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喜看灾区站起来 祝福灾区跑起来

  • 2011年05月0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科学重建 伟大壮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展览”侧记

      5月6日,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前来参观“科学重建 伟大壮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展览”的群众络绎不绝。3500平方米的展厅内,304张令人震撼的图片、106件感人至深的实物,7幅气势磅礴的大型合成图以及大量图表、沙盘,真实记录了灾区恢复重建的一个个瞬间,集中展示了灾区大地上脱胎换骨的巨变。

      人群不断涌入,展厅内却十分安静。前来观展的人们,仿佛被一种无声的力量撞击着心灵,有人驻足良久,有人热泪盈眶。

      目睹科学重建的伟大壮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研一学生林宇航心潮澎湃:“从穿越灾难到化危为机,从恢复重建到提升跨越,这一刻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身后有一个伟大的党,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学生来“补课”:

      跟上了重建节奏

      观展人潮中,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系大学生丰尚宽显得特别好奇。今年2月从台湾辅仁大学信息管理系交流到人大,对汶川特大地震重建进展、灾区变化知之不多的他,一大早就赶来“补课”。

      从决策到规划,从援建到合作,从安居到乐业,从发展到振兴,3年重建点滴扑面而来,丰尚宽感觉自己像走入了一条时光隧道。从一份份规划文件、设计图上,丰尚宽第一次了解到科学规划在重建中所占的分量;从一件件灾区群众手工制作的感恩礼物中,第一次体会到“对口援建”这个词凝结的情谊……走出展厅,丰尚宽说:“我终于跟上了灾后重建的‘节奏’。”

      展厅中央,一幅反映都江堰等地重建新貌的巨幅照片迎面而立,古风古韵的安居房令人耳目一新。身着白色海军制服的山东籍女兵王好惊喜地说:“这里比地震前漂亮好多!”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在四川音乐学院读书的王好去都江堰当过志愿者。在那里,她被救灾官兵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所打动,毕业时毅然投身军营。

      “小巷总理”来取经:

      党的领导创造奇迹

      在什邡新建农房的田园美景图前,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大院的 “小巷总理”——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冯宝良驻足良久:“重建后的灾区大地不仅美丽,而且充满勃勃生机!”

      是什么铸就了伟大的奇迹?冯宝良将这一切归功于党的坚强领导。他认为,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科学重建、以人为本的理念才得以贯穿始终,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才得以迸发,灾区人民“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英雄气概才得以彰显。

      “活下来的人们应该更加珍惜幸福,感恩奋进,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冯宝良表示,恢复重建的历程就是一本全面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优秀教材,将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去灾区接受教育。

      来自甘肃的农村基层党员张凯平眼含热泪地站在一组图片前,画面里,小林浩在新校园里快乐地学习,小郎铮一家欢喜搬新居,芭蕾女孩李月用那永不停歇的舞步感动世界,“没有党和政府的呵护关爱,灾区孩子绝不可能这么快走出地震阴霾”。

      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姚春兴从图表上看到,灾后重建的巨额资金重点投向了民生,不禁感叹:“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灾区脱胎换骨的巨变,激发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北京牛街菜园社区党员郭忠西在观展现场发出呼吁:“弘扬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以优异成绩为党的90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

      “天之骄子”来出力:

      震后四川充满机遇

      一顶顶施工安全帽、一面面指挥部红旗、一架架测绘仪、一个个千斤顶——展厅里,大量来自重建一线的实物让参观者深深感受到重建奇迹的来之不易。

      来自四川自贡的中国地质大学学生胡志看得尤为仔细。“很高兴看到灾区重新站起来,我希望它还能高高地跳起来,飞快地跑起来!”胡志希望毕业后能回四川工作,用所学知识为灾区人民作贡献。

      “不仅要让灾区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展板上的这句话引起人大经济系研究生林宇航的注意,他特别关注地震灾区下一步的发展振兴。得知四川灾区以对口援建为契机建起工业园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他非常高兴。

      林宇航认为,灾区硬件建设一步跨越二三十年,当务之急是加强提升软件,优化发展软环境。“灾区发展机会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对我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建议四川灾区积极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下一步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悲壮走向豪迈,贯穿整个展览的鲜明情感主线深深触动了参观群众,大家纷纷写下感言:“灾区加油!中国加油!”“祝福四川更加美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全国人民团结互助,祖国明天更加美好!”(本报记者 李旭)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喜看灾区站起来 祝福灾区跑起来

  • 2011年05月0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科学重建 伟大壮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展览”侧记

      5月6日,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前来参观“科学重建 伟大壮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展览”的群众络绎不绝。3500平方米的展厅内,304张令人震撼的图片、106件感人至深的实物,7幅气势磅礴的大型合成图以及大量图表、沙盘,真实记录了灾区恢复重建的一个个瞬间,集中展示了灾区大地上脱胎换骨的巨变。

      人群不断涌入,展厅内却十分安静。前来观展的人们,仿佛被一种无声的力量撞击着心灵,有人驻足良久,有人热泪盈眶。

      目睹科学重建的伟大壮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研一学生林宇航心潮澎湃:“从穿越灾难到化危为机,从恢复重建到提升跨越,这一刻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身后有一个伟大的党,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学生来“补课”:

      跟上了重建节奏

      观展人潮中,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系大学生丰尚宽显得特别好奇。今年2月从台湾辅仁大学信息管理系交流到人大,对汶川特大地震重建进展、灾区变化知之不多的他,一大早就赶来“补课”。

      从决策到规划,从援建到合作,从安居到乐业,从发展到振兴,3年重建点滴扑面而来,丰尚宽感觉自己像走入了一条时光隧道。从一份份规划文件、设计图上,丰尚宽第一次了解到科学规划在重建中所占的分量;从一件件灾区群众手工制作的感恩礼物中,第一次体会到“对口援建”这个词凝结的情谊……走出展厅,丰尚宽说:“我终于跟上了灾后重建的‘节奏’。”

      展厅中央,一幅反映都江堰等地重建新貌的巨幅照片迎面而立,古风古韵的安居房令人耳目一新。身着白色海军制服的山东籍女兵王好惊喜地说:“这里比地震前漂亮好多!”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在四川音乐学院读书的王好去都江堰当过志愿者。在那里,她被救灾官兵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所打动,毕业时毅然投身军营。

      “小巷总理”来取经:

      党的领导创造奇迹

      在什邡新建农房的田园美景图前,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大院的 “小巷总理”——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冯宝良驻足良久:“重建后的灾区大地不仅美丽,而且充满勃勃生机!”

      是什么铸就了伟大的奇迹?冯宝良将这一切归功于党的坚强领导。他认为,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科学重建、以人为本的理念才得以贯穿始终,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才得以迸发,灾区人民“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英雄气概才得以彰显。

      “活下来的人们应该更加珍惜幸福,感恩奋进,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冯宝良表示,恢复重建的历程就是一本全面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优秀教材,将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去灾区接受教育。

      来自甘肃的农村基层党员张凯平眼含热泪地站在一组图片前,画面里,小林浩在新校园里快乐地学习,小郎铮一家欢喜搬新居,芭蕾女孩李月用那永不停歇的舞步感动世界,“没有党和政府的呵护关爱,灾区孩子绝不可能这么快走出地震阴霾”。

      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姚春兴从图表上看到,灾后重建的巨额资金重点投向了民生,不禁感叹:“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灾区脱胎换骨的巨变,激发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北京牛街菜园社区党员郭忠西在观展现场发出呼吁:“弘扬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以优异成绩为党的90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

      “天之骄子”来出力:

      震后四川充满机遇

      一顶顶施工安全帽、一面面指挥部红旗、一架架测绘仪、一个个千斤顶——展厅里,大量来自重建一线的实物让参观者深深感受到重建奇迹的来之不易。

      来自四川自贡的中国地质大学学生胡志看得尤为仔细。“很高兴看到灾区重新站起来,我希望它还能高高地跳起来,飞快地跑起来!”胡志希望毕业后能回四川工作,用所学知识为灾区人民作贡献。

      “不仅要让灾区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展板上的这句话引起人大经济系研究生林宇航的注意,他特别关注地震灾区下一步的发展振兴。得知四川灾区以对口援建为契机建起工业园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他非常高兴。

      林宇航认为,灾区硬件建设一步跨越二三十年,当务之急是加强提升软件,优化发展软环境。“灾区发展机会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对我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建议四川灾区积极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下一步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悲壮走向豪迈,贯穿整个展览的鲜明情感主线深深触动了参观群众,大家纷纷写下感言:“灾区加油!中国加油!”“祝福四川更加美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全国人民团结互助,祖国明天更加美好!”(本报记者 李旭)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