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工业经济70年发展纪实
1959年12月1日,达县钢铁厂1500千瓦发电机组投产;1985年2月28日,在南外镇雷音铺钻出有工业性价值的天然气井1口;1993年2月8日,达县化工总厂磷胺工程竣工投产;1997年,华川汽车厂年产3万辆轻型自卸汽车填平补齐技改工程竣工投产;2002年,达州境内发现中国第三大天然气田,宣汉及周边县(市、区)资源量达3.8万亿立方米;2019年1月8日,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作出启动达州市第二工业园区建设和达钢集团异地搬迁转型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
翻开达州《工业志》,从1949年到2019年,达州工业经济经历了风雨中艰难迈进、低谷中奋起直追的70年不平凡历程,与共和国一同成长。
艰辛的历程
1949年,达州工业只有20多家私营小厂,交通、能源和通信事业也十分落后,全部工业总产值7174万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产值比为9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三次调整”和八个“五年计划”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时的1978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长为1.9亿元;到1991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跨越10亿元大关。数年间,达州工业加快了发展步伐,走上了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1980年,达州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1985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1亿元;1990年,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4倍多;2001年,结束了长达8年之久的净亏损,实现整体扭亏为盈;2002年,全市工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5年以来,全市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1个,总投资438亿元。2008年工业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194.13亿元,同比增长30.0%,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
达州是四川工业重镇,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培育了一大批知名企业。2016年,面对既要“加快赶”又要“加紧转”的双重压力,我市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轴主线,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一手抓存量改革提升,一手抓增量创新培育,全市工业从2015年的断崖式下滑,到2016年实现止滑回升,再到2017年正常增长,走出了一条高速度与高质量并重的发展道路。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增长9.6%,总产值达到1158.5亿元。
2019年,达州工业突出“6+3”产业,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开展“工业提质增效年”活动,依托天然气、锂钾两大优势资源,扩链补链“两纤”新材料产业和“两车”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引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配套能力,扩大生物医药产品产量,推动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市。
奋斗的足迹
基础薄弱、发展迟缓以及产品形象的“傻大黑粗”,曾是对达州工业的真实写照。受此影响,达州工业发展长期呈现低速、徘徊状态,直到199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才迟迟跨过百亿元门槛。
达州工业在风雨中艰难迈进,走过了风雨历程,如今已具有相当规模。2000年撤区设市,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给达州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达州工业在经历企业体制改革的阵痛之后重获新生,不仅所有制结构得以大幅调整,且产品结构、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为达州工业的长期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统计资料显示,到2008年,全市工业的公有制比重已由建市前1998年的62.1%降至目前的6.34%,而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的非公有经济则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骨干,为全市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在其推动下,全市工业产值从2005年开始,连续跨越200、300、400、500亿大关。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建市初期的22.2%攀升至66.3%,而以煤、电、钢材、水泥、天然气为代表的产品生产能力更呈现出飞速增长的态势,其平均日产量已分别达到3万吨、1474千瓦小时、5452吨、12384吨和45万立方米,与建市初期相比,平均增幅分别达到2.75倍、1.32倍、7.19倍、1.82倍和27倍。
与此同时,在传统工业方面,达州继续在煤、铁、钢及钢材、火电、布、原盐、啤酒、水泥等品种上保持着全省的优势地位,其中原煤、生铁、火电位居全省三甲之列。在传统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达州市依托地方资源优势,按照建设煤—电—冶—化—建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加速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先后引进和建设了包括齐鲁石化、汇鑫能源、普光天然气净化厂以及瓮福集团磷硫化工基地、康泰化工双甘磷、达州海螺水泥、渠县华新水泥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沉睡千年的地下资源正为达州新的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与2000年相比,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398家,净增200家,产值增幅更达10倍以上。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企业已有637家。
稳健的步伐
达州踏着稳健的步伐,坚定转型、负重崛起,壮大实体经济,发展现代产业,正朝着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不断迈进。
今天,达州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82.8亿元,增长8.0%。特别是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了9.8%的增长速度。
今年上半年,我市加快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以去产能为契机,保优汰劣,进一步化解钢铁、煤炭落后产能分别为140万吨和255万吨;钢铁、煤炭工业占比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7.1个百分点。同时,我市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特别是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速发展,其增加值分别增长63.6%、49.9%,增势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45.9亿元,同比增长30.9%,增速高于规上工业15.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比2018年提高3个百分点。
今年下半年,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加快推动达州经开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深入实施“五十百千”企业培育工程,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全年净增规上企业50户以上,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工业经济记录着时代的面孔。在经历了百废待兴、负重前行以及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今天的达州顺应时代需求,提出要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开启了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并将推动达州工业从“重视数量、规模扩张、要素驱动”向“数质并重、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转变,构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领力量。
如今,当人们站在达州第二工业园区选址地的山坡上远眺时,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将在不久迎来巨大变迁。在这里,今年已60岁的“达钢”,即将迎来发展历程中的历史转折点和华丽转身。
未来,不仅仅是达钢,达州工业也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与祖国一起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