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账本”水涨 “小账本”船高
省统计局盘算着,遭遇“寒冬”的四川经济,通过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延续了“高于全国、快于西部”的好势头。
宜宾市江安县怡乐镇丰产村农民王明军盘算着,今年大葱市场行情不错,能增收六七万元;成都的白领郑源华盘算着,今年公司产品销售形势大好,工资涨了好几百元……
全省经济发展的“大账本”与千家万户的“小账本”,不是两条相悖而行的曲线。
经济发展成果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撑起坚强后盾,今年包括收入分配在内的一系列体制机制优化变革,更加拉近了“小账本”与“大账本”的距离,城乡居民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
大账本:产业大发展小账本:城乡居民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在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引人注目。
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09元,增长14%,增速快于全国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216元,增长16.3%,增速快于全国0.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农村住户处处长明国光分析认为,支撑这个态势的动力不会发生改变。
从农村看,今年产业大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大增收。在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7.3%、12.8%。“在去年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础上,今年农民劳务收入将保持较快增长。”明国光认为,随着我省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民工省内务工增多,工资性收入相应提高。而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得益于我省在抓特色农业、农业规模化等方面的成效。
从城镇看,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的调查,今年以来,全省企业职工工资标准提高的幅度在5%-20%之间;离退休人员工资每月增加近140元。
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强劲上升的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推力——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明国光注意到,转移性收入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突出环节,“未来5年内,低保、医疗保险等还将保持较快增幅。”
大账本:政府统筹有限资金小账本:更多老百姓享受公共财政福利
在今年5月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上,一个全新的概念——建设“民生政府”,进入公众视野。
去年我省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2974亿元,其中“十项民生工程”计划投资840亿元。今年,公共财政继续向民生加码,“十项民生工程”计划总投资1080亿元,较上年增长28.6%。
如何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今年“政府之手”的统筹兼顾继续出新出彩。
秋季,在内地就读的“9+3”免费教育计划首届藏区学生顺利踏上工作岗位或升学,同一时期,全省范围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约有100万名中职学生可免费上学。今年我省在教育上新增支出40.9亿元,增幅高达54.9%,不仅让人人有学上,更着眼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
也是在年中,之前尚未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54个县(市、区)和尚未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56个县(市、区)全部纳入实施范围,惠及1560万城乡群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四川全面步入“老有所养”时代。
就业是民生之本。到今年10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8.6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9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7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4.88%、129.79%、134.46%。
住房、教育、医疗、保险、就业……民生政府抓住了最关乎民生、最反映民情的主要矛盾。
惠民生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将进一步完善。依法推进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鼓励全民创业,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等,着力构建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
大账本:城乡要素流动障碍逐步打破小账本:资产变资本,激活财富新增长点
今年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广安区观塘镇煤坪村村民李玉秀多了笔收入:2亩地年租金收入1400元,年终合作社二次返利收入200多元。
财产性收入正在成为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
农民手里的资产如何在市场中变为真正的资本?今年,四川在这一关键问题上迈出坚实步伐。
流动的前提是确权。2010年开始的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预计今年底将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完成确权发证并允许其流转,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其意义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发酵。
各地开始在“流动”上大做文章,逐步打破障碍。
雅安以有利于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前提,积极稳妥开展土地整理,争取民间资本进入土地整理市场,同时开展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的金融创新。打破户籍“杠子”的行动已开始。今年,德阳在经济开发区和旌阳区试点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推行经商人员、务工人员、租住稳定住所人员和办理暂住证人员的入户。
我省还将逐步建立起相配套的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等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真正让转户农民“市民化”。
加速形成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为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启动新的引擎、提供持续动力。
“小账本”与“大账本”息息相通,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交相辉映。(记者 刘云云)
责任编辑:
暴雨将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