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年 份:
期 号:
关键字:
按文号:
搜索 高级搜索 重置信息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责       编
编       校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

攻关领导小组《四川省“十一五”

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实施方案、

实施意见及指南》的通知

 

川办发[2006]48号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四川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领导小组《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实施方案》、《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组织实施意见》、《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指南》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

育种攻关实施方案

 

“十五”期间,我省育种攻关围绕粮食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突出重点,推进种业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5年来,共育成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464个(其中:优质高产专用粮油311个、经济作物131个、畜禽22个),品种数量均超过“六五”至“九五”4个五年计划育成品种数量总和。特别是在优质化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增强了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保证我省粮食安全、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凸显“川种优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育种攻关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常规技术手段多,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少;一般性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遗传背景狭窄,缺乏骨干亲本材料,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较突出;良种缺乏支撑保障能力和高产优质生产配套技术。二是资源配置尚不合理,人才、资金等要素投入较分散。三是体制问题较突出。育种攻关主体单一,缺乏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跨学科、跨单位的协作不足,繁、育、推一体化和良种产业化程度不高。

为此,根据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制订我省“十一五”育种攻关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自主创新、以人为本、市场导向、整体设计、优势集成、重心前移、重点突破、动态管理”的思路强化源头创新,强化扶优扶强,强化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推进良种产业化。

二、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以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种业技术升级为目标,在新品种培育、种子繁育技术以及新品种的产业化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形成种子产业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构筑我省动植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优质多抗超高产专用的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强力提升我省动植物育种整体水平。

(二)具体目标。到2010年,形成30—5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标准;创造200份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型育种新材料(家系);培育100个市场竞争力强、影响重大、综合性状优良的突破性农畜新品种,获得品种保护权60—80项,主要农畜品种实现一次更新换代;培育20—30个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带动功能强劲的种子企业,建立良种产业化示范基地(区)50—60个。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2亿亩以上,直接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培养和造就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队伍,完善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育种研究基地,形成全省紧密合作的动植物育种协作网。

三、主要内容及重点

围绕满足粮食安全、市场需求、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对育种攻关的需求,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拟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禽、水产等重点领域重点开展40种动植物的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一)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选育。

一是重点开展育种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和骨干亲本材料创制。全面推进优质、超高产、多抗与资源高效利用等相关技术创新,重点解决产量、品质和抗性选育相结合的技术瓶颈。全面构筑动植物育种技术体系,实现对多个性状的同步改良,整体提升动植物育种技术水平。结合我省资源优势创造一批高产、优质(加工、营养、功能)、肥水高效利用、抗主要病虫、抗逆(旱、涝、盐、寒、热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骨干亲本材料用于新品种选育。

二是重点开展新品种选育。重点选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新品种的选育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做到产量、品质、抗性、资源高效的同步提高;强调新品种的优质专用,考虑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以及环境应用价值等。

1.粮油作物。粮油作物育种攻关将围绕提高粮食持续增产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为目标,着力解决粮油生产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主要性状上有综合性的改良提高,力求主要粮油作物在关键技术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并有较好的储备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突破性杂交水稻骨干亲本、新组合选育。着力解决超高产与广适性的结合、稻米品质的区域稳定性和品种持久性问题,积极探索研究营养高效利用、耐非生物胁迫与富功能化的材料和方法。研究提出配套关键技术。

突破性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重点以高起点基础种质的创造与改良为基础,选育高配高产高抗突破性“三高”自交系,组配超高产、优质专用和特用杂交种,力争在超高产与品质和抗性结合上有新的突破。研究提出配套关键技术。

突破性麦类新品种选育。以突破性种质材料创制为基础,重点解决超高产与广适、抗性、优质结合问题,力争在超级小麦新材料、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青稞、荞麦新品种选育上取得突破。研究提出配套关键技术。

超高产薯类新品种选育。通过拓宽遗传基础和改进育种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力求在抗病高淀粉品种选育、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高产兼用型品种选育上取得突破。研究提出配套关键技术。

突破性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以不育系、恢复系等亲本材料创新为基础,以杂种优势利用为主要途径,重点选育突破性双低油菜杂交种和花生、大豆新品种并研究提出配套关键技术。

2.畜禽水产。根据国家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并结合四川实际充分利用我省有优势、有特色、有潜力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将商业育种与资源保护相结合,重点开展新品种和配套系的培育,在实现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突出产品的优质、风味并研究高效、安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和科技含量。

主要研究内容和重点如下:

猪配套系选育。重点开展优良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育种素材筛选,选育高瘦肉率猪配套系与优质风味肉猪配套系,开发优质瘦肉猪标准化养殖技术。

肉鸡配套系选育。选育优质肉鸡配套系,开发优质肉鸡产业化技术,开展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羊新品系选育。重点开展四川地方山羊品种优势性状遗传研究与资源保护,选育优质肉山羊新品种(系)、优良肉用绵羊专门化新品种(系),开发舍饲山羊配套技术。

牛新品系选育。开展地方牛种资源保护与利用,选育兼用牛新品系,研究牛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建立牛育种新技术体系。

兔配套系(新品系)选育。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兔配套系,育成遗传性状稳定、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毛皮品质好的有色獭兔新品系,开发优质兔配套饲养技术。

水禽配套系培育。选育肉鹅高产品系、瘦肉型肉鸭品系,育成繁殖力高的肥肝专门化品系和优质高产肉鹅配套系、瘦肉型肉鸭品系及配套系,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技术。

名特水产品种人工繁育。开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和冷水性鱼类的驯化与选育,重点突破珍稀鱼类人工驯养和繁殖技术;开展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饲料营养、病害防治和养殖水域环境改良和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

3.特色园艺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果树、蔬菜、食用菌、茶叶、花卉等作物的新品种选育。

蔬菜新品种选育。开发蔬菜新材料新方法,选育茄果类、瓜菜类早熟、优质、丰产蔬菜杂交新品种,提出茄果类、瓜菜类杂交种的亲本繁育和制种技术体系及配套栽培技术。

果树新品种选育。研究育种新方法新技术,创制突破性育种新质源;选育柑桔、特早熟梨、枇杷、桃等优势果树高品质、早晚熟鲜食新品种;培育彩色猕猴桃、芒果、欧洲甜樱桃等特色珍稀果树鲜食新品种;开发相应配套栽培技术。

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驯化羊肚菌、绣球菌、艾氏小齿菌等名贵野生食用菌,选育出可实现产业化开发的人工栽培或半人工栽培品种;双孢蘑菇、香菇、黑木耳、茶树菇和姬菇等四川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灵芝、茯苓等重要经济药用真菌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茶树新品种选育。选育特早型、高香型、高鲜型、高抗型等名优绿茶和低氟茶树新品种;制订茶叶无公害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花卉新品种选育。收集、评价、改良四川兰花、高山杜鹃、桂花、梅花等地方特色名贵花卉种质资源,选育花期较长、花色丰富、花型各样、花香浓郁、抗性良好的花卉新品种。引进并选育一批适合我省发展的多色彩、多形态、多用途的城市园林花卉品种和高档盆花品种,开发种苗繁育和配套栽培新技术。

4.经济林草(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开展经济林草新品种选育,保护和开发川产道地药材,促进传统的栽桑养蚕的发展,兼顾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探索新型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

林竹新品种选育。选育材质优、树形好、价值高的优良珍贵乡土树种。适合川西高海拔地区栽培的桦木、杨树等优良树种;适合盆中和盆周地区的桉、杨、桤等速生树种;开展优质工业用竹的引种与选育;开展核桃、板栗、油樟等特色经济林的选育。重点开展已引种成功的优良树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优质饲草新品种选育。收集地方丰富的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优异基因资源,建立重要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以禾本科和豆科饲草为主,引进、选育适宜农区的优质高产饲草新品种,筛选适宜川西北牧区的优质高产抗寒牧草新品种。研制出优质高产高效草地建植管理技术。

川产道地药材新品种选育。发掘筛选在品质、产量、抗逆等性状上有特色的新材料,重点选育优质、丰产、抗病、抗虫,符合药典规定的川芎、川附子、川麦冬、川白芷、川郁金、川丹参、川红花等川产道地药材新品种选育,建立低成本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

蚕桑新品种选育。选育适合四川盆地各地区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和适应性广泛的桑树品种,重点选育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适合四川盆地高温多湿环境的不同季别使用的新蚕品种。开发适合现代农村规模栽桑养蚕的省力化、低成本、高效益家蚕饲养新技术和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

5.能源专用及工业专用植物。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强能源及工业加工专用植物的育种,为加工企业的工业原料基地建设提供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用原料作物新品种和配套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中长期技术储备。

能源专用植物新品种选育。开展燃料油植物资源的收集、评价研究。以提高单位面积淀粉产量为重点,开展符合燃料乙醇加工要求的抗病高淀粉甘薯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及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开展麻疯树等高产燃料油植物的新品种选育,建立大规模快繁技术体系。

加工专用植物新品种选育。选育加工专用柑桔、特高芥酸油菜、加工专用薯类、酿酒专用高产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开展优质高产多抗、专用苎麻新材料创制与新品种选育,优质专用棉花新材料创造及新品系/组合选育。

(二)商业化品种选育、良种扩繁及产业化开发。对部分具备条件的动植物种类,推进商业化品种选育。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新品种扩繁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创新方面,重点研究新品种亲本的保纯、种子快速扩繁、配套制种、种子纯度快速鉴定、种子加工等技术,建立新品种繁育与推广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发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控技术,加大良种推广应用力度,推进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

(三)育种攻关公共服务。

1.主要农作物对病虫害抗性鉴定研究。

农作物抗病虫、抗逆鉴定与评价。为育种部门鉴定各类育种材料的抗病性、抗虫性以及抗高温、耐低温性状,通过抗性变异观测圃及抗谱测定。

重大病害病原菌变异监测研究。对主要农作物重大病害的病原菌进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毒性基因分析,掌握病原菌致病性变化趋势,监测生产品种的抗性变异动态,为生产提供预警。

抗性鉴定技术与方法的创新研究。开展抗性鉴定方法创新研究,使鉴定技术简易化、标准化、规范化;开展重大病虫害抗性机理研究和诱导抗性研究,抗源引进、筛选和抗性基因分析,为育种部门推荐和提供好的抗源材料;逐步开展蔬菜、果树、茶叶、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抗性鉴定。

2.品种资源研究。

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保存。加强保存基因资源的翻种更新,确保省级中、短期库的正常运转;加大力度收集育种机构的育种中间材料;广泛征集国外育成品种、中间材料及特殊材料。

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评价、创新与利用。挖掘资源中的高产基因、优质基因、抗病虫基因、抗旱涝(湿)基因、高效利用肥水基因并从分子水平上标记、定位基因,开展基因源的多样性分析;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引入、创新有特殊优异基因的种质和超级作物新材料。

主要畜禽水产育种资源发掘、保存与创新。在已发掘的我省猪、鸡地方遗传资源基础上发掘新的遗传资源,研究提出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为一体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新途径;通过现代遗传育种手段创制新的育种素材;建立群体分散的或相对集中的原位保护方法和措施,建立小群体或大群体的异位保护体系,使畜禽遗传资源的异位保护与育种公司的商业育种结合在一起,使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能够可持续开展。

3.育种信息服务。收集、整理、研究国内外育种科研、市场及产业信息资料;建立育种攻关网站和育种攻关综合数据库并做好维护和更新,开展课题查新和新技术、新成果查新;编译出版学术价值高、能提供决策参考的专题文集;搭建全省育种攻关的信息交流平台。

4.农作物育种区域试验。开展农作物新品系的多点区域试验;认真组织区域试验点的论证评估和选点布局;加强省级区试点的建设和试验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区试点工作评估办法;进一步提高承试单位的服务能力,加强承试科技人员的技术和规范化操作技能培训,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公开性。

5.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针对突破性新品种的遗传特性,明确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产量和品质潜力,实现新品种的最适区域布局和最优栽培技术配套,缩小新品种大面积产量水平与区试产量水平的差距,充分发挥优良品种潜力和区域资源潜力,确保大面积均衡增产和节本增效,积极推进我省粮油生产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产业化经营。

四、主要考核评价标准

建立健全分类指导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考核制度。依据不同研究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

对品种选育类研究,要从质量、品种权及专利、数量、良种产业化以及配套性和示范情况等方面综合考核,依据作物的不同从6个方面设计考核指标。一是品种质量,重点考察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综合性状的突破性。二是获得品种权或专利的数量。三是技术配套性,是否实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四是育成审定品种数量。五是良种是否实现产业化。六是示范推广表现。

对材料和方法类研究,要从数量、质量、专利或品种权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评价,依据不同作物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是鉴定材料和方法的数量。二是材料和方法的质量要从材料和方法的创新性、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突破性方面加以考核。三是材料和方法实用性。四是获得专利或品种权的数量。五是应用情况及效果。六是应用前景。

对公共服务类研究,要从数量、质量与服务水平、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依据不同的研究内容从下列方面加以考核评价:一是服务的质量。抗性鉴定和区域试验布局的合理性,试验的规范性,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公开性。二是服务的数量。品种资源收集、评价的数量,筛选优良材料(基因)的数量,提供应用的数量等。三是创新性,研究领域的创新情况,获得的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情况。四是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五、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全省育种攻关采取“强化统筹、优势集成、严格准入、动态管理、保护产权”措施,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良种产业化水平。

(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全省农畜育种攻关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充分发挥企业、部门、地方与专家的作用,加强各相关计划之间的衔接,积极吸引地方特别是企业参与课题实施,与科研院校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材料创新、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开发。加强农畜育种攻关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协调处置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二)加强优势集成。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攻关机制。采取“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方式,鼓励种子科技企业与优势明显的科研机构组成产学研联盟。采用公开申报的方式落实承担单位。研究内容、目标任务与市场相结合,与地方政府支持相结合;育种资源交换、信息交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全省育种力量的协作攻关机制,建立健全我省精干高效、联合协作的育种攻关协作网。

在项目组织上实行强强联合,开展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联合攻关,在资源收集利用、材料、方法等基础研究,良种选育和配套共性技术,良种扩繁及产业化技术创新等研究,实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产学研联合攻关。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推进良种产业化技术创新与开发。

(三)严格实行准入制。为保证育种攻关预期目标的实现,根据工作基础、设施设备条件、研究开发能力、学科构成和产学研结合等综合情况确定进入育种攻关联合体或研究团队。

对牵头或参与育种攻关的企业,要求具有3年以上相关开发基础,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资产负债率应低于2/3,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育种攻关组负责人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学术道德,长期从事本领域研究的学科带头人;育种攻关课题组应有相关研究工作基础并有5名以上工作基础扎实、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研究团队。

(四)实行动态管理。实施育种攻关项目“3+2”动态管理模式,实行“重点评估、目标管理、动态调整”的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负责制、招投标制,实行绩效考核。成立项目监督考核小组,制订科学公正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专家咨询组的作用,在立项、年度考察、中期评估、区试等环节加强过程监督,选择重点课题,实施重点考察,建立信誉档案。根据课题研究和管理情况实施动态调整的运行管理机制,做到有进有出,优胜劣汰。

(五)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育种攻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新品种、新材料保护和专利技术纳入育种攻关管理全过程。积极引导和推动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并把获得知识产权作为攻关考核指标。

制定《四川省育种成果保护及新材料交流管理办法》,建立育种新材料交流、成果保护与奖励制度,引导和促进课题内部的材料交换与智慧交流。在立项时,必须明确知识产权指标及其权益归属,要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育种攻关的重要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建立“育种新材料”认定、登记和权益保护制度,加强对育种新材料的培育者和单位的权益的法律保护,及时将创新材料、新方法等研究开发成果以专利或技术秘密的形式保护起来。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育种攻关组内要加强协作,有义务进行信息交流和育种新材料交换,各攻关组内要制订材料交换管理办法,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积极探索并完善科技成果、品种权、专利技术等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激发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育种攻关团队中人员流动的知识产权管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六)拓宽育种攻关投融资渠道。在“十五”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对育种攻关的投入引导力度,增加农作物和畜禽育种攻关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跨越计划等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拓宽育种攻关投融资渠道,为育种攻关提供资金保障。

(七)加强国际合作。鼓励技术可控性强的课题组在完善合作协议、符合有关外事规定的基础上建立跨省和跨国的紧密型合作关系,扩大品种资源的交流和选育品种的生态适应范围,开辟新品种的推广区域,使四川省的育种攻关在满足本省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利于育成品种在省外和国外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川种”的国际化。

 

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

畜禽育种攻关组织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调动育种攻关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提高育种持续创新能力,推进良种产业化。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十一五”育种攻关组织实施的总体思路是:整体设计、优势集成、重心前移、重点突破、动态管理。强化源头创新,强化扶优扶强,强化优势产业发展,搭建育种攻关创新平台,确保我省育种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和“川种”优势地位,提高我省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推进良种产业化。

整体设计。就是针对我省优质超高产多抗专用的突破性动植物育种研究与开发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强调新品种选育、种子扩繁配套技术和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统一设置,从根本上解决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与开发脱节的问题。

优势集成。就是集成优势专家、优势科研机构、优势企业,建立学科结构合理、人员精干高效、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育种攻关创新团队。

重心前移。就是加强基因资源发掘利用和优异新种质创制、骨干亲本材料创造、育种新方法研究,提高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突破。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食物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若干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培育一批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进良种产业化。

动态管理。就是严格按照合同目标任务,在年度考察、中期评估、区试、良种产业化等环节根据合同计划进度加强过程监督,实行全程跟踪和绩效考核,实行有进有出、奖惩逗硬。

二、组织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确保我省育种攻关组织管理科学、规范、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全程跟踪和督察机制,在课题准入、中期监理、考核评估等环节加强过程监控,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二)优势集成原则。在“十五”的基础上加强优势企业、优势专家、优势单位的资源整合和力量集成,建立学科构成合理、人员精干高效、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育种攻关创新团队。

(三)突出重点原则。针对粮食安全、市场需求、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对良种的迫切需求,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在粮油作物、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畜禽水产等重点领域选择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三、组织形式

“十一五”育种攻关采取“统一组织、公开受理、专家评审、择优推荐、审定实施”组织形式。

(一)统一组织。在省育种攻关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攻关办负责组织有关力量统一制订全省“十一五”育种攻关实施方案,统一提出项目和课题设置建议,经领导小组审定后发布攻关指南。

(二)公开受理。按照“十一五”攻关指南要求,凡在省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符合条件者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大力提倡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专家评审。省育种攻关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遴选,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四)择优推荐。省育种攻关办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按照优势集成、产学研结合原则择优选择承担单位,提出育种攻关联合体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评审答辩,推荐课题组长或组长单位。

(五)审定实施。省育种攻关领导小组审定全省“十一五”育种攻关实施方案,研究确定攻关研究方向、课题设置、承担单位、经费分配、考核奖励等重大问题。省育种攻关办负责落实和组织实施。

四、组织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省育种攻关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农畜育种攻关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协调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金融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部门、地方与专家的作用,加强各相关计划之间的衔接,积极吸引地方特别是企业牵头或参与课题实施,与科研院校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材料创新、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开发。加强农畜育种攻关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协调处置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二)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攻关机制。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运行机制。鼓励优势明显的科研机构与有条件的种子科技企业组成产学研联盟。采用公开申报、择优委托的方式落实承担单位。强调研究内容、目标和任务与市场相结合,与市(州)政府支持相结合,育种资源交换、信息交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全省育种力量的协作攻关机制,建立健全我省精干高效、联合协作的育种攻关协作网。

(三)实行“重点评估、目标管理、动态调整”的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负责制,对部分内容实行招投标制。实行绩效考核。成立项目监督考核小组,发挥我省知名的育种、种养殖、动植物营养、动植物疫病防治等方面技术类专家和经济、管理类专家作用,对全省育种攻关进行学术和技术咨询,全程参与工作检查、考核评议,及时向省攻关领导小组提出决策参考意见和建议。

选择重点课题,实施重点考察,建立信誉档案。强调新品种的选育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做到产量、品质、抗性、资源高效的同步提高;强调新品种的选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强调新品种的优质专用,充分考虑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以及加工品质、商品品质、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和环境应用价值。根据课题研究和管理情况实施动态调整的运行管理机制。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育种攻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制定《四川省育种成果保护及新材料交流管理办法》,将新品种、新材料保护和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纳入育种攻关管理全过程。积极引导和推动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并把获得知识产权作为攻关考核的重要指标。积极探索并完善科技成果、品种权、专利技术等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

(五)加大育种攻关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对农作物和畜禽育种攻关的投入引导力度,增加育种攻关科研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跨越计划等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拓宽育种攻关投融资渠道,为育种攻关提供资金保障。

(六)加强国际合作。鼓励技术可控性强的课题组在完善合作协议、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建立跨省和跨国的紧密型合作关系,扩大品种资源的交流和选育品种的生态适应范围,开辟新品种推广区域,使四川省的育种攻关在满足本省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扩大新品种在省外和国外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川种”的国际化。

 

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

畜禽育种攻关指南

 

一、“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课题设置概况

按照农林植物、畜禽水产和公共服务3大类设置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家畜、家禽、水产、共性技术及服务6个项目28个课题。其中粮油作物设置水稻、麦类、玉米、薯类、油料5个课题;经济作物设置蔬菜、果树、茶树、花卉、林竹、饲草、中药材、棉麻、蚕桑9个课题;家畜设置猪、羊、兔、牛4个课题;家禽设置鸡、水禽2个课题;水产设置长江珍稀鱼类、冷水鱼2个课题;共性技术设置6个课题。

(一)农林植物类(2个项目14个课题)

项目1 主要粮油作物超级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1)突破性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2)突破性杂交玉米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3)突破性麦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4)超高产薯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5)突破性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

项目2 优质高效专用抗逆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1)蔬菜(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2)果树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3)茶树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4)花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5)林竹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6)优质饲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7)川产道地药材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8)蚕桑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9)纺织专用棉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二)畜禽水产类(3个项目8个课题)

项目1 优质高效家畜配套系(新品系)选育。

课题(1)猪配套系选育

课题(2)羊新品系选育

课题(3)兔配套系(新品系)选育

课题(4)牛新品系选育

项目2 优质高效家禽配套系选育。

课题(1)肉鸡配套系选育

课题(2)水禽配套系选育

项目3 名特水产品种人工繁育。

课题(1)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

课题(2)冷水性鱼类人工繁育

(三)公共服务类(1个项目6个课题)

项目1 育种共性技术研究及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课题(1)主要作物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发掘与优异新种质创制

课题(2)主要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保存与创新

课题(3)主要农作物对病虫害抗性鉴定与评价

课题(4)育种信息服务

课题(5)农作物育种区域试验

课题(6)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二、粮油作物方面课题

围绕满足粮食安全、市场需求、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对育种攻关的需求,充分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及技术优势,加强源头创新,培育一批能显著提升我省农业生产能力的突破性新品种。根据新阶段我省农业生产对农作物新品种的迫切需求,选择“突破性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突破性杂交玉米新组合选育、突破性麦类新品种选育、超高产薯类新品种选育、突破性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等5个重点课题重点开展源头创新(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及新品种培育、良种扩繁及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1 突破性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

研究目标:以改善水稻品质和提高产量和提高抗性为重点,突破产量、品种和抗逆性的协调改良技术瓶颈,着力解决超高产与广适性的结合、稻米稳定性和品种持久抗虫性问题,育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超级水稻新品种,形成新品种高产栽培和高效种子生产等配套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开发。研究营养高效利用、耐非生物胁迫的方法和新材料。育成突破性品种10—15个,获得国家专利或植物新品种权15项。培育的新组合要实现栽培技术、种子生产技术集成,建立良种繁育基地5—8个,在主产区建立100亩以上的产业化示范基地10—15个,“十一五”累计示范推广面积8000万亩,其中省内推广面积5000万亩。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构建出杂交稻骨干亲本材料5—8份,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亲本材料要求组配出2个以上组合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或组配出通过省级以上审定且达到超级稻标准或国颁二级以上优米标准的组合1个。研究出能显著提高育种效率的新方法1—2个,开发出用于特异优良性状的鉴定技术1—2个,育种方法或鉴定方法获得国家专利。

超级稻组合:3—4个,要求达到农业部超级稻认定标准(区试中比对照增产8%以上或主产区100片验收达到850公斤以上,品质达到部颁四级米标准,抗2种以上主要病虫害或逆境),并通过农业部认定。

优质稻组合:达到国颁二级优质米标准的组合2—3个,产量与对照持平;达到国颁三级优质米标准的组合2—3个,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达到专用稻标准的组合1—2个,产量与对照持平;抗2种以上主要病虫害。

课题2 突破性杂交玉米新组合选育。

研究目标:以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品质为重点,突破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协调改良技术瓶颈,创制高配合力骨干育种创新性自交系,选育突破性高配高产高抗“三高”自交系,组配超高产、优质专用和特殊用途杂交种,力争在超高产与品质和抗性结合上有新的突破。形成新品种的高效制种和种子扩繁技术,实现产业化开发。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十五”创建的2个核心种质群体为基础,按杂种优势模式继续进行2轮改良,从中选育出配有杂交种审定的自交系1个以上。育成高配高产高抗等突破性自交系3个,每个系须组配出3个杂交种审定,其中1个须达到突破性高产杂交种标准。转育新雄性不育系2个,筛选强恢复系1个,完成2个突破性高产杂交种的雄性不育制种技术配套。

超高产杂交种:育成6个,在省级区试中其产量要比对照增产10%以上,中抗3种以上主要病害,其双亲之一须是自育自交系。

高产优质饲料杂交种:育成3个,在省区试中其产量比对照增产6%以上,其双亲之一须是自育自交系。籽粒赖氨酸含量0.4%左右、或籽粒容重760克/升以上、或淀粉含量76%以上。

青贮青饲玉米杂交种:育成1个,在省区试中其生物干产量比对照增产8%以上,其双亲之一须是自育自交系,粗蛋白含量不低于7.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不大于5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不大于30%。

甜糯玉米杂交种:育成2个,其双亲之一须是自育自交系。如外观和蒸煮品质优于对照,可比对照减产5%;外观和蒸煮品质达国颁NY/T 523、NY/T 524一级标准,可比对照减产20%。甜玉米可溶性总糖不低于10%,糯玉米直链淀粉(干基)占总淀粉不大于3%。

酿酒高粱专用种:“十一五”期间,育成1—2个酿酒高粱专用种。产量比对照增产15%以上,亩产达360公斤以上,胚乳糯质,籽粒总淀粉含量65%以上,单宁1.0%??.5左右,耐叶斑病、穗螟危害轾。提出新的酿酒高粱专用种的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配套技术及产业化示范:“十五”审定种累计推广3000万亩;“十一五”新育成种累计推广1500万亩,其中2010年推广600万亩,覆盖率超过33%。

课题3 突破性麦类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以突破性种质材料创制为基础,重点解决超高产与广适、抗性、优质结合问题,力争在超级小麦新材料、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方面取得突破。研究提出配套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突破性高产小麦新品种2—3个,区试平均产量400公斤以上或比对照品种增产12%以上,抗条锈病,在适宜配套技术条件下连片示范200亩平均产量超过500公斤/亩,通过国家或四川省区试或品种审定,获得(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优质强筋小麦:选育3个,区试产量达到国家或四川省审定标准,抗条锈病,兼抗白粉病、赤霉病或穗发芽,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且年份间表现稳定,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优质中筋小麦:选育8个,区试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抗条锈病,兼抗白粉病、赤霉病或穗发芽,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标准,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优质弱筋小麦:选育2个,区试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抗条锈病,兼抗白粉病、赤霉病或穗发芽,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弱筋小麦标准,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杂交小麦:选育制种技术规程成熟,大面积制种产量达150公斤/亩以上,杂交种区试产量比对照增产12%以上,抗条锈病的杂种小麦组合1—2个,通过国家或四川省区试或品种审定,获得(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针对育成突破性小麦新品种特性,研制适合四川省自然条件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范2—3套,示范5—10万亩,通过验收。

青稞:品质要求达到相应的食用和蛋白质含量的国颁要求(籽粒蛋白质含量11%以上,淀粉含量55%以上),产量较对照增产5%、中抗以上。

荞麦:培育品质达到国颁标准(商品品质:粒色一致,异色粒率3%以下;粒形整齐,籽粒饱满、均匀。营养品质:甜荞籽粒蛋白质含量12%以上,淀粉含量65%以上。苦荞籽粒芦丁含量≥1.2%,蛋白质含量11%以上,淀粉含量68%以上。加工品质:出粉率70%以上,出米率60%以上)、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中抗以上的。研究提出相应配套技术规程。

课题4 超高产薯类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通过拓宽遗传基础和改进育种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力求在抗病高淀粉品种选育、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高产兼用型品种选育上取得突破。研究提出配套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燃料乙醇专用甘薯:选育淀粉含量较对照南薯88高5个以上百分点,淀粉亩产较对照南薯88增产10%以上的新品种1—2个。对选育的新品种进行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形成亩产淀粉600—800公斤的高产栽培模式,建立100亩示范基地。

粮饲兼用型超高产薯类:选育出符合下列经济指标的品种2—3个通过省审定或省或国家区试。

甘薯:薯块干物质含量与对照南薯88相当,鲜薯亩产较对照南薯88增产15%以上,或生物鲜产较南薯88增产10%以上,贮藏性和抗病性优于对照。

马铃薯:鲜薯产量较对照增产15%,淀粉含量16%以上,大中薯率75%以上,维生素C含量每百克鲜薯10毫克以上,薯形外观好,表皮光滑,芽眼较浅,抗晚疫病和一种以上主要病毒病(PVX、PVY、PLRV),贮性与对照相当,适合间套作。

鲜食及食品专用品种:选育出符合下列经济指标的品种2—3个通过省审定或省或国家区试。

甘薯:平均产量与对照相当,结薯早、整齐集中,薯形美观、薯皮光滑,贮藏性好;粗纤维少,薯肉黄至桔红,熟食味香甜,评分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不低于5%,干物率不低于对照5个百分点,抗一种以上主要病害。肉色紫或紫红,鲜薯亩产1000公斤以上,薯形美观,薯块商品性好,食味好。田间不感病。花青苷含量大于30mg/100g(鲜薯),鲜薯产量比对照减产20%以内;花青苷含量大于20mg/100g(鲜薯),鲜薯产量比对照减产5%以内。

马铃薯:鲜薯产量较对照增产10%以上,淀粉含量18%以上,还原糖含量低于0.4%,大中薯率75%以上,薯形外观好,表皮光滑,芽眼浅,抗晚疫病和一种以上主要病毒病(PVX、PVY、PLRV),贮藏性好。

育种新材料:筛选或创新出分别符合下列指标的新材料4—6份。

甘薯:筛选出高淀粉材料淀粉含量超过徐薯18四个百分点、高胡萝卜素材料每100克鲜薯胡萝卜素含量6毫克以上、高抗黑斑病材料、抗(耐)2种以上病毒材料、抗旱材料能适应连续50天干旱的丘陵地区,其他性状良好。

马铃薯:高淀粉亲本材料淀粉含量达到18%、高抗两种以上病毒病材料,鲜薯产量中等以上,其他性状较好。

以上材料的性状指标要有试验数据和法定检测单位的证明,在育种单位中应用并作为亲本材料,选育出1个以上品种或优良高代品系材料。

研究新品种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并建立相对稳定的种薯繁殖基地和原料生产基地。“十五”育成的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十一五”育成的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课题5 突破性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以不育系、恢复系等亲本材料创新为基础,以“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为主要品质目标,以杂种优势利用为主要途径。重点选育突破性双低油菜、花生、豆类杂交种并研究提出配套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油菜:研制“三高”(高配合力、高繁殖制种量、高抗逆力)、“两低”不育系和恢复系亲本材料各2份,要求每份亲本至少组配出2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组合;大面积制种产量达到80公斤/亩以上、制种纯度≥90%,适合种子企业进行规模化种子生产的要求;育成比区试双低对照种增产3%以上的突破性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8个;对突破性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配套技术研究,制订出高产、保优、低耗栽培技术规程;选育工业专用特高芥酸杂交油菜新品种1个,种子芥酸含量≥55%,并提出配套的繁殖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规程;研制当前实用的育种新方法(技术)1项;“十五”育成品种推广1500万亩以上,“十一五”新育成品种推广600万亩以上。

花生:选育优质、高产、高抗、专用的花生新品种3—5个。

加工型高产花生新品种:果型符合加工出口要求、产量比对照种天府14号增产8%、叶斑病抗性比天府4号强。

油用型高产花生新品种:脂肪含量≥55.0%、产量比天府14号增产8%以上、叶斑病抗性比天府14号强。

在育成新品种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十五”育成品种800万亩、示范“十一五”育成品种5万亩。

豆类:选育8—10个高蛋白、高产、多抗突破性大豆、蚕豆新品种,并研究出相应配套技术。

高蛋白、高油专用品种:产量≥区试对照5%、蛋白质含量≥46%、脂肪≥21.5%以上,多抗品种。

冬大豆新品种:产量比对照种贡选1号增产10%以上,蛋白质含量≥42%,多抗品种。

小粒豆芽加工专用品种:产量比对照种贡选1号增产10%以上,百粒重≥15克,多抗品种。

鲜食大豆品种选育:产量比台292增产3%,鲜产≥600公斤以上,干百粒重≥30克,口感甜糯。

在育成新品种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十一五”前育成品种200万亩,示范“十一五”育成品种50万亩。

高产优质蚕豆新品种选育:选育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品质不低于对照种、抗褐斑病的蚕豆品种;提出相应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推广“十一五”前育成品种50万亩,示范“十一五”品种1万亩。

三、经济作物方面课题

根据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对新品种的迫切需求,选择“蔬菜、果树、茶树、花卉、林竹、饲草、川产道地药材、蚕桑、棉麻等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9个重点课题,重点开展源头创新(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品种培育和良种扩繁及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1 蔬菜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选育出适宜我省推广的综合性状好、抗病性强的蔬菜、食用菌新品种32个;培育出一批具有优异特点的种质资源、育种亲本(自交系)和先进、高效、实用的育种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选育茄果类蔬菜新品种5个。其中:育成茄子新品种2个,早期产量提高8—10%,较对照耐褐纹病、绵疫病及黄萎病,果实商品性优于对照。育成丰产菜椒、线椒新品种各1个,产量比对照增产10%,品质、熟性与对照相当,较对照抗(耐)疫病。育成丰产、优质番茄新品种1个,较对照“合作903”增产1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明显优于对照,抗或(耐)青枯病等1种以上病害。

选育瓜类新品种6个。其中:育成丰产黑皮冬瓜新品种1个,熟性比对照广东黑皮早5—7天,总产量较对照提高5%以上,比对照抗(耐)枯萎病。育成丰产、早熟南瓜新品种1个,总产量比对照“东升”提高10%,品质、熟性与对照相当,较对照抗(耐)病毒病。育成华南型早熟、丰产黄瓜新品种1个,比对照“白丝条”早期产量提高15%,品质、总产量与对照相当,较对照抗(耐)白粉病或霜霉病。育成丰产耐阴湿厚皮甜瓜新品种1个,比对照“伊丽莎白”产量提高20%,耐阴湿性强,熟性与对照相当,较对照抗(耐)白粉病。育成早熟丰产苦瓜新品种2个,比“蓝山长白苦瓜”早熟7天以上,早期产量增加10%,总产量与对照相当,较对照抗(耐)枯萎病或白粉病。选育早熟、丰产豇豆新品种1个,比对照“之豇844”早5—7天,总产量与对照相当,抗(耐)根腐病。

选育叶菜、根菜、葱蒜新品种4个。其中:选育早秋甘蓝新品种1个,较对照“甘杂1号”早5—7天,增产5%以上,较对照抗(耐)黑腐病。选育丰产优质杂交热萝卜新品种1个,比对照“夏抗40”增产5%以上,品质较对照有明显提高。选育早熟丰产苔头型大蒜新品种1个,与对照“二水早”熟期相当,蒜苔产量提高5—8%,较对照抗(耐)紫斑病。

选育食用菌新品种10个。育成香菇、黄背木耳、双孢蘑菇、黑木耳、姬菇、灵芝、茯苓新品种各1个,产量较对照高10%以上,品质与对照相当或优于对照。驯化羊肚菌、绣球菌、荷叶离褶菌等名贵野生食用菌新品种,育成新品种各1个,结合配套栽培技术,实现人工栽培或半人工栽培。

进行蔬菜(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挖掘品种潜力,提高产量和品质。所有育成蔬菜(食用菌)新品种均要求提出配套栽培技术。“十五”期间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十一五”期间育成的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在5万亩以上。

课题2 果树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重点开展果树特异基因发掘、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多倍体育种等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研究,创制突破性育种新质源。研究获得具有改良品质的特异性状基因型育种新材料3—4份,其中2—3份材料应用于育种并取得较好成效;研制育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3—4项;申报专利2—3项。

选育出新品种15—17个。其中,柑桔新品种3—4个、梨新品种2个、枇杷新品种1—2个、彩色猕猴桃新品种2个、芒果新品种2个、欧洲甜樱桃新品种2个、桃新品种2个及专用砧木新品种1个。申报品种权保护5个。研究完成新品种配套栽培新技术,实现新品种更新换代产业化开发。“十一五”期间示范推广9万亩以上。

技术经济指标:

高糖/低酸型柑桔新品种固/酸比12、糖/酸比10以上,品质佳。晚熟柑桔新品种固/酸比11.5、糖/酸比9以上,品质佳,成熟期2—5月。

特早熟梨新品种,成熟期早于或相当于翠冠,单果重180克以上,TSS12%以上,含酸量低于0.15%,抗病性与适应性优于丰水。

少核枇杷新品种,成熟期比解放钟或红灯笼晚5天以上,平均单果重50克以上,单果平均种子数2—3粒,果实可食率75%以上,品质佳。

桃新品种成熟期与北京27相当,单果重120克以上,TSS11.5%以上,需冷量500小时左右,适栽区域能扩展到川中和川南地区栽培。砧木新品种抗黄化、能重茬、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合省内桃主栽品种和主要产区生产应用。研究提出新品种配套栽培新技术或规程。

彩色猕猴桃新品种要求TSS18%以上,维生素C 100mg/100g以上,单果重80g以上,品质佳。

芒果新品种,TSS15%以上,品质佳,适宜攀西优势生态区推广,同国内南方主产区相比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

甜樱桃新品种,单果重8克以上,TSS13%以上,含酸量低于0.8%,果实可食率90%以上,综合品质佳。

课题3 茶树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开展茶树突破性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及配套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树特异性新品种3—5个并在我省大面积推广,使我省茶树良种化程度从目前的40%提高到“十一五”末的55%,茶园单产提高10%以上,茶园亩产值增加500—1000元/亩,开发的名优茶产品均价提高10—20%,卫生质量达到国家QS标准。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优质扁形与毛峰型名优绿茶品种:通过省级品种登记或审定品种1—2个,要求氨基酸含量达到4.2%以上,抗性及感官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萌15天左右。

加工用茶叶品种:1—2个,要求茶多酚含量达到38%以上的高多酚品系,咖啡碱含量达5%以上的高咖啡碱品系和咖啡碱含量低于1%的低咖啡碱品系。用其开发的名优茶均价较当前常规品种名优茶产品提高20—30%。

选育出低氟茶树新品种1—2个,其氟含量低于当前我省主栽品种10—20%。

形成茶树新品种无公害、清洁化、标准化的生产关键技术1—2套,示范良种茶园面积5000—10000亩,应用推广面积15—20万亩。

课题4 花卉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充分利用四川兰花、高山杜鹃、桂花、梅花、天彭牡丹等花卉资源优势,选育花期较长、花色丰富、花型各异、花香浓郁、抗性良好、观赏性强的花卉新品种。引进并选育一批适合我省发展的多色彩、多形态、多用途的城市园林花卉品种和高档盆花品种,开发规模化种苗繁育和产业化配套栽培新技术。收集地方特色花卉种质资源320个,建立特色名贵花卉品种资源圃或种子基因库。构建花卉资源评价利用体系。改良或育成新品种12—20个,示范推广面积6200亩。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兰花:选育春剑、大花惠兰和名优国兰新品种3—5个,收集种质资源50个。开发并转化组培快繁产业化技术,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形成年产2—5万苗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商品化率达95%以上。

高山杜鹃:收集杜鹃种质资源20个、改良新品种1个、筛选出适宜发展品种3—5个。建立高山杜鹃的组培快繁体系,形成年产1万苗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形成成熟的商品化生产技术,缩短营养生长时间20—30%。示范推广200亩。

梅花:收集种质资源200个,选育盆栽及观赏类梅花新品种各1—2个,获国际登录权品种1个、申请保护1个。建立梅花商品化快繁体系,形成年产优质种苗3万苗、盆花5000盆的技术和生产能力,缩短梅花成型时间20—50%。实现盆栽梅花周年生产,增加梅花景区旅游旺季时间1个月以上。建立品种资源圃100亩,示范推广3000亩。

桂花:收集种质资源50个,改良盆栽、观赏、加工品种各1—2个,申请保护1—2个,获得桂花抗污染新材料1个。配套研究操作性强、易推广的产业化生产技术,形成年产优质种苗20万株的技术和生产能力,示范推广3000亩。

天彭牡丹:选育适栽性强的新品种2—3个,建立无性繁殖圃10亩,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1000亩。

课题5 林竹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育出适合四川低海拔地区栽培的优良林木(包括竹类)新品种2个和适合高海拔地区栽培的优良乡土树种1个,或获得几个重要的林木育种新材料4—6个;育出品质好、抗性强的核桃新品种1个;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已引种成功的优良树种的配套栽培技术2套,促进林竹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低海拔地区速生工业用材树种引种及选育。桉、杨、桤木优良无性系选育:选育优良无性系3—5个,其材积年平均生长量达每亩1.5m3以上;培育杂交品系2—3个,建立无性繁殖圃1亩,营造优良无性系示范林600亩。

川西高海拔地区优良乡土树种杨树、桦木选育。在川西地区广泛开展桦木资源调查,选出优良桦木无性系3—5个;对“十五”期间选出的2株优良杨树无性系和5株天然繁殖种子后代进行分子学研究,建立基因图谱;通过组织培养培育出优良无性系和天然繁殖种子后代,推广面积2000亩以上。

速生优质工业用竹的引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完成优良工业用竹、笋用竹品种收集20个,选育新品种2—4个;针对“十五”已育种新品种,总结丰产栽培技术2套;建立资源圃20亩。

优良经济林木育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从麻风树、乡土核桃、板栗资源选育出优良品种4—6个,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技术。

课题6 优质饲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系统研究和评价优良饲草种质资源,筛选、创新出优异新种质。引进、选育出适合四川主要生态区的优质饲草新品种4—5个;针对新品种研究出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建立新品种繁殖和示范基地15万亩,与企业紧密结合,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为农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收集保存国内外鸭茅、牛鞭草、老芒麦等主要饲草种质资源800—1000份,进行农艺性状和饲用价值评价,应用分子标记揭示遗传多样性,通过综合评价筛选特异优良基因资源20—30份,利用远缘杂交等创新种质资源5—8份。

引进、选育出适宜农区和川西北牧区的优质高产饲草新品种4—5个;新品种产草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品质与对照相当;或产草量与对照相当,品质显著优于对照。

建成15万亩以上优质高产饲草基地,其中暖季型饲草6万亩,亩产2吨干物质以上,冷季型饲草9万亩,亩产1吨干物质以上。示范推广50万亩,研制出优质高产高效人工草地建植管理技术2—3套。

课题7 川产道地药材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收集整理特色种质资源并进行创新利用,选育适合四川主产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突破性新品种(或组合)8—10个,建立低成本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注重产业和市场结合,提高我省中药产业在国内外的核心竞争力。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针对川芎、附子、川麦冬、川白芷、川郁金、川红花,每种药材培育1—2个新品种(系),创造1—2个新材料。新品种要求通过省级审定,田间植物学性状表现稳定一致,与对照品种(大面积生产用种)比较,综合性状优,产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或内在质量(药用有效成份以品质检测报告为准)、抗逆性等多项性状表现突出,产量达到或超过对照品种。新品系要求通过多点试验。新材料要求一项或多项经济指标特别突出,或与对照品种比产量超过15%以上、或药用有效成份超过18%以上、或表现明显的抗病或抗虫能力,通过省级鉴定。

针对新品种特性研究形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建立低成本栽培技术规范。

特色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与创新利用。要求建立资源圃,收集、整理与创新利用种质资源或特色基因资源80种以上,创造新材料2—3个,要求经济指标特别突出,遗传特性稳定,在培育新品种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课题8 蚕桑新品种选育。

研究目标:育成新品种3—5个(对),通过省级审定;创制新材料6个;新技术2项,通过省级鉴定1项;区试鉴定新蚕品种8个,引进新品种2个。

技术经济指标:

创新种质资源10—20个,具有生物学性状或经济性状的突出点;春用蚕品种:万蚕产丝量较对照种提高5%,解舒丝长1000米以上(或超过对照种),鲜茧出丝率20%,净度94分以上;夏秋用蚕品种:万蚕产茧量比对照种提高5%,解舒丝长800米以上(或超过对照种),鲜茧出丝率18%,净度94分以上;春秋兼用蚕品种:万蚕产丝量较对照种提高5%,解舒丝长900米以上(或超过对照种),鲜茧出丝率19%,净度94分以上;特殊用途蚕品种:具有生物学的某一项特殊性状,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对照种。研究小蚕精细饲养、大蚕省力饲养新技术,其结茧率提高5%,产茧量提高10%。研究优质蚕种生产新技术2项,获专利授权1项以上,新技术在中试和大面积生产上节省劳动力30%以上。

新桑品种:亩桑产叶量比对照种湖桑32号高10%以上,万蚕茧层量、五龄担桑产茧量比对照种提高5%,桑细菌性黑枯病发病率在5%以下。

果桑品种:亩桑产果量1000公斤以上,总糖含量3%左右,亩桑产叶量1000公斤,万蚕茧层量4.3公斤,五龄担桑产茧量7.0公斤。

课题9 专用棉麻新品种选育研究。

研究目标:加强转基因抗虫抗病优质高产棉花和苎麻的新品种选育,加强具有不育性/品质/抗虫性/抗病性等特色性状的育种新材料创造,加强杂种生产新方法的研制。“十五”育成棉花品种在省内外推广900万亩以上,“十一五”育成棉花品种在省内外推广100万亩。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培育转基因抗虫(红铃虫、棉铃虫、棉蚜、红蜘蛛等)、抗病(枯、黄萎病,烂铃病等)、优质的骨干核不育系和育种新材料4份,通过省级鉴定。抗病材料的指标: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烂铃病。抗虫材料的指标:在高抗红铃虫、抗棉铃虫的基础上,抗棉蚜、抗红蜘蛛。棉花优质材料的指标:比强度33.6cN/tex,2.5%跨长31mm,麦克隆值3.7—4.5,同时具备抗枯萎病或及抗虫性。不育系指标:抗虫、抗病、优质并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型核不育系。研制出杂种生产新方法2项,通过省级以上技术鉴定,或获得发明专利,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被受理并被应用。创造的杂种生产新方法或制种新技术,成本较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去雄授粉法降低70%,生产效益比目前使用的核不育人工授粉法提高20%,种子质量达到国标。

培育通过省级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抗病、优质、高产的棉花杂种/品种4个。抗虫性指标:抗红铃虫、抗棉铃虫,或及抗棉蚜、红蜘蛛。抗病性指标:抗枯萎病,抗或耐黄萎病。品质和产量指标:达到国家A级品质标准的品种(杂种),皮棉单产为对照的100—103%(前一数字为常规品种的产量指标,后一数字为杂种组合的产量指标,下同);达B级品质标准的品种(杂种),皮棉单产为对照的105—108%;品质为C级的品种(杂种),皮棉单产为对照的108—115%。培育通过省级鉴定(或认定、审定)的优质专用高强力白棉和彩色棉品系/组合2个。比强度达33.6—36.4cN/tex的高强力品系/组合,其他指标达B级,单产为对照的95—100%,抗枯耐黄抗虫;比强度达36.4—39.2cN/tex的高强力品系/组合,其他指标达B级,单产达到对照的85%,抗枯耐黄;长绒品系/组合,长度31—35mm,比强度37.8—39.2cN/tex,抗枯耐黄,产量达到对照的70%;棕色棉品系/组合,麦克隆值4.1—4.8,比强度25.2—29.4cN/tex,跨长27—30mm,抗耐枯黄萎病或及抗虫,产量达到白棉对照70—80%;绿色品系/组合,麦克隆值2.8—3.8,比强度23.8—28.0cN/tex,2.5%跨长28—30mm,抗耐枯黄萎病或及抗虫,产量达到白棉对照的50—60%。对育成通过审定的棉花新品种(组合)进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建立最适宜的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育成经省级审定/认定的苎麻新品种(杂种)2个。其中优质高产雄性不育杂交品种原麻比“川苎4号”增产15%以上,纤维细度1900m/g左右,抗花叶病和炭疽病;优质高产多抗苎麻新品种原麻产量比“川苎4号”增产10%以上,纤维细度达到1900m/g以上,高抗苎麻花叶病毒病,中抗苎麻炭疽病。育成特高支高产苎麻新品系2个,通过省级试验鉴定,原麻产量与“川苎6号”相当,纤维细度稳定在2200m/g以上;或原麻产量为“川苎6号”80%,纤维细度稳定在2300m/g,抗苎麻花叶病毒病。育成饲料专用苎麻新品系2个,通过省级试验鉴定,生物鲜产较苎麻对照(川苎6号)增产15%以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粗蛋白质含量高于18%。选育产量高、品质好、育性稳定的优良苎麻不育系1份,细度1800m/g以上,通过省级鉴定。

四、畜禽水产方面课题

根据我省畜牧、水产业发展及种养殖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选择“猪配套系选育”等8个重点课题,重点开展源头创新(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及新品种培育、良种扩繁和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1 猪配套系选育。

研究目标:以优良地方猪种资源和现有的外种猪资源为育种素材,形成1套以杂交育种为基础,结合分子育种技术的专门化品系培育技术。培育出适宜加工外销的高瘦肉率猪配套系1个和适宜鲜销的优质风味猪配套系1个。提出高瘦肉率猪适度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优质风味猪配套生产技术各1套。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高瘦肉率猪配套系:培育高瘦肉率猪专门化品系3—4个,采用三系或四系配套生产商品杂优猪,原种猪规模300—400头。商品杂优猪:胴体瘦肉率大于65%,饲料效率2.4,达100千克日龄160天,肉质良好。

优质风味猪配套系:培育优质风味猪专门化品系4个,采用四系配套生产优质风味商品肉猪,满足市场对优质风味特色肉的需求。育种核心群规模200头。商品杂优猪:外观被毛黑色,达90千克体重日龄210天,瘦肉率55—58%,饲料效率3.2,PH值6.2,肌肉粗脂肪3%,肉质优良。

采取边研究边推广的方式,与省内大型种猪企业联合,在我省50个生猪标准化基地示范推广优质猪配套系种猪6万头,其中:高瘦肉率猪配套系种猪5万头,优质风味猪配套系种猪1万头。

课题2 羊新品系选育。

研究目标:培育出3—4个影响重大、综合性状优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质肉山羊新品系,提出成套肉山羊舍饲养殖技术。选育1—2个具有适合生产肥羔并具备高品质羊毛生产,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和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综合性状优良的肉毛兼用型绵羊新品系,使我省绵羊良种覆盖率提高8—10个百分点。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快长型黄羊新品系:以早期生长快为主要特点,核心群2000只,品系类群20000只,6月龄公羊体重32千克,母羊28千克,经产母羊产羔率220%。

肥羔型黑山羊新品系:体型小、肉质优良、繁殖率高、前期生长发育快,以专门化羔羊肉生产为特点。核心群2000只,品系类群50000只,周岁公羊体重25千克,周岁母羊20千克,核心群经产母羊平均年产胎1.7胎,经产母羊产羔率200%,初产母羊产羔率150%,羔羊成活率90%。周岁阉羊胴体重14千克,屠宰率50%;6月龄阉羊胴体重12千克,屠宰率48%。

大型黑山羊新品系:完成新品种种群培育,培育特、一级种羊500只,等级羊2000只,基础群母羊1000只,品种群羊达到3000只。周岁公羊体重45千克,周岁母羊36千克,成年公羊85千克,成年母羊55千克,核心群经产母羊平均年产胎1.7胎,经产母羊产羔率220%,初产母羊产羔率170%,羔羊成活率92%。周岁阉羊胴体重20千克,屠宰率50%;6月龄阉羊胴体重15千克,屠宰率48%。

肉毛兼用型绵羊新品系:完成1—2个适合肥羔和高品质毛生产的专门化新品系。同时使符合要求的基础群数量分别达到800和1000只以上。培育新品系羔羊4月龄公母羔羊断奶平均体重分别达到25(培育品种母本)和20千克(本地母本),日增重相应达到200和150克。培育新品系肥羔6—8月龄平均体重分别达到40(培育品种母本)和30千克(本地母本),日增重相应达到250和200克。平均屠宰率50%以上。达到理想羔羊胴体重18千克的国际标准,脂肪量不超过25%,GR指标小于8㎝(测定胴体12—13肋骨间距背脊中线11厘米处胴体表面到肋骨间的脂肪厚度)。以凉山半细毛羊为母本(系)培育的高品质毛生产的专门化新品系应保持羊毛细度在48—58支范围内的个体超过85%以上;平均羊毛长度12cm以上的个体占80%;平均净毛率达到65%。

课题3 兔配套系(新品系)选育。

研究目标: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兔配套系,主要生产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育出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好、抗病性强、毛皮质量好、生长速度快的獭兔新品系。研究提出成套肉兔、獭兔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肉兔配套系:母系:适应力强,90日龄体重2.1千克,成年体重4.0千克;情期受胎率达85%,胎产仔7.5只或年产仔50只。父系:早期生长快,90日龄体重2.5千克,成年体重达5.0千克。商品兔:上市日龄缩短到84天,体重达2.5千克,饲料报酬率3.2∶1,断奶成活率达90%,育肥期末成活率85%,屠宰率53%。“十一五”期间配套系各品系在肉兔主产区推广面达50%以上。

獭兔新品系:幼兔成活率达90%以上,成年公兔体重3.5千克,母兔3.3千兔,绒毛长度1.8厘米,细度16 m,密度23000根/c㎡,抢毛率5%以下,背与体侧、体侧与腹部被毛较一致、平整,脚掌毛着生好。推广新品系兔3万只,建立良种扩繁场20个,改良面达80%,出栏优质商品獭兔500万只,开展皮肉加工,新增社会总产值3亿元,社会收益1亿元以上。

课题4 牛新品系选育。

研究目标:培育出肉乳兼用牛和乳肉兼用牛新品系2个,牦牛新品系1个。探索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数量遗传学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开展性能测定,建立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方法;建立生长速度、肉质及产奶量等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肉乳兼用牛新品系:核心群500头,基础群5000头,种公牛50头以上,成年母牛体重450千克,公牛700千克;20月龄肥育体重500千克,育肥期平均日增重1300克;屠宰率58%—60%,净肉率49%,优质肉率40%;产奶量2500—3000千克。

乳肉兼用牛新品系:基础群5000头,种公牛50头以上,群体平均产奶量3800千克,乳脂率4.0%,其中核心群1000头,平均产奶量4200千克,乳脂率4.0%;成年母牛体重480千克,公牛750千克;20月龄肥育体重500千克,屠宰率57%,净肉率47%。

牦牛新品系:基础群4000头,其中核心群600头,种公牛50头以上,群体平均产奶量280千克,乳脂率6.0%,成年母牛体重260千克,公牛300千克;屠宰率50%,净肉率38%。

研究提出兼用牛、牦牛新品系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各1套,建立牛育种与改良技术新体系。建立产业化优质高效养殖示范基地6—8个。形成年存栏兼用牛新品系50000头、牦牛10000头,年产奶量10万吨,牛肉10000吨的生产规模;推广新品系牛冻精30万份,年新增社会产值20亿元。

课题5 肉鸡配套系选育。

研究目标:以四川地方鸡种资源为素材,采用分子生物学与数量遗传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在“十五”育成的优质肉鸡新品系基础上开展优质性状的定量化,优质性状的QTL定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质性状基因的纯合与遗传稳定,优质与生产效率的遗传结合等研究,育成突出肉质风味性状的优质肉鸡配套系2—3个。

研究提出优质肉鸡产业链中的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适用于四川生产条件的优质肉鸡种鸡及商品鸡的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在四川省乃至中国西部创建安全、优质、高效的优质肉鸡新产业。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优质肉鸡父母代:开产周龄23周;开产体重:父系2100克,母系1850克;育成期成活率90%以上;68周龄入舍母鸡产种蛋185枚;产蛋期死淘率6%以下;受精率91%;入孵蛋孵化率80%以上。

优质肉鸡商品代:生长性状:优质I型:90日龄公鸡体重2000克,母鸡1500克。90日龄公鸡料肉比2.5∶1,母鸡2.90∶1。优质II型:70日龄公鸡体重1900克,母鸡1500克。70日龄公鸡料肉比2.45∶1,母鸡2.70∶1。外观性状:羽毛、喙色、胫色、肤色、体形外貌特征一致。肉质性状:肉质鲜嫩、色泽好,肌纤维细、肌内脂肪沉积良好,观感和风味优良,可加工能力强。

年提供父母代鸡苗150万套,推广优质肉鸡1.5亿只以上,产值30亿元,农户获利3亿元,饲养父母代种鸡获利1500万元,每年创造社会效益3.15亿元。

课题6 水禽配套系选育。

研究目标:培育出肉鹅新品系2—3个,形成配套系1—2个,制订肉鹅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1—2套,建立肉鹅产业化优质高效养殖示范区3—4个,建立并示范优质鹅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培育出胴体脂肪较低的肉鸭新品系2—3个,组装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瘦肉型肉鸭配套系1—2个及其产业化示范体系。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肉鹅配套系:培育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肉鹅新品系2—3个,形成肉鹅配套系1—2个。配套系种鹅产蛋量达100—110个,蛋重140—141克,受精率88—90%;商品肉鹅56日龄活重3.25—3.5公斤,70日龄活重4—4.3公斤。制订肉鹅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1—2套,建立肉鹅产业化优质高效养殖示范区3—4个,商品肉鹅示范规模20000只、种鹅5000只。在省内外推广父母代种鹅20多万只,新增社会产值13.5亿元并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肉鸭配套系:培育出瘦肉型肉鸭新品系2—3个,形成优质、抗逆、产肉量高的肉鸭配套系1—2个。配套系种鸭年产蛋量260—270个,商品肉鸭7周龄活重3.4—3.5公斤,料肉比2.5—2.6∶1,胸腿率25—26%,皮脂率25%。研制出大型肉鸭健康养殖技术规程和标准1—2套。建立大型肉鸭产业化优质高效养殖示范区2—3个。示范推广瘦肉型肉鸭配套系种鸭26000只、商品肉鸭40000只。在省内外推广瘦肉型肉鸭配套系种鸭10万只,新增社会产值12.8亿元。

课题7 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

研究目标:开展岩原鲤、白甲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驯养及苗种繁殖技术研究,取得技术突破2—3项,建立苗种繁育和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3个。开展无公害标准化养殖、饲料与营养、病害防治、养殖水域环境改良及品种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等研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岩原鲤:建立岩原鲤良种场,养殖亲鱼500组,繁殖率达85%,孵化率65%以上,每年提供优质种苗200万尾以上,带动全省养殖商品鱼3500亩,新增产量700吨,新增产值7000万元以上。

白甲:深入开展白甲的繁殖生物学研究,繁殖率达80%,孵化率70%,3年内向全省推广养殖1000亩,新增产量400吨,新增产值2000万元并建立标准化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1个。

研制优质、安全饲料配方2—3个,提出成套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

课题8 冷水性鱼类人工繁育。

研究目标:利用我省西部地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引进鲑鳟鱼类种质资源,大力发展鲑鳟鱼类人工养殖,建立人工繁育基地,着力解决鲑鳟鱼类苗种供应与配套健康养殖技术问题。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大西洋鲑与太平洋鲑:亲鱼群各2000尾,后备亲鱼群各10000尾。亲鱼雌鱼相对怀卵量为1500粒/公斤左右,受精率90%以上,稚鱼成活率80%以上,年产大西洋鲑与太平洋鲑鱼苗各400万尾。3龄成年商品大西洋鲑与太平洋鲑体重达到5—7千克,饵料系数控制在1.0以下,达到挪威商品三文鱼优级标准。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8个。

五、公共服务方面课题

为充分挖掘我省地方种质资源,评价筛选优良功能基因,建立抗病虫育种公共技术平台,科学、准确地评价农作物区试品种抗性、监测大面积推广品种的抗性变化,为全省大面积品种布局和替换提供依据;提高育种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区域试验体系,完善区试审定工作,实行区试审定信息网络化;开展突破性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促进传统栽培技术全面升级。选择“主要作物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发掘与优异新种质创制”等6个课题。重点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育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课题1 主要作物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发掘与优异新种质创制。

研究目标:加强保存基因资源的翻种更新,确保省级中、短期库的正常运转;加大力度收集育种机构的育种中间材料;广泛征集国外育成品种、中间材料及特殊材料。挖掘资源中的高产基因、优质基因、抗病虫基因、抗旱涝(湿)基因、高效利用肥水基因并从分子水平上标记、定位基因,开展基因源的多样性分析;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引入、创新有特殊优异基因的种质和超级作物新材料。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广泛征集国内外特别是国外作物育成品种、中间材料特殊材料、含特殊优异性状或基因的基因资源3500份;翻种更新种质资源3000份;评价鉴定出四川主要粮油作物优异种质200份提供育种单位利用;完善四川主要作物种质资源分发网络,完善种质资源信息服务和反馈体系;利用生物技术挖掘有关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等特殊利用价值基因6—8个并进行分子标记;利用生物技术创新超级作物新材料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型不育系3—5份,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申报专利(或品种权)2—3项。

课题2 主要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保存与创新研究。

研究目标:在业已发掘的我省猪、鸡地方遗传资源基础上发掘新的遗传资源,研究提出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为一体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新途径;通过现代遗传育种手段创制新的育种素材;建立群体分散的或相对集中的原位保护方法和措施,建立小群体或大群体的异位保护体系,使畜禽遗传资源的异位保护与育种公司的商业育种结合在一起,使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能够可持续地开展。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四川猪、鸡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和动态监测体系;在3—4个畜禽育种公司建立5—6个具有特别重要基因利用价值的猪、鸡品种的异位保护群体;对生产性能低下、原产区偏远的地方畜禽品种建立原位保护区4—5个;开展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和商业育种实践,培育具有商用价值的纯系3—4个并应用于畜禽育种;获得自主知识产权3—4项(含技术专利或育成品系)。

课题3 主要农作物对病虫害抗性鉴定和选育技术。

研究目标:通过病菌致病性变异规律和植物抗性机制的研究,抵抗病菌潜在流行菌小种或菌系的抗源的筛选和创制,建立抗病虫育种公共技术平台,为全省各育种攻关课题组提供预见性抗病育种技术支撑;在建立对农作物重大病害、虫害、新病害以及非生物胁迫的抵抗性和耐害性科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准确的评价农作物区试品种抗性、监测大面积推广品种的抗性变化,为全省大面积品种布局和替换提供依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明确我省水稻、小麦生产品种和历年所积累抗源共700份材料进行抗病基因型鉴定;确定抗性基因型明确的7—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地方小种划分方法,确定2—3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辅助鉴别寄主;每年鉴定稻瘟病菌、小麦条锈病菌、小麦白粉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油菜霜霉病菌、辣椒疫霉、棉花黄萎病菌等520个菌株的生理小种。5年向全省5个以上育种单位共提供5—10个抗性基因型各不相同的水稻抗稻瘟病、小麦抗条锈病的抗源,建立2—3个遗传距离小于1.0 cM的抗性基因标记,聚合2—3个有效抗性基因于同一水稻或小麦品种。

建立抗性选育公共服务平台,除提供每年全省各育种攻关课题组上述病菌变异信息和抗源外,5年共对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F2、F3群体和低世代材料20,000份(次)进行抗性筛选,为3—4家育种单位提供分子辅助筛选等服务。项目完成后,提高区试品种抗性合格率2.0—3.0倍。

通过比较和淘汰明确水稻稻瘟病、小麦条锈病抗病鉴定圃的设置地点,进一步改进、规范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小麦对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玉米对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棉花对枯、黄萎病、棉铃虫、红铃虫,油菜对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马铃薯对晚疫病抗性鉴定圃鉴定操作方式方法,完成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棉花等作物区试品种的抗性评价和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每年150个品种的抗性评价。明确水稻、小麦新品种审定和感病品种停止推广的抗性指标,制订3—4项抗性鉴定地方标准。

获得对4—5种新病害(水稻稻曲病、水稻恶苗病、黄瓜霜霉病、白粉病、茄子黄萎病、苦瓜枯萎病等)的新鉴定方法并为省内育种攻关单位提供鉴定服务。完善蔬菜经济作物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抗性的鉴定方法,获得1—2份对害虫的新抗源。探索水稻抗干旱和低温的鉴定方法。

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酸氧化酶基因克隆并验证其功能,鉴定或标记小麦抗赤霉病、马铃薯抗晚疫病、棉花抗枯、黄萎病的数量抗性位点。

课题4 育种信息服务。

基础平台建设:建立育种攻关网站和育种攻关综合数据库并做好维护和更新,开展课题查新和新技术、新成果查新。

农作物种子产业国内外市场信息采集及竞争情报研究:运用多种渠道对国内外农作物种子产业市场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针对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种子企业进入中国和省外种子企业进入我省的状况及时向我省育种研究单位和种子企业提供竞争情报。

农作物(畜禽)育种攻关发展态势分析:根据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及粮食安全需要分析国内外农作物(畜禽)品种结构及种子市场变化趋势,对我省中长期农作物(畜禽)育种攻关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课题5 农作物育种区域试验。

区试点规范化建设。

研究目标:建立健全区域试验体系。

主要指标:加强区试站建设,完善50个区试点的建设和维护(其中省级区试综合站5个),逐步建立全省区试网络,提高区试质量。加强区试人员的培训,提高试验人员的业务素质。修订和完善区试管理办法和技术操作规程,以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区试方法研究。

研究目标:完善区试审定工作,实行区试审定信息网络化。

主要指标:根据我省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按优质、高产、专用要求设置试验组别,加强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审定工作。按照农作物区划确立区试点,建立有利于突破性大品种审定的区域试验。对承试单位逐步建立试验数据网络,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区试数据的公开和共享,提高区试工作效率。

课题6 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通过对粮油作物的共性调优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攻关突破促进传统栽培技术全面升级,明确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产量和品质潜力,实现新品种的最适区域布局和最优栽培技术配套,缩小新品种大面积产量水平与区试产量水平的差距,充分发挥优良品种潜力和区域资源潜力,确保大面积均衡增产和节本增效,积极推进我省粮油生产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产业化经营,提高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研究提出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等共性调优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模式)各1—2套,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各建立核心示范基地300—1000亩,增产15%;各示范5万—10万亩,增产10%左右,使新品种大面积产量水平与区试产量水平的差距缩小10%。主要作物的突破性新品种实现配套栽培技术标准化。

   
 
   
 
 
订阅须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为公开出版发行刊物,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全国统一刊号CN51—172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991,半月刊,A4开本,约40页码,全年24期。
一、《公报》由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按期直接邮寄给每位订户,保证刊物准确及时送到订户手中。
二、订户可到所在市(州)、县(市、区)工作站、联系点办理订阅手续,由各工作站、联系点统一报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也可直接到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订阅。订阅价每册5.00元,全年24期共计120.00元(含邮寄费)。
开 户 行:工商银行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支行
户  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帐  号:4402208009100215971
本刊社址:成都市督院街30号省政府院内
联系电话:(028)86604546
传  真:(028)86605771
联 系 人:朱 莎
邮政编码:610016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 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微信
    微信二维码
  • 微博
  • 客户端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 头条号头条号
    头条号二维码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