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探索孵化“数实融合”新路径
“数字乐山”加快布局

  • 2023年07月25日 14时4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尚纬股份有限公司已走在乐山产业数字化转型队伍的前列。 受访者供图

    7月20日,乐山市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首场工作会举行。这场会议的参与主体都是企业——顾问工作组成员,都是乐山制造业领域龙头企业信息化部门的负责人;接受问诊的,则是当地有数字化需求的中小微企业代表。

    “这场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让‘懂行’的人当‘领队’。”乐山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朱亮说,希望这些龙头企业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开良方”,引导中小微企业“解难题”。

    在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的当下,数字化无疑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路径。拥抱数字化浪潮,“数字乐山”加快布局,乐山数字经济整体水平加速提升。

    观“棋势”

    到来的拐点与激增的意愿

    “产业数字化的‘潮水’已经涨到‘脚面’了。”朱亮援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开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4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产业数字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加凸显,“数实融合”发展潜力巨大。

    拥抱这股“浪潮”,乐山积极推动1000余家企业上云,德胜智能制造、尚纬智能制造等10余处试点上榜国省典型案例。7月上旬召开的乐山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明确,要持续提升发展能级,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解读上述“行动”,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汤继强认为,产业数字化已从原先的“加分项”变成了如今的“必答题”,乐山要用数字化推动实现产业智能化,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拐点已至。”汤继强认为,当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数字化带来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胜负手。在他看来,乐山对产业数字化的考量,既是基于乐山现有产业规模,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的印证。乐山市委网信办最近开展了《乐山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问诊基本信息收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受访企业表示“希望年内实现一项以上产业数字化提升”。一年前,同样的意愿不超五成。

    做“棋眼”

    变革的市场与踟蹰的企业

    “有意愿还不够。”朱亮认为,“改变”必须要有行动,“‘想’和‘做’之间,还有一个‘敢’的问题。”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主体在于企业。但记者调查发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的接受度普遍很矛盾——主观上颇为急切,行动上却很踟蹰。

    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态源)当下就在经历数字化转型的“阵痛”。2022年,森态源实现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居全国魔芋行业第一位。“但蛋糕越做越大,利润却越摊越薄。”该公司总经理刘磊说,面对生产工艺与管理流程亟待优化的现状,他想到尝试“产业数字化”。

    “但入门很难。”刘磊说,刚接触这一领域,涌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专业名词和纷繁复杂的处理系统——“ERP(企业资源系统)”“MES(生产执行系统)”“PLM(产品全生命管理系统)”……相关的系统投入动辄百万元,可“没有现成的行业案例可循,也不知道应用到生产环节能体现多大的成效”。抱着“开盲盒”的心态,刘磊正尝试在生产流程加装全套传感器,用于研发魔芋膨大的最优配比。

    当获悉乐山市委网信办要举行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座谈会时,刘磊第一个报名参加。

    在乐山市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组长、尚纬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颜亮锋看来,刘磊的“心结”具有代表性。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确定投入是否有回报。”颜亮锋介绍,从2007年开始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尚纬,几乎经历了上诉的所有情况——也正是这样的“心结”,构成了中小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阻力。

    “帮助企业家解开‘心结’,是‘破局’的关键。”朱亮表示,乐山需要帮助企业“明需求”“强信心”“换思维”。由各大企业首席信息官组成的乐山市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让有成功经验的“过来人”传帮带,是方式之一。

    占“棋筋”

    精准化问诊与常态化转型

    “精准问诊,关键在于查明需求。”在7月20日乐山市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首场工作会上,颜亮锋一针见血:从前期的摸底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存在误区。

    “有的认为挂上几块大屏幕就是数字化,有的则认为数字化就要上全系统。”在他看来,这样的认知指向两个极端,“要么花大力气建一个装点门面的样子货,要么就是面对高昂的成本止步不前。”

    其实,产业数字化升级可以针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任意环节进行。“问诊就要帮他们找出那个投入产出比最高、成效最立竿见影的那一环。”与会的十余位工作组成员都认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打破中小企业对于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心结”。

    颜亮锋用自身举例,“尚纬的数字化转型始于十多年前一个5000元购入的数字化磅秤——这为当时的尚纬节省了10%的运输成本。”他表示,不断投入、产生反馈、持续改进,才能逐渐帮助企业培养“数据思维”、打造数字化体系。

    “联合企业专家开展精准问诊,只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朱亮告诉记者,今年4月初,乐山正式出台了《乐山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明确了“诊、上、赋、示、培、升、贯、提”八大工作行动。

    “我们也想借此孵化一条产业数字化路径。”朱亮表示,在工作组开展精准诊断后,当地还会借助已经成立的乐山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这一载体,为有意愿的企业搭建一个常态化的服务平台。(记者 王晋朝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探索孵化“数实融合”新路径
    “数字乐山”加快布局

  • 2023年07月25日 14时4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尚纬股份有限公司已走在乐山产业数字化转型队伍的前列。 受访者供图

    7月20日,乐山市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首场工作会举行。这场会议的参与主体都是企业——顾问工作组成员,都是乐山制造业领域龙头企业信息化部门的负责人;接受问诊的,则是当地有数字化需求的中小微企业代表。

    “这场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让‘懂行’的人当‘领队’。”乐山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朱亮说,希望这些龙头企业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开良方”,引导中小微企业“解难题”。

    在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的当下,数字化无疑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路径。拥抱数字化浪潮,“数字乐山”加快布局,乐山数字经济整体水平加速提升。

    观“棋势”

    到来的拐点与激增的意愿

    “产业数字化的‘潮水’已经涨到‘脚面’了。”朱亮援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开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4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产业数字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加凸显,“数实融合”发展潜力巨大。

    拥抱这股“浪潮”,乐山积极推动1000余家企业上云,德胜智能制造、尚纬智能制造等10余处试点上榜国省典型案例。7月上旬召开的乐山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明确,要持续提升发展能级,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解读上述“行动”,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汤继强认为,产业数字化已从原先的“加分项”变成了如今的“必答题”,乐山要用数字化推动实现产业智能化,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拐点已至。”汤继强认为,当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数字化带来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胜负手。在他看来,乐山对产业数字化的考量,既是基于乐山现有产业规模,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的印证。乐山市委网信办最近开展了《乐山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问诊基本信息收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受访企业表示“希望年内实现一项以上产业数字化提升”。一年前,同样的意愿不超五成。

    做“棋眼”

    变革的市场与踟蹰的企业

    “有意愿还不够。”朱亮认为,“改变”必须要有行动,“‘想’和‘做’之间,还有一个‘敢’的问题。”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主体在于企业。但记者调查发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的接受度普遍很矛盾——主观上颇为急切,行动上却很踟蹰。

    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态源)当下就在经历数字化转型的“阵痛”。2022年,森态源实现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居全国魔芋行业第一位。“但蛋糕越做越大,利润却越摊越薄。”该公司总经理刘磊说,面对生产工艺与管理流程亟待优化的现状,他想到尝试“产业数字化”。

    “但入门很难。”刘磊说,刚接触这一领域,涌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专业名词和纷繁复杂的处理系统——“ERP(企业资源系统)”“MES(生产执行系统)”“PLM(产品全生命管理系统)”……相关的系统投入动辄百万元,可“没有现成的行业案例可循,也不知道应用到生产环节能体现多大的成效”。抱着“开盲盒”的心态,刘磊正尝试在生产流程加装全套传感器,用于研发魔芋膨大的最优配比。

    当获悉乐山市委网信办要举行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座谈会时,刘磊第一个报名参加。

    在乐山市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组长、尚纬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颜亮锋看来,刘磊的“心结”具有代表性。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确定投入是否有回报。”颜亮锋介绍,从2007年开始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尚纬,几乎经历了上诉的所有情况——也正是这样的“心结”,构成了中小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阻力。

    “帮助企业家解开‘心结’,是‘破局’的关键。”朱亮表示,乐山需要帮助企业“明需求”“强信心”“换思维”。由各大企业首席信息官组成的乐山市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让有成功经验的“过来人”传帮带,是方式之一。

    占“棋筋”

    精准化问诊与常态化转型

    “精准问诊,关键在于查明需求。”在7月20日乐山市数字化转型诊断顾问工作组首场工作会上,颜亮锋一针见血:从前期的摸底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存在误区。

    “有的认为挂上几块大屏幕就是数字化,有的则认为数字化就要上全系统。”在他看来,这样的认知指向两个极端,“要么花大力气建一个装点门面的样子货,要么就是面对高昂的成本止步不前。”

    其实,产业数字化升级可以针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任意环节进行。“问诊就要帮他们找出那个投入产出比最高、成效最立竿见影的那一环。”与会的十余位工作组成员都认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打破中小企业对于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心结”。

    颜亮锋用自身举例,“尚纬的数字化转型始于十多年前一个5000元购入的数字化磅秤——这为当时的尚纬节省了10%的运输成本。”他表示,不断投入、产生反馈、持续改进,才能逐渐帮助企业培养“数据思维”、打造数字化体系。

    “联合企业专家开展精准问诊,只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朱亮告诉记者,今年4月初,乐山正式出台了《乐山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明确了“诊、上、赋、示、培、升、贯、提”八大工作行动。

    “我们也想借此孵化一条产业数字化路径。”朱亮表示,在工作组开展精准诊断后,当地还会借助已经成立的乐山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这一载体,为有意愿的企业搭建一个常态化的服务平台。(记者 王晋朝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