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一季度巴中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 2013年04月1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字体:
  •   一季度,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为目标,以项目工作为抓手、以科技兴农为支撑,全面兑现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开放合作,加快巴山新村建设,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达21.35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4.38亿元,林业产值1.4亿元,牧业产值13.85亿元,渔业产值1.28亿元,农业服务业产值0.44亿元,分别增长3.5%、4.5%、3.9%、6.5%和4.0%。

      (二)小春生产扎实推进。今年我市小春粮食面积达115109公顷,比上年增长-0.1%。其中小麦、豆类、洋芋面积分别增长-0.8%、0.7%、0.9%。经济作物中油菜、蔬菜、药材面积、分别、增长1.1%、3.5%和2.8%。小春栽播期墒情较好,各地有效抓住了最佳播期,虽然降雨量偏少,一定程度地延缓了作物生长,但未出现大的旱情,且粮油作物病虫害减少,油菜扬花期光照充足。从目前看,小麦、洋芋、油菜长势较好,若后期不遇大的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小春粮油可望稳中有增,增幅在1.0%以上。蔬菜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小,目前本地蔬菜供应稳定、价格看好。

      (三)大春生产开局良好。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春耕生产,坚持以农民增产增收为主线,抓早争主动、抓点做示范,精心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春耕生产。到3月底,全市已育水稻种135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快2.5个百分点;全市共育玉米种170万公斤,已移栽98万亩,其中地膜覆盖面积62万亩;已育红苕种5400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快1.6个百分点。市县(区)农资部门积极组织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的生产资料,确保货源充足和及时供应;农业部门组织种子、执法人员对全市种子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全市出动车辆108台次,检验人员325人次,抽检水稻、玉米合格率分别为97.5%, 98.3%;农机服务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已派出技术人员281人次,投入农机具1256台套,排灌机具64台,机耕面积22万亩,保障了春耕生产的顺利推进。

      (四)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狠抓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和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围绕巴山新居建设实施现代畜牧产业配套,完成生猪产业标准化发展项目投资3200万元,累计新(改)建标准化圈舍4560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7780立方米;加上去年下半年生猪市场行情较好,母猪培育、品种改良和仔猪扩繁基础扎实,目前猪源比较充足,生猪发展势头较好。一季度出栏生猪达135.45万头,比上年增长1.6%,季末生猪存栏372.22万头,比上年增长2.6%。以发展“牛、羊和巴山土鸡为特色”为重点,强力推进特色、市场、生态畜牧业发展。一季度出栏肉牛5.5万头,出栏羊24.04万头,出栏家禽302.9万只,分别增长0.2%、0.3%和5.3%。季末牛、羊存栏分别增长3.8%和0.8%。

      二、当前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价格上涨,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据调查,季内水稻、玉米、洋芋等种子价格分别为60元、35元和3.6元/kg,同比分别增长7.1%、20.7%和2.9%。尿素、碳安、磷肥、复混肥料等肥料价格分别为2.7元、0.98元、0.81元、2.41元/kg,同比增长3.8%、2.1%、1.3%、4. 8%和0.2%,农用薄膜14.4元/kg,同比增长2.9%。

      (二)生猪价格下跌,农户补栏积极性不高。毛猪价格与全国猪价形势一致,在经历春节小幅回升后,节后猪价持续下跌。全市毛猪均价从1月的均价16.45元/kg一直下跌到3月的均价13.32元/kg;季度均价15.11元/kg,同比下降7.8%左右,目前毛猪价格已逼近养殖场(户)普遍亏损的警戒线,预计近期生猪价格仍将是呈下滑态势,猪粮比将跌破5.5:1,养殖盈利将达到中度亏损水平,促使农户补栏积极性疲乏,养殖户如不足额补栏,对后期生猪出栏也也有一定影响。

      (三)政策刺激效应递减,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投入逐年增加,但政策刺激效应也呈逐年递减趋势,且惠农政策存在普遍开花的问题,种粮与撂荒的均能领取补贴,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另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农业风险性大,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农民家庭增加农业投入的内生动力不足,特别是农民家庭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严重下降,在耕作上粗放经营,产量下降,且撂荒、半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季度巴中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 2013年04月1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一季度,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为目标,以项目工作为抓手、以科技兴农为支撑,全面兑现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开放合作,加快巴山新村建设,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达21.35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4.38亿元,林业产值1.4亿元,牧业产值13.85亿元,渔业产值1.28亿元,农业服务业产值0.44亿元,分别增长3.5%、4.5%、3.9%、6.5%和4.0%。

      (二)小春生产扎实推进。今年我市小春粮食面积达115109公顷,比上年增长-0.1%。其中小麦、豆类、洋芋面积分别增长-0.8%、0.7%、0.9%。经济作物中油菜、蔬菜、药材面积、分别、增长1.1%、3.5%和2.8%。小春栽播期墒情较好,各地有效抓住了最佳播期,虽然降雨量偏少,一定程度地延缓了作物生长,但未出现大的旱情,且粮油作物病虫害减少,油菜扬花期光照充足。从目前看,小麦、洋芋、油菜长势较好,若后期不遇大的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小春粮油可望稳中有增,增幅在1.0%以上。蔬菜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小,目前本地蔬菜供应稳定、价格看好。

      (三)大春生产开局良好。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春耕生产,坚持以农民增产增收为主线,抓早争主动、抓点做示范,精心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春耕生产。到3月底,全市已育水稻种135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快2.5个百分点;全市共育玉米种170万公斤,已移栽98万亩,其中地膜覆盖面积62万亩;已育红苕种5400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快1.6个百分点。市县(区)农资部门积极组织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的生产资料,确保货源充足和及时供应;农业部门组织种子、执法人员对全市种子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全市出动车辆108台次,检验人员325人次,抽检水稻、玉米合格率分别为97.5%, 98.3%;农机服务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已派出技术人员281人次,投入农机具1256台套,排灌机具64台,机耕面积22万亩,保障了春耕生产的顺利推进。

      (四)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狠抓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和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围绕巴山新居建设实施现代畜牧产业配套,完成生猪产业标准化发展项目投资3200万元,累计新(改)建标准化圈舍4560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7780立方米;加上去年下半年生猪市场行情较好,母猪培育、品种改良和仔猪扩繁基础扎实,目前猪源比较充足,生猪发展势头较好。一季度出栏生猪达135.45万头,比上年增长1.6%,季末生猪存栏372.22万头,比上年增长2.6%。以发展“牛、羊和巴山土鸡为特色”为重点,强力推进特色、市场、生态畜牧业发展。一季度出栏肉牛5.5万头,出栏羊24.04万头,出栏家禽302.9万只,分别增长0.2%、0.3%和5.3%。季末牛、羊存栏分别增长3.8%和0.8%。

      二、当前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价格上涨,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据调查,季内水稻、玉米、洋芋等种子价格分别为60元、35元和3.6元/kg,同比分别增长7.1%、20.7%和2.9%。尿素、碳安、磷肥、复混肥料等肥料价格分别为2.7元、0.98元、0.81元、2.41元/kg,同比增长3.8%、2.1%、1.3%、4. 8%和0.2%,农用薄膜14.4元/kg,同比增长2.9%。

      (二)生猪价格下跌,农户补栏积极性不高。毛猪价格与全国猪价形势一致,在经历春节小幅回升后,节后猪价持续下跌。全市毛猪均价从1月的均价16.45元/kg一直下跌到3月的均价13.32元/kg;季度均价15.11元/kg,同比下降7.8%左右,目前毛猪价格已逼近养殖场(户)普遍亏损的警戒线,预计近期生猪价格仍将是呈下滑态势,猪粮比将跌破5.5:1,养殖盈利将达到中度亏损水平,促使农户补栏积极性疲乏,养殖户如不足额补栏,对后期生猪出栏也也有一定影响。

      (三)政策刺激效应递减,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投入逐年增加,但政策刺激效应也呈逐年递减趋势,且惠农政策存在普遍开花的问题,种粮与撂荒的均能领取补贴,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另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农业风险性大,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农民家庭增加农业投入的内生动力不足,特别是农民家庭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严重下降,在耕作上粗放经营,产量下降,且撂荒、半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