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加快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以产业为支撑,泸州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主动引领经济新常态,泸州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大部署,坚持以工业为大、工业为重、工业为先、工业为快的理念,加快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形成白酒、化工、机械、能源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五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全面攀升的态势。
传统产业“精益求精”,新兴产业“精挑细选”
泸州经济稳步增长,白酒、化工、机械、能源四大传统产业举足轻重。
向高端拓展,泸州长机公司全自动生产线已全面投产,高端工业机器人和企业数字管理平台相结合,长机公司机械产品畅销欧美亚的多个国家。与之相适应,1至9月,泸州机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这仅是个案。
白酒行业调整期,是守着老本熬日子,还是突破求发展?泸州老窖这个有着400多年窖龄的老牌企业,在新的市场形势和互联网浪潮冲击下,选择了主动出击。在今年的西博会上,泸州老窖的9款鸡尾酒一经推出,便获得“90后”消费群体的青睐。以新品拓展市场、搅动白酒市场,1至9月,泸州酒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
传统产业持续向好,动力来自一如既往的转型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动力从何而来?泸州市委今年出台的一号文件,再次锁定工业经济:传统产业必须“精益求精”,新兴产业必须“精挑细选”,双轮驱动经济“滚滚向前”。
转型发展白酒、化工、能源、机械等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最近,与泸州智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酿酒机器人“相亲”的客商渐增。“白酒巨头泸州老窖已购入酿酒机器人设备,五粮液等酒企也对它‘有意思’。”接连的订单,让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竹有了“超生”酿酒机器人的打算。
今年,泸州在北京举办西南云海大数据产业园推介会,与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数据堂(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签署协议。各方将以大数据全产业链项目为合作突破口,共同把泸州打造为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的大数据产业中心。
不仅如此,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今年落户泸州并开建后,吸引了10多家信息企业来泸合作。泸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由此跑进快车道。
在产业“转型”与“创新”中,泸州更是巧打“生态牌”,坚持绿色发展。
11月14日上午,在纳溪竹韵贸易有限公司位于白节镇的精加工家具生产基地,叶永芳目睹了一根其貌不扬的楠竹的蜕变。将竹丝与木架、藤条完美结合,一个崭新的竹编摇椅出现在面前,再通过公司统一销售,成套竹编家具最高能卖到10多万元。早年只会卖竹子挖笋子的叶永芳对这样的价值增值直呼“难以想象”。从竹农到产业工人,叶永芳见证着拥有丰富竹林资源的纳溪区创造的“绿色奇迹”。2012年,纳溪区引进竹韵贸易有限公司在白节镇建立竹编家具生产基地,3年时间产值突破5000万元,一跃成为当地明星企业。与此同时,新建林竹基地、林下养殖基地,实现林地综合开发利用产值13.9亿元。
生态效益产生经济效益已成共识。近3年,泸州全市新增森林面积近3.3万公顷,纳溪、古蔺、叙永依托当地林业资源,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
产业集聚,三大园区催生聚合效应
不久前,总投资40亿元的步长生物制药基地及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在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开工。该项目将生产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一类治疗用生物制品3个,分别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肿瘤、红细胞缺乏造成的贫血等,从而推动泸州现代医药产业向高附加值和产业链高端发展。
这是该市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的结果。
泸州围绕长江经济带整合原有九大产业园区,形成泸州国家高新区、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更宽更大更强的平台载体。
三个园区定位不同:泸州国家高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大数据等产业;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商贸物流、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已形成白酒酿造、基酒储存、灌装生产、包材供应、仓储物流、金融会展、文化旅游等链条完整的白酒产业集群。
泸州不断提升三大园区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功能。
以泸州国家高新区为例。“我们将服务深入到企业生产生活的各环节:为强化孵化、研发、检测等功能,建设孵化器、众创中心等载体;为强化物流功能,鼓励物流企业入驻,为园区其他企业生产、销售提供便利;为强化市场服务功能,不时与入驻企业分享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其他企业需求;为提升生活功能,不断完善住、购、医、学等生活配套设施。”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强说,产城互动的理念在园区得到生动实践。
此外,泸州国家高新区还为项目加快落地保驾护航。“我们平行推进项目环评、规划、用地、节能评估等前期工作,确保以最短时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据介绍,园区所有重点项目都倒排工期,把开工时间、投资额度、建设内容和形象进度具体到月,以形象进度倒逼施工进度和投资进度。
截至目前,泸州三大园区建成区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近500家,占全市的75%以上。
巨大的聚合效应,催生了招大引强的强力磁场。
当前,泸州在三大园区基础上“裂变”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空港产业园,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鼓励企业实施绿色标准、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
“三抓三主动”,好作风助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近期的泸州,投资热潮袭来。
不久前,湖南江麓容大车辆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与泸州达成协议:投入12亿元,在泸州国家高新区建50万台汽车无级自动变速器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再往前推,8月26日,总投资近20亿元的和润集团(泸州)粮食物流产业园破土动工。相中泸州广阔的长江岸线和丰富的后方陆域资源,已是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和润集团作出战略抉择:以泸州为基地,自建江海联运船队,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渝粮食物流中心。
还是在今年,泸州牵手国内第三大电池生产企业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公司。后者将在泸州国家高新区建总产能为10亿安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西南产业基地项目,30亿元的投资预计可带来每年100亿元的销售收入。
从央企到大型国企再到知名民营企业,应接不暇的大手笔建设项目,不断为泸州打造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动力支撑。
这是泸州持续推进“三抓三主动”带来的结果。
“三抓”,即攻坚克难抓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扎扎实实抓法治;“三主动”,即主动向上使力——争取政策,主动向外借力——招大引强,主动向下发力——改进作风。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当前,“三抓三主动”成了泸州贯彻落实省委“项目年”部署的利器。
以“三主动”为例。主动向上使力,泸州谋得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红利”:成为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虽身在内陆,却心系世界。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所需项目,今年初,泸州招商团队便拎起“项目包”,从酒城出发,奔向世界。通过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泸州的足迹行至英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上海、北京、广州、南京等地。
追赶川商返乡兴业浪潮,泸州以博大的胸怀强力实施引进项目的“归雁计划”,不时举办泸州籍在外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借乡友之力共助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如何干得成”“如何干得快”“如何干得好”,泸州整治工作不具体、不落实、不负责作风诟病,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强劲向下发力。“最近到杭州出差,认真看了一下动车。我发现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客。而高铁的车头仅仅是控制室。这说明什么,只有全市上下方方面面都动起来,我们才跑得比别人更快。”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说。
今年,泸州从全市抽调专兼职人员72人,成立项目推进中心,为项目建设提供“一条龙”服务,统筹推进项目生成包装、申报审批、落地开工、竣工投产等工作,让企业少跑腿。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该市现已储备项目1597个,总投资1.4万亿元。
泸州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政银企三方良性互动,设立各类产业基金共计90亿元,为企业项目建设提供过桥、贴息、托底等支持。
甘当项目建设“服务生”,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泸州今年已连续举行四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05个,计划总投资1784.5亿元,其中重点还是产业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罗森波 孔芒)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