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年 份:
期 号:
关键字:
按文号:
搜索 高级搜索 重置信息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责       编
编       校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四川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

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

 

川办发[200762号 二○○七年九月十九日

 

《四川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工作方案

 

 

“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发改环资〔2007199号)、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0739号)的要求,围绕我省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抓住我省在工业节能减排中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在电力、冶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煤炭、轻纺等7个行业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28项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广应用,23项技术攻关,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作出科技贡献。

一、现状及思路

近年来我省工业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70%左右。据统计,2006年我省三次产业终端用能比例为2.673.823.6。其中,工业用能8818.7万吨标煤,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2.5%2006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128.1万吨,比上年减少1.8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6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氨氮排放量6.578万吨,比上年减少0.072万吨,未完成年度控制目标。

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是我省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是必然选择。要完成“十一五”我省单位能耗降低20%、平均节能率4.4%、万元GDP能耗降到1.22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5%11.9%、氨氮总量削减6.6%的节能减排总目标,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我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我省科技支撑节能减排工作思路是:企业主体,技术支撑,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一方面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节能减排作贡献;一方面抓好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节能减排。

本方案着力于引导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攻关技术的开发推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

二、重点任务

(一)电力工业(5项)。

1.推广技术(2项)。

1600MW及以上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发电超临界、超超临界压力燃煤发电机组技术。

现状:2007年四川省第一、二台亚临界600MW机组分别在广安和泸州电厂投产,较300MW机组295g/kWh减少12g/kWh14g/kWh,燃煤消耗节约5%左右。

预计效益:每台600MW1000MW机组每年分别节约6.5万吨、10万吨标煤。SO2排放优于400mg/m3的要求,燃烧过程可减少65%的氮氧化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推广示范单位:国电电力川渝分公司、华电四川公司、巴蜀电力公司、四川省投资公司、东方电气集团。

技术支撑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顾问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大学。

2500kV超高压大容量、长距离、安全经济电网技术。

现状:四川电网“十一五”要在川渝电网间形成六回500kV线路的川电东送网对网送电通道,建成直流100kV四川—西北300万千瓦直流互联工程,形成覆盖全省的交流500kV电网,中部是自北向南“梯格形”500kV——六大500kV通道把西部水电送出;建成围绕成都经济圈的500kV双回环网,各市(州)基本形成220千伏环网;电网吞吐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送得出、供得进、用得上”的坚强四川电网。

预计效益:发展500kV超高压电网,到2010年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3575万千伏安,线路6233公里,输电能力较220kV增加6.55倍,网损降低45倍。

推广示范单位:华能国际等。

技术支撑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顾问公司。

2.攻关技术(3项)。

1)直流±800kV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安全经济输电技术。

现状:按我国能源规划,在我国能源优化配置中,我省50000MW以上电能将输送到华中、华东,替代50000MW火电,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开发直流100kV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安全经济输电技术。四川—上海直流100kV输电工程已于20075月开工,预计2011年投产,送电3200MW2012年完工,送电6400MW

预计效益:±800kV特高压输电能力是500kV交流输电的7.4倍,在电损、输变电投资、年运行费用、节省线路走廊都具有很大优势。采用±800千伏级直流与采用±600千伏级直流相比,输电线路可以从10回减少到6回,减少换流站数目及节省输电走廊占地300平方公里。

技术牵头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四川大学。

技术协作单位:成都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国家电网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三峡公司、二滩公司、中国国电、中国华电、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顾问公司、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咨询顾问公司、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

2)交流1000kV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安全经济输电技术。

现状:我省大渡河及支流的水电基地,可形成10000MW以上发电能力。按我国能源规划,这部分电能将以交流1000kV经四川雅安、乐山特高压变电站,到重庆、湖北恩施特高压变电站与中国国家电网相连。工程预计2012年投产。

预计效益:交流1000kV特高压输电能力是500kV交流输电的5倍以上,输电损耗降低4倍。输变电投资、年运行费用、减少换流站数目和节省线路走廊都具有巨大优势。

技术牵头单位:成都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

技术协作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二滩公司、中国国电、中国华电、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顾问公司、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咨询顾问公司、清华大学、四川大学。

3300MW及以上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洁净煤发电技术。

现状: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1025/小时),脱硫效率高,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低,机组容量大,是解决川渝高硫电煤问题,实现火电设备更新换代的有效途径。

预计效益: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是全球最大的循环流化床发电项目,在800900中温下燃烧,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远低于煤粉炉,燃烧过程中加脱硫剂后,脱硫效率≥95%

技术牵头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四川省投资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电电力川渝分公司、华电四川公司、巴蜀电力公司、东方电气集团、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顾问公司、四川大学。

(二)冶金(钢铁、有色金属)行业(11项)。

1.推广技术(6项)。

1)连铸连轧、热装热送工艺。

现状:连铸连轧、热装热送工艺在我省冶金企业还未推开,有很大节能潜力可挖。该工艺技术成熟,但投资巨大。

预计效益:推广该技术,吨钢综合能耗可降低10%。到2010年,预计推广面达40%,即可节能40万吨标准煤/年。

推广示范单位:攀枝花钢铁公司、中国二重集团、四川省川威集团公司、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公司、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攀钢研究院、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四川省冶金设计研究院、重庆钢铁设计院。

2)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

现状:我省高炉、焦炉煤气在优势大型企业利用率已达90%以上,中小冶金企业利用相对较差。转炉煤气总体上尚处于初步利用阶段。

预计效益:到2010年,预计高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面达80%,转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面为50%,焦炉煤气利用推广面达60%,即可利用高炉煤气2.5亿立方,转炉煤气5.5亿立方,焦炉煤气1亿立方,折合21万吨标准煤。

推广示范单位:攀枝花钢铁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公司、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公司、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钢铁设计院。

3)提高高炉喷煤比技术。

现状:2006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高炉喷煤比135公斤/吨。我省比全国平均值低20%左右。采用煤粉替代焦碳有巨大节能效果,综合入炉焦比可降低10%以上。

预计效益:到2010年高炉喷煤量提高到160公斤/吨。按目前高炉综合入炉焦比600公斤/吨铁测算,按照综合入炉焦比降低20%、产铁1300万吨/年计,每年约可节约标煤30万吨。

推广示范单位:攀枝花钢铁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公司、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公司、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钢铁设计院。

4)复杂难选铜、铅、锌矿选矿及尾矿综合利用技术。

现状:我省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年产量超过60万吨,但年产有色金属精矿含金属量仅20多万吨,矿产品供需缺口很大,我省有色金属矿规模小,品位低、矿床构造复杂,采选难度高,能耗高,废渣排放量大。本技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适宜迅速转化。

预计效益:到2010年,我省规模以上铜、铅、锌矿山全面推广选矿清洁生产新技术和尾矿综合利用新技术,可使铜、铅、锌选矿综合利用率提高2%,每年可从尾矿中综合回收铜、铅、锌750吨、1889吨和2981吨,节省标准煤1.12万吨。

推广示范单位:会理锌矿、里伍铜矿、凉山矿业、鑫源矿业。

技术支撑单位:地科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

5300kvA以上电解铝预焙电解槽双平衡控制技术。

现状:2006年我省电解铝产量约42万吨,吨铝综合电耗约1450015000度,折合标煤约1.8吨,是有色行业耗能大户。本技术可节能并实现物料与能量平衡。

预计效益:到2010年,我省电解铝年产能力将超过60万吨,对约80%的电解铝生产线实施改造,吨铝可节能300kwh,预计可节能1.8万吨标煤/年。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启明星铝业、广元启明星铝业、四川其亚铝业集团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锌冶炼过程富氧强化焙烧及加压浸出工艺技术。

现状:我省年产锌约21万吨,现在所用工艺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高,每吨金属锌平均能耗约2吨标准煤。采用强化炼锌新技术,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均可大幅降低。

预计效益:到2010年,预计该技术推广面为50%,可实现综合节能12%,年节约标准煤2.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气体排放1万吨。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宏达(集团)公司、西昌锌业、会东铅锌矿。

技术支撑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

2.攻关技术(5项)。

1)钒钛磁铁精矿非高炉煤基直接还原新技术。

现状: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是世界闻名的复合共生矿,储量超过100亿吨,占全国铁矿的20%,全国钛矿的95%(占世界的33%)。现在选出的铁精矿铁含量53%左右,二氧化钛≥12%,用普通高炉冶炼时钛进入高炉渣,难于回收利用。

预计效益:该技术攻关成功后,可大幅度提高铁、钒、钛的综合回收率(钛的回收率可提高到80%),大幅度降低能耗水平,能耗降低30%,“三废”排放降低5080%

技术牵头单位:攀枝花钢铁公司、恒鼎实业公司、四川龙蟒集团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大学、攀枝花学院。

2)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技术。

现状:目前采用的钒钛磁铁矿选矿方法,有约48%的钛进入尾矿,从尾矿中再选钛精矿时,钛的回收率不到30%52%左右的钛进入铁精矿,通过高炉冶炼进入高炉渣中,难于回收利用。已经形成约6000多万吨高钛型高炉渣(含钛2226%)的堆放量,且以每年300万吨左右的速度增加。

预计效益:攻克并应用本项技术,可使含钛炉渣中钛的回收率达到70%,使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中钛的利用率从现在的15%提高到50%以上。据测算,仅每年新增高炉渣中钛的回收,就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亿元。

技术牵头单位:攀枝花钢铁公司、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龙蟒集团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3)烧结机烟气脱硫技术。

现状:我省钢铁工业每产出100万吨钢,同时产出炉渣80万吨,烟尘10万吨,二氧化碳30万吨,二氧化硫8000吨,氮氧化物3000吨,硫化氢1000吨,氟化氢50吨,氰化氢40吨。烧结厂是钢铁厂对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所排出的废气在整个钢铁厂中所占的比例为:烟尘17%、二氧化硫46%、氮氧化物20%、一氧化碳55%、废水排放5004000m3/h

预计效益:实施该项目后,可减排二氧化硫4.8万吨/年。

技术牵头单位:四川大学、重庆大学。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省川威集团公司、攀枝花钢铁公司、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公司、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4)多晶硅尾气回收和处理技术。

现状:据测算,1000吨多晶硅还原过程中将产生370Nm3氢气,1350吨氯化氢、21600吨三氯氢硅和12000吨四氯化硅,如不回收利用,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预计效益:运用该技术回收上述物料,按目前市价计算每年可直接节约2.48亿元费用,相当于每公斤多晶硅减少248元的成本。

技术牵头单位:峨嵋半导体厂(研究所)、四川新光硅业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大学、清华大学、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

5)电解槽降低阳极效应技术。

现状:电解法生产金属铝时的阳极效应,产生包含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的过氟化碳气体,发生的量虽然较少,但温室效应是一般二氧化碳的6500倍(四氟化碳)和9200倍(六氟化二碳),且非常稳定,在大气中稳定存在万年以上。

预计效益:通过攻关,降低效应系数至0.05/槽·日以下,使电解槽碳氟化物的排放量减少1/3以上。全省推广,相当于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6428万吨。

技术牵头单位:四川启明星铝业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中南大学、贵阳铝镁设计院。

(三)化工行业(8项)。

1.推广技术(5项)。

1)合成氨工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

现状:四川合成氨生产能力400万吨/年,其中大型合成氨生产装置3套,生产能力90万吨/年;中型合成氨生产装置4套,生产能力80万吨/年。通过采用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可达1.14吨标准煤以下,中型可达1.25吨标准煤以下,达到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

预计效益:通过在重点合成氨企业推广,到2010年,预计节能折合标准煤13万吨/年,节水60/吨产品,碳、氢气体排放量减少440Nm3/年,废水中氨、氮浓度小于10-6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美丰化工公司、四川金象化工公司、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泸州天力化肥厂合江分厂、成都玖源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广宇化工股份公司、简阳市泰峰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成达工程公司、四川省化工设计院、四川大学。

2)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

现状:四川现有烧碱生产能力为80万吨,其中离子膜法烧碱占烧碱的比重为25%

预计效益:到2010年,在全省烧碱行业大型企业推广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离子膜烧碱比重达50%,预计比隔膜法烧碱生产工艺节电折合标准煤2.5万吨/年。

推广示范单位:宜宾天原公司、四川金路集团公司、昊华西南化工分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成达工程公司、四川省化工设计院。

3)硫酸法钛白废硫酸综合处理及回收技术。

现状:硫酸法钛白废硫酸综合处理及回收技术已在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万吨/年装置中推广应用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预计效益:通过在全省重点硫酸法钛白企业推广应用,到2010年,预计万元总产值能耗下降0.22吨标准煤,硫酸二次循环利用率大于75%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龙蟒集团。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四川省化工设计院、成达工程公司。

4)双加压法生产硝酸技术。

现状:我省现有重点硝酸生产企业3家。双加压法生产硝酸技术已在四川金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推广应用。

预计效益:通过在全省硝酸行业推广应用,到2010年,预计节能折合标准煤1万吨/年,节水45/吨产品,尾气中NOX含量由50010-6下降到20010-6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泸天化集团公司、四川金象化工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四川省化工设计院、成达工程公司。

5)电石渣制水泥技术。

现状:四川现有聚氯乙烯生产企业4家。电石渣制水泥技术已在宜宾天原公司成功应用,四川金路集团正在建设中。

预计效益:通过在全省主要聚氯乙烯企业推广应用,到2010年,预计节能折合标准煤3.2万吨/年,节水216万吨/年,综合利用电石渣100万吨以上/年。

推广示范单位:宜宾天原公司、四川金路集团。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四川省化工设计院、成达工程公司。

2.攻关技术(3项)。

1)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

现状:四川已有的磷石膏堆放量为4000万吨,每年的排放量为100万吨。

预计效益:综合利用磷石膏100万吨/年。

技术牵头单位:四川宏达化工、四川龙蟒集团。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大学、四川威远石牛化工集团、四川省什邡市蓥峰实业总公司、四川绵竹川润化工有限公司、四川绵竹华丰磷化工有限公司。

2)黄磷尾气净化循环利用技术。

现状:四川现有黄磷生产能力为50万吨,每吨黄磷产生2500立方米黄磷尾气。

预计效益:减少黄磷尾气排放量3亿立方米/年,节能折合标准煤6万吨/年。

技术牵头单位:四川川投集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技术协作单位:、安县启明星磷化有限公司、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化工设计院。

3)炭黑生产节能减排新工艺。

现状:我国炭黑生产工艺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大,每吨炭黑约需消耗2.03.0吨原料油,折合标煤3.1-4.4吨。其中炭黑产品带出的能量不足50%,其余50%以上的能量随炭黑烟排放到大气中,且伴随大量的有害尾气产生。按目前的生产工艺每小时产生的炭黑尾气约3Nm3,其中含有的四氯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约2700Nm3

预计效益:采用本技术,可使炭黑烟气量减少约30%,单条生产线产能至少可提高10%。炭黑尾气的燃烧热值由2315kJ/Nm3左右提高到2706kJ/Nm3,配套炭黑尾气发电装置的发电能力由目前的2500kW提高到2800kW

技术牵头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大学。

(四)建材行业(6项)。

1.推广技术(4项)。

1)水泥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

现状:2006年全省在水泥生产中采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已占全省水泥总产量的21%。本项技术成熟,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显著。

预计效益:水泥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每吨熟料可节省标煤2030kg,到2010年预计该技术有望推广到全行业生产总量的50%,干法水泥产量达4000万吨,可节约标煤60万吨。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峨眉山水泥有限公司、四川金顶集团、四川德阳金八角水泥有限公司、德阳利森水泥有限公司、仁寿汪洋建宝水泥有限公司、峨眉山佛光水泥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川东水泥有限公司、四川双马集团、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广安腾辉水泥有限公司、川威集团。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省建材科研院、西南科技大学、成都建材设计院。

2)节能粉磨设备改造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

现状:水泥生产过程中,水泥粉磨是电耗最高环节,采用先进的立式粉磨并配以挤压机联合系统,可达到节能目的。充分利用水泥窑的余热发电,符合循环经济要求。

预计效益:节能粉磨设备改造到2010年可节约标煤8.5万吨。余热发电技术,1吨熟料余热可发电35度。到2010年,该技术有望推广到全行业35%的企业,可节约标煤8万吨。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峨眉山水泥有限公司、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德阳利森水泥有限公司、广安腾辉水泥有限公司、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川东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省轻工研究设计院、成都建材设计院、四川省建材科研院。

3)陶瓷、玻璃窑炉改造技术。

现状:陶瓷及玻璃纤维、玻璃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对现有窑炉及窑池进行技术改造,包括调整窑炉结构、减少散热、增加保温、热能的第二次利用等,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预计效益:到2010年,该技术有望推广到全行业35%的企业,可节约标煤5.5万吨。

推广示范单位:夹江县建辉陶瓷有限公司、四川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威远大禾陶瓷公司、威远白塔陶瓷集团、四川玻纤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威玻股份公司、明达玻璃成都有限公司、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等。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建材科研院。

4)新型建筑保温隔热墙体材料。

现状:推广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盲孔砖、石膏砌块、节能承重多孔砖等,既利用了工业废渣,又达到建筑节能要求。

预计效益:到2010年,该技术有望推广到全行业35%的企业,可节约标煤5.5万吨。工业废渣利用率增加20%,达到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建普适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绵阳市四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皓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省建材科研院、四川省建筑科研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华西集团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

2.攻关技术(2项)。

1)建筑节能能效测评技术。

现状:建筑节能能效测评技术是评估节能建筑是否达到国家节能设计标准并将其主要节能技术指标进行标识的一种能效测试和评价技术。目前无成熟技术,无法对建筑节能有效监控测评。

预计效益:攻克本项技术有望对建筑节能实行有效监控。

技术牵头单位:四川省建筑科研院、四川省建材科研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

技术协作单位:西南交大、西华大学、四川大学。

2)利用工业余热和废渣制备微纳粉体关健技术。

现状:利用自主开发的“以过热蒸汽为动力的微纳粉体加工设备”为技术依托,进行装置放大试验及中试、示范,建成年产10万吨的微纳粉体示范生产线一条。

项目利用了工业余热和废渣,项目产品可用于高性能混凝土,也可作高分子材料的填充剂。

预计效益:到2010年可减排废渣10万吨。

技术牵头单位:西南科技大学、中国燃汽涡轮研究院。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江电粉煤灰环保开发有限公司、华西集团。

(五)煤炭行业(6项)。

1.推广技术(3项)。

1)煤矿瓦斯发电技术。

现状:中国煤田瓦斯资源储量非常丰富,约35万亿m3。四川年产原煤约8000万吨,年抽排瓦斯量约6亿m3,现综合利用率不足5%,绝大多数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既严重浪费资源,又大量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煤矿瓦斯发电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预计效益:1Nm3瓦斯(纯)可发电3.0kwh,每消耗1Nm3瓦斯(纯)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5kg。采取先示范后推广办法。2010年前在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装备55台瓦斯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6000kw);地方煤矿装备40台(总装机容量20000kw)。瓦斯利用率达到25%,预计年发电获得经济效益1.8亿元,减排二氧化碳约150万吨。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攀煤集团公司、芙蓉集团公司、广能集团公司、达竹集团公司、广旺集团公司、川南煤业公司)、威远煤矿、钓鱼台煤矿、蔡山洞煤矿。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济柴集团、山东胜动公司。

2)重介选煤技术。

现状:重介质选煤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选煤技术,具有分选精度高、效率高、回收率高、对原煤煤质变化的适应性强等优点。与其他分选方法相比,可提高精煤产品回收率35%,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目前全国已普遍推广应用,而四川省内只有攀煤集团公司、双鹰集团公司等少数企业推广应用。

预计效益:按全省年原煤产量的50%入洗计算,每年可多回收煤炭(精煤)120200万吨,减少无效运输量12000万吨公里,年创经济效益8亿元以上。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芙蓉集团公司、广能集团公司、达竹集团公司、广旺集团公司、川南煤业公司)、威远煤矿、炉坪煤矿、团坝煤矿。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科总院唐山分院、四川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3)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

现状:现有煤矿煤矸石利用不足20%,绝大多数作为矿山废弃物堆放于矸石山,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因堆存产生的大量污水和自燃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且部分矸石山存在泥石流危险。

预计效益:利用煤矸石作燃料建煤矸石发电厂,利用矸石和电厂粉煤灰作原料制矸砖和粉煤砖、矿渣水泥等。全省年产煤矸石约2200万吨,按综合利用60%计算,每年可发电26亿度、制砖200000万匹、生产水泥470万吨,年产值20亿元以上,每年可减少土地占用近1000亩。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攀煤集团公司、芙蓉集团公司、广能集团公司、达竹集团公司、广旺集团公司、川南煤业公司)、威远煤矿、钓鱼台煤矿、蔡山洞煤矿。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安全科学研究院、重庆煤炭设计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2.攻关技术(3项)。

1)薄及极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现状:四川省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135亿吨。其中薄及极薄煤层储量占60%以上,矿井平均煤炭回收率不足30%,其主要原因是薄及极薄煤层的作业空间小,开采技术和装备落后,安全要求高,开采难度大。

预计效益:通过开发能适应薄及极薄煤层开采的技术和装备(如机械化采煤装备等),薄及极薄煤层矿井煤炭回采率达到60%,四川省煤炭资源可多回收28亿吨以上。

技术牵头单位:攀煤集团公司、芙蓉集团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安全科学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矿大、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煤科总院、广能集团公司、达竹集团公司、广旺集团公司、川南煤业公司、嘉阳煤矿、威远煤矿、内江双鹰集团公司、天地科技公司、重庆永荣煤矿机械厂、无锡煤机厂、鸡西煤机厂。

2)矸石井下充填技术研究。

现状:现有煤矿煤矸石98%以上要运到地面(仅20%左右被利用),绝大多数作为矿山废弃物堆放于矸石山,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同时污染环境。开发矸石井下充填技术意义重大。

预计效益:按年煤炭产量8000万吨、矸石量2200万吨、井下矸石充填20%计算,则每年可节约土地400亩以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牵头单位:广能集团公司、达竹集团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炭设计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矿大、重庆大学、攀煤集团公司、芙蓉集团公司、广旺集团公司、川南煤业公司、威远煤矿。

3)复杂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关键技术研究。

现状:复杂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技术是我国煤矿的技术难题,不仅不利于综合利用,更不利于矿井治理灾害。四川煤田煤层又主要是复杂低透气性煤层,矿井瓦斯抽采率均不足20%(国家标准45%以上),与综合利用和治理灾害要求相差甚远。

预计效益:全省同类条件煤层的储量约60亿吨,四川同类条件煤层年产量约3500万吨。如通过技术攻关将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率提高到45%,年增加瓦斯抽采量1.1亿m3,可增加4.2Kw瓦斯发电能力,新增发电量3.3亿kwh,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50余万吨。

技术牵头单位: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攀煤集团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煤科总院重庆研究院、煤科总院西安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四川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芙蓉集团公司、广能集团公司、达竹集团公司、广旺集团、川南煤业公司、威远煤矿、钓鱼台煤矿、蔡山洞煤矿。

(六)机械行业(3项)。

1.推广技术(2项)。

1)大型高效发电设备、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现状:可再生新能源的应用和提高水电火电设备效率已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问题。我省在风电、水电设备、核电成套设备产品的系统设计技术,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风电机组产品技术性能的改进与优化技术,批量生产工艺技术和工艺装备的研发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预计效益:我省大型发电设备的年产量如能提高1%的发电效率将产生30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到2010年底,全国风电总装机规模达到400kW。东方汽轮机厂单台容量1500千瓦的风机年产量可达到300台以上。通过提高水电火电设备效率和应用可再生新能源发电设备预计年节约煤耗100万吨以上,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推广示范单位: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股份公司、中国二重集团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2)电机变频控制节电关键技术及智能化变频成套开关技术及其装备。

现状:变频调速是以改变电机频率和改变电压来达到电机调速目的的技术。我省在变频控制成套设备研制方面具有技术开发的比较优势,其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前景广阔。

预计效益:我国电动机总装机容量约5.8亿千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60%70%。如果按电动机总容量的10%进行调速改造,按年平均运行4000时、节电率20%25%计算,年节电潜力为320亿—400亿千瓦时。

推广示范单位:成都佳灵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四川电气设备成套厂、新希望深蓝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国家标准化电工委员会、天津低压电器研究所、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攻关技术(1项)。

1)面向材料资源节约的大型机电装备产品设计制造技术。

现状:通过采用数字样机技术和优化设计技术减少大型机电装备产品制造过程中能源的消耗。主要关键技术方法有:数字样机技术,金属材料智能优化下料技术,可回收性结构设计和再制造技术,先进制造工艺与信息管理技术,节约型制造技术等。

预计效益:在大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中实现金属材料的利用率在85%,在50家制造企业中推广应用,年节约金属材料10万吨以上。

技术牵头单位: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二重集团公司、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公司、夹江水工机械厂、四川普什宁江机床集团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机械设计研究院。

(七)轻纺行业(9项)。

1.推广技术(6项)。

1)制浆造纸低能耗蒸煮工艺、封闭筛选、氧脱木素、无元素氯和全无氯漂白技术;造纸机采用新型成型反压榨、全封闭气罩、热泵技术。

现状:我省制浆造纸及纸制品企业280余家,造纸废水排放量20950.7万吨/,是重大的水污染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预计效益:到2010年,该技术有望推广应用到我省30%以上的造纸企业,节能20%以上,排污负荷减少1/3以上,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吨标煤降16%左右。

推广示范单位:乐山永丰纸业、宜宾纸业、成都锦丰纸业、乐山福华纸业、瑞松纸业、犍为县凤生纸业、长宁竹海纸业、雅安中竹纸业、安县纸业、四川维达纸业。

技术支撑单位: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重庆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

2)白酒业和酒精业节能、减排、增值综合技术。

①白酒业。

现状:目前该技术推广范围仅占全省白酒总产量的10%左右,仅有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少量大型骨干企业采用。

预计效益:该技术可使万元产值能耗下降0.15吨标煤,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50%增加到80%以上。预计到2010年,本项目到期后推广范围将占全省白酒总产量的55%,即33万吨,年节约标煤总计10万吨,节水总计95万吨。

②酒精业。

现状:我省目前现有酒精生产企业30家左右,生产能力60万吨/年左右,而该技术推广范围仅占全省酒精总产量的5%左右。

预计效益:该技术可使万元产值能耗下降0.15吨标煤,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年,节约用水50/吨酒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50%增加到90%以上。

预计到2010年,本项目到期后推广范围将占全省酒精总产量的50%左右,每年共计可节约标煤约6万吨,节约用水1500万吨,增加二氧化碳回收量10万吨,增加回收薯类粗饲料20万吨,全省酒精行业节能减排总效益在1亿元以上,节水1500/年。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剑南春集团、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郎酒集团、四川威远三维酒业有限公司,四川省绵竹酒精厂。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3)锅炉废气净化石膏型卤水技术。

现状:本技术利用制盐电站锅炉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处理卤水的资源,既充分利用了废气,大大减轻了锅炉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充分回收锅炉废气热量,产生的废渣也可进行综合回收利用。

预计效益:预计到2010年该技术有望推广应用到我国全部盐行业40%以上的企业,年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约7.5万吨,废渣综合利用新增产值约1.3亿元。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四川大学。

4)纺织丝绸行业水、碱及余热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现状:目前该技术在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绵阳南山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得到应用,应用面较小,仅占我省缫丝和印染行业产量的12%左右。

预计效益:万元产值能耗降低0.126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40吨,万米碱耗降低0.12吨,企业运行成本降低35%。到2010年,预计该技术推广面可达到60%,全省将减少标准煤用量10万吨、减少用水量900万吨,减少烧碱耗量3000吨。

推广示范单位: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南山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南充云禾印染有限公司、遂宁新绿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省纺织工业研究所、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四川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5)印染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

现状:该项技术主要是在印染行业推广应用,目前已有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遂宁新绿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应用,应用面仅占全省印染企业15%左右(以行业产值计)。

预计效益:万元产值能耗降低0.248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70吨,万米排污减少(化学需氧量)0.015吨。据应用企业测算,实施印染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后,印染前处理运行成本节省510%。到2010年,预计全行业推广面达到55%,则全省将减少标准煤用量12万吨、减少用水量1000万吨。排污减少(化学需氧量)500吨。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益欣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南充云禾印染有限公司、绵阳南山印染有限责任公司、遂宁新绿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省纺织工业研究所。

(6)稀土催化燃烧节能技术和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

①稀土催化燃烧节能技术。

现状:目前国内外各类燃气加热设备均是采用传统火焰燃烧技术。火焰燃烧一是产生大量不具有加热功能的可见光,造成能量损失,二是空气中的氮气参与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燃烧不完全还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碳氢等有毒气体。采用稀土催化燃烧技术就可大幅度减少以上问题。

预计效益:应用于食品烘干,涂装和烤漆生产线,印染、木材、药材、粮食等干燥作业的工业燃气红外线催化燃烧器比传统的电红外加热节能50%以上,比瓦斯红外线燃烧器节能25%以上;应用于家庭燃气灶、火锅灶、餐饮商用灶的民用催化燃烧器节能20%以上;用于工业有机废气(主要是三苯、醇、酮、酯)的催化燃烧器可将废气净化率提高到95%以上。到2010年,推广应用到约占全省总量40%的各类燃烧器,年可节约用气总计10亿立方米,创造经济价值10亿元以上。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天健催化燃烧有限公司、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

②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

现状: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包括汽油车,摩托车,柴油车,压缩天然气(CNG

车和LPG、甲醇等其他代用燃料车。机动车尾气中存在HCCONOX和颗粒物(PM,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地表臭氧和过氧化物等强致癌致突变物质,直接危害人的健康。同时机动车尾气还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和空气能见度的降低。目前是处于机动车排放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减排的主要对象。据预测仅国内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市场在“十一五”末期将达到200亿元/年左右。

预计效益:该技术应用于汽油车,柴油车,摩托车,压缩天然气汽车,甲醇,乙醇等替代燃料车以及通用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尾气排放治理,是减排的核心技术。国内已有数10亿元的市场份额,2010年国内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00亿元左右。此外还有巨大的国际市场,预计产值将达到50亿元左右。

推广示范单位:四川中自尾气净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撑单位:四川大学。

2.攻关技术(3项)。

1)传统固态发酵白酒蒸馏降耗增效关键技术。

现状:目前该项技术还在处于攻关研发阶段。

预计效益:采用该技术后,可使己酸乙酯的提取率≥75%,高沸点香味成份提取率提高50%以上,能耗降低30%以上,生产每吨浓香型白酒耗标煤≤1400公斤

技术牵头单位: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2)节水、节能型印染新技术。

现状:目前该项技术还在处于攻关研发阶段。

预计效益:万元产值能耗降低0.26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0吨,万米排污减少(化学需氧量)0.012吨。如果该项技术到2010年推广面达到50%,全省将减少标准煤用量12.2万吨、减少用水量540万吨,排污减少(化学需氧量)258吨。

技术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四川省纺织工业研究所。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益欣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遂宁新绿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3)绿色节能油墨、树脂及复合胶关键技术。

现状:目前该项目处于中试、产品试用阶段。

预计效益:应用本产品取代国内现有传统油墨、树脂及复合胶产品后可实现年节电4.86.1亿度,约6亿元;年减少石油消耗220240万吨,约72亿元;减少苯类溶剂排放180220万吨;减少酮类、酯类溶剂排放100120万吨;减少废水排放4.8万吨。

技术牵头单位:成都国和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技术协作单位:复旦大学、广东省顺德市长江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八)可再生能源领域(3项)。

1.MW级并网聚光光伏(CPV)示范电站。

现状: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始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在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重点科技攻关项目——MW级并

网聚光光伏(CPV)示范电站在西昌举行了开工典礼。

预计效益:在完成建设之后可立即投入运营,可生产4200万度电,按太阳能电网收购价以每度0.5元计算,6年左右即可收回投资。据预测未来30年,中国用于电力投资约18400亿美元,每年约613亿美元。我们如获得0.5%的份额即有年3.1亿美元的合同。每年产值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利税在6亿元以上并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长率发展。

技术牵头单位:成都钟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大学、四川中光防雷科技公司、成都菲斯特公司、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北京科诺伟业公司。

2.利用麻疯树能源植物开发生物柴油及产业化示范工程。

现状:我省资源丰富,多年来已对麻疯树的种植和生物燃油的提取进行了综合研究。目前麻疯树种植及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已纳入联合国支持的示范基地。

预计效益:构建从麻疯树种植、麻疯果、麻疯果毛油到生物柴油设备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到2010年,我省计划利用攀枝花市和凉山州的宜林荒山荒地和边际土地,发展麻疯树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200万亩以上,生物柴油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

生物柴油产业链总体规模达到5亿元,到2015年总体规模达到10亿元。

技术牵头单位:四川大学、长江造林局。

技术协作单位:四川省林科院、攀枝花市林科所、凉山州林科所、中海油、中石油、川晨生物柴油公司、四川长江科技公司。

3.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研发。

现状:我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已将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研发列入专项支持。2.5MW级风力发电设备的研制已列入国家支持计划重大项目。

预计效益:2010年产能达到1000台,预计产值70亿。

技术牵头单位: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东方铸造公司、东方自控公司、东方树脂公司、东风电机公司、东方日立公司、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立技术推动节能减排协调机制。省政府成立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联席会议负责制订技术推动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研究制定指导推动政策和措施,督促落实工作任务。

联席会议召集人:黄彦蓉副省长、杨国安副秘书长。

成员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国资委、省环保局、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知识产权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省统计局、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省科技厅主要承担办公室日常事务和牵头负责攻关技术的组织协调,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知识产权局配合实施;

省经委、省国资委牵头负责推广技术的组织协调,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配合实施;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节能减排推广技术项目、攻关技术项目的统筹规划,纳入全省“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计划,负责新能源领域技术项目的组织协调。

(二)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和落实好税收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全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各部门通过整合现有资金,努力调整支出结构,在现有专项资金中列出一定比例安排支持节能减排的推广技术项目和攻关技术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节能减排技术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认真落实好节能减排和环保新产品(设备、技术)目录的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三)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入。支持企业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投入的考核评估制度,对推广技术实施效果好的企业给予后补助和实施奖励。

(四)加强节能减排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节能减排技术专利申请和专利保护绿色通道。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成都代办处开设节能减排专利申请快速通道,加快办理专利申请程序。对节能减排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优先给予专利申请资助。指导和帮助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示范单位、技术支撑单位、技术牵头单位,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防范重大建设项目的知识产权(专利)纠纷。依托多国专利数据库为研发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和产品,提供专利检索分析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节能减排专利文献专题数据库和分析系统。

(五)加强指导服务。省级相关部门强化对节能减排推广技术项目、攻关技术项目实施的联动互动,集成人、财、物资源,形成支持合力,在项目上和政策给予倾斜支持,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上给予支持,在信息服务、宣传培训、产学研联盟建设、政策法规指导等方面加强服务,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相关项目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市(州)人民政府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制订实施方案,形成全省以技术推动节能减排的联动格局。

(六)细化任务,落实责任,落实项目安排。2007年全面启动28项推广技术,2008年达到推广面预期目标的40%2009年达到预期推广目标的80%2008年全面启动攻关技术,2010年完成全部攻关技术项目的考核验收。企业是技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应加强工作计划制订和实施,加大工作力度。每个行业攻关、推广技术要逐项落实到对应的主管部门并落实专人负责的指导协调督促小组,抓好工作落实,定期检查督促。省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加强对本方案实施进度的检查督促。

   
 
   
 
 
订阅须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为公开出版发行刊物,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全国统一刊号CN51—172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991,半月刊,A4开本,约40页码,全年24期。
一、《公报》由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按期直接邮寄给每位订户,保证刊物准确及时送到订户手中。
二、订户可到所在市(州)、县(市、区)工作站、联系点办理订阅手续,由各工作站、联系点统一报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也可直接到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订阅。订阅价每册5.00元,全年24期共计120.00元(含邮寄费)。
开 户 行:工商银行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支行
户  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帐  号:4402208009100215971
本刊社址:成都市督院街30号省政府院内
联系电话:(028)86604546
传  真:(028)86605771
联 系 人:朱 莎
邮政编码:610016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 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微信
    微信二维码
  • 微博
  • 客户端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 头条号头条号
    头条号二维码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