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年 份:
期 号:
关键字:
按文号:
搜索 高级搜索 重置信息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责       编
编       校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

胡锦涛同志来川视察指导

抗震救灾工作重要讲话

精神的通知

 

川委发[200813号 二○○八年五月十八日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516日亲临灾区视察,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517日,胡锦涛同志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是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动员令,是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六个方面工作要求,有方向、有重点、有措施,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抗震救灾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正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特别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到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中去,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进一步增添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坚决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附:《胡锦涛同志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附:

 

胡锦涛同志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517日)

胡锦涛

 

这次到四川来,主要是实地考察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

这次发生在四川汶川等地的特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抗震救灾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困难局面。几天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四川等受灾省份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紧急行动、全力以赴,奋力抗震救灾,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抗震救灾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临危不惧,顽强奋战,争分夺秒解救被困群众,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英勇顽强的灾区干部群众,向为抗震救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向全力救死扶伤的广大医疗救护人员,向不畏艰险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采访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向无私援助灾区的各地区各部门和全国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支援我国抗震救灾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抗震救灾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正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务必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继续争分夺秒地搜救被困群众。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虽然已经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但抢救被困群众的行动丝毫不能放松。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要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特警突击队作用,在救援队伍进入所有乡镇的基础上,尽快进入所有村庄,排查每一处倒塌房屋,竭尽全力搜救被困群众。

要充分发挥专业救援队伍的优势,实行科学救援,尽最大努力抢救被困群众的生命。

第二,要全力救治受伤人员。这次地震后,截至目前,仅四川省收治的伤员就已达1129百多人,其中不少人伤势十分严重,救治伤员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加强对本地和从各地及部队调集来的医疗救护队伍的组织协调,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生命、医治群众病痛。要切实保障灾区医疗急救物资供应,切实满足救治工作需要。现在,灾区医疗机构的负荷很重,为了保证伤员救治,要统筹安排,及时将部分能够安全转移的伤员送往外省市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救治。目前,灾区防疫力量不足,应采取对口支援的办法,充实防疫专业力量,切实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尤其要重视饮水和食品安全,严防灾区传染病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第三,要想方设法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现在,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面临不少困难。要加强组织调运,继续筹措受灾群众急需的生活必需物资,想尽一切办法把粮食、食品、饮用水、药品、衣被等物资运往灾区。当前,灾区急需帐篷,要采取挖掘库存、抓紧调运、扩大生产、争取外援等办法加以解决,尤其要尽快把已经筹集到的帐篷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要深入灾区群众特别是遇难者家属,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注重做好心理安抚,维护好特殊情况下的社会秩序,确保灾区社会安定、人心稳定。

第四,要抓紧抢修因灾毁坏的基础设施。尽快实现灾区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息,直接关系到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当务之急是要组织精兵强将,克服各种困难,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往重灾区的道路交通,确保抢险救援人员、设备和受灾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能够及时运进去,确保受伤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救治。要采取应急措施,尽快解决灾区用电,解决灾区和救援人员的通信联络问题;抓紧修复供水设施,努力保证居民正常供水。当前,四川灾区仍然余震不断,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严密关注震情,深入开展防震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强对余震的防范,避免造成新的损失。此外,还要加强对已通道路和现有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确保水库大坝等重点设施安全运行,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第五,要做好恢复重建准备工作。这次灾害之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要在做好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及早谋划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工作。要抓紧调查了解群众房屋倒塌、财产损失情况,尽快研究制定扶助措施。要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适时组织相关力量,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要及时调查了解工农业生产受灾情况,研究制定促进恢复生产的政策措施。这次灾情十分严重,倒塌的房屋数量巨大,临时安置的群众为数众多,帮助群众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部署恢复重建工作时,首先要对受灾群众的临时住处和生活作出妥善安排。对这次因灾害造成的孤儿、孤老和残疾人的安置,也要早作安排。

第六,要切实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越是危急时刻,越要加强领导。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加强协调,科学调度,强化责任,严明纪律。地方、部队及各方面救援力量要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特别是要加强军地协调,尽快形成大力协同、密切合作的机制,有序推进救灾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作用,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市县乡村抗震救灾领导体制,确保中央抗震救灾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是对党员干部最现实最直接的考验。现在是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所有党员干部都要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去,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要大力宣传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模范集体和先进人物,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友爱互助,团结一心同地震灾害作斗争。对各方面自发前来参加抗震救灾的人员,要加强引导和管理,既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又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要加强对中央抗震救灾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搞好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

同志们,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订阅须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为公开出版发行刊物,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全国统一刊号CN51—172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991,半月刊,A4开本,约40页码,全年24期。
一、《公报》由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按期直接邮寄给每位订户,保证刊物准确及时送到订户手中。
二、订户可到所在市(州)、县(市、区)工作站、联系点办理订阅手续,由各工作站、联系点统一报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也可直接到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订阅。订阅价每册5.00元,全年24期共计120.00元(含邮寄费)。
开 户 行:工商银行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支行
户  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帐  号:4402208009100215971
本刊社址:成都市督院街30号省政府院内
联系电话:(028)86604546
传  真:(028)86605771
联 系 人:朱 莎
邮政编码:610016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 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二维码 头条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