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换位思考 加快老区脱贫奔小康步伐

  • 2011年06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近几年,我省在川东北革命老区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每年数次深入老区调研指导工作。6月8日至9日,蒋巨峰再次前往达州万源市和巴中通江县,面对面听取老区群众的意见。他要求各级干部换位思考,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得更细更深入,帮助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海拔1500米的空山乡距通江县城一百多公里,过去缺水、路不通、电价高、无支柱产业,是贫困老区的一个缩影。如今,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走进空山乡,只见青山环抱,白云袅袅,漫山遍植马铃薯,还有太阳能杀虫灯、智能温室、试管苗圃等现代农业设施。老百姓用水用电不再难,还通过与农科部门合作搞研究所、种源基地,把脱毒马铃薯推向了全国市场,再加上种植核桃板栗等干果,一年人均增收千元左右。看到空山乡群众的一张张笑脸,听到他们信心十足地说要致富奔小康,蒋巨峰高兴地把空山比作“桃花源”。

      这样的老区新面貌,还出现在万源青花镇油房沟村的灾后重建中,出现在茶垭乡邱家坪村的乡村旅游萌芽中。省政府2009年启动通江沙溪-瓦室连片扶贫开发后,这里建起了百亩茶叶产业带。一位正在茶叶加工厂卖鲜叶的茶农告诉蒋巨峰,他今年已经收入上万元,是过去种地收入的四五倍。

      一路上,蒋巨峰几次在农家院落里主持院坝会,请村民们说说还有什么难事。路窄了、电压不稳、水窖冬季结冰、新农合跨区域报销不便……每一件他都认真记下,研究解决方案。他对随行干部说,我们要换位思考,为群众想得更细更周全一些。

      山区耕地少,宅基地也少,新村建设怎样布局才能让群众生产生活都方便?蒋巨峰与村民们一起商量了几种模式:能够在山下整理出耕地的,村民可以下山向场镇集中;有条件的村民可在其他产业就业,山上的土地调整种植结构;耕地紧缺的山区要因地制宜建设若干相对集中的居住点,统筹完善路水电等配套设施。

      在通江县,蒋巨峰主持座谈会,对巴中下一步扶贫开发等工作进行了研究。他肯定了巴中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对下步工作的全局性谋划。他说,巴中地处关中-天水和成渝两个经济区域之间,秦巴山区扶贫规划正在推进,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的新变化。面对这些新形势,要进一步审视和优化巴中的目标定位,拓展实现途径。要把优势产业培育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并积极承接两大经济区的产业转移,与它们对接配套。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道路对外畅通、内部连通;继续推广小微水利工程,加快建设防洪抗旱的骨干水利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蒋巨峰指出,在加快发展中要注重城乡统筹,强化城乡产业互动,建好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中心集镇,把新村规划建设与产业培育、功能配套相结合,在山区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新农村综合体。招商引资时要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影响、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发挥生态优势,农业、林业、旅游业等都可以优先突破,并提高产业集中度。

      蒋巨峰说,老区群众致富奔小康还有很长的路,要努力帮助他们培育优质高效的特色优势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要以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为核心开展工作,促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成为扶贫开发和发展经济的主体。

      省政府秘书长于伟和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记者 谭江琦 李传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换位思考 加快老区脱贫奔小康步伐

  • 2011年06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近几年,我省在川东北革命老区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每年数次深入老区调研指导工作。6月8日至9日,蒋巨峰再次前往达州万源市和巴中通江县,面对面听取老区群众的意见。他要求各级干部换位思考,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得更细更深入,帮助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海拔1500米的空山乡距通江县城一百多公里,过去缺水、路不通、电价高、无支柱产业,是贫困老区的一个缩影。如今,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走进空山乡,只见青山环抱,白云袅袅,漫山遍植马铃薯,还有太阳能杀虫灯、智能温室、试管苗圃等现代农业设施。老百姓用水用电不再难,还通过与农科部门合作搞研究所、种源基地,把脱毒马铃薯推向了全国市场,再加上种植核桃板栗等干果,一年人均增收千元左右。看到空山乡群众的一张张笑脸,听到他们信心十足地说要致富奔小康,蒋巨峰高兴地把空山比作“桃花源”。

      这样的老区新面貌,还出现在万源青花镇油房沟村的灾后重建中,出现在茶垭乡邱家坪村的乡村旅游萌芽中。省政府2009年启动通江沙溪-瓦室连片扶贫开发后,这里建起了百亩茶叶产业带。一位正在茶叶加工厂卖鲜叶的茶农告诉蒋巨峰,他今年已经收入上万元,是过去种地收入的四五倍。

      一路上,蒋巨峰几次在农家院落里主持院坝会,请村民们说说还有什么难事。路窄了、电压不稳、水窖冬季结冰、新农合跨区域报销不便……每一件他都认真记下,研究解决方案。他对随行干部说,我们要换位思考,为群众想得更细更周全一些。

      山区耕地少,宅基地也少,新村建设怎样布局才能让群众生产生活都方便?蒋巨峰与村民们一起商量了几种模式:能够在山下整理出耕地的,村民可以下山向场镇集中;有条件的村民可在其他产业就业,山上的土地调整种植结构;耕地紧缺的山区要因地制宜建设若干相对集中的居住点,统筹完善路水电等配套设施。

      在通江县,蒋巨峰主持座谈会,对巴中下一步扶贫开发等工作进行了研究。他肯定了巴中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对下步工作的全局性谋划。他说,巴中地处关中-天水和成渝两个经济区域之间,秦巴山区扶贫规划正在推进,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的新变化。面对这些新形势,要进一步审视和优化巴中的目标定位,拓展实现途径。要把优势产业培育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并积极承接两大经济区的产业转移,与它们对接配套。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道路对外畅通、内部连通;继续推广小微水利工程,加快建设防洪抗旱的骨干水利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蒋巨峰指出,在加快发展中要注重城乡统筹,强化城乡产业互动,建好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中心集镇,把新村规划建设与产业培育、功能配套相结合,在山区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新农村综合体。招商引资时要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影响、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发挥生态优势,农业、林业、旅游业等都可以优先突破,并提高产业集中度。

      蒋巨峰说,老区群众致富奔小康还有很长的路,要努力帮助他们培育优质高效的特色优势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要以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为核心开展工作,促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成为扶贫开发和发展经济的主体。

      省政府秘书长于伟和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记者 谭江琦 李传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