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实施枢纽提升行动 构建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
在交通枢纽的推动下,遂宁绿色食品、新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产业迅速崛起,正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现代产业高地,全市脱贫攻坚进程加速推进,为全市加快发展,弯道超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格局形成
“2003年,从遂宁拉货去重庆要花10个小时,而现在,只需2.5个小时就能到达。”市立合运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立合说,自公司2003年成立以来,13年间,他公司的运输车辆也从最初的10多台增加到了600余台。他见证了遂渝、遂绵、遂内、遂资、遂广、遂西、中环线等境内公路的建设。他感叹,遂宁交通的发展,为运输企业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红利。
“建市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中通战略’‘突围战略’和‘枢纽拓展’‘枢纽提升’等计划行动,坚定不移地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据市交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建成高速公路“1环8线”359公里、铁路“3向7线”237公里;国道246线、247线、318线、350线和省道101线、209线的升级改造,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与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有效衔接,“4环4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布局初显;遂宁新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远成物流园、铁路物流园公铁联运,正促进传统货运枢纽向现代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转型;涪江水运航道已列入省上规划;成遂南达高铁已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布局科学、网络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并举的立体交通格局。
农环线铺就脱贫奔康大通道
“农环线”是市委、市政府“枢纽提升行动”重大项目之一,是一条集交通、产业、扶贫、新村、旅游,促进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得益彰的农业产业大环线。该项目全长173.3公里,贯穿5个县区。截至8月底,“农环线”新改建101.7公里中,已完工路面68.7公里,在建20.3公里,今年底除田家渡渡改桥及其连接线外,将实现贯通。
正值遂宁全力打造农村公路升级版之时,遂宁市提出了构建“1518N323”的大格局,这个“1”就是“农环线”,即以建设1条“农环线”串联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辐射18个县级农业园区和N个乡镇特色园区,实现全市323个贫困村村村入园。
为做优“1”,市交运局坚持交通融合发展,提出“五位一体”理念,推进“农环线”实现“交通、产业、扶贫、新村、旅游”五位一体统筹规划建设;为做实“323”,市交运局启动了23个小环线272公里规划建设,新改建农业园区连接线道路1000公里以上,形成村社道路连小环线、小环线接大环线的农业园区路网布局,最终实现全市323个贫困村村村入园、8.6万户贫困户户户入社,让贫困群众深度参与,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农环线建设后,村里有了产业入驻,我将自家的水田流转融入“万亩莲藕”基地,自己则在基地打工种藕、锄草、施肥、挖藕,年收入达2万余元,鼓起了‘钱袋子’。”船山区河沙镇梓潼村村民唐远生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他顺利脱贫“摘帽”了。
深化供给侧改革“固本强基”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对遂宁交通道路运输而言,深化改革的本质就是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以创新改革强内力推动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发展。
“目前,我们新开至温江国色天香、阆中古城、都江堰的旅游直通车,每天都定班发车。”射洪客运总站站长雷鸣应对传统客运遭受打击,他并不怕!经学习考察,该客运站已顺利走上传统客运旅游之路,并推出射洪至柳江古镇二日游等“交通运输旅游”产品,为旅客提供“运输、门票、吃、住宿、玩”一条龙服务,受到众多旅客追捧。
在研究推进道路运输市场化改革方面,我市推行“客运旅游”转型发展模式,射洪客运站、蓬溪客运站、市城南、城北客运站等先后试点开行了遂宁至都江堰、药王谷等周边旅游景点的直通车,实现往返、食宿、景区游览一条龙服务,利用运输优势,全市客运场站顺利走在了探索提供旅游集成服务的转型路上。
在研究推进道路运输安全改革方面,全市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电子动态监控系统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我市“人力治超”将顺利向“科技治超”转变,这一系统将实现公安、交运以及其他治超责任部门的综合监管、联合指挥、信息共享、联动处罚。降低执法成本,减轻一线执法人员安全风险。同时,市交运局结合平安交通专项整治、道路运输平安年、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全面查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道路水路客运、危险货物运输等重点领域,健全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市三类以上道路客运班线405辆客运车辆,全部安装GPS进入政府联网联控平台,危货车辆142台和普通货运4135辆全部安装GPS并进入重点车辆联网联控平台。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