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地注重“三个借力” 推动提升机构编制挖潜创新能力
借力“岗编适度分离”,推动人才下沉增强基层力量。各地积极推进“岗编一体”向“岗编分离”转变,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招才引智、聚集力量。宜宾市屏山县在中都镇开展“岗编适度分离”试点工作,在保持现有机构编制事项、人员职级待遇不变的前提下,打破岗编界限,统筹整合人力资源,安排人员进入优化重组的镇属“一办三中心”开展工作,进一步凝聚乡镇干部队伍合力,有效避免了以往忙闲不均、群众办事不方便等问题。泸州市编办会同市卫计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共同制定《泸州市深入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方案》,整合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实行编制在区县级医院、人员在乡镇(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破解了基层卫生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难题,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借力人才专项编制创新管理,健全灵活人才激励机制。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人才与编制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事业编制招才、引才和留住人才的蓄水池功能。绵阳市在编制总量内,明确市级单列管理人才专项事业编制200名,在申请使用中实行限额管理,对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且有空缺编制的事业单位,优先通过调整其编制结构,保障专业人才的引进。眉山市会同组织、人社等部门出台扩大高校、科研、医卫机构人事自主权十条政策,在核定编制总量内,扩大公开招聘和使用编制自主权,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发展环境,搭建了事业单位人才干事创业平台。
借力资源统筹优化,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最大效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坚持“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原则,统筹使用、优化配置编制资源,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攀枝花市将编制资源统筹优化相关制度建设作为助推全市中心工作的重要保障,市东区出台《关于印发<攀枝花市东区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米易县拟定了《米易县人民政府部门职责动态管理办法(试行)》,盐边县完善《盐边县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强化制度机制创新建设,有力推动全市工作。自贡市对承担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重且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单位)实行编制倾斜激励,将收回的60余名行政编制和500余名事业编制,优先用于保障市委、市政府重要领域用编,为事关中心大局等行业领域增核各类编制100余名,促使机构编制资源保发展、保民生、补短板。凉山州针对深度贫困县教师严重不足的实际,通过调减县级富足编制500名、州级保障500名、调剂置换一般事业编制700余名,为8个深度贫困县增加中小学教职工编制1700余名,有效缓解了深度贫困县教师严重紧缺的压力。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