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密集出台金融方面的四项政策
4月1日,成都市对外公布了金融方面的四项政策。这四项政策有何亮点特色?金融专家又如何看待此举?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金融专家,进行深入解读。
让成都的金融业“立体全面开放”
《关于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是此次出台的四项政策之一。
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白金栋介绍,首先,这项政策有利于成都招引外资持牌金融机构,丰富金融市场主体。包括进一步鼓励外资设立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消费金融、货币经纪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外资设立健康保险、科技保险、互联网保险、责任保险等专业保险组织等。
同时,有利于发展新兴金融业态,培育新动能。如政策支持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财富管理机构,支持外资设立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新兴金融机构等。
此外,该政策还将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如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将推动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等。
解决新业态、新技术的相应“问题”
同一天出台的《关于支持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创新性提出了国内首个金融科技企业认定标准。这主要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罗峰介绍,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我们制定产业政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认定标准量化和政策执行层面的问题。”
制定标准的主要原则,是在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和认定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金融科技领域技术、资金之间的防火墙。罗峰说,以金融管理部门的金融业资质许可、技术主管部门对科技技术资质认定为基础,从两个维度规范考量和认证。
“认定标准总体是较为严格的,有利于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罗峰说,随着技术与业务创新边界的拓展,这个标准还会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体现先进性与包容性。
四项政策是行动蓝图
一天之内出台四项政策,金融专家如何看?
在西南财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擎看来,此前,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是关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全局性文件,“经过一年的酝酿,成都市本次集中出台四个专项金融政策,是对中央提出加快金融对外开放战略的针对性举措,是对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顶层设计的细化落实,是成都下一步推动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行动蓝图。”
王擎认为,当前,成都正在聚焦发力,从机构型金融转向功能型金融、从传统金融迈向新金融,走出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色、产业特点的金融创新发展之路。
对于下一步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应该把握哪些方向,王擎也提出了建议:“要加快成都金融对外开放和金融改革,全面提升金融国际化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包括构建国际化金融产业招商体系、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完善金融人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等。”(记者 冉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