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分区规划通过审查

  • 2011年12月06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记者昨晚从市规划局获悉,《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分区规划》于昨日通过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审查。据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介绍,分区规划贯彻了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科学规划”的理念,尽可能为未来发展做到前瞻性的研究和配套,为做好分区规划,市规划局、市规划设计院先后进行了10多个专题调研,力争在规划层面为天府新区建成一座宜人新城奠好基础。

      新区内30多个“小城”

      工作生活“城”内解决

      “产城融合”是天府新区规划的重要理念。什么是产城融合?对老百姓而言,这样的规划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从送审前的《规划》来看,按照产业和产业配套、居住和居住配套进行分类,成都规划了32个产城单元体,每个单元体相当于一个小城市,“城”内生产、居住、交通、游憩四大功能高度复合。大约有60%的人会居住和生活都在“城”内,居住和就业相对保持平衡,减少了包括交通在内的很多资源成本。每座“城”外部出行以轨道交通为主,而内部交通则以常规公交、自行车和步行为主,预计工作出行距离不大于6公里,出行时间不大于30分钟。

      城市宜业宜商宜居

      农村发展高端旅游文化

      在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区域里,城市地区600平方公里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从产业的布局来看,“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高端服务业”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会展博览、国际商务、高端商业、文化娱乐、体育医疗等。

      农村地区保留了接近700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化隔离地区,这部分区域将结合农业生态本底和山水田林打造休闲旅游以及高端文化旅游,发展以旅游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生态保护引绿入城

      “先蓄后排”新增湖泊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分区规划变被动保护到主动建设,引绿入城,形成“一带两楔九廊多网”的生态格局。规划还加强了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出“先蓄后排”的理念,并规划了多个生态湖泊。而且,新区的环境用水、景观用水将大量采用处理过的尾水,综合水利用率将大大提高。

      规划市政走廊预留市政资源

      避免道路“开拉链”

      为了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避免道路老是“开拉链”,分区规划着力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在大尺度的区域上规划基础设施的公共走廊,考虑到安全的情况下,把水、气、电等重大主干管尽可能集成在一条走廊上。而在局部的高强度地区则规划建设“共同沟”,将水、电、气、讯等管道排在一个管沟里面。按国内外先进城市和地区的做法,规划进行了资源预留,每个产城单元都预留了一定的市政设施用地,“把空间留足、留够。”

      增设天府新站和龙泉站

      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

      交通是新区运行的重要支撑。规划对成都既有的交通枢纽进行优化,增设了天府新站和龙泉站,但是以国铁、城铁还是轨道的方式来建设,目前还没有确定。新区出行以公交为主,仅轨道交通就有快线、地铁、轻轨等多种方式。城市道路里有“两横三纵”的高速网和“三横七纵”的快速网,为方便快捷出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从快速路、高速路的规划总长度来看,和浦东新区的标准基本一致。”王松涛说。

      高端化的城市业态

      着力发展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筑牢天府新区的“产业之基”。产业,是立城之基、兴城之本。天府新区的产业建设,要树立世界眼光,从一开始就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构建起“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的现代产业格局。要把招商引资的目标群体,首先锁定在世界顶尖企业、全球各大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上,逐一摸排这些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投资意愿,做好主动对接和跟踪服务工作。不仅是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工作也需要转型升级。天府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既要逐个企业进行对接,更要下大力气优化面上的配套服务。要强化“筑巢引凤”的观念,抓紧启动“筑巢工程”,先人一步把一些世界知名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健身机构等配套服务企业引入成都,让世界顶级企业对天府新区产生亲切感和融入感。同时,坚持招商“选”资,讲究“产业品相”,“否则,一个低端企业引进来了,很可能导致更多的优质企业放弃天府新区。”

      规划师眼中的产业

      成都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

      我们对产业的定位有一个非常详尽的研究,是按照环保和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来进行规划的。首先在产业选择、产业定位上,有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必须跟环境相协调,确定的产业都是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其次,对与产业本身相关的,比如污水处理、对废弃物的处理、包括排放的标准,在规划中都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城乡产业

      相互协调一体化发展

      落实天府新区总体规划里“城乡统筹、生态田园”的规划理念,成都分区规划提出“城乡产业一体化”。即:城市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农村地区为生态绿隔地区,与城市功能相协调,构建高端服务产业网络,打造国际山水田园休闲旅游区;生态绿隔地区结合周边城市功能以及生态本底条件规划形成3个生态功能区,形成与城市互补的高端服务产业网络。“总体来说,城市、农村在产业上都是相互协调、一体化的发展。”王松涛说。

      产业定位

      “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

      新区内的产业分为“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

      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产业布局为“两带”、“六区”。“两带”指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带(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重点发展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六区”是: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汽车研发与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工程机械制造;空港经济开发区,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光伏、风电与核电装备;双流信息产业区,以电子信息与科技研发为主导,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服务与物联网;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区,主导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及科技研发;东山科技开发区,以科技研发为主导,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中试孵化、总部办公等;南部现代农业产业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科技研发、生物技术为主导。

      高端服务业产业布局为“一带”、“两片”、“多区”。“一带”指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于天府中轴向南延伸,并向东延伸至龙泉山边,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行政办公、商务等高端服务业。“两片”指金融商务片区(定位为产业服务中心,功能为总部经济、金融、商务、会展、办公、软件外包、休闲等)和文化商业片区(定位为高端商业聚集区、科技创新服务聚集区、对外交流窗口,功能为商业、文化、行政办公、科技创新等)。“多区”指在各片区内规划若干服务业聚集区,功能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体育、医疗服务等。

      产业配套

      规划物流通道实现客货分流

      规划对大运量交通也做了充分考虑,规划了物流通道,以及专门按照产业功能规划的货运通道,对客货进行分流。

      分区规划提出,把新区建设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铁路运输中心,在铁路枢纽上,新建龙泉站、天府新站以及连接成渝高铁和成昆铁路之间的联络线,并将普兴货站扩能,强化天府新区作为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分区规划通过审查

  • 2011年12月06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记者昨晚从市规划局获悉,《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分区规划》于昨日通过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审查。据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介绍,分区规划贯彻了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科学规划”的理念,尽可能为未来发展做到前瞻性的研究和配套,为做好分区规划,市规划局、市规划设计院先后进行了10多个专题调研,力争在规划层面为天府新区建成一座宜人新城奠好基础。

      新区内30多个“小城”

      工作生活“城”内解决

      “产城融合”是天府新区规划的重要理念。什么是产城融合?对老百姓而言,这样的规划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从送审前的《规划》来看,按照产业和产业配套、居住和居住配套进行分类,成都规划了32个产城单元体,每个单元体相当于一个小城市,“城”内生产、居住、交通、游憩四大功能高度复合。大约有60%的人会居住和生活都在“城”内,居住和就业相对保持平衡,减少了包括交通在内的很多资源成本。每座“城”外部出行以轨道交通为主,而内部交通则以常规公交、自行车和步行为主,预计工作出行距离不大于6公里,出行时间不大于30分钟。

      城市宜业宜商宜居

      农村发展高端旅游文化

      在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区域里,城市地区600平方公里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从产业的布局来看,“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高端服务业”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会展博览、国际商务、高端商业、文化娱乐、体育医疗等。

      农村地区保留了接近700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化隔离地区,这部分区域将结合农业生态本底和山水田林打造休闲旅游以及高端文化旅游,发展以旅游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生态保护引绿入城

      “先蓄后排”新增湖泊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分区规划变被动保护到主动建设,引绿入城,形成“一带两楔九廊多网”的生态格局。规划还加强了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出“先蓄后排”的理念,并规划了多个生态湖泊。而且,新区的环境用水、景观用水将大量采用处理过的尾水,综合水利用率将大大提高。

      规划市政走廊预留市政资源

      避免道路“开拉链”

      为了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避免道路老是“开拉链”,分区规划着力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在大尺度的区域上规划基础设施的公共走廊,考虑到安全的情况下,把水、气、电等重大主干管尽可能集成在一条走廊上。而在局部的高强度地区则规划建设“共同沟”,将水、电、气、讯等管道排在一个管沟里面。按国内外先进城市和地区的做法,规划进行了资源预留,每个产城单元都预留了一定的市政设施用地,“把空间留足、留够。”

      增设天府新站和龙泉站

      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

      交通是新区运行的重要支撑。规划对成都既有的交通枢纽进行优化,增设了天府新站和龙泉站,但是以国铁、城铁还是轨道的方式来建设,目前还没有确定。新区出行以公交为主,仅轨道交通就有快线、地铁、轻轨等多种方式。城市道路里有“两横三纵”的高速网和“三横七纵”的快速网,为方便快捷出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从快速路、高速路的规划总长度来看,和浦东新区的标准基本一致。”王松涛说。

      高端化的城市业态

      着力发展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筑牢天府新区的“产业之基”。产业,是立城之基、兴城之本。天府新区的产业建设,要树立世界眼光,从一开始就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构建起“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的现代产业格局。要把招商引资的目标群体,首先锁定在世界顶尖企业、全球各大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上,逐一摸排这些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投资意愿,做好主动对接和跟踪服务工作。不仅是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工作也需要转型升级。天府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既要逐个企业进行对接,更要下大力气优化面上的配套服务。要强化“筑巢引凤”的观念,抓紧启动“筑巢工程”,先人一步把一些世界知名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健身机构等配套服务企业引入成都,让世界顶级企业对天府新区产生亲切感和融入感。同时,坚持招商“选”资,讲究“产业品相”,“否则,一个低端企业引进来了,很可能导致更多的优质企业放弃天府新区。”

      规划师眼中的产业

      成都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

      我们对产业的定位有一个非常详尽的研究,是按照环保和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来进行规划的。首先在产业选择、产业定位上,有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必须跟环境相协调,确定的产业都是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其次,对与产业本身相关的,比如污水处理、对废弃物的处理、包括排放的标准,在规划中都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城乡产业

      相互协调一体化发展

      落实天府新区总体规划里“城乡统筹、生态田园”的规划理念,成都分区规划提出“城乡产业一体化”。即:城市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农村地区为生态绿隔地区,与城市功能相协调,构建高端服务产业网络,打造国际山水田园休闲旅游区;生态绿隔地区结合周边城市功能以及生态本底条件规划形成3个生态功能区,形成与城市互补的高端服务产业网络。“总体来说,城市、农村在产业上都是相互协调、一体化的发展。”王松涛说。

      产业定位

      “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

      新区内的产业分为“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

      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产业布局为“两带”、“六区”。“两带”指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带(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重点发展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六区”是: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汽车研发与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工程机械制造;空港经济开发区,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光伏、风电与核电装备;双流信息产业区,以电子信息与科技研发为主导,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服务与物联网;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区,主导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及科技研发;东山科技开发区,以科技研发为主导,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中试孵化、总部办公等;南部现代农业产业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科技研发、生物技术为主导。

      高端服务业产业布局为“一带”、“两片”、“多区”。“一带”指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于天府中轴向南延伸,并向东延伸至龙泉山边,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行政办公、商务等高端服务业。“两片”指金融商务片区(定位为产业服务中心,功能为总部经济、金融、商务、会展、办公、软件外包、休闲等)和文化商业片区(定位为高端商业聚集区、科技创新服务聚集区、对外交流窗口,功能为商业、文化、行政办公、科技创新等)。“多区”指在各片区内规划若干服务业聚集区,功能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体育、医疗服务等。

      产业配套

      规划物流通道实现客货分流

      规划对大运量交通也做了充分考虑,规划了物流通道,以及专门按照产业功能规划的货运通道,对客货进行分流。

      分区规划提出,把新区建设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铁路运输中心,在铁路枢纽上,新建龙泉站、天府新站以及连接成渝高铁和成昆铁路之间的联络线,并将普兴货站扩能,强化天府新区作为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