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雅安市着力打造“六型”特色新村 探索乡村振兴有效模式

  • 2019年04月22日 15时47分
  • 来源: 雅安市府
  • 【字体:
  • 近年来,我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地方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模式,争做“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典范,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呈现出“六型”特色新村。

    产业发展型。坚持“产村相融、农旅融合”理念,着力打造茶产业、果蔬产业、果药产业三条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不断壮大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雅字号”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富民增收的骨干产业。目前,全市已有人平1亩以上、人均纯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茶叶、果蔬、中药材等各类专业村358个,占全市行政村的36%。

    生态保护型。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把建设生态村落作为全市乡村建设的特色与定位,大力推进“绿美新村”建设。从村落规划设计开始,就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按照绿色、环保、生态的要求建设,推进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生产生活低碳化、民居与环境生态化,凸显生态特色,彰显生态文明。目前,全市共建设“绿美新村”201个。

    文化传承型。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传承雅安乡土文化,把茶马古道文化、熊猫文化、红军文化、花灯文化、藏彝民族文化等元素融入村落建设中,开发荥经黑砂、中国藏茶、尔苏藏族刺绣等特色创意民族民俗文化产品,实现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体现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愁历史,传承本土特色文化,打造具有浓郁雅安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目前,全市已创建中国传统村落17个。

    园区带动型。以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飞地园区等各类园区为依托,结合园区建设,与园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强新村农民的就业指导,实现园区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园区和新村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全市建设园区带动型新村11个。

    旅游发展型。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行业标准配套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污水垃圾处理、商业设施等基础设施,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延伸功能定位,拓展农业多功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市已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6个,乡村旅游景区104个,生态农庄(场)、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765个。

    村庄整治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五大行动”,大力开展“四改、三建、三清”农村环境治理,实施农房改厨、改圈、改厕、改庭园四大工程,建入户路、清洁能源、垃圾池(站、点),清理沟渠、清理垃圾、清理杂物等“三清”工程,加强村庄风貌整治,对现有农房进行风貌改造和功能提升,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以来,全市已改造自然村庄69个。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雅安市着力打造“六型”特色新村 探索乡村振兴有效模式

  • 2019年04月22日 15时47分
  • 来源: 雅安市府
  • 近年来,我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地方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模式,争做“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典范,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呈现出“六型”特色新村。

    产业发展型。坚持“产村相融、农旅融合”理念,着力打造茶产业、果蔬产业、果药产业三条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不断壮大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雅字号”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富民增收的骨干产业。目前,全市已有人平1亩以上、人均纯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茶叶、果蔬、中药材等各类专业村358个,占全市行政村的36%。

    生态保护型。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把建设生态村落作为全市乡村建设的特色与定位,大力推进“绿美新村”建设。从村落规划设计开始,就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按照绿色、环保、生态的要求建设,推进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生产生活低碳化、民居与环境生态化,凸显生态特色,彰显生态文明。目前,全市共建设“绿美新村”201个。

    文化传承型。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传承雅安乡土文化,把茶马古道文化、熊猫文化、红军文化、花灯文化、藏彝民族文化等元素融入村落建设中,开发荥经黑砂、中国藏茶、尔苏藏族刺绣等特色创意民族民俗文化产品,实现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体现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愁历史,传承本土特色文化,打造具有浓郁雅安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目前,全市已创建中国传统村落17个。

    园区带动型。以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飞地园区等各类园区为依托,结合园区建设,与园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强新村农民的就业指导,实现园区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园区和新村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全市建设园区带动型新村11个。

    旅游发展型。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行业标准配套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污水垃圾处理、商业设施等基础设施,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延伸功能定位,拓展农业多功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市已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6个,乡村旅游景区104个,生态农庄(场)、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765个。

    村庄整治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五大行动”,大力开展“四改、三建、三清”农村环境治理,实施农房改厨、改圈、改厕、改庭园四大工程,建入户路、清洁能源、垃圾池(站、点),清理沟渠、清理垃圾、清理杂物等“三清”工程,加强村庄风貌整治,对现有农房进行风貌改造和功能提升,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以来,全市已改造自然村庄69个。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