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年 份:
期 号:
关键字:
按文号:
搜索 高级搜索 重置信息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责       编
编       校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

 

川办发[200810号 二○○八年一月二十三日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根据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实现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明确发展思路,落实增产增收目标

2008年我省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努力推动我省农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3465万吨,比上年增产15万吨(其中小春增产5万吨、大春增产10万吨),种植业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30元以上。

小春生产各地要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2008年小春增产增收的意见》(川办函〔2007275号)要求,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努力夺取小春丰收,实现“开门红”。大春生产要按照“稳定面积攻单产、科技避灾争主动、优化结构提品质、产业化经营增效益、实现增产又增收”的思路,稳定提高水稻,主攻旱粮生产,突出抓好玉米,大力发展马铃薯,积极扩种大豆,增加精细蔬菜,大抓名特水果,发展道地药材,提高名优茶比重。计划全省大春粮食总产达到2704万吨,增产10万吨;蔬菜产量1200万吨;食用菌55万吨;水果产量152万吨;茶叶产量5.6万吨;中药材10万吨。力争大春季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

二、落实关键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一)采取多种途径,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严格对征用基本农田的审批制度,严禁非法乱占滥用耕地。同时,在依靠科技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上狠下功夫。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蓄水情况,采取分段育秧,推广旱育稀植育秧技术,实行大、中、小苗配套,千方百计多栽水稻;通过改制复种和“三田”改旱,在大抓春玉米的同时扩大二季玉米和增种田坎玉米,稳定玉米播种面积;通过改制复种、大搞“增种”增加红苕面积;盆周山区要通过调整作物结构扩种马铃薯,川东南沿江河谷地带大力推广早春地膜马铃薯,川中丘陵地区充分利用旱地预留空行增种马铃薯;要通过推广“麦//豆”种植新模式和春玉米间作冬大豆以及利用果园、桑园、田边地角等扩大大豆面积。通过上述途径,力争2008年全省大春粮食面积稳定在721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2950万亩、玉米1850万亩、红苕1250万亩、马铃薯450万亩、大豆370万亩。

(二)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提高粮油作物单产水平。以“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为契机,在全省扎实开展“66422”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即集中成片建立亩产600公斤水稻、600公斤玉米、400公斤小麦、200公斤油菜、2000公斤马铃薯(鲜薯)的千亩展示片和万亩示范区,集成创新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增产技术。开展高产攻关,创建一批亩产700公斤水稻、700公斤玉米、500公斤小麦、225公斤油菜、3000公斤马铃薯(鲜薯)的百亩超高产典型。通过百亩攻关、千亩展示和万亩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

(三)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尽力减轻灾害损失。始终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动摇。确立“顺势而为、主动应对、科学制旱、积极避旱”的抗旱工作思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变以抗为主为防抗结合,变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继续切实抓好以早制旱、以水制旱、以旱制旱、以调制旱、以改制旱、以科技制旱和以多制旱等制旱措施的落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开展病虫电视预报。加强植保专业防治队伍建设,重大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搞好高毒农药替代工作,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通过努力,确保全年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将病虫灾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三、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做大做强优质粮油、农产品加工、高效园艺等产业,着力建设一批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马铃薯、优质油菜、优质蔬菜、名特水果、名优茶叶、道地药材、优质蚕茧等生产示范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带形成,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继续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依托高效园艺产业示范工程、油料生产振兴行动和优势柑橘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加大园艺和油料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示范,努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挖掘特色优势作物的增产和增效潜力。力争全省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达到213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达到87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达到920万亩,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明显加快,优质水果、名优茶叶、精细蔬菜的比重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

四、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围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从关键技术研发、实用技术推广、资源高效利用、农民素质提升四个方面强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力争在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集约化、轻简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创新推广机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把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有机融合,实现人员、技术、品种、物资、信息等“五入户”,扩大实用技术覆盖面。力争全年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培训新型骨干农民和科技示范户6万人(户),辐射带动60万农户科技推广;推广水稻旱育秧2050万亩、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200万亩、玉米地膜覆盖栽培750万亩、脱毒马铃薯200万亩、旱地新三熟“麦//豆”种植模式300万亩、免耕栽培技术2000万亩。

五、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

切实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强化以土地平整、地力培肥、渠系配套、农田节水、地力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的地力水平和产出能力。

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优粮工程标准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省“金土地”工程等项目,完成12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和省“育土工程”项目,为1000万户农户提供无偿的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完成示范推广面积3750万亩,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实施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稻田保护性耕作项目和地力培肥项目,示范推广稻田秸秆还田免耕技术,秸秆还田面积达到800万亩。

六、强化监督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推进市场准入,完善可追溯制度,构建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相关企业按标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全面完成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力争全年新制(修)订农业标准40个,新增通过“双认证”的市级检测中心2个,新建县级检测站10个;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00万亩,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0个;新建绿色食品基地50万亩,新申报绿色食品50个、有机食品20个;创建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500万亩。通过努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以农村能源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纽带,通过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40万口和配套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推广“猪—沼—果(菜、茶、粮等)”能源生态模式,发展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按照“节水养殖、干湿分离、沼气处理、种养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联户沼气和集中供应沼气工程试点,在集约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建设与养殖规模匹配的沼气工程和沼液灌溉设施。在污水管网难以覆盖的区域、农民社区、农家乐和农村中小学兴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在甘孜州实施“富民安康工程”惠民项目太阳灶工程,在藏区实施“一灶一炉”温暖工程,推广太阳灶和安装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在秸秆丰富地区探索生物质燃料运营模式,开展秸秆固化成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等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试点示范,缓解秸秆禁烧压力。

八、推进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营销合作组织、加工流通企业等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改善营销服务,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积极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融资机制、运行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体系+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升级,将优势农产品转化为优质产品,打造名优品牌。继续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依法规范专合组织的运作,维护专合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支持专合组织发展经济实体,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增强对农民的组织和带领作用。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加大对示范村的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发挥好示范作用,带动“一村一品”发展。农业部门要继续联系龙头企业,从品种推介、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政策咨询等多方面提供服务。力争全省大春季农产品订单面积达到200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稻90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400万亩、优质菜120万亩、优质果60万亩、优质茶55万亩。评选认定“四川名牌农产品”40个。

九、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增产增收目标任务的实现

实现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任务,强化行政推动是关键。一要强化政策落实。

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要强化目标管理。按照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将2008年粮食产量指标层层分解,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三要强化资金投入。增加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各地应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研究解决项目实施工作经费。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应逐步增加用于扶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力度。四要强化农资监管。扎实开展“农药种子肥料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6个新规定。抓住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以农药、种子、肥料为重点,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五要强化作风转变。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搞好技术培训,抓好示范样板,辐射和带动大面积生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搞好技术、信息和市场服务,协调解决好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为夺取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作出应有贡献。

附件:2008年各市(州)粮食面积产量任务分解表(略)
   
 
   
 
 
订阅须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为公开出版发行刊物,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全国统一刊号CN51—172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991,半月刊,A4开本,约40页码,全年24期。
一、《公报》由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按期直接邮寄给每位订户,保证刊物准确及时送到订户手中。
二、订户可到所在市(州)、县(市、区)工作站、联系点办理订阅手续,由各工作站、联系点统一报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也可直接到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订阅。订阅价每册5.00元,全年24期共计120.00元(含邮寄费)。
开 户 行:工商银行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支行
户  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帐  号:4402208009100215971
本刊社址:成都市督院街30号省政府院内
联系电话:(028)86604546
传  真:(028)86605771
联 系 人:朱 莎
邮政编码:610016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 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微信
    微信二维码
  • 微博
  • 客户端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 头条号头条号
    头条号二维码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