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川办发[2007]13号 二○○七年一月十日
《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巩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对于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明确了未来5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的主要成就。“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通过落实一系列惠农政策,克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和非典、禽流感、猪链球菌等疫情的不利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1495.7亿元,比2000年增长27%,年均增长4.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455亿元,比2000年增长32%,年均增长5.8%;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粮食总产量达到3409.2万吨,油料总产量达到232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949.2万吨。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发展到1500家,具有带动作用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3万多个,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96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0%以上。
2.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林牧渔业结构由2000年的53.0∶3.3∶41.2∶2.5调整到2005年的43.6∶3.0∶50.1∶3.3,畜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提高了8.9个百分点。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粮、经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71:29调整为2005年的69:31。农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比重提高,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
3.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2.8元,比2000年增加899.2元,增长47.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稳定在54.7%左右;全省深入推进新村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和牧区扶贫5大扶贫工程,解决了12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全省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进了水源工程和防洪工程等一批重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5年累计实现农村固定资产投入1455.7亿元;共改造中低产田土1129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5万平方公里;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8.98%,生态和环境明显改善。
5.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全省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林特产税,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直接补贴,开展乡镇机构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主要问题。“十五”期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受自然环境、投资和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竞争力较弱。部分地区农业的主导产业不够明确,农业结构调整不适应农民增收的需求,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滞后,产业化整体水平较低,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农业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欠账较多,特别是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耕地质量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全省还有59个乡镇、6470个村不通公路,3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教育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较为突出。投入的多元化机制尚未形成,投入不足,投资分散,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2元,在全国排名第21位,在2000年的基础上,差距扩大了103元。省内地区收入差距较大,城乡收入差距为3: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部分农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农民增收难度依然较大,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艰巨。
四是资源和环境制约突出。“十五”期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7亩,低于人均耕地面积0.8亩的警戒线。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较低,农村面源污染、水土流失、资源开发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
五是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构成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农村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深层次体制性矛盾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脆弱,乡村债务问题突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三)面临的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客观的发展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一系列扶农、利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人民生活的改善和需求的多样化必将为农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不断锐减,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更趋尖锐。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制约着农业的更快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也面临着更大的难度。我国在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实现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实现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3500万吨左右,粮食生产自求平衡体系基本形成。
2.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到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左右。
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贫困地区整体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脱贫;农村劳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4.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5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新增工程节水灌面350万亩,解决80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让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乡村通电率达到100%,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500万户,使1500万农民用上清洁能源;建成通乡公路1.6万公里,到2010年,实现90%以上的乡通油路或水泥路,98%以上的村通公路基本形成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络,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
5.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重点改造中小学危房1000万平方米,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800个,建设乡镇文化站3000个,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覆盖目标;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农村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天然林保护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稳步推进,退牧还草基本完成,生态和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以上。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农业经营模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步伐,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确保粮食供需自求平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品种和品质结构,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严格实行耕地保护,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粮食主产区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5个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依靠科技进步,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粮食作物,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加强粮食生产技术、信息和产销服务,提高粮食生产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程度,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粮食生产发展格局;大力推进良壤、良种、良灌、良制、良法配套,建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确保粮食安全。
2.大力发展畜牧业。突出我省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竞争力,带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结构,努力提升川猪生产水平,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猪肉出口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和小家禽畜,实施优质肉(奶)牛、肉羊工程;大力推广畜禽良种,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和牧业新技术,提高畜禽良种比重;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和绿色畜产品,实施动物防控体系工程,确保畜产品安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化经营,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标准化,培育壮大一批畜牧生产、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大户,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支持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
3.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畜产品、果蔬、中药材、茶叶、林竹等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抓好一批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4.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基地化和规模化,通过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支持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到2010年,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3000家,农村专合组织达到2万个,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达到70%以上。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市场营销,推广“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以肉类、皮革制品、乳制品等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和以优质大米系列产品、优质食用油为主的粮油加工业、饲料加工业;推进中药材、名优茶、果蔬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竹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林纸、林板一体化建设。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要创新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广泛吸纳民间资金、积极引进外资等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土,实施“金土地工程”和“沃土工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建设标准粮田60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农家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产出能力。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防止土壤退化,建立全省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
2.加强水利建设。坚持“大中小微结合、蓄引提防并举、新建与挖潜并重”的水利建设方针,以保障城镇供水、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防洪安全、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改善水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快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已成枢纽工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提高水资源效率。
建成紫坪铺水利枢纽、武都水库,开工建设亭子口水利枢纽等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加快毗河供水、小井沟水库、向家坝灌区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十一五”后期开工建设。全面完成我省大、中、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实施“五江一河”干流及其支流重要河段的堤防工程建设,基本形成干支流堤防、干支流控制性水库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体系。
继续实施都江堰、通济堰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成大桥水库灌区一期等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和一批中型骨干水库,根据国家投资安排情况适当新开工建设部分中型水利工程。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盆周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中小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和渠系整治,建设和改造农村机电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不断扩大灌溉效益。
加快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推广节水型耕种技术,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农村经济。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水资源保护工作,到2010年,“五江一河”及主要支流的各类污染物入河总量基本得到控制,实现水功能区达标。全省各江河干流、主要支流、湖泊和水库水质明显改善。抓紧建设四川省水文站网、水质检测站网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基本完成全省防洪抗旱、水文及水利信息化和水土流失监控体系建设。
3.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积极支持农民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因地制宜推广机械化栽播、收割技术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到2010年,全省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以上,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447万千瓦。
4.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推广系统建设,健全种养业良种体系;加强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监测、认证和监督系统与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开展气候适应性评估,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完善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健全以公益性服务和统一综合执法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巩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成果。完善动植物疫病监测、检测和防疫体系,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手段、信息监测手段、重大疫情应急处置手段。加强乡村基层防治手段建设,全面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控制重大疫情的发生和发展。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企业应用现代物流技术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的连锁经营,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加大市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2010年全省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达到2000万人以上,其中向国外输出劳动力3万人以上,累计培训农民工达到2000万人以上。
1.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教育资源,采取政府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知识水平、职业技能,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水平。
2.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大力发展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等劳动密集型农村工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性战略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以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和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
培育和扶持劳务开发龙头企业,推行政府搭台、市场运作,跨地区劳务协作的劳务开发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实施劳务开发品牌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有特色的劳务开发基地,着力发展“川妹子”、“川厨师”、“川建工”等劳务品牌,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
3.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和乱收费,逐步形成劳动者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同工同酬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重点建设“远程见工系统”,完善农民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监管,切实保障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节约型农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减量、节地、节水、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探索农业循环模式。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多层次循环利用,积极探索“秸秆—饲料—沼气”、“秸秆—加工—原料”、“秸秆—食用菌—肥料”等循环经济模式,建设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示范点和示范区。
2.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户办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种、养、加”和以沼气为链条的循环经济模式。以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粮食主产区、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和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区(血吸虫病区、种养大户等)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和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增沼气池200万户以上,到2010年沼气池总量达到500万户以上,约占适宜发展沼气农户的35%以上。
3.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坚持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在天然林保护区、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突出生态功能,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搞好生态工程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封山禁牧舍饲相结合,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健全法制、分清责任、落实主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生态建设成效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省生态系统的侵害。加强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交通通讯、信息管理、林火阻隔、扑救指挥与作业等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水平。
加大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核心、坡耕地改造为重点,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力度,积极抓好川西北沙化退化草原、沙化和石漠化土地、湿地和生态脆弱河流的综合治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十一五”期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防止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牲畜粪便的无害化和集中处理;加大对农民的技术服务支持,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力争到2010年60%以上的耕地亩均化肥投入减少20元,使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1.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理念调整城乡关系,整合城乡资源,通过规划统筹、产业统筹、投入统筹、体制统筹、政策统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联动,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农民在居住、就业、子女入学、公共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平等待遇。
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继续实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工程,扶持壮大小城镇主导产业,培育小城镇经济基础,转移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道路网络,提高通达能力,显著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继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发展农村通讯,到2010年实现95%的行政村通电话,乡镇基本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
积极发展沼气、太阳能、小水电等适合农村发展的清洁能源。搞好村庄和通道绿化,实施乡村整治,建设垃圾收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按照统筹规划、农民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建设农民新村。改善移民集中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移民区域的产业发展。
3.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力推进民族地区“两基”攻坚进程,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完善助学制度。加大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基本建立起覆盖全省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开展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五保户”供养、灾民和特困户救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实现全省通电的2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
加快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农民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党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导向性和原则性问题,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塑造农村新风尚,促进农村和谐。
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加扶贫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信贷扶贫和社会济贫规模。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因地制宜实行整村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扶贫和移民扶贫工程,坚持直接受益和自力更生原则,尽快解决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对少数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创造条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救助制度。
四、区域产业布局
根据四川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实际以及县域经济的不同特点,本着突出重点、分区突破的原则,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分为5大区域(见四川省农业区域布局表)。以此指导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整体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成都平原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和眉山等市的27个县(市、区)。该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以平原为主,是全省自然条件优越、人才资源丰富、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该区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形成农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和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中心。依托城镇集群和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生猪、奶牛、小家禽、蔬菜、优质水果、特色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建成一批标准化和规模化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外销、出口、创汇农业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二)丘陵地区。包括内江、资阳、遂宁、南充、广安、宜宾、乐山、自贡、泸州和达州等市的68个县(市、区)。该区溪河密布、气候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省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但区内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低,经济发展迟缓,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
该区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突出丘区特点,形成粮油生产与加工基地、畜牧业生产与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饲料加工基地、劳务输出基地。重点发展优质生猪、肉羊、肉牛、家禽、水稻、饲用玉米、“双低”油菜、水果、蔬菜、茶叶、蚕桑、苎麻、道地中药材、水产、林竹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三)盆周山区。包括广元、雅安、巴中等市的33个县(市、区)。该区位于四川盆地边缘,以中、低山为主,区内雨量充沛、森林资源丰富、草场草坡面积大。
该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工业原料林生产与加工基地、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名特优新经果林基地。重点发展以圈养为主的草食牲畜、生猪、名优茶叶、干果、道地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建设,搞好生态建设与保护,发展生态旅游。
(四)攀西地区。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州的22个县(市、区)。该区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干湿季节明显,土地辽阔,可垦荒地资源多,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该区要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形成亚热带优质水果基地、优质烟叶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木本生物质能源基地。重点发展优质稻、石榴、烟叶、反季节蔬菜、麻疯树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安宁河谷土地资源,治理干热河谷和沙化、石漠化土地,大力发展太阳能和小水电等农村清洁能源,推进生态工程建设。
四川省农业区域布局表
区域名称 所含县(市、区)
成都平原区 成都市除金堂县、蒲江县、龙泉驿区的16个县(市、区)、德阳市的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
27个县(市、区) 绵阳市的涪城区、江油市、安县,乐山市的市中区、夹江县,眉山市的东坡区、彭山县
27个县(市、区)
丘陵地区 内江市、资阳市、遂宁市、南充市、自贡市、广安市全部,成都市的龙泉驿区、金堂县、蒲江县,德阳市
68个县(市、区) 的罗江县、中江县,绵阳市的游仙区、三台县、梓潼县、盐亭县,眉山市的丹棱县、仁寿县、青神县,
乐山市的井研县、五通桥区、犍为县,巴中市的巴州区、平昌县,达州市的渠县、通川区、达县、宣汉县、
开江县、大竹县,泸州市的江阳区、龙马潭区、泸县、纳溪区,雅安市的名山县,宜宾市的翠屏区、宜宾县、
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
68个县(市、区)
盆周山区 广元市全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达州市的万源市,巴中市的南江县、通江县,泸州市的合江县、
33个县(市、区) 古蔺县、叙永县,宜宾市的兴文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雅安市的雨城区、芦山县、天全县、荥经县、
宝兴县、石棉县、汉源县,眉山市的洪雅县,乐山市的金口河区、沙湾区、沐川县、峨眉山市、峨边县、
马边县
33个县(市、区)
攀西地区
22个县(市、区) 攀枝花市、凉山州全部
川西北高山高原区
31个县(市、区) 阿坝州、甘孜州全部
(五)川西高山高原区。包括阿坝州、甘孜州的31个县。该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既是我省天然林草资源丰富、水资源富集、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文化浓郁的地区,也是我省生态与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该区要发挥天然林草自然景观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形成生态旅游中心,牦牛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青稞商品生产基地,藏药及高原名贵药材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牦牛产品、特色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有效保护天然林草植被、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搞好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工程,治理泥石流灾害、干旱河谷、荒漠化和沙化草(土)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力度。
1.提高支农投资比例,新增财政支出要切实向“三农”倾斜,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增量,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重点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稳定现有各项支农投入的基础上优化投资结构,整合政府支农投资,提高政府资金的投资效率。
2.创新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入农业和农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3.完善补贴机制,扩大补贴范围,健全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护制度。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措施支持农业开发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加强耕地保护,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使全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确保基本农田的相对稳定。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
2.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乡村工业向城镇和园区集中,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
(三)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农业科研院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农业科研院(校)、企业联合攻关,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带头人,强化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与配套,确保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有效供给,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补贴机制,创新农技推广模式。
(四)深化农村改革。
1.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切实化解乡村债务,严防农民负担反弹,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投融资形式。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和农村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4.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5.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和生活消费品市场流通。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创新供销合作社服务方式,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
6.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7.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服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