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切实抓好2008年晚秋生产的意见
川办发[2008]32号 二○○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此文件已于2017年12月29日宣布失效)
晚秋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抓好晚秋生产对夺取全年农业丰收至关重要。为确保全年增粮增收目标任务的实现,特提出我省2008年晚秋生产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明确目标
今年晚秋生产的总体目标是:扩大再生稻,主攻秋洋芋,开发秋杂粮,多种秋季菜,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体目标是:全省晚秋粮食作物面积达到1600万亩,其中再生稻425万亩,秋洋芋480万亩,秋红苕295万亩,秋玉米和二季玉米150万亩,秋大豆170万亩,秋荞、秋豌豆等80万亩。计划种植秋菜500万亩。力争全省晚秋粮食总产量达到190万吨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元。
二、突出重点
(一)积极蓄留再生稻。再生稻产量占全省晚秋粮食产量的25%左右,历来是我省晚秋生产的重点。今年,再生稻主产区要在扩大蓄留面积、提高蓄留成功率和单产上狠下功夫。重点是要在抓好头季稻保健栽培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三集中”(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用量、统一收费、统一施用、统一指导)施促芽肥的工作方法,把再生稻追施促芽肥这一关键技术真正落到实处,确保蓄留一亩、成功一亩。力争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积达到425万亩以上,总产达到40万吨以上。
(二)突出抓好秋洋芋。近年来,各地因势利导,积极发展秋洋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显著提高,已成为我省晚秋生产的一大亮点。今年,各地要继续把突出抓好秋洋芋生产作为晚秋生产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抓好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洋芋和油菜套作技术推广,确保全省秋洋芋面积达到480万亩以上,鲜薯总产达到230万吨(折原粮46万吨)以上。
(三)稳妥扩大秋季菜。要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稳妥发展秋菜。
浅丘平坝的城郊重点发展速生叶菜类,远离城区的深丘、低山区重点发展储运方便的根茎菜类,高山区要充分利用反季节优势,生产9、10月份上市的优质蔬菜占领市场。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发展加工蔬菜,搞好订单生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四)大力开发秋杂粮。秋大豆、秋荞子、秋豌豆、再生高粱等秋季杂粮,生育期短,价格高,市场销路好。要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秋杂粮,促进农民增收。
三、落实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加大投入。各地要加强对晚秋生产的组织领导,真正把晚秋作物当成一季正种庄稼来抓,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省财政将对再生稻促芽肥进行适当补助,各级财政也要对晚秋生产所需肥料、种子(种薯)落实专项补助。
(二)扩大面积,优化种植结构。各地要根据当地温光资源条件,充分利用水稻、玉米、烤烟等收获后的空闲田地以及果桑园的空隙地,尽力扩大晚秋作物种植面积。要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前作茬口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作物种类,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确保晚秋作物品种适销对路。
(三)依靠科技,提高产量效益。我省晚秋作物种类多,生产周期短,技术性强。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块,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群众切实抓好以防秋霖除湿害、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提高晚秋作物单产水平,增加种植效益。
(四)强化服务,抓好示范带动。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根据今年晚秋生产规划,及早做好晚秋生产所需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物资的组织供应。
重点是要及早衔接落实秋洋芋种薯,搞好再生稻促芽肥的组织供应。认真总结和探索新的晚秋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以大样板大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生产。要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多种适销对路品种,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附件:2008年全省晚秋生产任务分解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