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纪实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素有“天府之国”的四川,对创造清洁优美城乡环境的愿望更加强烈。
2008年开始,四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后经历灾区先行、11市试点、全面推进、优化提升等阶段,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容貌改观了,环境管理有序了,城镇品位提升了,人居环境改善了。
综合治理,让千家万户生活安康
“一个地方的‘脏乱差’不是小事,事关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事关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深入基层调研时,深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2009年,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全局工作统筹安排,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了从行政管理到依法管理的转变。
集中整治街道——
绵阳投巨资对40多条背街小巷和100多条人行道、车行道进行整治改造;拆除了2万多个不规范广告牌,代之以亮丽的电子屏幕广告牌;对城区12万块街面店铺牌匾进行规范设置;新增或更换了1万多个果屑箱和垃圾桶,新购、改造了100多辆清扫车、垃圾车,乱贴乱画等城市“牛皮癣”一扫而光。
集中整治交通沿线——
桥下喂牛,桥旁种菜,以前的成都成雅立交桥下是脏乱差“聚点”。在四川开展的公路水路沿线环境治理专项行动中,成都市拆除了成雅立交桥下约70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清理垃圾和建渣,疏通边沟,投入200万元实施绿化景观建设,绿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三环路到机场路的道路也进行了拓宽改造,面貌焕然一新。
遂宁市精心编制75公里绕城高速区域内300余平方公里发展规划,对湖泊、湿地、森林、绿道建设进行专项规划,树立“生态基础设施”理念,着眼于绿色经济发展,让百姓共享绿色生活。
集中整治乡容村貌——
“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新模式在罗江县率先推出。在罗江,80%的垃圾用作生态堆肥,2%—5%就近填埋, 3%—5%回收利用,只集中处理10%—15%的垃圾,农村垃圾量大面广收集难彻底改观。统计显示,2010年,四川新建垃圾中转站和处理站10417个,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提前实现了2015年达到80%的目标要求。
宜宾市长宁县的碧玉溪曾是一条“臭水沟”,经过整治,溪水变清澈,河岸变身居民休闲漫步的“河滨公园”。
市场环境也在专项治理中得到改观。泸州市制定了主城区夜市规范和游摊入市以及城区农贸市场整治和改造升级方案;内江市明确提出,通过规划新建一批、升级改造一批、坚决取缔一批,3年内农贸市场全部达标。
科学规划,让城乡建设更具魅力
长期以来,四川各地城乡建设规划普遍滞后,缺乏特色和风格。如何提升形象品位,让城乡建设形成独特魅力,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一大难点。
四川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机遇,转变规划理念,突出地域特色,处理好功能与品位、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明确城市风貌定位。通过“三打破,三提高”,找到村镇规划提升的新路径。
——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夹皮沟”是群众对农村多年来沿交通要道夹道建房的戏称。这种布局,既堵塞交通,又污染环境,还存在不安全隐患。四川规定:新建公路两侧严格禁止夹道修房。新建的民居和村庄,要离开公路一定距离。
——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过去,村庄房屋一味追求横成排、竖成行,呆板无生气,也不适用。如今,各地村落规划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出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
——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火柴盒”式的农村民居,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出务工农民从沿海地区带回来的样式,已经普遍不受群众喜欢。四川规划和建设部门根据各地实际,帮助设计民居供农民选择。新民居将地域、民族文化、传统民居特点融为一体,外观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让农民群众享受现代生活。
前瞻性的规划,已植入四川一个个大小城区。
绵阳,三江抱城,碧水粼粼。走进大街小巷,满眼整洁和清新。一处处文明新景,诠释着 “科技城”、“文明城”、“宜居城”;眉山,深入挖掘诗书文化,全力打造“中国诗书城”,设计蓝图正在变成现实;安县,统一打造灰瓦、白墙、木窗框的川西民居风格建筑群,居住环境令人赞叹不已。
“没有优美舒适的环境,肯定没这么好的生意。”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老谢家开起了农家乐,他家地震前年收入不到3万元,2011年收入20多万元,环境治理让他尝到了甜头。
全民参与,让综合治理呈常态化
“环境优美路无尘,农家欢乐民生辉”,达州市渠南乡2社村民王瑜的家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王瑜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扫去院坝里的落叶,将袋装垃圾送到不远处的垃圾桶里。
在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再生资源回收站,记者看到回收的废铁、废书、废塑料等被分类整齐码放等待装运。该区供销社主任彭超告诉记者:“有了回收站助推居民清理垃圾的积极性,连那些卫生死角的垃圾也经常有人清除。”
“一庭不扫,何以扫天下!”2009年7月17日,刘奇葆在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党员干部要带头拿扫帚,躬身做清洁。四川城乡,全民参与环境综合治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成都市郫县三道堰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创建工作班子,镇村社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施分管领导包村、部门及村社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及责任倒查机制。
达州市渠县中滩乡天山村党支部书记雍飞,经常和他的团队召开村民会,向村民积极宣传 “卫生搞得好、疾病被撵跑”、“要想身体好、环境大家搞”。
按照“专群结合、广泛动员、形成合力”的原则,四川各地陆续建立起职能化的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技术队伍和市场化的日常保洁维护队伍,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到2010年底,全省村级保洁员队伍超过了13万人,每个村的保洁人员在3名以上。同时,四川省政府每年专门拿出1亿元资金,用于购置和配发环卫设备。
与此同时,“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的“七进”活动,也显露成效:成都首次公开招聘50岁左右的“妈妈文明劝导员”,全面启动“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对乱丢垃圾、乱吐痰、乱丢烟蒂的“三乱”行为进行处罚;农业、民政等部门牵头,应用生态村及文明社区建设等平台,推动治理工作“进村社”、“进社区”,营造浓厚的治理氛围;全省教育系统1个月内投入2700万元,清理校园垃圾4200多吨、建渣近1.6万吨。
“从每次开会邀请环卫工人到前排就座,到组织优秀环卫工人赴港澳考察学习,政府对环卫工人的尊重,让我们更投入地为城市美容做贡献。”成都市龙泉驿区环卫工人陈纪平说。
罗江县通过村民 “一事一议”的办法,每户农民每月需出1元钱,作为自家垃圾的处理费。如今,罗江县每3至5户农户建1个垃圾定点收集池,每个组建1至2个生态垃圾处理池,每个镇建一个垃圾中转站,县城建一个垃圾处理场,形成了县、镇、村、组、户垃圾生态收集处理设施体系。“罗江模式”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
环境变化改变着人们的卫生习惯和审美观念,也让城乡居民“修炼”出一连串新习惯:发现乱丢的,有人提示;车辆乱停的,有人投诉;破坏公共设施的,有人制止;门前绿化,家家动手……
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项指标的满意度评价在65%—78%之间,城乡居民对政府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的支持率达99.5%。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