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时代凯歌

  • 2011年05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启示录

      ● 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中彰显

      ● 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科学规划与科学重建相协调、相统一

      ● 举国上下的同心戮力支持,是推动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力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应当是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规模重建,全球没有先例。关键是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恢复重建机制

      ● 打赢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场场硬仗,群众是主体。主体意识的树立,既是群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这一外力激发的结果

      ● 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的工程,也是“人”的工程,不仅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培育和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

      ● 从接受八方支援那一刻起,四川就绝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受援者,而是主动有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人间奇迹!”这是解读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最常见的用语。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特大地震,面对灾后恢复重建这一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世界性难题,我们取得决定性胜利。3年间,四川刷新人类应对巨灾的一项又一项历史记录,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人间奇迹,不仅属于四川、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为人类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精神宝库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人间奇迹铸就时代丰碑,时代丰碑激荡着时代旋律——

      一曲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时代凯歌,激越奋进,永驻人心。

      关键词:

      党的领导 社会动员

      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中彰显

      发生在地震灾区安县的一幕,令人感动也令人难忘。

      去年6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到四川视察,在安县异地重建的晓坝镇,万人空巷,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喊出“共产党好”的心声。

      地震使安县黄土镇方碑村400多户农房成为废墟。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400多户受灾群众全部建起了新房。“没有党和政府,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家!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方碑村村民们说。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心声,在安县、在汶川、在北川、在青川……在四川地震灾区处处可闻。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心声,朴素地诠释一个真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因,党的执政能力经受住极其严峻的考验,又在极其严峻的考验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证,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就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支撑、推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走向胜利。

      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面对特大地震和艰巨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各级党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救灾、指导重建,从抗震救灾全局部署到提出灾后恢复重建方略,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周密组织、科学调度、有力指挥,集中精力抓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展现了强有力的总体指挥能力、群众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鼓舞和坚定了广大群众团结一心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胜利的勇气和信心,成为人民的主心骨。

      党的领导,体现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带头表率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灾区群众,共赴危难、共克时艰,充分发挥推进 “两个加快”、服务广大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肩负使命,勇于担当,“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以带领灾区群众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胜利的实绩,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声望,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领导,体现在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广大共产党员坚持把人民安危、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奋不顾身、舍己为人,以自己的先锋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灾区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困难。

      无论抗震救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空前之举。空前之举,呼唤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

      震后第一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省委、省政府成立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震后不到3小时,全省从省到市、县、乡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基本形成。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组织开展了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震后24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震后30天,国务院颁布对口支援方案,对口支援机制启动。在抢险救援最紧急的时段,省委已提出“适时开展灾后重建”,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先期启动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建项目,尽快着手实施”。2010年9月,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只用了两年便基本完成。

      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前夕,新华社一篇题为《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团结奋进的力量》的专稿,引述国外学者的评价:“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集中力量办大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和巨大威力,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中彰显。

      关键词:

      总体规划 分工实施

      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科学规划与科学重建相协调、相统一

      2011年4月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宣布:中国四川汶川县水磨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项目获得“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称号。

      同在汶川,震后3年,在曾经是一片废墟的震中映秀镇,一个风格鲜明、抗震能力强的新镇拔地而起。映秀新镇,达到重建规划的预期目的,成为抗震减灾建筑博物馆、灾后重建示范区。

      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在总体规划统摄下分工实施的结果。

      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要求和灾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恢复重建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出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分工实施,是各责任主体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分别承担和推进相互不同而又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恢复重建工作。

      用科学的总体规划保障科学重建,是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和先导;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则使重建实现知行合一。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无“纲”举便无“目”张。所以,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

      解读四川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亮点扑面而来——

      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重建规划覆盖灾区城镇和乡村,涵盖重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坚持统筹城乡理念,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把灾后重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灾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坚持开门开放搞规划。重建规划集中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的先进性、科学性。全国10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1万多名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参与了39个重灾县、70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庄的重建规划,向农村居民提供了近1000套民居设计图纸供选择。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新西兰、德国等国家的专家参与了规划和设计。

      坚持高起点搞规划。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强调恢复重建是更高起点的建设,规划选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重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都充分体现“提升”的要求。

      坚持突出特色搞规划。突出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特别是在农房重建中坚持“三打破、三提高”,即打破 “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

      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在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第一次具有全国性意义的世界瞩目的灾后大规模重建。重建实践证明,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充分体现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既是重建的蓝图,又是重建的行动指南。

      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纲”举“目”张。“目”服从于、服务于“纲”,又反作用于“纲”。这种反作用,既可能是正面的,又可能是负面的。所以,确保“目”运行在总体规划的科学轨道上至关重要。

      怎样确保“目”科学运行?四川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把总体规划细化为分工实施行动细则。按照总体规划,完成了10个专项规划、43个行业规划、51个重灾县(市、区)实施规划以及88个一般受灾县(市、区)项目规划,形成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范围清晰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

      建立协作共建机制。充分发挥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对口支援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责任明确、公开透明、监督有力、多渠道投资的协作共建机制。

      落实灾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重建工作任务实施,最终的主体责任落实到灾区各级党委、政府。从省、市、县、镇(乡)四级都成立灾后恢复重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细化阶段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职能责任,到组织开展震损评估、灾害评估、灾区环境承载力评估等工作,集中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从组织省内14个市(州)分别对口支援14个重灾县的1个重灾乡镇,到组织灾区群众互帮互助自主重建美好新家园,灾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强化责任主体意识,恪尽职守,充分发挥了主体责任作用。

      倘若把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比作一场宏大的战役,那么总体规划就是统帅部里的运筹帷幄,分工实施则是战场上的决胜千里。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科学规划与科学重建相协调、相统一。

      关键词:

      八方支援 自力更生

      举国上下的同心戮力支持,是推动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力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应当是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重灾区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1.1万平方公里,460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灾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灾后重建规模之巨、难度之大,为人类地震灾后重建史上所罕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得到举国上下同心戮力支持。

      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18个重灾县,不在中央确定的支援方名单上的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也主动承担起援建四川地震灾区的任务。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对口支援方坚持完成对口支援任务决心不变、目标不改、力度不减。与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援助同步来到四川灾区的,还有来自援建方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

      对口支援是推动四川地震灾区又好又快重建的重要力量,我们将世世代代铭记在心、感恩之情永不泯灭。同时,我们深知,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应当是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的两条标语,是四川地震灾区也是整个四川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两幅标语出自枣树村村民。

      左手残疾、妻子先天聋哑的枣树村村民石光武,住房在地震中倒塌。“从头再来,说干就干!”石光武在国家建房补助政策尚未明确时,便在全村率先动工建新房。在石光武的带动下,枣树村成为全县第一个完成农房重建的村。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是地震中受灾最重的企业之一。东汽员工发扬主人翁精神,立足于自救,震后第五天,东汽德阳基地恢复生产;震后第八天,灾后首批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发运。6月6日,在几乎被摧毁的汉旺基地,主机四分厂恢复生产;6月11日,70%以上的关键设备恢复运转,总体生产能力恢复到震前50%以上;8月1日,东汽新基地第一个车间开工建设。

      在10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重灾区,处处都是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豪迈场景,处处可见“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英雄气概。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体现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和“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而无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是“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落脚点是一个字:干。

      四川是一个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的内陆大省、人口大省,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也理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辛劳,埋头苦干实干,奋力急起直追。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时期,更应当真出力、真流汗,加倍地苦干实干。这是以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气概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敢与坚韧,脚踏实地、爬坡破难的苦干实干,这是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超常的工作,励精图治、负重自强的苦干实干。

      从打赢抢险救人、抢通保通、安置攻坚、防治次生灾害、卫生防疫一场场硬仗,到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无不困难重重、险阻道道,为什么 “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蕴涵着的主人翁意识和当家作主精神给出了答案,这是一种神圣使命、一种责任情怀、一种担当品格,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市场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规模重建,全球没有先例。关键是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恢复重建机制

      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规模重建。这样大规模、高难度的重建,四川没有先例、中国没有先例、世界没有先例。

      国务院颁发的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强调,恢复重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正确区分政府职责与市场作用。”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从建立恢复重建机制入手,一开始就锁定目标: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恢复重建机制。

      规划先行,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落实灾区地方各级政府在恢复重建中的主体责任,政府之手,出手准确。

      创新政策,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就业等政策手段,支持和推动恢复重建,政府之手,出拳有力:2008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对从财政、税收、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金融、产业、土地和矿产资源、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险、粮食等方面支持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作出规定。11天后,省政府出台支持恢复重建政策措施,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国土资源、产业扶持、工商管理、就业、社保、粮食和其他共10个方面47条,重点是根据省级管理权限,提出地方支持灾区恢复重建政策措施,同时明确部分国家出台政策的实施范围与内容。

      震后三年间,在四川,政策出台的密度史所罕见。这些政策,覆盖灾后恢复重建全域全程。哪里需要政府之手,就能在那里看到政府之手的动作。正是从政府之手的动作中,我们读出什么是“政府主导”、什么是“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

      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难度空前。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筹措难。四川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39个重灾县和极重灾县,重建资金需求是8658亿元,除去各种外来重建资金,缺口达5000多亿元,加上国家规划以外的项目,缺口达1.3万亿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道破解与否将直接决定重建成败的战略难题。

      早在安置受灾群众还在紧张进行时,对这道战略难题的破解便开始下笔:2008年6月5日召开的全省抗震救灾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多渠道、大规模筹措资金”;7月13日召开的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强调,“运用市场的办法破解资金难题,吸引国内外资金、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重建。”

      市场之手出手不凡——

      重建招商引资创下四川招商引资历史上两个 “最”:规模最大、效果最好。2008年9月26日,四川在广东开展感恩致谢、重建招商活动,川粤两省70个合作项目签约,投资总额357.85亿元。从9月26日至12月1日,四川党政领导分别率团赴18个对口支援省市和港澳地区开展感恩致谢、重建招商活动,取得巨大成功:与18个对口支援省市签约项目464个,投资总额2039亿元;赴港澳招商活动签约项目71个,投资总额93.1亿美元。

      2009年1月,四川首个省级综合性产业投融资平台——四川发展挂牌。这一平台通过银行融资、发行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劵、设立基金、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渠道,3年内将筹集不低于500亿元可用于资本性支出的资金,并引入、带动不少于2000亿元的项目资金投入。随后,四川铁投、四川交投等投融资平台相继搭建。同时,通过建立银企银政项目对接平台,吸引社会资金、银行贷款参与恢复重建,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灾后恢复重建贷款3900多亿元。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四川收获的,不仅是恢复重建天量资金难题的成功破解,还有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

      群众主体 真情感恩

      打赢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场场硬仗,群众是主体。主体意识的树立,既是群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这一外力激发的结果

      打赢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场场硬仗,灾区群众是主体。群众主体意识的树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青川县枣树村的两幅标语中得到集中展示。

      主体意识的树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既是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内在要求,又是外力激发的结果。这个外力,就是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特别是对口援建的启动实施,使“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成为灾区群众的共同心声,感恩之情转化为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力量。

      群众主体与真情感恩,是四川灾后重建壮阔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越具有主体意识,对全国人民无私援助的感恩之情就越强烈;感恩之情越强烈,主体意识就扎根越深、主体作用发挥就越充分。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良性互动、相互作用,成为支撑灾区群众在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中,知难而进、负重自强、一往无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群众主体与真情感恩,使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格在灾后重建中空前彰显。对全国人民支持和关爱的最好回报,就是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知难而进,愈挫愈奋,百折不挠,战胜一个又一个“天大的困难”,把灾后重建胜利地推向前进。

      汶川县把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作为重建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长期推进的一项提高人民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系统工程,在全县形成 “人人知恩感恩、个个报恩施恩、处处体现和谐”的社会环境。

      汶川,是四川地震灾区也是整个四川的缩影。在全社会开展“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四川各族人民在奋进中感恩,在感恩中奋进,用自己的双手托起灾后美好新家园。

      群众主体与真情感恩,不仅作用于灾后重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作用于一方有难,倾情支援。

      2011年2月14日,由500余名突击队员组成的四川支援山东省旱区找水打井队伍,启程奔赴山东。1个多月时间里,四川打井队成功地打出153口水井,累计出水量达到63万立方米。“感谢四川千里驰援打井。”在山东临沂、济宁、泰安,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

      四川人的身影不仅活跃在山东抗旱一线,也活跃在青海、甘肃救灾现场。去年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四川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力量,紧急调运大量救灾物资;四川人民感同身受,纷纷捐款捐物,支持灾区人民战胜灾难。

      群众主体与真情感恩,不仅作用于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特定时空,群众主体的精神风貌和真情感恩的殷殷情怀,必将超越时空,与跨越发展征程上的四川人民同行。

      关键词:

      物质财富 精神文明

      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的工程,也是“人”的工程,不仅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培育和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1年4月18日至21日,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港澳办、省政府新闻办、省外办共同组织曾在抗震救灾期间到川采访的30多家外国媒体、港澳台媒体、中央外宣媒体记者重返灾区。

      在曾经被地震夷为平地的极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记者们看到的是一座美丽的川西民居风格小镇。住房、店铺、学校、幼儿园、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一应俱全,韩国文化广播公司记者张宝森不禁感叹:“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

      作为奇迹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灾区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现在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截至目前,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2.4%,完成投资7871亿元,占概算总投资8658亿元的91%;未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属于省定灾区县需恢复重建的13647个项目,已完工81.6%,完成投资1052亿元。今年9月底左右将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去年,6个重灾市州生产总值平均增速15.7%,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平均增速54.5%,高出全省21.5个百分点。

      曾经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旧貌换新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这是历史性巨变:重建规划科学、质量优良;这是突破性进步:重建民生飞跃、百姓满意;这是再生性跨越:重建原地起立、发展起跳;这是优越性窗口:重建全国支援、人类壮举。

      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的工程,也是“人”的工程。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带来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培育和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精神文明的提升。

      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空前的社会变革时期,全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对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对于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攻克灾后恢复重建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既艰苦卓绝又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四川各族人民迎难而进、负重自强的精神,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风尚,化危为机、奋发有为的魄力,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品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和丰富、发展,为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增添了鲜活内容。

      精神文明的提升重在建设。建设,既包括无形的思想道德建设,又包括有形的载体建设。2010年9月,集两者于一体的“三基地一窗口”工程在四川地震灾区启动。

      这一工程,致力于把重建后的灾区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目标:把四川灾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思想教育基地。

      “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是对历史负责、为后人留存的百年大计。这一工程启动以来,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工作协调,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丰富内涵上下功夫,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在完善工作上下功夫,取得重要进展。地震灾区初步构建起以北川地震纪念馆、映秀震中纪念地、汉旺东汽地震工业遗址纪念地、深溪沟地震遗址纪念地和大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等“一馆三地一展”为龙头,以58个村镇陈列室为支点,以13条参观线路为纽带的宣传教育网点体系,效应已全面显现。

      在重建物质文明,实现物质文明进步的实践中,实现精神文明的提升;精神文明的提升,为物质文明的进步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震后仅仅3年,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崛起美好新家园。同时崛起的,是经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洗礼,迎难而上、敢于胜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四川人。

      关键词:

      铭记关爱 服务大局

      从接受八方支援那一刻起,四川就绝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受援者,而是主动有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持、援助的规模和力度,创新中国救灾史乃至整个中国救灾史的记录。

      中央下达四川恢复重建包干基金2203亿元;援建省市援建3880个项目,援建资金780亿元;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援助资金130亿元人民币;全国共产党员交纳的“特殊党费”80亿元;社会捐赠资金201亿元——这笔总额为3394亿元的资金,相当于地震发生当年四川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4倍。

      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关爱,将成为四川永久的温馨记忆。

      四川是受援者,但从接受援助那一刻起,四川就绝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受援者,而是主动有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进入2008年下半年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日益显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全国投资增速下滑、工业增速下滑、出口下滑,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幅大幅回落。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

      全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元,其中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超过1万亿元。四川是特大地震主震区,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主战场。

      灾后恢复重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全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在全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大格局中,四川能否加快重建不仅直接关系到四川自身发展,而且对全国发展大局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和影响。四川的重建、四川重建的速度,将决定四川的发展、四川发展的速度,而四川的发展、四川发展的速度对全国发展大局的影响力、促进力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争分夺秒,打破常规,加快重建,是四川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加快,成为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词。

      震后两个月召开的省委九届五次会议作出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决议,确定灾后重建总体目标: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

      2008年12月27至29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服务宏观经济大局作出重要指示。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重建目标任务。

      2008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用两年时间完成全省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的80%,比原计划加快10个百分点。2009年4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动员大会。四川自我加压:从2008年10月起,到2010年9月止,累计完成纳入国家规划的灾后恢复重建估算投资和累计完工项目达到85%左右。

      从与中央支持重建的政策对接到资金筹措,从项目推进到为援建搞好协调服务,从要素保障到监督检查……一系列推动和保障加快重建的措施迅速出台。

      让我们看看加快重建的“四川速度”——

      震后一年内,全面完成355万户震损城乡居民住房的修复加固。

      震后一年半,全部完成150万户农房的重建。

      震后两年,基本完成25万户城镇居民住房的重建;需恢复重建的3002所学校,96.2%完工;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90.4%完工;需恢复重建的4847.8公里干线公路,93.7%完工;1222座震损水库基本完成除险加固;2440个受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5%恢复生产;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

      2010年9月,四川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如期达到。

      2009年、2010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8.7%、10.3%,同期四川经济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促进全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显现,而加快重建为四川经济快速增长所作的贡献则怎么估价也不过分。

      作为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四川在遭受特大地震重创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拖累全国发展,而且以自身的加快发展为全国扩内需、保增长的大局作出贡献。

      有为方有位。2010年,四川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升至第八位,较震前提升一位。震后3年,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化危为机、崛起危难,既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又为全国发展全局作出贡献,自身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也更加凸显。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时代凯歌

  • 2011年05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启示录

      ● 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中彰显

      ● 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科学规划与科学重建相协调、相统一

      ● 举国上下的同心戮力支持,是推动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力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应当是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规模重建,全球没有先例。关键是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恢复重建机制

      ● 打赢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场场硬仗,群众是主体。主体意识的树立,既是群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这一外力激发的结果

      ● 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的工程,也是“人”的工程,不仅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培育和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

      ● 从接受八方支援那一刻起,四川就绝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受援者,而是主动有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人间奇迹!”这是解读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最常见的用语。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特大地震,面对灾后恢复重建这一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世界性难题,我们取得决定性胜利。3年间,四川刷新人类应对巨灾的一项又一项历史记录,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人间奇迹,不仅属于四川、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为人类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精神宝库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人间奇迹铸就时代丰碑,时代丰碑激荡着时代旋律——

      一曲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时代凯歌,激越奋进,永驻人心。

      关键词:

      党的领导 社会动员

      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中彰显

      发生在地震灾区安县的一幕,令人感动也令人难忘。

      去年6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到四川视察,在安县异地重建的晓坝镇,万人空巷,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喊出“共产党好”的心声。

      地震使安县黄土镇方碑村400多户农房成为废墟。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400多户受灾群众全部建起了新房。“没有党和政府,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家!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方碑村村民们说。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心声,在安县、在汶川、在北川、在青川……在四川地震灾区处处可闻。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心声,朴素地诠释一个真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因,党的执政能力经受住极其严峻的考验,又在极其严峻的考验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证,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就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支撑、推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走向胜利。

      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面对特大地震和艰巨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各级党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救灾、指导重建,从抗震救灾全局部署到提出灾后恢复重建方略,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周密组织、科学调度、有力指挥,集中精力抓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展现了强有力的总体指挥能力、群众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鼓舞和坚定了广大群众团结一心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胜利的勇气和信心,成为人民的主心骨。

      党的领导,体现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带头表率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灾区群众,共赴危难、共克时艰,充分发挥推进 “两个加快”、服务广大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肩负使命,勇于担当,“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以带领灾区群众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胜利的实绩,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声望,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领导,体现在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广大共产党员坚持把人民安危、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奋不顾身、舍己为人,以自己的先锋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灾区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困难。

      无论抗震救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空前之举。空前之举,呼唤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

      震后第一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省委、省政府成立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震后不到3小时,全省从省到市、县、乡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基本形成。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组织开展了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震后24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震后30天,国务院颁布对口支援方案,对口支援机制启动。在抢险救援最紧急的时段,省委已提出“适时开展灾后重建”,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先期启动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建项目,尽快着手实施”。2010年9月,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只用了两年便基本完成。

      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前夕,新华社一篇题为《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团结奋进的力量》的专稿,引述国外学者的评价:“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集中力量办大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和巨大威力,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中彰显。

      关键词:

      总体规划 分工实施

      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科学规划与科学重建相协调、相统一

      2011年4月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宣布:中国四川汶川县水磨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项目获得“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称号。

      同在汶川,震后3年,在曾经是一片废墟的震中映秀镇,一个风格鲜明、抗震能力强的新镇拔地而起。映秀新镇,达到重建规划的预期目的,成为抗震减灾建筑博物馆、灾后重建示范区。

      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在总体规划统摄下分工实施的结果。

      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要求和灾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恢复重建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出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分工实施,是各责任主体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分别承担和推进相互不同而又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恢复重建工作。

      用科学的总体规划保障科学重建,是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和先导;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则使重建实现知行合一。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无“纲”举便无“目”张。所以,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

      解读四川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亮点扑面而来——

      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重建规划覆盖灾区城镇和乡村,涵盖重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坚持统筹城乡理念,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把灾后重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灾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坚持开门开放搞规划。重建规划集中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的先进性、科学性。全国10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1万多名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参与了39个重灾县、70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庄的重建规划,向农村居民提供了近1000套民居设计图纸供选择。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新西兰、德国等国家的专家参与了规划和设计。

      坚持高起点搞规划。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强调恢复重建是更高起点的建设,规划选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重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都充分体现“提升”的要求。

      坚持突出特色搞规划。突出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特别是在农房重建中坚持“三打破、三提高”,即打破 “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

      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在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第一次具有全国性意义的世界瞩目的灾后大规模重建。重建实践证明,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充分体现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既是重建的蓝图,又是重建的行动指南。

      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纲”举“目”张。“目”服从于、服务于“纲”,又反作用于“纲”。这种反作用,既可能是正面的,又可能是负面的。所以,确保“目”运行在总体规划的科学轨道上至关重要。

      怎样确保“目”科学运行?四川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把总体规划细化为分工实施行动细则。按照总体规划,完成了10个专项规划、43个行业规划、51个重灾县(市、区)实施规划以及88个一般受灾县(市、区)项目规划,形成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范围清晰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

      建立协作共建机制。充分发挥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对口支援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责任明确、公开透明、监督有力、多渠道投资的协作共建机制。

      落实灾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重建工作任务实施,最终的主体责任落实到灾区各级党委、政府。从省、市、县、镇(乡)四级都成立灾后恢复重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细化阶段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职能责任,到组织开展震损评估、灾害评估、灾区环境承载力评估等工作,集中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从组织省内14个市(州)分别对口支援14个重灾县的1个重灾乡镇,到组织灾区群众互帮互助自主重建美好新家园,灾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强化责任主体意识,恪尽职守,充分发挥了主体责任作用。

      倘若把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比作一场宏大的战役,那么总体规划就是统帅部里的运筹帷幄,分工实施则是战场上的决胜千里。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工实施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科学规划与科学重建相协调、相统一。

      关键词:

      八方支援 自力更生

      举国上下的同心戮力支持,是推动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力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应当是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重灾区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1.1万平方公里,460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灾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灾后重建规模之巨、难度之大,为人类地震灾后重建史上所罕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得到举国上下同心戮力支持。

      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18个重灾县,不在中央确定的支援方名单上的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也主动承担起援建四川地震灾区的任务。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对口支援方坚持完成对口支援任务决心不变、目标不改、力度不减。与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援助同步来到四川灾区的,还有来自援建方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

      对口支援是推动四川地震灾区又好又快重建的重要力量,我们将世世代代铭记在心、感恩之情永不泯灭。同时,我们深知,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应当是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的两条标语,是四川地震灾区也是整个四川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两幅标语出自枣树村村民。

      左手残疾、妻子先天聋哑的枣树村村民石光武,住房在地震中倒塌。“从头再来,说干就干!”石光武在国家建房补助政策尚未明确时,便在全村率先动工建新房。在石光武的带动下,枣树村成为全县第一个完成农房重建的村。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是地震中受灾最重的企业之一。东汽员工发扬主人翁精神,立足于自救,震后第五天,东汽德阳基地恢复生产;震后第八天,灾后首批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发运。6月6日,在几乎被摧毁的汉旺基地,主机四分厂恢复生产;6月11日,70%以上的关键设备恢复运转,总体生产能力恢复到震前50%以上;8月1日,东汽新基地第一个车间开工建设。

      在10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重灾区,处处都是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豪迈场景,处处可见“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英雄气概。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体现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和“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而无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是“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落脚点是一个字:干。

      四川是一个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的内陆大省、人口大省,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也理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辛劳,埋头苦干实干,奋力急起直追。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时期,更应当真出力、真流汗,加倍地苦干实干。这是以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气概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敢与坚韧,脚踏实地、爬坡破难的苦干实干,这是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超常的工作,励精图治、负重自强的苦干实干。

      从打赢抢险救人、抢通保通、安置攻坚、防治次生灾害、卫生防疫一场场硬仗,到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无不困难重重、险阻道道,为什么 “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蕴涵着的主人翁意识和当家作主精神给出了答案,这是一种神圣使命、一种责任情怀、一种担当品格,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市场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规模重建,全球没有先例。关键是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恢复重建机制

      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规模重建。这样大规模、高难度的重建,四川没有先例、中国没有先例、世界没有先例。

      国务院颁发的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强调,恢复重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正确区分政府职责与市场作用。”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从建立恢复重建机制入手,一开始就锁定目标: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恢复重建机制。

      规划先行,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落实灾区地方各级政府在恢复重建中的主体责任,政府之手,出手准确。

      创新政策,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就业等政策手段,支持和推动恢复重建,政府之手,出拳有力:2008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对从财政、税收、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金融、产业、土地和矿产资源、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险、粮食等方面支持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作出规定。11天后,省政府出台支持恢复重建政策措施,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国土资源、产业扶持、工商管理、就业、社保、粮食和其他共10个方面47条,重点是根据省级管理权限,提出地方支持灾区恢复重建政策措施,同时明确部分国家出台政策的实施范围与内容。

      震后三年间,在四川,政策出台的密度史所罕见。这些政策,覆盖灾后恢复重建全域全程。哪里需要政府之手,就能在那里看到政府之手的动作。正是从政府之手的动作中,我们读出什么是“政府主导”、什么是“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

      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难度空前。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筹措难。四川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39个重灾县和极重灾县,重建资金需求是8658亿元,除去各种外来重建资金,缺口达5000多亿元,加上国家规划以外的项目,缺口达1.3万亿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道破解与否将直接决定重建成败的战略难题。

      早在安置受灾群众还在紧张进行时,对这道战略难题的破解便开始下笔:2008年6月5日召开的全省抗震救灾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多渠道、大规模筹措资金”;7月13日召开的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强调,“运用市场的办法破解资金难题,吸引国内外资金、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重建。”

      市场之手出手不凡——

      重建招商引资创下四川招商引资历史上两个 “最”:规模最大、效果最好。2008年9月26日,四川在广东开展感恩致谢、重建招商活动,川粤两省70个合作项目签约,投资总额357.85亿元。从9月26日至12月1日,四川党政领导分别率团赴18个对口支援省市和港澳地区开展感恩致谢、重建招商活动,取得巨大成功:与18个对口支援省市签约项目464个,投资总额2039亿元;赴港澳招商活动签约项目71个,投资总额93.1亿美元。

      2009年1月,四川首个省级综合性产业投融资平台——四川发展挂牌。这一平台通过银行融资、发行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劵、设立基金、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渠道,3年内将筹集不低于500亿元可用于资本性支出的资金,并引入、带动不少于2000亿元的项目资金投入。随后,四川铁投、四川交投等投融资平台相继搭建。同时,通过建立银企银政项目对接平台,吸引社会资金、银行贷款参与恢复重建,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灾后恢复重建贷款3900多亿元。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四川收获的,不仅是恢复重建天量资金难题的成功破解,还有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

      群众主体 真情感恩

      打赢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场场硬仗,群众是主体。主体意识的树立,既是群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这一外力激发的结果

      打赢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场场硬仗,灾区群众是主体。群众主体意识的树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青川县枣树村的两幅标语中得到集中展示。

      主体意识的树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既是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内在要求,又是外力激发的结果。这个外力,就是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特别是对口援建的启动实施,使“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成为灾区群众的共同心声,感恩之情转化为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力量。

      群众主体与真情感恩,是四川灾后重建壮阔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越具有主体意识,对全国人民无私援助的感恩之情就越强烈;感恩之情越强烈,主体意识就扎根越深、主体作用发挥就越充分。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良性互动、相互作用,成为支撑灾区群众在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中,知难而进、负重自强、一往无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群众主体与真情感恩,使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格在灾后重建中空前彰显。对全国人民支持和关爱的最好回报,就是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知难而进,愈挫愈奋,百折不挠,战胜一个又一个“天大的困难”,把灾后重建胜利地推向前进。

      汶川县把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作为重建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长期推进的一项提高人民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系统工程,在全县形成 “人人知恩感恩、个个报恩施恩、处处体现和谐”的社会环境。

      汶川,是四川地震灾区也是整个四川的缩影。在全社会开展“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四川各族人民在奋进中感恩,在感恩中奋进,用自己的双手托起灾后美好新家园。

      群众主体与真情感恩,不仅作用于灾后重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作用于一方有难,倾情支援。

      2011年2月14日,由500余名突击队员组成的四川支援山东省旱区找水打井队伍,启程奔赴山东。1个多月时间里,四川打井队成功地打出153口水井,累计出水量达到63万立方米。“感谢四川千里驰援打井。”在山东临沂、济宁、泰安,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

      四川人的身影不仅活跃在山东抗旱一线,也活跃在青海、甘肃救灾现场。去年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四川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力量,紧急调运大量救灾物资;四川人民感同身受,纷纷捐款捐物,支持灾区人民战胜灾难。

      群众主体与真情感恩,不仅作用于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特定时空,群众主体的精神风貌和真情感恩的殷殷情怀,必将超越时空,与跨越发展征程上的四川人民同行。

      关键词:

      物质财富 精神文明

      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的工程,也是“人”的工程,不仅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培育和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1年4月18日至21日,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港澳办、省政府新闻办、省外办共同组织曾在抗震救灾期间到川采访的30多家外国媒体、港澳台媒体、中央外宣媒体记者重返灾区。

      在曾经被地震夷为平地的极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记者们看到的是一座美丽的川西民居风格小镇。住房、店铺、学校、幼儿园、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一应俱全,韩国文化广播公司记者张宝森不禁感叹:“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

      作为奇迹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灾区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现在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截至目前,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2.4%,完成投资7871亿元,占概算总投资8658亿元的91%;未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属于省定灾区县需恢复重建的13647个项目,已完工81.6%,完成投资1052亿元。今年9月底左右将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去年,6个重灾市州生产总值平均增速15.7%,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平均增速54.5%,高出全省21.5个百分点。

      曾经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旧貌换新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这是历史性巨变:重建规划科学、质量优良;这是突破性进步:重建民生飞跃、百姓满意;这是再生性跨越:重建原地起立、发展起跳;这是优越性窗口:重建全国支援、人类壮举。

      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的工程,也是“人”的工程。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带来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培育和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精神文明的提升。

      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空前的社会变革时期,全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对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对于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攻克灾后恢复重建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既艰苦卓绝又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四川各族人民迎难而进、负重自强的精神,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风尚,化危为机、奋发有为的魄力,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品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和丰富、发展,为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增添了鲜活内容。

      精神文明的提升重在建设。建设,既包括无形的思想道德建设,又包括有形的载体建设。2010年9月,集两者于一体的“三基地一窗口”工程在四川地震灾区启动。

      这一工程,致力于把重建后的灾区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目标:把四川灾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思想教育基地。

      “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是对历史负责、为后人留存的百年大计。这一工程启动以来,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工作协调,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丰富内涵上下功夫,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在完善工作上下功夫,取得重要进展。地震灾区初步构建起以北川地震纪念馆、映秀震中纪念地、汉旺东汽地震工业遗址纪念地、深溪沟地震遗址纪念地和大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等“一馆三地一展”为龙头,以58个村镇陈列室为支点,以13条参观线路为纽带的宣传教育网点体系,效应已全面显现。

      在重建物质文明,实现物质文明进步的实践中,实现精神文明的提升;精神文明的提升,为物质文明的进步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震后仅仅3年,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崛起美好新家园。同时崛起的,是经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洗礼,迎难而上、敢于胜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四川人。

      关键词:

      铭记关爱 服务大局

      从接受八方支援那一刻起,四川就绝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受援者,而是主动有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持、援助的规模和力度,创新中国救灾史乃至整个中国救灾史的记录。

      中央下达四川恢复重建包干基金2203亿元;援建省市援建3880个项目,援建资金780亿元;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援助资金130亿元人民币;全国共产党员交纳的“特殊党费”80亿元;社会捐赠资金201亿元——这笔总额为3394亿元的资金,相当于地震发生当年四川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4倍。

      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关爱,将成为四川永久的温馨记忆。

      四川是受援者,但从接受援助那一刻起,四川就绝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受援者,而是主动有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进入2008年下半年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日益显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全国投资增速下滑、工业增速下滑、出口下滑,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幅大幅回落。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

      全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元,其中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超过1万亿元。四川是特大地震主震区,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主战场。

      灾后恢复重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全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在全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大格局中,四川能否加快重建不仅直接关系到四川自身发展,而且对全国发展大局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和影响。四川的重建、四川重建的速度,将决定四川的发展、四川发展的速度,而四川的发展、四川发展的速度对全国发展大局的影响力、促进力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争分夺秒,打破常规,加快重建,是四川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加快,成为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词。

      震后两个月召开的省委九届五次会议作出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决议,确定灾后重建总体目标: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

      2008年12月27至29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服务宏观经济大局作出重要指示。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重建目标任务。

      2008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用两年时间完成全省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的80%,比原计划加快10个百分点。2009年4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动员大会。四川自我加压:从2008年10月起,到2010年9月止,累计完成纳入国家规划的灾后恢复重建估算投资和累计完工项目达到85%左右。

      从与中央支持重建的政策对接到资金筹措,从项目推进到为援建搞好协调服务,从要素保障到监督检查……一系列推动和保障加快重建的措施迅速出台。

      让我们看看加快重建的“四川速度”——

      震后一年内,全面完成355万户震损城乡居民住房的修复加固。

      震后一年半,全部完成150万户农房的重建。

      震后两年,基本完成25万户城镇居民住房的重建;需恢复重建的3002所学校,96.2%完工;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90.4%完工;需恢复重建的4847.8公里干线公路,93.7%完工;1222座震损水库基本完成除险加固;2440个受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5%恢复生产;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

      2010年9月,四川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如期达到。

      2009年、2010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8.7%、10.3%,同期四川经济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促进全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显现,而加快重建为四川经济快速增长所作的贡献则怎么估价也不过分。

      作为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四川在遭受特大地震重创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拖累全国发展,而且以自身的加快发展为全国扩内需、保增长的大局作出贡献。

      有为方有位。2010年,四川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升至第八位,较震前提升一位。震后3年,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化危为机、崛起危难,既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又为全国发展全局作出贡献,自身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也更加凸显。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