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本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为深入贯彻执行《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议》,6月21日,从绵阳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切实履行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协调和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工作职责,按照“聚焦重点,狠抓政策落实”的要求,既积极统筹抓谋划,又扑下身子抓落实,下好“先手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绵阳市在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综合排名第二,政务服务指标名列第一,被评为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在2020年一季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议中,绵阳市再次名列第二,政务服务指标名列第一。
为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决议》有关工作,绵阳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首先从政策体系建设入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建立企业开办“全市通办、小时办结”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制度》等专项工作方案,持续完善“一方案”“一清单”“N个专项方案”政策体系。同时,推行工作台账和清单管理工作制度,每月编制《任务清单推进情况汇总表》,编印《营商环境建设》简报,动态掌握、及时通报各地各部门工作推进情况。
为抓好主阵地,下好“先手棋”,市县同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建设、办理模式、办事事项、政务信息四个标准化建设,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办理政务事项“只进一扇门”;全面推行综合窗口“一窗受理”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实施“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市本级100%的依申请单一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梳理117个主题式套餐服务场景,其中15个服务场景被省大数据中心推广。
“信息共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也是执行《决议》的重要抓手。”绵阳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绵阳市开展数据攻坚专项行动,打破信息壁垒,强力推进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纵向与省级共享平台对接,横向与市级部门业务系统对接。截至目前,已实现16个单位310项文件资源、4个单位14个数据库表、7个单位40项接口资源的对接,打通公积金、人社、不动产登记、住建、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等6个部门专网,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接口资源被调用230万余次。同时,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优化建设市政务服务旗舰店PC端、天府通办绵阳站点,市县两级同步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优化实体智慧大厅,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网上大厅、掌上大厅和自助终端“四端协同”;全面实现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确度、在线办理成熟度、在线服务成效度“五度提升”,市本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提速率81.75%,主动评价率32.76%,均居全省第一。
针对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绵阳市统筹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与注销三大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出台改革方案,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将13个市级相关部门审批事项和水电气报装纳入审批管理系统全流程并联办理,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30-80个工作日以内,基本实现了“全程网办”和“不见面审批”;优化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开发“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理系统”,整合房产交易、缴税、不动产登记,实行“一窗”受理,截至目前,共上线运行9大类36个事项,共办理业务16000余件,平均用时压减至2.24天,个人登记高频业务实现了主城区“全城通办”;搭建协同平台,压缩企业开办时限,设置企业开办专区,在全省率先建成“企业开办业务协同平台”,实现了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市通办、小时办、零成本”,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7.5个小时内。2020年1-5月,企业开办平均用时5.08小时,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0981户、同比增长3.53%,新增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248.37亿元、同比增长13.32%。
此外,畅通全市企业诉求渠道,构建专线、专窗、专网、专班、专员工作机制,为企业诉求提供全天候、零距离服务。在城市服务平台打造企业专属空间,实行“千企千面”的定制服务。持续深化“绿色通道”制度,为“绿卡”“绵州英才卡”、拟上市企业、复工复产企业等办事再提速。去年以来,共开通审批服务绿色通道260余次,办理时间在承诺时间基础上再提速60%,为企业职工提供就医、入学、公积金提取、出入境等生活便利2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