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加强引导民办水利蓬勃发展
二是信贷引导。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引导和聚合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探索退出信用贷款、小额农贷、“好借好还”等服务农业的金融新产品。积极申报成立新的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金合作社等微型金融组织,拓宽水利建设融资渠道。岳池县粽粑乡与重庆力扬集团联合,在该乡建立集鱼苗繁殖、成鱼饲养、水产品加工为一体的水产品养殖加工基地,力争2012年前,在该乡建立无公害纯天然生态水产集中养殖区1000亩,带动2000户大户规模养殖4000亩,辐射周边乡镇规模养殖10000亩,将粽粑乡打造成为川渝最大的无公害纯天然生态水产养殖基地。
三是机制引导。针对我市深丘、低山地区田少土多,便于规模开发治理的实际,在农建示范区内大力招商引资,灵活推行多种经营模式。按照“农建夯基础,市场择品种,业主办产业,带农促增收”的思路,以业主经营为主导,大力进行产业开发。针对中丘、浅丘地区田多土少的实际,按照“改土改水改路,建池建园建家,果蔬畜沼配套,合作社服务指导”的思路,积极引导发展专合组织,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在示范区内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同时,还采取股份制合作,返租倒包等方式发展经果产业。通过丰富的经营方式,极大的推动了农建产业的发展。广安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从用水、果苗、技术、资金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帮扶,引导农户利用院坝“鸡啄地”建经果园,开发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发展“猪-沼-果(菜)”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园。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优质果品专业村8个,规模成片栽植龙安柚10.5万株,420户村民建起1556个经济园,人均年增收5000元。华蓥市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面向香港、天津、重庆、成都、南充等地广泛引进业主,以“四荒”资源对外招商,以中改、水保、退耕还林、坡改梯等项目为支撑,采取灵活多样的流转形式,将土地转包给业主,由业主买断最长不超过农户土地承包期剩余年限的使用权,使用费一次性或分阶段交付。目前全市土地规模流转达5万亩,各类开发业主近1000个,开发范围涉及经果林种植、蔬菜种植、特种养殖、观光农业等领域。不仅如此,业主们正带动了山区1.6万户农户从事种植养殖业,季节性在业主开发的各类基地内务工的农民达3万多人次。
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去年以来,共引导农民投入1887万元,投工2376万个,极大的推动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向纵深推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