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
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川府发[2005]4号 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省。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规划》是在总结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制订的一部具有很强资料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农建战略规划,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指导大纲。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规划》精神,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建设行动、主要步骤和对策措施,制订好本地区、本行业的农建规划,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探索新阶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为建设我省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为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农建办牵头,省级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本规划。
一、目的意义
制订农建规划是提高我省减灾增收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村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农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农建现状
全面、准确地认识省情,把握农建现状与形势,是研究制订全省农建规划的依据和基础。
(一)基本省情。四川省地域辽阔,土地资源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1%,居全国第5位。四川是我国地貌类型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齐全,分别占全省幅员的77.1%、12.9%、5.3%、4.7%。四川土壤类型多样,有25个土类、66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
四川省地处亚热带地区,分为3大气候区: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6—18℃,无霜期230—340天,全年日照仅为1000—1600小时,年降雨量达900—1200毫米;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2—20℃,年日照2000—2600小时,年降雨量为800—1200毫米;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年均气温在4—12℃,年日照为1600—2600小时,年降雨量600—800毫米。
四川是“千河之省”,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49条,水资源总量均值达254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170立方米。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洪灾害极为频繁。
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81个县(市、区)。其中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全省共有4800个乡镇。其中乡2918个、镇1882个,222个街道办事处。有53227个村,390257个村民小组。全省共有2562.9万户,8724.6万人(男性4526.0万人,女性4198.6万人)。其中乡村农户1973.45万户,乡村人口6885.69万人,占总人口的78.9%。全省有56个民族成份,其中少数民族成份55个,412万人(彝族212万人、藏族127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5%。
我省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据初步核算,2004年实现GDP6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580.3元,增收350.4元,增长15.7%,增收额创历史最好水平,增幅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
(二)自然灾害。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灾害类型多、频率高、强度大。多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制约因素。据1991—2004年统计资料,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约5000万亩(次),成灾面积为2000万亩(次)左右,绝收面积为600万亩左右,约损失粮食产量34亿公斤;平均每年因灾死亡人数在600人左右,伤3万人左右,死亡大牲畜近37万头(只)。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
(三)农建成绩。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大规模地开展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九五”、“十五”期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领导力度加强,投入力度加大,建设实效更为突出。在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探索创新,初步形成了一套新阶段农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新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
1.水利建设成绩显著。目前,省内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1.62万处,水库6672座。其中大型5座,中型102座,形成蓄引提水能力245.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3754万亩。全省耕地1/2以上达到旱涝保收,对减轻水旱灾害发挥了显著作用。全省累计建成微型水利工程140万处,新增旱地浇灌面积132万亩。农村机电提灌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抗旱减灾成效;已有机电提灌总动力313万千瓦,固定电力提灌站3万多站,装机140万千瓦,常年提水量可达40亿立方米;现有节水示范基地、设施1700处、1.93万千瓦;其中机械喷灌设施1571处、1.73万千瓦。
截至2004年底,我省防洪工程建设累计完成堤防3282.75公里,护岸1268.39公里。
2.中低产田改造进展较快。四川中低产田土原占总耕地83%。通过多年建设,累计建成灌排水渠7.5万公里,蓄水池35万口,总容积3307万立方米,为排除“三水”(土壤渍水、地下水、岩层水),消除“四害”(冷、烂、毒、串),变一年一熟为两熟或三熟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冬水田改造利用方面,主要是推行垄作技术、浸润技术、免耕技术。1989—2004年,全省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土1800万亩,使中低产田土所占全省总耕地的比例由83%下降到47%,人均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由0.27亩上升到0.6亩。
3.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我省自1998年先后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来,林业建设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的历史阶段。“十五”以来,全省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3.15亿亩森林得到有效保护,每年减少森林资源采伐消耗量1000多万立方米;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1208.4万亩,荒山造林2400多万亩,新封山育林58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23%上升到27.94%。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遏制,滞留泥沙总量7亿多吨;自然保护区由46个增加到115个,保护区面积由3.27万平方公里上升到7.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的比例由6.74%提高到14.86%,生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建设实现了“5年初见成效”的目标,正朝着“10年大见成效”目标稳步迈进。
4.乡村道路建设异军突起。2004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1.3万公里,其中乡道公路里程达5.04万公里;全省已建成村道17.54万公里。全省有97.73%的乡镇、83.5%的村已通公路。“九五”开始,我省农村公路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到2004年,全省共建成农村公路近25.2万公里。2004年全年完成投资61亿元,占地方公路建设投资总额的60%,建成通乡通村公路15616公里,其中,通乡油路和水泥路3936公里(三州通乡公路1577公里),通村公路10103公里。“十五”以来4年间,新建乡村机耕道18388公里,硬化乡村机耕道9428公里,累计投资35.5亿元,累计投工2.1亿个,完成土石方2.47亿立方米,投入机械17.7万台套。
5.户办工程成为新增长点。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落实到千家万户,面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及时总结推广苍溪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户办工程”的新经验。苍溪县积极探索丘陵山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路子,逐渐形成了激活民间资金和发动农民自我创业为主体,以“六个一”(每家农户有一项骨干增收项目、一口蓄水池、一眼卫生井、一个沼气池、一条进出农户石板路、一个硬化院坝)、“三配套”(生态环境配套、路渠电配套、庭院文化配套)、“四个坚持”(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政策激励兴办;坚持农户建管;坚持能人示范带动)为内容的“户办工程”模式。苍溪“户办工程”以分户经营为平台,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面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覆盖千家万户,惠及广大群众。目前,全县19万农户中已有45%的农户实现“六个一”目标,90%以上农户建成了1亩以上的经济园。户办工程具有产权明晰、利益直接、经营灵活、管理方便的特点,适应当前农村家庭经营管理体制,符合农民“建家立业、传之子孙”的心愿,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2004年,全省有45万农户新建成达“六个一”标准的户办工程,农民自投资金12.6亿元以上。
6.沼气建设快速发展。“十五”以来,我省沼气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跨入新世纪,沼气建设工作围绕保障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条主线,将沼气建设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农业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实现了质的飞跃。2001—2004年,全省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70.9万户,比“九五”净增28.2万户;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农户由2000年的91万户增加到2004年的153万户,净增62万户。截至2004年底,全省已累计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272.6万户,形成年产沼气近10亿立方米、提供优质无公害沼肥1200多万吨、增收节支17亿元、减少水土流失1250万吨、保护林地1000万亩的能力。
(四)存在问题。四川农建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许多差距、困难和问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配套措施,争取新的突破。
1.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1)骨干工程少。
(2)渠系配套差。
(3)防渗任务重。
(4)病险工程多。
(5)旱山村数量大。
(6)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7)提灌设施年久老化。
2.耕地质量较差。
3.林业建设任务重。
4.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目前,我省多数农民的收入偏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环境脏乱差,抗灾能力不强。
三、目标任务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全省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结合我省实际,集中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目标任务如下。
(一)“九六”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任务是实现“九六”目标,即:每年建设“六个一”户办工程60万户,5年300万户;每年建设“六个联”(硬化道路联成网,水利灌溉联到地,绿化美化联庭院,骨干产业联成片,学校医疗联农户,活动阵地联村民)的示范新村600个,5年3000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需治理面积的6%;每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0万亩,5年发展600万亩;每年治理旱山村120个,5年治理600个;建设高标准农田每年120万亩,5年600万亩;森林覆盖率年递增0.6个百分点以上;年修建乡村道路6000公里;新增提水控灌设备6万台套(60万千瓦)。
在此基础上,对2011—2020年的目标任务进行合理的推导,科学的预测,提出农建远期规划。“十一五”期间,每年农建投入在120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每年农建投入在150亿元以上;“十三五”期间,每年农建投入在180亿元以上。
(二)开展22项建设行动。
1.户办工程“六个一”建设行动(省农建办牵头)。户办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六个一”:即每家农户建有一项骨干增收项目、一口蓄水池、一眼卫生井、一个沼气池、一条进出农户石板路、一个硬化院坝;同时搞好“三配套”:生态环境配套、路渠电配套、庭院文化配套。截至2004年8月底,全省已建成户办工程45万户,2005年度可新建成50万户办工程。“十一五”期间,每年建成60万户以“六个一”加“三配套”为内容的户办工程,5年共建300万户;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力度的加大,加之各级对开展此项建设经验的积累,有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建设的速度逐年加快。“十二五”每年建成户办工程100万户,5年500万户;“十三五”每年建成200万户,5年1000万户。到2020年,共建成户办工程1885万户,使全省95%的农户建成户办工程,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将获得突破性进展。
2.新村工程“六个联”建设行动(省农建办牵头)。示范新村既是农建示范新村,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示范新村。其主要内容为“六个联”:硬化道路联成网,水利灌溉联到地,绿化美化联庭院,骨干产业联成片,学校医疗联农户,活动阵地联村民。配套农建是基础,增收产业是支撑。示范新村建设要以“六个一”户办工程为前提。示范新村建设是我省农建的新增长点,随着这一工作由点到面的逐步展开,农民的经济实力增强,国家支农投入的增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经验的积累,有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建设速度会逐年加快。全省现已建成示范新村305个,“十一五”每年建成“六个联”的示范新村600个,5年建成3000个。“十二五”每年建成3000个,5年建成1.5万个;“十三五”每年建成5000个,5年建成2.5万个。到2020年,全省建成示范新村4.33万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0%以上。全省广大农村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巨变。
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行动(省农业厅牵头)。2006年至2020年四川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以中低产田土改造为重点,加大耕地地力建设的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200万亩,同时实施耕地地力建设1.1亿亩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我省农村全面实现小康而奋斗。全省现已有高标准基本农田1722.6万亩,“十一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00万亩,每年120万亩;随着国家对耕地质量建设投入的增加,“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每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60万亩,2010—2020年共计1600万亩,到2020年,全省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达到3922.6万亩。
4.耕地地力建设行动(省农业厅牵头)。根据中央提出的“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的要求和四川耕地肥力状况的实际。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在600万亩耕地上实施以“增、提、改、防”为主的地力建设措施,5年共计实施3000万亩。耕地地力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增、提、改、防”4大措施,培肥和提高耕地地力,增加土地的产出能力。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每年面积为600万亩;同时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农业等新技术,使肥料和水的利用率各提高6个百分点。
5.土地整理建设行动(省国土资源厅牵头)。2005—2010年,在开展农业地质化学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对1000万亩农村土地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理。该行动以改善耕地质量为中心,以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能力为目的。通过土地平整、坡改梯、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生态林网建设、农村聚居点建设等工程措施,综合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土700万亩,建成660万亩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增加耕地面积100万亩;农村聚居点相对集中,改善近40万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建成3万公里田间道路,改善农民的出门难、行路难;配套渠系,解决800万农民的用水难和900万亩耕地的排灌;建设水土保持林和农田防护林,新增林地8万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6.农村沼气建设行动(省农业厅牵头)。“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村户办沼气池建设将与全省户办工程建设同步推进。通过建沼气池,带动改圈、改厕、改灶,使农户的生活质量、人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实现居家清洁文明化、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2006年至2020年的沼气建设规划重点突出退耕还林地区、粮食主产区和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地区(如血吸虫病区)。
7.水土流失治理行动(省水利厅牵头)。“十一五”期间,每年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5000平方公里,其中水利行业完成治理2000平方公里,5年治理1万平方公里,占需治理面积的6%。“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每年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平方公里(水利行业和其他行业合计),10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万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使全省41.66%的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全省进一步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动态监测网络,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全面制止各种人为活动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8.节水灌溉行动(省水利厅牵头)。解决我省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从而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抗旱工作也要由农业抗旱为主向生活、生产、生态全面抗旱转变,从单一的灾后救急向有计划的抗旱转变。
继续实施都江堰、玉溪河、通济堰、升钟、长葫、石盘滩、九龙滩、乐山青衣江流域等“八大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大中型、小型灌区渠系配套、防渗力度,“十一五”期间,每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0万亩,5年发展600万亩。“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每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0万亩,10年发展1200万亩。
9.旱山村治理行动(省水利厅牵头)。旱山村治理要坚持“扩塘、建池、打井、囤水、截流、改制”,通过蓄水池、水窑、山平塘等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为农民增收和退耕还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源保证。“十一五”期间,每年解决120个旱山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5年治理600个。“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每年治理240个旱山村,10年治理2400个。治理过程中要坚持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单元,规划到村,落实到户,整村推进的规划思路和农民自愿,明晰产权,落实管理的建管机制,确保治理行动规范发展。
10.饮水安全建设行动(省水利厅牵头)。继续加快乡镇供水工程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乡镇供水工程建设4500处,自来水受益乡镇达80%以上。巩固、完善农村人口饮水解困工程,全面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继续抓好红层找水行动。红层即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因呈红色而得名。四川是国内红层规模最大、类型最特殊的地区之一。我省东部的17个市105个县(区)内有约11.8万平方公里范围属于红层丘陵区,区内至今仍有29个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区),农村贫困人口达102.9万;区内5161.6余万农业人口中,有400万人极度缺水、2000万人水质性缺水。2000年以来,已在71个县(市、区)打井13万多口,解决了49万人饮水困难。第二批35个县红层找水打井规划与第三批34个县调查即将实施。直接促动和指导各级政府和民间资金投入基本解决区内约400万严重缺水农民的人畜用水困难问题并引导区内约2000万农民改善饮水卫生及利用条件,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11.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行动(省水利厅牵头)。我省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1.62万处,形成蓄引提水能力245.4亿立方米,有效灌面3754.95万亩,水库6672座,其中大型5座,中型102座,兴利库容61.34亿立方米,有效灌面达1225万亩。“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抓好2处大型、14处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并积极争取开工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同时,抓紧实施8个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
12.堤防工程建设行动(省水利厅牵头)。“十一五”期间新建堤防护岸600公里,加固堤防护岸500公里,河道整治35公里;完成省级及省级以下地方工程建设投资15亿元,平均每年3亿元;重点建设32座城市堤防,按防洪标准形成防洪体系,“五江一河”沿江重点城镇、重点保护地段堤防建设和269处重点险工险段堤防水毁岁修。
继续实施“五江一河”干流防洪整治及主要支流重要河段的堤防工程建设,使沿江县以上的城市达到20年一遇以上防洪标准,中等城市达到50年一遇以上防洪标准,大城市达到100年一遇以上防洪标准。
13.地方电力建设行动(省水利厅牵头)。“十一五”期间以电带燃料建设规划总投资15.6亿元,建设179个项目,422台机组,总装机204.345万千瓦,规划建设60个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加快缺电县建设,解决4个县的用电困难,基本消灭无电乡村;全面完成20个亿地方电力城网改造;地方中小水电装机8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亿千瓦时。2010—2020年地方中小水电装机1200万千瓦,年发电量500亿千瓦时。
14.退耕还林建设行动(省林业厅牵头)。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原则,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10年,力争将全省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生态区位重要、水土流失严重的16—25度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并采取成片造林、营造农田林网、四旁植树、封山育林等措施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任务。
15.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行动(省林业厅牵头)。按照国家批复的实施方案,在全省21个市(州)的175个县(市、区)范围内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一是继续停止天然林和其他生态公益林的商品性采伐,对2.88亿亩乔木林、灌木林和未成林造林地采取封山设卡、划片巡逻等措施实行全面管护。
二是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封飞造并举的原则加快荒山荒地绿化造林步伐,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十一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800万亩,飞播造林970万亩,封山育林600万亩。
16.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行动(省林业厅牵头)。“十一五”末,力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20个。新建一批国家重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到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25个,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保护种类齐全、重点突出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17.乡村公路建设行动(省交通厅、省农机局牵头)。乡村公路建设要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于广大农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宗旨,打通乡村与城镇之间的“毛细血管”,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网通行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实现小康提供保障。到2010年,全省实现52162个村通公路,规划建设里程2万公里;公路通村率达到98%;实现4320个乡(镇)通油路(水泥路),规划里程1.1万公里,油路(水泥路)通乡(镇)率达到90%;实现21291个村通油路(水泥路),规划里程1万公里,油路(水泥路)通村率达到40%。到2020年,结合生态移民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通村率达到100%,油路(水泥路)通乡(镇)率达到100%,油路(水泥路)通村率达到80%。积极支持乡村联网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新建乡村机耕道3万公里,硬化乡村机耕道1万公里;到2020年使我省平坝、丘陵地区和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山区农村实现“村村通”并有一个较好的道路交通条件。
18.农机提灌建设行动(省农机局牵头)。“十一五”期间新增提水控灌设备6万台套(60万千瓦)。在以后的10年中,每年新增提水控灌设备1.2万台套(12万千瓦)。
19.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省环保局牵头)
小城镇和村镇环境整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各地环境保护部门应结合“三江”流域的小流域治理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实施,开展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村建设、户办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优美乡村”的创建工作,加强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有机废物处理、村容镇貌的建设与管理。
各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把全面开展重点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尤其是32条重点小流域治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20.业主开发农业行动(省农建办牵头)。全省已有从事农业开发的业主近12万户,开发面积达812万亩。每年新增业主1万户以上,新增开发面积100万亩以上。在以后的15年中,每年可新增从事农业开发的业主1万户左右,增加农建投入20亿元左右,新开发面积100万亩以上。成为今后农建工作的一个新增长点。
21.滴灌减灾增收行动(省农建办牵头)。滴灌减灾是设施农业的重要内容。目前全省已建成25.39万亩,减灾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力争“十一五”每年新增10万亩,“十二五”每年新增20万亩,“十三五”每年新增30万亩。到2020年,全省可建成滴灌面积300万亩以上。
22.扶贫开发建设行动(省扶贫办牵头)。根据中央扶贫工作要求切实抓好3个重点: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强化劳务培训为切入点,努力促进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以扶持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努力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即“一体两翼”,突出重点,大力推进,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走好产业扶贫的路子。
按照我省到2010年扶持1041万贫困人口、建设1万个扶贫新村的既定目标任务,通过实施新村扶贫工程,修建村道10万公里,建设基本农田500万亩,解决538万人及62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把全省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500万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扶贫成果;提高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233万贫困人口的持续发展能力。
四、主要步骤
(一)户办工程、新村建设。
1.2006—2010年(“十一五”时段),示范阶段。每年建成户办工程60万户,5年建成户办工程300万户。与此同时,每年建成600个示范新村,5年建成3000个示范新村。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参观学习、宣传动员、典型示范、政策引导、配套服务调动农民的建设积极性。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带来的巨大好处,增强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探索、积累、完善有关建设思路、配套措施和具体方法,为下一步加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011—2015年(“十二五”时段),推广阶段。随着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投入的增加,建设经验的积累,建设步伐会逐年加快。每年建成“六个一”加“三配套”的户办工程100万户,5年建成500万户。每年建成3000个新村,5年建成1.5万个新村。
3.2016—2020年(“十三五”时段),突破阶段。每年建成“六个一”加“三配套”的户办工程200万户,5年建成1000万户;每年建成“六个联”的新村5000个,5年建成2.5万个新村。到2020年,全省80%的村建成“六个联”的新村,95%的农户建成“六个一”的户办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县(市、区)要做好长计划、短安排,每年按照“三个一批”来推进:一是完成一批。二是启动一批。三是准备一批。
(二)水利建设。2006—2010年,水利行业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5年治理10000平方公里;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从现在的40%提高到50%;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00万人,农村自来水率由40%提高到50%;每年解决120个旱山村和严重缺水村的生产生活用水,5年新建各类集雨工程5.65万处,新增水量1690万立方米,解决600个旱山村、缺水村的42.5万亩望天耕地补充浇灌,占总面积的3.8%;新建堤防护岸600公里,加固堤防护岸500公里,河道整治35公里;全省新增装机容量202.4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亿千瓦时,少数民族地区缺电县电源装机增加100万千瓦,小水电代燃料电源工程总装机379台,装机容量1910625千瓦,年发电量1001827万千瓦时,全省新增6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2011—2020年,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平方公里,治理60000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7.11%;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2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55%;每年解决240个旱山村和严重缺水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10年兴建各类集雨工程22.6万处,新增水量6760万立方米,解决2400个旱山村、缺水村170万亩望天耕地补充浇灌问题,占总面积的15%;每年新建堤防护岸100公里,加固堤防护岸120公里,河道整治8公里,到2020年全省堤防护岸达5400公里,加固堤防护岸1200公里,使全省沿江城镇达到防洪标准;全省农村水电装机4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12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500亿千瓦时。
(三)农田建设。
1.2006—2010年(“十一五”时段),示范阶段。每年建设12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5年600万亩;每年实施600万亩地力建设项目,5年3000万亩。本阶段的重点是宣传动员、探索示范、积累经验、完善措施。
2.2011—2015年(“十二五”时段),推广阶段。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和经验积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每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60万亩,5年800万亩;每年实施800万亩地力建设项目,5年4000万亩。
3.2016—2020年(“十三五”时段),突破阶段。每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60万亩,5年800万亩,每年实施800万亩耕地地力建设项目,5年4000万亩。通过1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林业建设。2006—2010年,每年营造林550万亩;到2010年,全省天然林资源、天然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且不稳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消灭荒山荒地,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33%,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省生态面貌显著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川西地区干热干旱河谷和荒漠化、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林地利用率力争达到80%,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5%以上,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实现生态和谐、山川秀美。到2050年,全省实现山川秀美。
(五)交通建设。根据我省农村发展和现有乡村公路现状,按照“先通达,后畅通,逐步完善”的原则分期安排。
2006—2010年,全省实现52162个村通公路,规划建设里程20000公里,公路通村率达到98%;实现4320个乡(镇)通油路(水泥路),规划里程11000公里,油路(水泥路)通乡(镇)率达到90%;实现21291个村通油路(水泥路),规划里程10000公里,油路(水泥路)通村率达到40%。
2011—2020年,结合生态移民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通村率达到100%;油路(水泥路)通乡(镇)率达到100%;全省实现42582个村通油路(水泥路),油路(水泥路)通村率达到80%。
(六)农机提灌建设。2006—2010年,规划新建电提灌站新增设备1.5万台套/15万千瓦;更新老化机电提灌设备3.15万台套/39.2万千瓦;新增移动提水抗旱设备1.15万台套/5万千瓦;新增机械化节水灌溉设备0.2万台套/0.8万千瓦。新增提水控灌面积100万亩,恢复改善提水灌溉面积600万亩。
2011—2020年,规划新建机电提灌站新增设备3万台套/30万千瓦;更新老化机电提灌设备6.3万台/78.4万千瓦;新增移动提水抗旱设备2.3万台套/10万千瓦;新增机械化节水灌溉设备0.4万台套/1.6万千瓦。新增提水控灌面积200万亩,恢复改善提水灌溉面积1200万亩。
(七)农村沼气建设。2006—2010年,新增沼气池100万户,平均每年新增20万户,到2010年,全省沼气池总量达到400万户,约占适宜发展沼气农户的30%。
2011—2015年,新增沼气池120万户,平均每年新增24万户;2016—2020年,新增沼气池150万户,平均每年新增30万户。到2020年,全省沼气池总量达到670万户,约占适宜发展沼气农户的50%。
(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2006—2010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扼制,土壤污染得到一定的治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均得到较大的提高;生态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的规模、数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全面开展生态省的建设,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11—2020年,农村面源和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建立起完整的农村生态系统,建成完善的四川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小康社会的要求,初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对策措施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各市(州)、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整合资源,完善和落实农建指挥机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共同抓,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任务圆满完成。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把“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通过各级政府下达实行。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并进行严格考核、奖励。省、市(州)、县(市、区)每年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推动农建工作。强化激励机制,继续开展“李冰杯”竞赛活动。各地要按省上规划要求层层分解任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落实责任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李冰杯”宣传报道活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农建的良好舆论氛围。要加强调研,及时发现培育典型、总结推广经验,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农建工作深入开展。
(二)密切配合,打好总体战。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省、市(州)、县(市、区)农建办要在每年的秋、冬、春3季牵头召开6—9次农建办公会议,及时掌握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各级、各部门要通力配合,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户办工程和新村工程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实施项目来启动,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协同作战,既当好主角,又当好配角。计划、财政、国土、扶贫、以工代赈、环保等部门要搭好台,农建办和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农机等部门要一起唱好戏,“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
(三)探索创新,讲求实效。新阶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有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一是组织形式要创新。要改变过去由政府统揽包办、农民被动集资投劳的作法,严格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利用自身劳动积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农民自愿参与、村社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组织形式。二是投入方式要创新。坚持运用经营的理念和市场的办法搞建设,按照“农民自筹为主、金融信贷为辅、国家以奖代补”的原则,广泛汲纳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和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国家、集体和社会力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是建管机制要创新。大中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制度,小微项目要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逐步建立产权明晰、利益直接的经营管理体系,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经营管理权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四)广辟财源,加大投入。针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农户自身资金积累能力弱的实际情况,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是公共财政支持的对象。国家正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针对当前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亟待加强的状况,从2005年起,要在继续搞好大中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予以支持。在力争中央和省财政对农建投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包括政府、农户及相关产业组织、金融机构等投资主体在内的资金支撑体系,吸引企业资本、金融资本、农户或公司、大户进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市(州)、县(市、区)财政也要逐年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五)整体推进,提高效益。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和农村的各个方面,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农业和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与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相结合,与增加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农产品相结合,与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相结合,全面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