等国内外高端救援器材……

      橙色,充满热情,带来温暖的颜色。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省矿山救援队、省地质灾害抢险队等一支支专业救援队身着橘红色工作服向灾区急奔。其中,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的通信指挥、地震救援、化工处置等车辆装备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省矿山救援队的队员们准备好在救援中充分发挥在狭小空间救人的优势,深入废墟内部搜救被困人员……

      白色,白衣天使的希望之色。军地联合医疗救护队正奔赴救灾一线,主要装备有监护型救护车、医技保障车、物资保障车、供水供电车、卫星网诊车、成套便携式野战医疗救护器材等,这些装备能够满足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不依附外力实施应急医疗救援。

      与地面疾速向前的车队相呼应,一架架救援直升机、运输机从空中轰鸣而过,那是来自成都军区某陆航旅的5架救援直升机。发生地震灾害后,成都军区按照军地应急联动机制,立即派出省级空中应急救援力量飞赴灾区;那是成都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派出的4架运输机和2架直升机,正飞向震中……

      更多的队伍向灾区集结,他们中有身经百战的公安特警、志愿者……参与集结拉动的省增援力量来自省直部门、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和成空部队共25个单位,4000多人,车辆403台,直升机7架,运输机4架,编成25个救援分队,其中2个空中分队、23个地面分队。参与人员虽多,各类车辆虽杂,各条通向震中的道路上,却始终忙而不乱,多而不堵,充分展现着我省各路救援队伍迅速集结拉动的能力。

      灾后第一时刻,灾区群众展开自救互救

      地点:崇州市街子镇高墩村社区、崇州市街子镇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

      “地震来了,快跑!”“灾难”发生的第一时刻,人防警报拉响,崇州市街子镇高墩村社区仿佛回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正在家里一楼客厅休息的村民老刘迅速把枕头顶在头顶上,和其他村民一起从房里跑到空旷的草地上避险。

      与此同时,社区书记立刻召集干部、党员成立自救互救指挥部,社区书记安排一人骑摩托车赶往政府报告。指挥部用扩音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协助老、弱、病、残、孕等群众安全撤离,确保各点位每位群众都安全转移到地震临时避险场所。

      几分钟后,指挥部再次安排村干部、党员、共青团员、民兵、志愿者到小区内每栋楼巡查,查看有无群众仍在危房中,并进行安全巡逻。不一会儿消息传出:在桃园区、李园区其他楼里,发现个别因为被家具、围墙压倒而被困“受伤”的人员。社区医疗站的医疗人员立刻前往救援,经现场医护人员检查,被砸伤群众下肢有“开放性骨折”必须立即进行转移。

      事不宜迟,医护人员一边通知镇医院的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一边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固定骨折处等应急救护。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救援人员小心翼翼用担架将“伤员”送上急救车。

      高墩村群众紧急自救互救的同时,距高墩村5分钟车程的崇州市街子镇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里也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

      一二楼的学生将书包顶在头上迅速跑到操场上,三四楼的学生在老师组织下,在教室里坚固的课桌下就地避险。几秒后,地震波减弱,三四楼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快速、有序撤离。

      大约一分多钟后,所有孩子安全来到学校操场避险,校医务室的医务人员为受“轻伤”的孩子们简单包扎。

      16时,开辟水路、陆路生命通道

      地点:街子镇主演练场

      历经一个多小时的疾奔,隐隐约约的龙门山脉渐渐清晰,离震中近了,更近了,每个救援人员心中愈加急迫。

      然而此时震中附近地区通信、交通中断,情况不明,形成“孤岛”,开辟生命通道刻不容缓。

      16时,4架直升机飞抵救援上空,3架直升机执行空投生活物资和应急救援装备的任务,另1架直升机载着通信抢修人员及设备,空降至地面,迅速建立应急通信。

      震区路、桥、梁损毁,道路受阻,由水务部门、消防、武警、河道管理处防汛机动抢险队组成的救援队火速出发,开辟水上生命通道。省交通运输厅、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立即启动公路应急预案,组织四川路桥、武警水电三总队、成都建工和成都民兵应急救援大队等抢险力量共170人、大型工程机械50台,紧急赶赴受灾一线,抢通道路。

      味江河上桥梁断裂,水上救援队救起落入河中的近10名群众后获悉,味江河对岸仍有大批受困群众等待救援,急需快速开辟一条水上生命通道。成都军区驻川某工兵团舟桥营官兵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一二,嗨哟”整齐的号子声中,不到5分钟,舟桥营官兵架设起一座长60米,宽8.75米,承载60吨的浮桥,为受灾群众开辟一条水上生命通道。

      同时,严重受损的通往震中公路上,“轰”的声声巨响,硝烟腾空而起,对挡路巨石成功进行爆破,“拦路虎”瞬间解体,抢险力量分成三个分队分别对损毁桥梁、路面崩塌体及被掩埋汽车、沉陷路基等实施抢通作业,在最短时间内抢通损毁公路,为运送伤员、抢险物资提供了公路保障。

      还来不及松一口气,16时25分,一阵尖锐的事故警报声又把人们的心抓紧,远处白、黑、红三色硝烟混杂腾空而起,原来强震导致崇州市街子镇一化工企业房屋垮塌,危化品储罐泄漏,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险情报告后,成都市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展开抢险救援。

      特警拉设了警戒线,隔离事故现场,企业员工就地取材,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撤离危险区域。

      消防官兵支起条条水龙头,对着火罐区进行灭火,并利用开花水雾对着火罐临近罐体进行冷却降温,对厂区泄露“有毒”气体进行驱散。危化救援队和防化团救援分队堵漏人员分别采取木楔堵漏和金属管道夹堵漏的方法,对泄漏罐体、管道实施紧急堵漏。

      气象应急车迅速在现场设置移动气象监测站,对化工厂周边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进行监测;环境监测队对化工厂及其周边开展水、大气等环境应急监测,将污染监测情况第一时间报告指挥部……

      多功能消防坦克,涡喷消防车,最高可升至70米的高喷射消防车等先进“武器”齐上阵后,大火被扑灭,危化品泄漏源得到有效控制。

      现场传出消息:由于组织有力、救援及时、方法得当,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经环保部门检测和环境专家评估,大气、水环境质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16时42分,争分夺秒,多种方式抢救生命

      地点:街子镇主演练场

      一支支救援部队先后进入模拟的震中街区,搭建的废墟模型里,“救命啊,救命!”的呼救声不断传出,生死攸关、兵贵神速!16时42分,废墟救人立刻展开。

      成都消防飞豹救援队带上搜救犬只,先通过看、敲、喊的方式搜索被困者。在深埋区域上方,则采用世界领先的音视频生命探测仪,对废墟进行精确勘察。一旦发现疑似被困人员,立刻做好标记,提醒搜救队伍被困者的位置、人数及搜救情况。

      废墟救人,不仅要快,更要稳、准、精。

      由于地震的破坏,中间楼房的整体结构已严重变形,进入大楼的通道已被完全堵死,处于2楼楼层内的被困者情况不明。如何在深埋区救人?救援人员决定采用从楼顶往下打洞的方式。消防官兵先利用凿岩机破开顶楼楼板,生命通道打开后,消防官兵迅速利用救生三脚架下降到废墟内部,向被困者靠近。救援人员将获救的被困群众,固定在多功能担架上,利用两条绳索搭建生命之桥,将被困者缓降至地面,转移到安全区进行施救。

      在废墟救援的同时,救援人员发现数名群众被困危楼,指挥部立即调派成都军区13集团军特战旅队员搭乘米格17直升机,前往救援。由于被困群众所处位置无法实施机降,直升机在楼顶上空悬停打开舱门,特战队员采取索降方式到达楼顶接近群众,直升机上救援人员利用绞车将吊篮放至楼顶,特战队员再将受困群众固定在吊篮上,救援人员搅动绳索收起吊篮,将受困群众营救至机舱。

      与此同时,狭小空间救人、夹层救人、高空救人区救人等多种救援方式,也在紧张进行着,医护人员对救出的伤员现场救治,并将重伤员转移到先进的医疗方舱进行救治。大量群众脱险后,在灾区基层干部和志愿者组织下,千余名群众和学生向安置点转移。

      但强烈地震造成崇州地区输电、变电和配电设施严重损毁,17时07分,电力抢险还在紧张进行,三基新塔已经组立完成,“新武器”飞艇已飞至铁塔顶部上空悬停,实施放线作业。电力抢修人员将飞艇放下的牵引绳与地面牵引绳相连,实施输电导线牵引。飞艇将携带一级引绳飞至目标铁塔。电力应急救援队伍利用专业应急高架灯,为群众安置帐篷区提供基本公共照明。

      在电力抢修紧张进行的同时,通信抢修工作也全面展开。很快,供电恢复了,通信恢复了!安置区里,设置了医疗室、帐篷教室、移动厕所、救灾物资储备发放库、志愿者工作站等,开设了应急充电站和饮用水、饮食、淋浴供应点等,防疫人员正在对安置区的各个区域进行消杀作业,10个巡回医疗组深入安置帐篷对受灾群众进行疾病监测和心理抚慰,卫生执法监督人员携带先进的快检设备对饮水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受灾群众在安置区内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治的“五有”生活。

      17时30分,解除堰塞湖威胁为演练精彩收尾

      地点:绵竹市清平乡、江油市九岭镇

      大震之后常有大雨,17时30分,在显示绵竹市清平乡分演练场情况的大屏幕上,闪电划过,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地质灾害随时可能发生。

      气象、国土部门及时发布红色预警,清平乡采取广播、敲锣呼喊、手摇式警报、警车警报等方式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号,扶老携幼,基层干部组织群众和学生疏散转移至应急逃生平台,并组织民兵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人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帮助疏散转移,基层干部正在清点各村组转移群众和学生,确保人员无一遗漏。

      画面一转,镜头对准江油市九岭镇,按照预设背景,这里因地震导致地层错动,堵塞涪江河道,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下游群众安全。

      根据指挥部专家会商形成堰塞湖除险意见,下游低洼处群众在公安、武警和当地干部的组织下有序向安全地带撤离;武警绵阳交通三支队和绵阳市工程机械应急分队的大型机械在堰塞体上开始削坝、挖泄流槽;绵阳市抢险救灾爆破应急分队在引流口埋装炸药、安装爆破器材,指挥员一声令下,对堰塞体实施定向爆破;来自77123部队和预高师三团的炮火分队锁定急速漂流的两个大型漂浮物实施拦截射击,下游威胁解除……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18时,天色向晚,绵绵起伏的龙门山下,三个演练场地上的演练走向尾声。在未来更多日日夜夜,在四川更多城乡的街道和农村,各种层次的防灾救灾演习将持续开展下去,各种类型的防灾减灾知识正通过多种途径深入人心。正如参与演习的孩子们所说:“再遇灾难,我们不会不知所措……”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2012年“5·12”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全记录

  • 2012年05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又一个“8级特大地震”发生!

      “呜、呜--”刺耳的报警声划过长空;

      急促的应急通信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伴着由远及近的警笛声,一辆辆救援车、救护车、卡车和挖掘机风驰电掣般奔向“震中”。刹那间,龙门山下,崇州市街子镇成为抢险救人、防灾救灾主战场。

      5月11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减灾办联合主办的“四川省2012年‘5·12’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正式举行。

      这是我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全要素全过程的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党政军警民全面参加,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进行了开辟生命通道、废墟救人、空中救人、架设舟桥、危化品爆炸火灾处置、电力通信抢修、疏散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和学生、堰塞湖除险、地质灾害应急避让等9个科目演练。

      事实上,对每一名参与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演练,还是一场实战,一场对我省4年来防灾救灾体系重建成果的考验,一次印证4年来我省群众不断提升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实战。

      14时许,抗震救灾紧急会议迅速召开,省委、省政府作出救灾部署

      地点:省委应急指挥中心

      早间一场疾雨,为成都平原增添一分宁静和清爽。午后,警报突然响起,声声急促,紧揪人心,“灾难”突如其来。演练的假想背景是:2012年5月11日13时50分,龙门山断裂带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崇州市街子镇,震源深度20公里,烈度11度。

      地震造成崇州市街子镇部分房屋倒塌,道路、桥梁损毁,水、电、气、通信中断,数百名群众“被埋”,近千名群众“受伤”,数千群众亟须疏散转移;地震导致江油市九岭镇发生地层错动,形成堰塞湖,随着水位上升,将威胁下游群众生命安全;震后持续特大暴雨,绵竹市清平乡出现大规模山洪泥石流灾害险情,威胁数百名群众生命安全。

      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和地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其他市(州)在先期处置的同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震情灾情。

      灾情告急,生命告急!14时,演练正式开始。

      省委应急指挥中心内,一张震中位置及影响范围示意图被放大在主屏幕上,用红线标出的断裂带走向、不断闪动的震中标志,直击每一位在场者心房。气氛愈加紧张,情况刻不容缓,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第一时间作出紧急指示:“省公安厅派人管制从成都到崇州和各重灾区的交通,保证救灾通行;省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救援队伍马上集合;立即通知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省公安特警抢险救援队、省军区资阳预备役工兵团和直升机救援队马上出发赶往崇州和各重灾区救灾;灾区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急行动起来,立即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紧急指示发出后,14时02分,抗震救灾紧急会议迅速召开。

      “请省地震局报震情……”

      “请省政府应急办报灾情……”

      “请省军区报救灾准备情况……”

      在刘奇葆主持下,不到十分钟时间内,省地震局、省军区、武警四川省总队、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负责人以简练的语言、紧凑的节奏、有序的思路汇报自己所掌握的情况。

      高效的情况汇总,为正确的应急决策提供坚实基础。按照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由刘奇葆和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任指挥长的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正式启动运行。省地震局、省政府应急办、省军区、武警四川省总队、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负责人简要汇报了最新掌握的震情、灾情、救灾准备情况。情况汇总后,刘奇葆在会议上强调,灾情就是命令,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特殊的斗争。救灾要把抢救生命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千方百计减少群众伤亡。刘奇葆号召全省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在危难之际、大灾面前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组织带领广大群众万众一心、战胜灾难、共渡难关,坚决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蒋巨峰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要求立即启动省应急I级响应,实施应急预案;各方救援力量按指令迅速赶赴灾区,全力搜救被埋、被困人员;灾区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要迅速组织群众自救互救;交通、通信、电力系统要全力抢通保通;迅速安全疏散转移危险地带群众,做好安置工作。

      抗震救灾紧急会议刚结束,刘奇葆、蒋巨峰等省领导就立即乘车赶赴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同一时刻,各路救援大军迅速向灾区进发

      地点:通往街子镇的主要道路上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抗震救灾紧急会议召开的同时,按照刘奇葆的紧急指示,各路救援大军与时间赛跑,向灾区进发。

      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交管、交通等部门迅速启动交通管制预案,省市县3000余名交警赶到交通指挥岗位,确保成都、绵阳、德阳市区以及通往灾区的交通顺畅,为第一时间抢险救人提供交通保障。

      通往震中街子镇的一条条道路上,一辆辆载满救援机械、人员、物资的车辆疾驰而过,各路救援队伍沿抗震救灾生命线向灾区快速拉动。

      绿色,带来生机的颜色。看,身着迷彩服的部队官兵们正在急行军,成都军区某工兵营从崇州驻训营地赶来了。该工兵营接到上级下达的抗震救灾命令后,立即从训练场直接开赴抢险救援第一线;省军区预备役工兵团先遣分队赶来了,出动工程车、爆破作业车、冲锋舟等大中型应急车辆装备;武警四川省总队应急救援队直奔向前,出动兵力200余人,动用特种车辆20台,装备器材150余件,其中包括蛇眼生命探测仪、液压圆盘锯等国内外高端救援器材……

      橙色,充满热情,带来温暖的颜色。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省矿山救援队、省地质灾害抢险队等一支支专业救援队身着橘红色工作服向灾区急奔。其中,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的通信指挥、地震救援、化工处置等车辆装备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省矿山救援队的队员们准备好在救援中充分发挥在狭小空间救人的优势,深入废墟内部搜救被困人员……

      白色,白衣天使的希望之色。军地联合医疗救护队正奔赴救灾一线,主要装备有监护型救护车、医技保障车、物资保障车、供水供电车、卫星网诊车、成套便携式野战医疗救护器材等,这些装备能够满足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不依附外力实施应急医疗救援。

      与地面疾速向前的车队相呼应,一架架救援直升机、运输机从空中轰鸣而过,那是来自成都军区某陆航旅的5架救援直升机。发生地震灾害后,成都军区按照军地应急联动机制,立即派出省级空中应急救援力量飞赴灾区;那是成都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派出的4架运输机和2架直升机,正飞向震中……

      更多的队伍向灾区集结,他们中有身经百战的公安特警、志愿者……参与集结拉动的省增援力量来自省直部门、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和成空部队共25个单位,4000多人,车辆403台,直升机7架,运输机4架,编成25个救援分队,其中2个空中分队、23个地面分队。参与人员虽多,各类车辆虽杂,各条通向震中的道路上,却始终忙而不乱,多而不堵,充分展现着我省各路救援队伍迅速集结拉动的能力。

      灾后第一时刻,灾区群众展开自救互救

      地点:崇州市街子镇高墩村社区、崇州市街子镇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

      “地震来了,快跑!”“灾难”发生的第一时刻,人防警报拉响,崇州市街子镇高墩村社区仿佛回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正在家里一楼客厅休息的村民老刘迅速把枕头顶在头顶上,和其他村民一起从房里跑到空旷的草地上避险。

      与此同时,社区书记立刻召集干部、党员成立自救互救指挥部,社区书记安排一人骑摩托车赶往政府报告。指挥部用扩音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协助老、弱、病、残、孕等群众安全撤离,确保各点位每位群众都安全转移到地震临时避险场所。

      几分钟后,指挥部再次安排村干部、党员、共青团员、民兵、志愿者到小区内每栋楼巡查,查看有无群众仍在危房中,并进行安全巡逻。不一会儿消息传出:在桃园区、李园区其他楼里,发现个别因为被家具、围墙压倒而被困“受伤”的人员。社区医疗站的医疗人员立刻前往救援,经现场医护人员检查,被砸伤群众下肢有“开放性骨折”必须立即进行转移。

      事不宜迟,医护人员一边通知镇医院的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一边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固定骨折处等应急救护。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救援人员小心翼翼用担架将“伤员”送上急救车。

      高墩村群众紧急自救互救的同时,距高墩村5分钟车程的崇州市街子镇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里也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

      一二楼的学生将书包顶在头上迅速跑到操场上,三四楼的学生在老师组织下,在教室里坚固的课桌下就地避险。几秒后,地震波减弱,三四楼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快速、有序撤离。

      大约一分多钟后,所有孩子安全来到学校操场避险,校医务室的医务人员为受“轻伤”的孩子们简单包扎。

      16时,开辟水路、陆路生命通道

      地点:街子镇主演练场

      历经一个多小时的疾奔,隐隐约约的龙门山脉渐渐清晰,离震中近了,更近了,每个救援人员心中愈加急迫。

      然而此时震中附近地区通信、交通中断,情况不明,形成“孤岛”,开辟生命通道刻不容缓。

      16时,4架直升机飞抵救援上空,3架直升机执行空投生活物资和应急救援装备的任务,另1架直升机载着通信抢修人员及设备,空降至地面,迅速建立应急通信。

      震区路、桥、梁损毁,道路受阻,由水务部门、消防、武警、河道管理处防汛机动抢险队组成的救援队火速出发,开辟水上生命通道。省交通运输厅、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立即启动公路应急预案,组织四川路桥、武警水电三总队、成都建工和成都民兵应急救援大队等抢险力量共170人、大型工程机械50台,紧急赶赴受灾一线,抢通道路。

      味江河上桥梁断裂,水上救援队救起落入河中的近10名群众后获悉,味江河对岸仍有大批受困群众等待救援,急需快速开辟一条水上生命通道。成都军区驻川某工兵团舟桥营官兵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一二,嗨哟”整齐的号子声中,不到5分钟,舟桥营官兵架设起一座长60米,宽8.75米,承载60吨的浮桥,为受灾群众开辟一条水上生命通道。

      同时,严重受损的通往震中公路上,“轰”的声声巨响,硝烟腾空而起,对挡路巨石成功进行爆破,“拦路虎”瞬间解体,抢险力量分成三个分队分别对损毁桥梁、路面崩塌体及被掩埋汽车、沉陷路基等实施抢通作业,在最短时间内抢通损毁公路,为运送伤员、抢险物资提供了公路保障。

      还来不及松一口气,16时25分,一阵尖锐的事故警报声又把人们的心抓紧,远处白、黑、红三色硝烟混杂腾空而起,原来强震导致崇州市街子镇一化工企业房屋垮塌,危化品储罐泄漏,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险情报告后,成都市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展开抢险救援。

      特警拉设了警戒线,隔离事故现场,企业员工就地取材,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撤离危险区域。

      消防官兵支起条条水龙头,对着火罐区进行灭火,并利用开花水雾对着火罐临近罐体进行冷却降温,对厂区泄露“有毒”气体进行驱散。危化救援队和防化团救援分队堵漏人员分别采取木楔堵漏和金属管道夹堵漏的方法,对泄漏罐体、管道实施紧急堵漏。

      气象应急车迅速在现场设置移动气象监测站,对化工厂周边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进行监测;环境监测队对化工厂及其周边开展水、大气等环境应急监测,将污染监测情况第一时间报告指挥部……

      多功能消防坦克,涡喷消防车,最高可升至70米的高喷射消防车等先进“武器”齐上阵后,大火被扑灭,危化品泄漏源得到有效控制。

      现场传出消息:由于组织有力、救援及时、方法得当,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经环保部门检测和环境专家评估,大气、水环境质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16时42分,争分夺秒,多种方式抢救生命

      地点:街子镇主演练场

      一支支救援部队先后进入模拟的震中街区,搭建的废墟模型里,“救命啊,救命!”的呼救声不断传出,生死攸关、兵贵神速!16时42分,废墟救人立刻展开。

      成都消防飞豹救援队带上搜救犬只,先通过看、敲、喊的方式搜索被困者。在深埋区域上方,则采用世界领先的音视频生命探测仪,对废墟进行精确勘察。一旦发现疑似被困人员,立刻做好标记,提醒搜救队伍被困者的位置、人数及搜救情况。

      废墟救人,不仅要快,更要稳、准、精。

      由于地震的破坏,中间楼房的整体结构已严重变形,进入大楼的通道已被完全堵死,处于2楼楼层内的被困者情况不明。如何在深埋区救人?救援人员决定采用从楼顶往下打洞的方式。消防官兵先利用凿岩机破开顶楼楼板,生命通道打开后,消防官兵迅速利用救生三脚架下降到废墟内部,向被困者靠近。救援人员将获救的被困群众,固定在多功能担架上,利用两条绳索搭建生命之桥,将被困者缓降至地面,转移到安全区进行施救。

      在废墟救援的同时,救援人员发现数名群众被困危楼,指挥部立即调派成都军区13集团军特战旅队员搭乘米格17直升机,前往救援。由于被困群众所处位置无法实施机降,直升机在楼顶上空悬停打开舱门,特战队员采取索降方式到达楼顶接近群众,直升机上救援人员利用绞车将吊篮放至楼顶,特战队员再将受困群众固定在吊篮上,救援人员搅动绳索收起吊篮,将受困群众营救至机舱。

      与此同时,狭小空间救人、夹层救人、高空救人区救人等多种救援方式,也在紧张进行着,医护人员对救出的伤员现场救治,并将重伤员转移到先进的医疗方舱进行救治。大量群众脱险后,在灾区基层干部和志愿者组织下,千余名群众和学生向安置点转移。

      但强烈地震造成崇州地区输电、变电和配电设施严重损毁,17时07分,电力抢险还在紧张进行,三基新塔已经组立完成,“新武器”飞艇已飞至铁塔顶部上空悬停,实施放线作业。电力抢修人员将飞艇放下的牵引绳与地面牵引绳相连,实施输电导线牵引。飞艇将携带一级引绳飞至目标铁塔。电力应急救援队伍利用专业应急高架灯,为群众安置帐篷区提供基本公共照明。

      在电力抢修紧张进行的同时,通信抢修工作也全面展开。很快,供电恢复了,通信恢复了!安置区里,设置了医疗室、帐篷教室、移动厕所、救灾物资储备发放库、志愿者工作站等,开设了应急充电站和饮用水、饮食、淋浴供应点等,防疫人员正在对安置区的各个区域进行消杀作业,10个巡回医疗组深入安置帐篷对受灾群众进行疾病监测和心理抚慰,卫生执法监督人员携带先进的快检设备对饮水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受灾群众在安置区内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治的“五有”生活。

      17时30分,解除堰塞湖威胁为演练精彩收尾

      地点:绵竹市清平乡、江油市九岭镇

      大震之后常有大雨,17时30分,在显示绵竹市清平乡分演练场情况的大屏幕上,闪电划过,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地质灾害随时可能发生。

      气象、国土部门及时发布红色预警,清平乡采取广播、敲锣呼喊、手摇式警报、警车警报等方式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号,扶老携幼,基层干部组织群众和学生疏散转移至应急逃生平台,并组织民兵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人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帮助疏散转移,基层干部正在清点各村组转移群众和学生,确保人员无一遗漏。

      画面一转,镜头对准江油市九岭镇,按照预设背景,这里因地震导致地层错动,堵塞涪江河道,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下游群众安全。

      根据指挥部专家会商形成堰塞湖除险意见,下游低洼处群众在公安、武警和当地干部的组织下有序向安全地带撤离;武警绵阳交通三支队和绵阳市工程机械应急分队的大型机械在堰塞体上开始削坝、挖泄流槽;绵阳市抢险救灾爆破应急分队在引流口埋装炸药、安装爆破器材,指挥员一声令下,对堰塞体实施定向爆破;来自77123部队和预高师三团的炮火分队锁定急速漂流的两个大型漂浮物实施拦截射击,下游威胁解除……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18时,天色向晚,绵绵起伏的龙门山下,三个演练场地上的演练走向尾声。在未来更多日日夜夜,在四川更多城乡的街道和农村,各种层次的防灾救灾演习将持续开展下去,各种类型的防灾减灾知识正通过多种途径深入人心。正如参与演习的孩子们所说:“再遇灾难,我们不会不知所措……”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