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 构建四大体系 奋力推进水务大发展
一是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汛减灾体系。全面建成武都水库,开工并力争建成开茂水库、金峰水库、沉水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全面完成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灾区河道疏浚,基本完成主要江河重点河段堤防工程建设;绵阳城区、县城及重点城镇基本达到防洪规划所规定的防洪标准,沿涪江、安昌江、梓江流域的重要城市、重点城镇的堤防工程形成封闭体系。
二是构建节水高效的供水保障体系。开工建设并力争建成武引二期灌区工程,加快武引一期灌区、人民渠六期七期灌区、鲁班水库、团结水库、莲花湖水库等已成大中型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构建大中小微相结合、蓄引提节排相结合、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供水保障体系。
三是构建生态良好的水环境体系。严把“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以水源地和水工程保护为重点,加强水质监测、水资源保护和鱼类资源保护,强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形成工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四是构建统筹协调的产业发展体系。协调发展水利、水电、水产,形成规划科学、建设快速、管理扁平、运行良好、效益显著的水利水电和水产发展体系,供水能力大幅提高,水能开发科学有序,水产发展生态环保,使之更好地为全市“三个加快”服务,同时也为全市人民提供用水、用电和安全优质的水产品需求。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