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变”动漫 水墨“秋江”上老艄公划出年轻态
老艄公的形象妙趣十足
“秋江河下一只舟……”伴随一句苍老而回味悠长的轻唱,一幅水墨山水画在屏幕上缓缓展开。“原创川剧动画《秋江》”的字样在水墨山水画上显现,继而又像水墨一样晕开消失。4月24日,由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出品的川剧动画片《秋江》在成都举行看片会。川江山水做舞台,风趣幽默的老艄公和娇滴滴的小道姑陈妙常“变身”动漫人物,上演一出不同于以往的动漫《秋江》。
历时8个月创作的动漫《秋江》是如何实现“变身”的?川剧“变”动漫,如何才能走得更远些?
陈妙常画的仍是川剧闺门旦的脸谱
A 《秋江》打头阵 多方力量携手研发
“传统剧目的抢救工作,我们做了不少。但是影响大多局限在川剧圈子里,如何把川剧宣传出去,放大川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途径。”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杜建华说,2010年,在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徐世丕的提议下,动漫进入了自己的视野。“用这种年轻的方式来表现川剧,也许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2011年9月,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正式启动《川剧动画研发与推广》项目,尝试将传统川剧艺术与现代动漫相结合,制作川剧动画片。传统折子戏《秋江》第一个被推进实验室。
杜建华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川剧剧目都适合“变身”。要制作成动漫,首先需要选择既经典又有趣的剧目。
川剧《秋江》描写了一出古代女追男的故事:青年道姑陈妙常欲登舟追赶赴临安赶考的心上人,在秋江河边偶遇古道热肠却又风趣幽默的老艄公。其时,陈妙常焦急万分,欲说还羞,老艄公却似“阻”实“助”,一番曲折后陈妙常得遂心愿,与艄公同追心上人。杜建华说,这出传统折子戏喜剧效果强烈、生活气息浓郁、唱词道白诙谐,曾先后被周企何、阳友鹤、陈书舫、李笑非等川剧表演艺术家搬上舞台,堪称川剧经典剧目,因此被选择打头阵。
为了帮助《秋江》“变身”,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特意联合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组成了一支集川剧理论研究专家、表演艺术家、音乐创作者和动画技术人员等多方力量的项目组,携手研发动画片《秋江》。
B 3台摄像机拍摄 研发人物动作身段
作为出品人的川剧艺术研究院提前就定下规矩:《川剧动画研发与推广》项目并不是纯商业动画,更多的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因此从人物造型、唱腔、对白到动作都需要尽量保留舞台上的经典样式。
这个要求,给《秋江》的动画制作人、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的动漫教师袁跃和他的团队提出了巨大的难题。“要让我们这些不懂川剧的人设计出原汁原味的动漫川剧形象,还保持川剧的经典程式动作,是个大挑战。”袁跃说。
为此,项目组特意请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许明耻和该校教师薛梅,将他们演出的《秋江》录像后,作为蓝本进行动画研发。“为了方便人物动作和身段的后期研发,我们架了三台摄像机进行拍摄。”袁跃说。
老艄公和陈妙常人物造型的设定,从最初的Q版造型到最后的写实风格,进行了多次修改。除了参考已有的资料图像,袁跃还专门走访多位老川剧艺术家,听取他们的建议。“大到陈妙常衣服的样式,小到老艄公的脸谱的画法,都做了多次修改。最终,除了老艄公的脸谱稍微做了夸张处理之外,他的船和桨,陈妙常衣服、头发的样式都是按照舞台上的形象来设计的,风格总体偏重于写实。”袁跃说。
“变身”后的陈妙常,依然穿着舞台上的三色道背心,画着川剧闺门旦青春靓丽的脸谱,老艄公稍显夸张的丑角脸谱同样生动滑稽。而为了适应这种写实的人物造型,袁跃和他的团队先后尝试了二维动画、3D的建模、原件动画等多种动画形式。“原件动画像皮影一样,可以把人物的每一个关节分开绘制,图案、色彩更逼真精美,而且成本也比其他形式低,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原件动画。”
但是原件动画也给制作团队带来巨大的难题,仅陈妙常一个正面的人物形象,就需要绘制30多个原件。“从头饰、辫子、眼睛、眉毛到服装,每一个需要动的地方,都是单独绘制。光是陈妙常的辫子就分了好几截。”而每当陈妙常需要做动作时,她的侧面、背面、抬头、低头也需要绘制不同的原件。
“最难的还是人物的动作。川剧人物有很多程式动作,每个动作也许只有三四秒,但是为了保证不失川剧韵味,我们往往需要花一两个星期,一帧一帧去调试。”袁跃说。
C 许明耻薛梅助阵配音 配乐多了古典音乐
动画《秋江》最大的变化还在于美术背景和音乐风格,《川剧动画研发与推广》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张垚认为。
“传统的戏曲舞台是虚拟的,而动画片《秋江》则为整个故事设定了背景--水墨山水风格,把川剧舞台上不能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了。”
动画片《秋江》一开始,就如同打开了一幅古典的水墨山水画。水墨画上,伴随着飘飞的芙蓉花瓣,疾奔的陈妙常下山而来,画面色彩由素雅逐渐转为浓郁,近处的芙蓉花、山石、一江秋水,远处的群山、飞瀑营造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川江胜境,让人感叹传统艺术之美。
整部动画片里,最原汁原味的当属唱腔和念白。《秋江》的配音,由许明耻和薛梅亲自操刀。薛梅表示,虽然动画片对《秋江》剧本进行了调整,对原有的故事和唱段进行了删减,但是保留下来的唱段,全是原汁原味。
配乐部分却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为了让年轻观众更容易接受,动画片《秋江》的作曲、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师周伟特意在伴奏音乐中减弱了川剧锣鼓的存在,以优美的旋律来代替。配合水墨画的意境,动画片《秋江》的片头以一段悠扬古典的音乐取代了传统开场锣鼓,而老艄公开场那一段沧桑感十足的徒歌演唱也是传统舞台上所没有的。这两段音乐,伴随水墨画般的画面,带领观众穿梭在传统与时尚之间,展开一场奇妙的川剧旅行。
水墨“秋江”上,展开一场奇妙的川剧之旅
D 戏曲动画开全国先河 系列作品有望走得更远
《秋江》的看片会吸引了徐世丕和任庭芳、何青城、肖德美等省内外20余位动漫、川剧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于川剧“变”动漫的创意,各方无不拍手叫好。据悉,川剧“动漫化”,此前《易胆大》也做过尝试。徐世丕表示,传统戏曲变成动画,川剧开了全国先河。如果能做好,大量的川剧精品将有可能重见天日。
如何让川剧动漫走得更远,也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徐世丕说,动漫是一个大投入、大制作、大回报的产业。“《阿凡达》每秒钟的投入就是300万美元,而整部 《秋江》的投入才只有10万元,这也限制了《秋江》的技术水平和效果。想要成为经典,真正让川剧走出去,还需要加大投入,制作出更加精美的川剧动画片。”
川剧非遗传承人任庭芳则建议,川剧动画要既用川剧,又跳出川剧,在保留川剧的唱腔、故事框架的基础上,大胆用动漫的元素来进行探索,把川剧推广出去。
杜建华表示,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动画片《秋江》只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今年内,该院还将继续精选川剧经典剧目,启动新的川剧动画片制作,争取将川剧动画打造成为系列动画作品,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视频、公交视频、学校推广等方式进行多渠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