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年 份:
期 号:
关键字:
按文号:
搜索 高级搜索 重置信息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责       编
编       校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发展改革委 省统计局《2005年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

下一步工作建议》的通知

 

川办发[2005]39号 二○○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统计局2005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对照检查今年和“十五”计划完成情况认真查找差距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圆满完成今年和“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同时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明年经济工作的准备,为“十一五”规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5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

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统计局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三个转变”,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01.3亿元,增长11.6%,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增长6.3%、15.3%和10.2%。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存在增长速度放缓、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工业经济效益增长减缓、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现将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全年预测

(一)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受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430万吨,增产103.7万吨,增长3.2%,其中,小春粮食增产43.7万吨,大春粮食增产60万吨。油菜籽产量达到168.7万吨,增产3.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肉类总产量达到621.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5%。

2.工业生产增势较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83.6亿元,增长23.5%,比全国高7.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亿元,增长39.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2.6点,同比提高18.4点。

3.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0.2亿元,增长28.9%,比去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投资增长92%,煤炭开采及选矿业投资增长1.8倍,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42.4%,水电业投资增长51.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3.3%,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9.9%。非国有投资完成1528.9亿元,增长35.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5.6%。

4.消费需求稳中趋旺。前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4亿元,增长13.9%,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旅游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569.4亿元,增长25.4%。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由上半年的3%回落到三季度的2%,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跌0.7%,是自2003年1月以来的首次下跌。

5.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前三季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4亿元,增长2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73.7亿元,增长16.3%。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30.9亿元,增长18.9%,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6659.8亿元,增长10.1%,比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存差由年初的1986亿元扩大到2971亿元。

6.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56亿美元,增长12.4%,其中,出口33.4亿美元,增长21.4%。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增长56.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6亿美元,增长69.8%;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99.8亿元,增长54%。

7.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省级财政用于教育、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达82.7亿元,增长11.3%,落实转移支付资金1亿元支持中小学危房改造,安排1.5亿元支持乡镇卫生院的改建,“两免一补”到位资金5.7亿元。新增寄宿制学生2万人,其中,补助困难学生1.1万人。卫生事业继续加强,31个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完成29个;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完工72个,在建8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完工122个,在建106个;新增的1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工作进展顺利。省科技馆、省博物馆已开工改建和新建。

8.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新增退耕还林110万亩、退牧还草1300万亩、荒山造林140万亩。“三江”流域超标排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加大,对237户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限期治理。全省空气质量和江河水质有所好转,18个地级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3%,比去年同期高12.5个百分点;五大河流64个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5.9%,比去年同期高9.3个百分点。

9.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全省21.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4.3万人,增加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152.7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8.2亿元。

10.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9元,增长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81.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2元,增长16.7%。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增长速度放缓。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6%,比去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去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幅比去年同期低1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低1.1个百分点。

2.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是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幅呈“高开低走”态势,由一季度的21.1%回落到三季度的11.7%。二是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前三季度农民生产费用现金支出同比增加132元,增长25.3%。三是农产品价格持续回落,仅在三季度因农产品价格下跌,使农民人均减收36.4元。四是猪链球菌疫情加剧了猪肉价格下降,导致农民人均减收15元。

3.工业经济效益增长减缓。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幅比去年同期低13.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亏损面23.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亏损额2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亏3.9亿元。

4.能源供求紧张。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电力企业发电量705亿度,增长9.3%,比去年同期低4.2个百分点。原煤产量3451万吨,增长7.4%,比去年同期低11.3个百分点。今年将新增火电装机216万千瓦,今冬明春全省电煤日均需求量从年初的6.5万吨增加到9万吨,增长38%,日均电煤缺口2万吨。

5.劳动就业压力较大。截至9月末,城乡从业人员4700万人,比年初增加9万人。前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2.7万人。今年高校毕业生14.9万人,增长36%,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中专、中职毕业学生近30万人。

6.突发性事件影响较大。今年,全省有17个市(州)、93个县(市、区)发生洪灾,受灾人口954万,直接经济损失62亿元。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涉及10个市、32个县(市、区),川猪外运、旅游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民增收受到抑制。

(三)全年经济预测。

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将保持适度增长,今年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预计将分别增长4.3%、9.2%,经济发展的外需动力依然强劲;从我省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看,经济处在新一轮的上升期,投资、消费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较强。从总体上讲,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持续增长的态势,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能如期完成。预计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出口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元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低于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二、“十五”计划预计完成情况

对照《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五大类目标,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主要经济指标已经提前完成,绝大多数指标经过努力能够圆满完成,产业结构等个别指标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具体情况如下:

(一)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看。“十五”前4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1%,比“十五”计划原定的8%高出3.1个百分点。2004年生产总值达到6556亿元(2000年价格计算为610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5890亿元的目标。预计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75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美元。

(二)从结构调整预期目标看。“十五”前4年我省三次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3.6∶39.4∶37调整为2004年的21.3∶41∶37.7,第一产业比重比“十五”计划目标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十五”计划目标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十五”计划目标低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已提前完成“十五”提高1.3个百分点的计划目标;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预计要完成第一产业比重降低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的计划目标难度较大。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56.7∶18.7∶24.6调整为2004年的52.2∶19.5∶28.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比“十五”计划目标高1.5个百分点,已提前完成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比“十五”计划目标分别高0.8和低0.7个百分点,按照前4年的年均分别降低1.25和提高0.9个百分点的趋势判断,预计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能够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十五”前4年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与“十五”计划目标持平。2004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1.1%,按照“十五”期间的发展速度,预计2005年我省城镇化水平能够完成“十五”计划32%的目标。

(三)从科技教育预期目标看。“十五”前4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1.1%增加到2004年的1.45%,预计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能够完成“十五”计划1.5%的目标。2004年初中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4.4%和20.7%,提前完成“十五”计划90%和15%的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升学率为64%,预计2005年达到70%左右,基本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四)从生态环境预期目标看。“十五”前4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08万亩,超出“十五”计划500万亩的目标。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2004年达到27.94%,预计200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将完成计划28%的目标。2004年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预计今年能够完成28%的“十五”计划目标。今年9月,在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18个地级市中,有1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达标率为83%;五大河流64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55个断面达标,达标率为85.9%;长江干流出川断面达到标准,基本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大中城市空气质量稳定在Ⅱ级、主要江河干流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和长江干流出川断面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五)从人民生活预期目标看。200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10元,比“十五”计划7700元高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80元,比“十五”计划2300元高280元,均提前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十五”前4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4.5%之间,预计2005年在4.5%左右,能够完成“十五”计划5%以内的控制目标。“十五”前4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1年的4.4‰下降到2004年的2.8‰,呈逐年下降趋势,预计能够实现“十五”计划控制在7‰以下的目标。

三、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建议

今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做好后两个多月的工作,既关系到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关系到“十五”计划的圆满完成。为此,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一手抓今年和“十五”计划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手抓“十一五”规划的制订和明年经济工作的准备,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五”计划目标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对照全年和“十五”计划目标任务进行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影响目标任务完成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对已提前完成的目标,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对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目标,要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对差距较大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争取最好的结果。各项工作务必要抓紧、抓细、抓实,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产业和项目上。

(二)扎实抓好农业生产。切实加强大春粮食的收购工作。搞好晚秋作物生产和小春的各项备耕、播种工作,力争全省晚秋粮食作物面积达到1300万亩,晚秋粮食总产30亿斤以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武都引水二期工程、大桥灌区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和农村“六小工程”的建设,做好今冬明春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劳务输出和畜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努力保持工业较快增长。加强经济运行综合调节,做好资金、能源、运输的统筹协调,确保工业生产正常进行。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鼓励和引导信贷资金投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抓好电煤储备工作,力争在11月底前电煤储量达到200万吨,保证今冬明春电厂的电煤供应。加强科学调度,提高运输效率,确保电煤和重大装备等重要物资的运输需要。组织实施好300项省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00亿元的目标。

(四)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加大旅游工作力度,超额完成全年旅游总收入650亿元的计划目标,力争达到700亿元左右。筹办好首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完成五大精品旅游区建设目标任务,推进川南、川北、川西等重点旅游线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伟人将帅故里、川陕苏区等重点红色旅游区开发力度,全面整治旅游市场,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培育消费热点,大力推动餐饮、商贸、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扩大住房、汽车、通信、教育、文化、体育健身等消费,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会展经济、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促进省内消费健康发展。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

(五)突出投资拉动和项目支撑作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超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70亿元的计划目标,达到3200亿元。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农林牧渔、水利、生态环境等薄弱环节建设,加大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优势特色产业的投入力度。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加快270个重点项目的实施。争取国家尽早核准80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并尽快开工建设。提前做好明年投资计划和重点项目安排工作,加快一批“十一五”新开工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

(六)切实做好关系群众利益的工作。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抓好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移民安置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搞好扶贫开发和城乡社会救助,妥善解决好特殊困难家庭“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行路难、饮水难”等实际问题。积极支持灾区重建工作,安排好灾区、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彻底整治非法开矿,重点整顿煤矿,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坚决杜绝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七)认真搞好“十五”计划的评估和“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全面总结“十五”计划实施中的经验和成效,深入查找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研究制订“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目标任务、战略重点、政策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规范编制程序,做好规划衔接、论证、批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快工作进度,抓紧编制《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重点区域规划及专项规划。加强规划衔接,建立规范的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形成各级、各类规划的合力。

(八)着手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思路。加强经济形势的监测预测工作,深入分析发展环境,准确把握经济走势,坚持积极进取和量力而行相结合的原则,拟订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努力保持全省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势头。

   
 
   
 
 
订阅须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为公开出版发行刊物,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全国统一刊号CN51—172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991,半月刊,A4开本,约40页码,全年24期。
一、《公报》由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按期直接邮寄给每位订户,保证刊物准确及时送到订户手中。
二、订户可到所在市(州)、县(市、区)工作站、联系点办理订阅手续,由各工作站、联系点统一报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也可直接到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订阅。订阅价每册5.00元,全年24期共计120.00元(含邮寄费)。
开 户 行:工商银行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支行
户  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帐  号:4402208009100215971
本刊社址:成都市督院街30号省政府院内
联系电话:(028)86604546
传  真:(028)86605771
联 系 人:朱 莎
邮政编码:610016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 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微信
    微信二维码
  • 微博
  • 客户端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 头条号头条号
    头条号二维码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