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地草到本地药,泸州开拓产业新赛道
双轮驱动 打造“长江上游国际康健城”

  • 2024年08月10日 09时2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草已过腰高,叶子“上了灰斑”,丰收在望……8月6日,在泸州市古蔺县黄荆镇香楠村一片赶黄草种植田里,种植大户骆卫正忙着除杂草。9月收获的时间快到了,他这15亩赶黄草将全部以“订单制”方式由四川古蔺肝苏药业有限公司收购。“要保证品质,马虎不得。”豆大的汗珠从骆卫挂满笑容的脸颊上滚落。

    同一时间,在位于古蔺县城的肝苏药业公司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分拣、数袋、装盒。“平均每月出货量有50万盒。前几天,又有一批货运往成都。”肝苏药业公司副总经理郭平说,以本地重点培育的特色中药材赶黄草为主要原料,公司生产的“肝苏”药品已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从本地草到本地药,酒城泸州开拓产业新赛道。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六大万亿级产业之一。落实省委部署,泸州明确,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到2035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营收力争突破1000亿元,奋力打造“长江上游国际康健城”。

    集聚发展 加快构建产业链

    “公司拥有28个中成药品种、33种规格。”郭平说,公司生产的药品有“肝苏”颗粒、含片、胶囊等。

    肝苏药业公司与古蔺县的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企业有订单,种植户有收益。老百姓种植赶黄草的积极性倍增:目前,古蔺县种植赶黄草面积约2万亩,覆盖19个乡镇35个村,年产量超1万吨。今年7月,古蔺县还从北京捧回“赶黄草之乡”的牌子。

    赶黄草不仅入了药,还被制成饮料。在古萃(古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罐罐“古蔺赶黄草植物饮品”“赶黄草凉茶”正装箱准备销往外地。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龚一俊说:“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3000多万元。”

    一株赶黄草,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产业链,这是泸州加快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缩影。

    发力新赛道,酒城泸州依托完善的白酒产业链,建成泸州老窖养生酒科技园,研发打造健康酒系列品牌,中科、启航等酒类包材龙头企业开展医药包材转型升级,实现医药健康配套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

    “全力推动养生酒突破发展,酿造技艺跨界发展,医药包装联动发展,探索出一条白酒轻工与医药健康集聚发展路径。”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淑兰表示。

    加快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泸州明确两手抓:一方面,精准推进化学药、医疗器械、健康产品、中药等产业强链补链,加快构建集群成链的产业生态圈。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链完善上游原料药、辅料、包装材料、研发生产设备等环节,强化中游研发制造、成果转化、金融支撑、申报服务等环节,优化下游产品销售、流通、服务等环节。

    补短强基 “双轮驱动”向前行

    打造“长江上游国际康健城”,泸州有底气。目前,泸州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三甲”医疗卫生机构9家,建成国家、省、市重点专(学)科162个;拥有西南医科大学等6所涉医类院校,博士及以上人才448人;中药材资源195科、227属、1809种,是全省道地中药材重点产区。

    泸州基础优势突出,但短板同样明显:2023年,泸州医药制造营收仅占医药健康产业总量的26.4%。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局长李正梁说:“这折射出泸州医药制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链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医学和医疗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

    如何补短强基?泸州提出,强化以医药、医养、医美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和以医教、医疗、医保为代表的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紧盯化学药制造、医疗器械制造、健康产品制造三大赛道。

    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上,加快解决泸州医药制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窘境。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上,借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积极将医学和医疗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围绕“炎症消退”“胆固醇稳态失衡”等创新机制开展精准治疗和转化研究。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勇表示:“致力于用更多研究成果,提高川渝地区乃至全国代谢性血管疾病防治水平。”

    内外发力 产业剑指千亿级

    今年4月,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成立。“按照省委要求,高标准建成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泸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门成立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有助于加快构建“以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为主体,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全面布局康养服务、健康产品、运动赛事等健康服务业态”的“一核引领、三极协同、多点支撑”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

    搭好台子唱好戏。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成立不久,泸州便紧接着举行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推介会。会上,32个产业项目“组团”签约落地泸州,涉及医药研发和生产、医药流通、医疗器械等领域。“我们决定把泸州基地作为在川渝的‘第三极’来打造。”国药控股创服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伟玮信心满满。

    企业的信心,来自泸州的实干。日前,泸州出台《关于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从开展研发创新提升行动、企业引育强化行动、产业生态优化行动等方面,支持产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做优做强。

    目前,泸州正与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对接,编制“泸州核医疗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核医学产业提质倍增、加速发展。

    “千亿产业,始于足下。”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按照计划,到2027年,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营收将突破500亿元,基本建成川渝滇黔接合部医疗救治中心、医药制造集聚中心、生物发酵健康产品研发中心、高品质康养疗愈中心;到2035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记者 高启龙 杜杰 郭荞璐)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从本地草到本地药,泸州开拓产业新赛道
    双轮驱动 打造“长江上游国际康健城”

  • 2024年08月10日 09时2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草已过腰高,叶子“上了灰斑”,丰收在望……8月6日,在泸州市古蔺县黄荆镇香楠村一片赶黄草种植田里,种植大户骆卫正忙着除杂草。9月收获的时间快到了,他这15亩赶黄草将全部以“订单制”方式由四川古蔺肝苏药业有限公司收购。“要保证品质,马虎不得。”豆大的汗珠从骆卫挂满笑容的脸颊上滚落。

    同一时间,在位于古蔺县城的肝苏药业公司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分拣、数袋、装盒。“平均每月出货量有50万盒。前几天,又有一批货运往成都。”肝苏药业公司副总经理郭平说,以本地重点培育的特色中药材赶黄草为主要原料,公司生产的“肝苏”药品已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从本地草到本地药,酒城泸州开拓产业新赛道。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六大万亿级产业之一。落实省委部署,泸州明确,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到2035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营收力争突破1000亿元,奋力打造“长江上游国际康健城”。

    集聚发展 加快构建产业链

    “公司拥有28个中成药品种、33种规格。”郭平说,公司生产的药品有“肝苏”颗粒、含片、胶囊等。

    肝苏药业公司与古蔺县的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企业有订单,种植户有收益。老百姓种植赶黄草的积极性倍增:目前,古蔺县种植赶黄草面积约2万亩,覆盖19个乡镇35个村,年产量超1万吨。今年7月,古蔺县还从北京捧回“赶黄草之乡”的牌子。

    赶黄草不仅入了药,还被制成饮料。在古萃(古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罐罐“古蔺赶黄草植物饮品”“赶黄草凉茶”正装箱准备销往外地。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龚一俊说:“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3000多万元。”

    一株赶黄草,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产业链,这是泸州加快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缩影。

    发力新赛道,酒城泸州依托完善的白酒产业链,建成泸州老窖养生酒科技园,研发打造健康酒系列品牌,中科、启航等酒类包材龙头企业开展医药包材转型升级,实现医药健康配套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

    “全力推动养生酒突破发展,酿造技艺跨界发展,医药包装联动发展,探索出一条白酒轻工与医药健康集聚发展路径。”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淑兰表示。

    加快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泸州明确两手抓:一方面,精准推进化学药、医疗器械、健康产品、中药等产业强链补链,加快构建集群成链的产业生态圈。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链完善上游原料药、辅料、包装材料、研发生产设备等环节,强化中游研发制造、成果转化、金融支撑、申报服务等环节,优化下游产品销售、流通、服务等环节。

    补短强基 “双轮驱动”向前行

    打造“长江上游国际康健城”,泸州有底气。目前,泸州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三甲”医疗卫生机构9家,建成国家、省、市重点专(学)科162个;拥有西南医科大学等6所涉医类院校,博士及以上人才448人;中药材资源195科、227属、1809种,是全省道地中药材重点产区。

    泸州基础优势突出,但短板同样明显:2023年,泸州医药制造营收仅占医药健康产业总量的26.4%。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局长李正梁说:“这折射出泸州医药制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链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医学和医疗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

    如何补短强基?泸州提出,强化以医药、医养、医美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和以医教、医疗、医保为代表的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紧盯化学药制造、医疗器械制造、健康产品制造三大赛道。

    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上,加快解决泸州医药制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窘境。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上,借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积极将医学和医疗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围绕“炎症消退”“胆固醇稳态失衡”等创新机制开展精准治疗和转化研究。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勇表示:“致力于用更多研究成果,提高川渝地区乃至全国代谢性血管疾病防治水平。”

    内外发力 产业剑指千亿级

    今年4月,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成立。“按照省委要求,高标准建成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泸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门成立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有助于加快构建“以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为主体,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全面布局康养服务、健康产品、运动赛事等健康服务业态”的“一核引领、三极协同、多点支撑”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

    搭好台子唱好戏。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成立不久,泸州便紧接着举行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推介会。会上,32个产业项目“组团”签约落地泸州,涉及医药研发和生产、医药流通、医疗器械等领域。“我们决定把泸州基地作为在川渝的‘第三极’来打造。”国药控股创服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伟玮信心满满。

    企业的信心,来自泸州的实干。日前,泸州出台《关于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从开展研发创新提升行动、企业引育强化行动、产业生态优化行动等方面,支持产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做优做强。

    目前,泸州正与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对接,编制“泸州核医疗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核医学产业提质倍增、加速发展。

    “千亿产业,始于足下。”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按照计划,到2027年,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营收将突破500亿元,基本建成川渝滇黔接合部医疗救治中心、医药制造集聚中心、生物发酵健康产品研发中心、高品质康养疗愈中心;到2035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记者 高启龙 杜杰 郭荞璐)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