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
四川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川办函[2006]276号 二○○六年十二月五日
《四川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省气象局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指出: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我国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四川是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暴雨(雪)、干旱、冰雹、霜冻、雷电和大雾等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警报服务,提高全社会防御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影响和对策研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与有效保护气候资源,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四川实际,面向未来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6]16号)编制《四川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促进气象事业快速发展,提高气象业务科技服务四川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形势分析
(一)“十五”工作回顾。“十五”期间,我省气象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领导下,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2001——2015年)》为指导,大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努力为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优质服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为农服务水平取得显著成绩。
1.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建成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主要工作平台,综合应用各种气象信息和多种预报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较为完善的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体系;在地质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环境、雷电灾害防御、农业信息化等领域的气象服务有了新的拓展和提高。
2.为农服务成效显著。在省级和21个市(州)开展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平台,针对柑橘、茶叶、川芎、金银花以及攀西烤烟、资阳油桃种植等开展了专项区划,并就油橄榄种植进行气候适应性专题论证,为政府决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展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监测,适时提供农业防灾减灾对策建议;积极开展农业气象情报、作物产量预报服务和农业气象灾情调查评估;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森林火灾、高原积雪、作物长势、农业干旱等监测,为我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3.人工影响天气效果突出。全省21个市(州)、130个县(市、区)拥有作业高炮400余门,新型车载火箭110套,JFJ火箭架350个,X波段数字化雷达16部和雷电监测系统等设备。“十五”期间组织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增雨折水21.2亿立方米,折合经济效益1.66亿余元;开展高炮、火箭增雨防雹作业1.8万次,发射碘化银炮弹16万余发,各类火箭4万多枚,增雨抗旱效益13.3亿元,减少雹灾损失约10.6亿元。在森林防(灭)火、水库增水、人工消雨和减轻突发性环境污染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4.农村信息服务迈上新台阶。四川农经网已建成1个省级信息中心、21个市(州)信息分中心、174个县级信息服务中心、3280个乡镇和100个典型农贸批发市场信息服务站,专兼职信息服务人员达5500多人。发布各类农经信息156.41万条,网站点击超过398万人次,网上招商引资和网上促销效益超过41.5亿元,其中网上促销效益达18.2亿元。四川农经网已成为全国一流的涉农网站,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5.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已完成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建成140个自动气象站,205个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完成EOS/MODIS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和4个高空探测站L波段雷达系统建设;建成中央气象台—省气象台视频会商系统;初步建成卫星通信与地面宽带网络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6.气象队伍人才结构得到改善。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实施人才战略的意见》,把“人才强业”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学历培训、技能培训、引进人才、局部优化等措施改善了队伍结构。全省大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比例从28.2%提高到48.91%,处(局)级领导干部大学及以上学历比例从24.8%上升到70.2%。
7.地方气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防雷和农村经济信息中心等地方气象事业机构,开展了人工增雨防雹、农业气象和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等工作,形成了国家气象事业、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8.气象法规建设成绩显著。颁布实施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气象管理办法》、《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气象事业发展步入了法制轨道。
9.气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我省气象部门荣获“省级文明行业”光荣称号,乐山市、眉山市、凉山州气象局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市(州)级以上文明单位达到91%,市(州)级文明行业达到95%。
但是,我省气象事业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是气象监测体系建设、气象防灾减灾手段尚不完善,监测信息有限,跟不上时代对气象工作的要求。二是气象预报与服务保障能力不足,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二)“十一五”需求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加快,强度明显增强,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据统计,近年来我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平均超过80亿元。气候变暖导致水循环发生变化,丘陵区干旱严重,地下水位降低,加重土壤侵蚀和生态退化,增大荒漠化趋势(川西高原湿地和草场退化)。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已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预防和减轻日益严重的气象灾害是各级人民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十一五”期间,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经济总量将快速增长,降低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期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气象事业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使气象灾害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25%。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打造平安四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些都为我省气象监测、预报与服务体系建设上新台阶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保障服务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快气象事业发展速度,减少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对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是编制“十一五”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确定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依据。
(三)规划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气象监测体系不适应防灾减灾与多层次服务需求。四川省地形复杂,区域气候差异明显,生态类型多样,干旱、暴雨洪涝、局地强降水、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气象灾害对生态、资源、环境等也造成巨大危害。现有气象观测台站分布不均匀,密度严重不足,不能对气候变化及中小尺度灾害天气实施有效监测。同时观测仪器不够先进,自动化程度较低,观测项目不全,难以满足防灾减灾与多层次气象保障服务对探测信息的精细化需求,影响了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水平的提高和防灾减灾效益的发挥。
2.预测预报和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气象预测预报和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现有的预测预报系统尚不完善,缺乏丰富的专业专项预报服务产品,不能满足用户对预报精细化、服务个性化、产品多样化的需求;灾害性天气的强度和落区预报水平不高,应急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的要求。
3.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我省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各大中城市的气象观测站点稀少,城市加密气象观测网尚未形成;针对城市环境和灾害的气象信息加工处理和预警预报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城市内涝等灾害日益严重,城市群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较弱。气象服务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4.人工影响天气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能力不足。干旱是我省的主要自然灾害,具有持续时间长、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等特点,严重制约着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防灾救灾、有效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措施。目前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设施薄弱,部分作业装备亟待更新,地、空探测系统需充实和完善,飞机和地面作业基地急需建立,作业决策指挥系统急需升级改造。
5.农业气象服务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现有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不够合理,观测项目和内容有限,农业气象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的定量评估不够。
6.生态环境气象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我省生态环境的气象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在主要生态区建立环境气象监测站点,规范监测项目和内容,逐步开展生态环境气象预测预警及评价工作,以适应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方向,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面向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紧紧围绕“生态四川、和谐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核心、降低气象灾害损失为目标、机制创新为动力、法制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和效益,为把我省建设成西部经济强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优质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为农服务水平为重点;坚持面向全行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坚持速度、规模、效益相统一,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坚持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分步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总体目标。建设和完善气象监测网,形成技术先进的,能够满足防灾减灾预报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生态和农业气象以及城市气象服务等多种需求的综合观测系统;继续完善天气气候预报预测业务,建立新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立气候变化影响及气候资源评估系统,提高气象资源利用水平及为农服务的能力;建设面向政府、公众和专业领域的气象服务系统,显著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益,实现“决策服务领导满意,公益服务群众满意,专业服务用户满意”。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气象灾害监测和信息支撑系统。
1.整合资源,优化、改造现有台站网,充实观测项目,建设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在重点城市带、主要交通干线、重点旅游景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城和重点乡镇以及主要江河流域等构建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网,满足城市、交通、旅游、江河流域防汛和突发性天气灾害监测预警与预报服务需求。
3.升级完善全省气象信息网络、信息收集管理系统。开展不同类型生态区观测,提升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气候敏感区气象台站的观测能力,满足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服务需求。
(二)建设气象防灾减灾与应急服务体系。
1.进一步提高气候监测与诊断业务水平,加强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增强对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的预测能力。
2.建设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推进精细化预报业务,不断完善以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为重点的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加强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建立以天气雷达资料为基础的,综合应用各种探测资料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立雷电灾害预警预报和评估分析系统。
3.建立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完善灾害事件气象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决策气象服务指挥中心和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三)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
1.建立现代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系,为防灾减灾、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服务。
2.建立空中云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技术研究,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水平。
3.建设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及试验基地,开展丘陵地区人工增雨作业示范试验和攀西地区人工防雹作业示范试验。
4.建设飞机、高炮、新型火箭等多种作业手段相结合的作业催化系统,形成“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地空结合、应急性与资源性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
5.建立省、市两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组织开展防灾救灾、应急和资源性人影作业,依法完善人影组织管理体制。
(四)建设农业与生态气象服务体系。
1.充分依托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农业气象监测服务领域,建立新一代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和产量预报业务服务系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2.建立完善低温冷害、连阴雨、暴雨洪涝、干旱等农业气象灾情数据库,建立四川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评估业务系统。完善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农作物气候适应性论证应用服务平台。在农田、森林、草原、湿地等主要生态区建立生态气象监测系统,开展生态环境变化的气象预测预警和评估业务。
3.加强“四川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的建设与服务,切实解决“三农”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业务服务建设重点
(一)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
1.改进和完善四川省气象灾害监测网,提升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在主要江河流域、主要城市带、主要交通干线、重点旅游景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城和重点乡镇、生态环境脆弱区、粮食主产区、气象灾害频发区等建设1254个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本项目建设854个)。在盆地中部丘陵区建立50个土壤湿度自动监测站。布设地面电场仪80套,在成都平原经济发达地区建设云闪观测站。在达县、高坪等地建设6个GPS/MET探测站。建立省、市(州)级灾害性天气加密监测网的远程运行监控系统。
2.升级完善气象信息支撑系统。升级改造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为气象灾害监测和应急提供网络支持。升级改造全省气象广域网系统,建成基于公用基础设施上的省、市、县气象宽带专用网络系统,实现省到市4M—8M带宽、市到县2M以上带宽的广域网系统。升级改造省级局域网系统,建成具备高吞吐容量高处理能力的双核心冗余备份主干系统和规范高效的汇聚与边缘交换系统,实现主干1000M光纤、100M以上到桌面、局部采用WLAN接入并具备网络管理功能的局域网系统。构建气象信息网络外联网(EXTRANET),实现跨部门跨行业气象信息和防灾减灾信息交换和服务。有效接入INTERNET,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发布气象信息。
建设集约化的气象信息管理系统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提供信息服务和资源。配备高性能服务器和海量存储系统,开发建设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气象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应用系统,实现综合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和开发应用;建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为数值预报系统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
3.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分系统。
(1)旱涝气候预报预警子系统。主要包括气候数据库、数据统计分析和检索业务系统、气候灾害变化诊断评估业务系统、短期气候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2)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子系统。主要包括灾害性天气系统实时监视平台、应急观测资料和现场信息收集处理共享平台、多种探测资料快速融合系统、卫星遥感数据支撑系统、雷达数据分析系统、灾害性天气资料库及预报业务信息数据库,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中短期预报交互式业务平台及预报产品制作平台。建立对暴雨、大风、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临近(0—3小时)和短时(3—12小时)应急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能力。
(3)灾害性天气数值预报业务子系统。主要包括观测资料同化系统、数值预报业务运行系统、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系统、数值预报产品分发系统。
(4)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子系统。主要包括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处理及作物产量损失评估系统、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预警及应急处理业务服务系统、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业务系统。
(5)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子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系统,信息储存与分析系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传输系统。
(6)城市内涝气象预警预报子系统。主要包括城市加密气象观测系统、城市精细化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城市内涝预警预报制作系统、产品发布系统。
(7)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子系统。主要包括局地气象要素观测系统、气象卫星资料接收系统、气象雷达探测系统、通讯系统、资料接收处理分析与显示系统。在政府灾害管理体系的框架下,完善灾害事件气象应急响应机制,实现气象部门对灾害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有效保障。
4.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发布平台。依托各种公众信息传输系统和中国气象频道构建气象灾害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提供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和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实现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信息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
重点建设气象灾害信息影视制作发布系统、气象灾害视频信息现场采集传输系统、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图文制作系统、重大灾害信息全省联动发布系统、气象信息手机短信服务平台、121电话语音系统。
(二)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1.建设飞机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在广汉建立飞机人影作业指挥中心、地面气象观测站、水汽(GPS/MET)探测站和雷电监测站,建设作业保障系统,配备流动作业指挥系统。
改装作业及探测专用飞机。装备机载GPS定位系统及空地信息传输系统、机载微波辐射计、PMS粒子测量系统、碘化银末端燃烧器和液氮播撒器。
2.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示范试验基地。在丘陵旱区建立火箭、高炮人工增雨抗旱蓄水作业示范试验基地,建立基地作业系统和综合监探测系统,布设9个作业点,配置6要素自动气象站2个、自动雨量仪30个、车载双通道微波辐射计1个、TWR01型车载雷达1部、水汽(GPS/MET)探测站和雷电监测站各1个。建成基地指挥中心、通信传输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
3.建设空中云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在建立机载空中云水资源探测系统的同时,全省地面配置3部车载X波段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6套双通道微波辐射计、5套激光雨滴谱仪,建设4个移动探空站、7套大气成分监测站、400个地面加密自动监测站(点),两个基地增设GPS水汽探测站和雷电监测站。通过以上系统的建设,实现对云水资源的多要素立体监探测。
4.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信息传输系统。依托气象网络系统和综合气象信息管理系统及internet作为人影作业的气象信息支撑,针对人影业务工作特性,扩展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手段,实现与上级主管部门、空军、民航、基地等有关单位间信息的双向传输。建立人影专用数据库,实现各级人影部门信息实时共享。优化和完善省人影指挥中心信息传输系统,规范市、县人影系统的网络接入。
5.完善地面作业系统。充分考虑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抗旱增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实际需要,合理加密布局地面作业网,增添新型火箭架150套、37高炮100门,提高作业能力,增大受益面积。引进2架无人驾驶小飞机,加强对空中气象要素和作业条件的探测,同时开展复杂天气条件下的空中人工增雨作业。在省、市指挥中心和重点作业地区建立30套作业空域自动申报系统。
6.建立和完善省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建立市(州)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开发研究人影关键应用技术,研发空中云水资源监测资料实时处理分析系统、作业条件和配套技术、作业效果评估方法。建立规范和完善的人影保障体系。
五、规划实施进度安排
结合我省气象业务发展实际情况,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十一五”规划项目。第一阶段为2006年—2008年,建设气象综合探测网,初步形成我省新型防灾减灾监测体系;建立新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天气气候预报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完成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二期工程;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得到完善,其余地区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初步建成生态和农业气象监测站网,研发相应的应用系统。第二阶段为2009年—2010年,完成飞机和地面人工影响天气基地三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态监测站网,建立有效的应用模式,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法规与标准化体系,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法律法规;加快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与农业气象等专项法规建设步伐;加强天气、气候、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雷电等业务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规政策环境。
(二)积极筹集资金,保障重点项目的实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气象事业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科技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加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气象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气象信息支撑系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与应急系统、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工程、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服务系统和城市气象服务体系等重大项目的立项、建设工作,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部门合作,做好相关规划的衔接。通过编制和实施重大气象事业发展项目,进一步加强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水利、水文、测绘等部门规划的衔接,集中有限资源建设多部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气象探测、预测预报、服务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我省防灾减灾的整体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的质量。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要加强指导、协调。省气象局要做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对气象事业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省气象局要牵头制订完善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时效。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和吸引国内外气象业务科研高素质领军人才,形成专业团队,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