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年 份:
期 号:
关键字:
按文号:
搜索 高级搜索 重置信息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责       编
编       校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质量

发展规划的通知

川办发〔2011〕83号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此文件已于2017年12月29日宣布失效)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

  质量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基础,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质量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要条件。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作为未来5年全省产业发展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质量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

  (一)“十一五”时期全省质量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质量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全省质量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质量兴川”战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效服务“两个加快”,质量基础不断夯实,质量安全有效保障,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产业发展质量大幅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由20.1∶41.5∶38.4发展到14.4∶50.5∶35.1,“7+3”产业体系和“5大经济区”初步形成,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成效明显,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7.5%,工业及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89.5%,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9.75%,食品、药品和危险化学品等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不断优化,建筑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85%,新型材料广泛运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西部交通枢纽工程、灾后重建工程等大批重大优质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服务质量显著改善,服务业增加值由2836.7亿元增加到6030.4亿元,年均增幅12.2%,用户满意度不断提高,物流、金融、商贸“三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精品服务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改进,生态破坏有效遏制,减排目标全面完成,“三江”和“五大流域”水质稳定,空气、噪声、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和规模化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省181个县(市、区)生态环境总体良好。



  (二)“十二五”质量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推进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省的重要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周期性调整加剧,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围绕质量、技术、品牌、资源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形势看,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立足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从全省发展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质量发展成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滞后于经济规模的增长,质量发展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主要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是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保障质量发展的人、财、物投入不足,检测技术机构建设和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不强,质量管理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不足,质量管理机制、评价机制、惩戒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二是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违法成本低,一些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诚信缺失,个别地方制假、售假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地方政府统筹质量发展的力度不够,重总量、轻质量的思维惯性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门协调联动不够,监督管理的盲区和空白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三是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药品等民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应急体系尚不健全,生态环境压力较大,质量安全隐患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四是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力度不够。原创性产品和创新技术较少,知名品牌不多,品牌带动经济发展的成效不明显,质量理论研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滞后,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力不强,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一旦增长粗放和质量水平不高,质量安全便得不到保障,势必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引发信用危机和社会动荡,从而影响发展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省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质量提高转变,把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中心,深入实施质量兴川战略,切实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全面推进质量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建设西部质量强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的基本原则,把“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改善民生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把保障安全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把诚信至上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把技术支撑作为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把质量强省作为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加快“三个转变”(产品质量向发展质量转变、质量监管向质量建设转变、四川制造向四川品质转变),提升“五大质量”(产业发展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推动质量兴省向质量强省跨越。

  (二)主要目标。质量兴川战略取得明显成效,质量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质量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强;产业发展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明显提高;质量安全保障有力,技术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企业集团、产业集群和经济园区优势明显,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初步建成西部质量强省,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1.产业发展质量目标。

  产业结构:围绕“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战略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三次产业比重10.2:50.8:39,形成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7+3”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5785”战略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带动聚集作用,完善产业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初步建成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建设全国标准化技术组织10个,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00项,制订地方标准1500项。建设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00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7%,企业专利申请年均增长20%以上,新实施专利超过1万项。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0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00个、四川名牌产品500个。

  2.产品质量目标。

  农产品: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培育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80个,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占全省耕地的60%、水产品生产基地占全省养殖面积的80%,农药、化肥、兽药等主要农资产品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

  工业产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3%以上,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4%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5以上。

  市场商品:重点商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

  进出口产品:进出口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8%以上,出口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同类产品质量水平,35家企业获得国外注册,享受直通放行企业达到500家。

  重点民生产品:加工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餐饮服务食品、餐具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药品评价性抽验总体合格率达到96%以上,危险化学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特种设备、纤维、纺织品、服装等安全指标全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3.工程质量目标。

  重大工程: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工程综合试车、投产、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100%。

  一般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89%以上。

  工程质量安全:水利工程、道桥工程、保障性住房全部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重大质量事故为零。

  4.服务质量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用户满意度指数达85%,研发20项现代服务科技产品。

  生活性服务业:基本建立服务质量体系,推进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顾客满意度指数达80%以上。

  服务品牌建设:重点建设和培育2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力争2—3户企业进入中国服务业100强。培育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40个重点生产性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创建50个省级服务名牌企业。

  5.环境质量目标。

  环境治理:全省五大水系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5%,五个出川断面全部达标且保持稳定;省控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大于9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减少9.0%和7.0%,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分别减少6.9%和8.6%。

  环境安全:确保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不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

  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36%,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生态县、40个以上省级生态县,成都市力争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

  深入推进质量兴川战略,建立健全质量发展机制,全面提升产业发展、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推动落实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强化社会质量监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坚持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标准、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1.全面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以优化结构、增加总量、提升质量和持续发展为主要任务,推动“7+3”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重点工业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专栏2:“7+3”优势产业发展质量发展任务

  电子信息产业:围绕提高一致性、稳定性和满足装备、系统使用要求,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装备制造产业:以产品成套化、性能高端化为方向,快速提升规模和技术水平。

  能源电力产业:依托丰富的水能和天然气资源,建设全国最大的水电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基地。

  油气化工产业:突破天然气盐化工、磷硫化工等产业核心技术,建设现代油气化工制造业基地、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制造基地和新领域精细化工制造基地。

  钒钛钢铁产业:把攀西、内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成国内最大的钒钛工业园及西南技术最先进的含钒钛钢生产基地。

  饮料食品产业:把“中国白酒金三角”打造成世界最大的顶级白酒生产基地,产销量达到全国的40%,形成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现代中药产业:建立藏药材标本库,打造藏成药产业基地,打造国内一流麝香产业。

  航空航天产业: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航天产品,开展空天技术研究,着力打造国家级军民结合型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汽车制造产业:加快供应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油(气)电混合汽车,开展太阳能汽车和氢能汽车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生物工程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基材料产业,引导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产业健康发展。

  2.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质量。综合运用生产许可、市场准入、强制性认证认可等质量手段,进一步提高“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能耗、排放、技术、安全等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促进资源、要素向强势、优势企业聚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专栏3: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任务

  冶金(有色)产业:全力发展高性能有色金属新材料、高精度硬质合金、钨钼制品及硬面材料,巩固硅、锂深加工产品在全国的龙头地位,加强再生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西部最大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

  机械产业:大力发展专用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机械产业上档升级。

  建材产业:全省水泥行业综合利用各种废渣和其他废弃物量达到5000万吨,低温余热发电装置在建材企业中广泛应用。

  轻工产业:加快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

  纺织产业:加快纺织园区建设,建设5个百亿元纺织园区,形成10个纺织产业集群,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提高新产品产值率。

  3.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与创新工程、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高新高端、节能环保、优质高效要求,突破300项以上核心关键技术,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形成一批以我为主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水平与国际同步发展。坚持统筹规划、服务超前原则,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园区)配套服务和科研、检测等要素保障能力,强化要素协调配套,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国家级重大产业基地。

  4.整体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建立产业创新发展体系,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新产品研发,加快由模仿创新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化,优化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构建产业标准化体系,优势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产业骨干企业成为国际标准的主体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主导,增强应对国际、国内技术标准竞争的能力,占领产业制高点,提升产业话语权。培育品牌创建体系,实施政策引导、政府激励,打造品牌创建示范区、示范带,加快“品牌四川”建设。

  专栏4:质量对比提升活动

  到2015年,在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组织2000家重点企业分类分层次开展质量对比提升活动,通过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进行对比,在管理、技术、质量等方面树立标杆,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订改进和攻关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质量提升和赶超,树立各产业领域质量标杆。

  (二)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强化质量过程控制,强化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提高制假、售假违法成本,严防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件,提升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1.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强化企业责任体系建设。严格企业对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法人及企业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切实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销售。企业切实履行产品修理、更换、退货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依法承担质量安全损害赔偿责任。

  专栏5: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活动

  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把质量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价值观,培育以用户、消费者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理念,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珍视质量信誉,自觉抵制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2)夯实企业质量管理基础。推动企业完善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关键工序控制、出厂检验、包装、运输、储存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严格关键环节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检测,推行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降废减损等活动,有效控制质量波动,减少质量损失。把技术创新作为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的比重达到1.5%以上,改善品种质量,增强质量竞争力。推动企业加强对质量管理基础工作的投入,加大对质量、标准化和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规模以上企业有一批质量、计量、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

  2.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以提高产品可靠性为目标,以质量安全为底线,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促使质量安全管理从被动防范向主动控制转变,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安全消费的市场环境。

  (1)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标准化建设、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和创建“三品一标”为核心,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2000个。推进农产品场地挂钩、农超对接、准出和准入有机结合,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全面检验检疫制度。引导农资、农技双连锁服务并集中配送,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建设优质粮油、优质商品猪和特色畜禽、特色效益农业三大基地,鼓励大型乳制品、肉制品等食品企业参与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建设,保障生产加工原料供应质量。

  (2)促进工业产品质量提高。不断夯实标准、计量、认证等质量管理基础。强化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杜绝无标生产。新建计量标准装置500项以上。大力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省体系认证企业达1.2万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生产企业全部取得3C认证证书。组织2000家企业开展区域、行业、企业及产品质量评价活动,促进产品质量持续改进。推进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开展产品伤害监测、消费品安全管理关键技术和制度研究。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后处理,健全产品准入、溯源和召回机制。

  专栏6:制造业可靠性提升活动

  在全省20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企业开展质量可靠性提升活动,加强产品可靠性设计、试验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升制造业质量可靠性水平和质量竞争力,促进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由符合性向适用性、高可靠性转型,质量竞争力指数逐年提高,进入全国前10强。

  (3)促进市场商品质量提高。推进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四制两查一承诺”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加强行政指导,强化经营自律,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不合格商品数据库,强化监测信息利用和共享。加强日常巡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把优质安全作为扩大内需的积极要素,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4)促进进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加强企业技术研发,建立严密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进出口产品质量。鼓励典型出口企业树立样板,带动更多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出口标准。强化口岸查验和后续监管,大力推行电子监管、出口免验、绿色通道、直通放行机制,培育600家农产品、食品出口加工、出口免验企业,分类管理一类、二类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加强对法定检验进出口商品的通关单联网核查,严格执行农兽残监控计划,推进认证认可国际互认,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帮助企业提高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能力。完善疫情疫病风险分析评估、应急预案、预警快速反应和联防联控机制,严防动植物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质和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商品进入或输出,杜绝疫病疫情跨境传播。

  3.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始终保持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民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重典治乱,严格实施风险分析,严格实施准入制度,严格生产过程监管,严格监督抽查和检验检疫,严格执法打假,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构建质量安全监管常态机制,加强质量安全制度保障,维护经济运行质量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1)着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严格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制度。加大食品监管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原料、食品包装及食品添加剂可追溯率达到100%。加大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酒类产销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巡查和抽检力度,食品质量安全建档率达到100%。严厉打击食品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储运、配餐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加强米、面、油、肉、乳制品等民生产品和儿童食用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生猪乱屠滥宰、制售病害猪、注水猪和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等违法行为。强化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标签标识管理,大力推行HACCP(食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认证,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咨询机制,加强风险分析预警,打破行业潜规则。积极引导食品生产企业由传统分散型小型化向集团化、集约化发展。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和装备配置,加强部门合作,探索设立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岗位,在街道、社区建立社会监督员队伍。

  (2)着力保障药品质量安全。严格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深化农村“两网”建设,加强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GSP日常检查,基本药物、高风险药品电子监管达到全覆盖。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审评机制,提高藏药制剂标准,全省药品生产全部符合新修订GMP要求。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每百万人300份。确保保健食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无菌和植入物生产全部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涉药单位纳入药品信用等级管理达到9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覆盖率达到85%、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覆盖率达到70%。

  (3)着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构建较为完善有效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安全责任、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和科学支撑体系,形成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支撑、部门依法监管、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多元共治格局。加强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电梯、索道、游乐设施、气瓶气罐、锅炉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和行政监察。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当地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特种设备政府监管平台和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机制;推行实施特种设备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安全风险监控机制;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使用单位管理标准化活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特种设备事故率控制在0.5起/万台以下、死亡率控制在0.5人/万台以下。

  (三)大力提升工程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增强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工程的实用性、安全性、耐久性,提升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的满意度,重点工程质量达国内先进水平。

  1.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贯彻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制约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省、市、县三级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工程质量激励机制、工程参建各方监督制约机制、工程质量投诉举报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作用。

  2.严格建材质量管理。强化建材生产许可、市场准入、强制认证、监督抽查等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关键工序控制、出厂检验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全面增强建材企业质量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全省水泥、钢材、化学建材及隔热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生产企业全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一般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主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100%。严把工程建设进场材料质量关口,建立和完善进场材料采购、验收、检验、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杜绝不合格建材进入施工现场。大力推进新型环保、节能建材产业发展。

  3.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优化工程技术方案。强化对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和行为监督,强化工程质量通病治理,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主体质量责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切实抓好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管理,加强交通、水利、能源重点项目工程实体质量检查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工程抗震设防,增强学校、医院、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等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房验收制度,提高住宅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专栏7:工程质量技术创新活动

  大力推进建设工法开发应用研究,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科技含量,力争全省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水利工程检测技术的创新和检测标准的研究工作。

  4.健全设备监理制度。加大设备监理市场培育力度,加强设备监理立法和技术标准建设工作,发挥设备监理具有的技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管理、资质审查和协调工作等多项业务职能。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成套设备,在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强设备监理力度,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减少和防止项目风险。

  (四)大力提升服务质量。以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均衡发展,新兴服务业创新发展,农村服务业协调发展。

  1.健全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GB/T19001),重点服务业积极导入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19004)。引导和鼓励服务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抓紧制定和修订物流、电信、电子商务、邮政、快递、旅游、体育、商贸、餐饮、社区服务等服务标准,继续推进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在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旅游、医疗卫生、邮政通讯等重点领域开展服务业满意指数评价试点及质量提升活动,建立顾客(用户)满意指数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行业比对、行业监督等制度。

  专栏8: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提升活动

  加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及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末,由农发行、农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空白乡镇问题。开展金融系统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逐步推进金融服务业的质量认证工作,增强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提高金融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

  2.加强生产性服务业质量管理。加强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现代金融、电子信息、科技和咨询、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管理,初步建立以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汽车4S店、电动汽车、现代物流等标准建设,发展成都、川南、川东北三大物流区域,培育一批省级以上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园区,建设一批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工业设计集群,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功能服务平台建设,初步形成综合管理与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标准化管理服务体系。

  3.加强生活性服务业质量管理。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和社区服务业,大力推动标准化菜市场、废旧物资回收网店等便民设施建设,提高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质量。不断夯实服务标准、服务人才、服务统计、服务管理等基础工作,推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推动全省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上档次、上水平。

  4.加快服务品牌建设。支持著名服务企业以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输出品牌服务,发挥示范效应,提升区域和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大力支持创建自主品牌,扶持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积极推进营销和管理创新,加强对名称、标志、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保护,逐步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扩大服务外包,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外包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旅游、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五)大力提升环境质量。以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抓手,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防范环境风险,改善环境质量,努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1.推进节能减排。做好火电、冶金、建材、焦化、机动车及造纸、食品饮料、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涉气、涉水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污染源普查及动态更新工作。按照国家确定的4种主要污染物“十二五”约束性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减排目标任务。强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督查,对减排措施不力实行总量减排“一票否决”。加强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夯实总量减排工作基础。

  2.加强污染防治。按照“工业全控全防、大气联控联防、农村联片整治、江河休养生息”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开展造纸行业污染整治,加快淘汰小电镀、小制革、小冶炼、小烧结、小焦化、小水泥等落后产能。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大力整治重点防控地区、重点防控行业和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强化排污申报,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城市污染防治,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加强污水处理厂环保监管。加强重点流域和农村污染防治,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0%,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开展“农村环境清洁行动”试点。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3.严格环境质量管理。加强环境质量监测,进一步提升水气声、核与辐射等常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强化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总量减排监测,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测指标的全覆盖。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继续推进规划环评,严格新增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强化污染源现场监察,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环境应急管理,积极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有效防止事态扩大。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到“十二五”末两项认证获证企业达3000家。

  4.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全面实施生态省建设,继续推进生态市、生态县和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小区等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加大地震灾区和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推动生态脆弱区建设国内一流生态示范区域。

  (六)建立健全质量发展公共管理体系。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建立社会质量安全救助机制,完善公共管理职能,提升质量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以提升质量诚信水平为目标,以质量信用信息的发布和应用为手段,以健全企业质量档案为基础,以完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以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加强质量信用监管为保障,努力营造“诚实经营、以质取胜”的市场环境。

  (1)健全质量信用评价机制。建立以企业质量信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质量评价体系,搭建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以物品编码为溯源的质量信用共享应用平台。建立社会中介组织、检测机构信用评价机制,加强社会中介组织、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

  (2)建立质量信用激励机制。推动质量信用管理联动,实施质量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完善信用奖惩制度。定期发布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诚信信息,建立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公布失信企业、失信中介机构和失信检测机构名单,引导社会舆论和投资消费。推动银质合作,把质量信用纳入银行信贷信用评价体系。

  (3)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充分发挥“12315”、“12365”等申诉、举报热线作用,畅通消费维权和质量投诉渠道,支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质量维权活动。建立社会质量监督员制度,完善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推进社会性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加大对质量信用的司法介入力度,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

  2.严格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风险监测力度,做到对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防范或减少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1)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以省级质量安全信息综合控制平台为中心,生产消费一线信息节点为基础,网络监测为载体,部门投诉举报平台为补充,检验检测机构为支撑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立多部门合作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组建不同行业质量管理及技术专家组成的评价队伍,对食品等重点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以及环境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预警等级。及时向社会公众报告质量安全状况,维护公众质量安全知情权,提高质量安全群防群治能力。

  (2)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快速处理机制。把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纳入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综合运用政府应急管理手段,加强质量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由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和安全风险快速处置机制,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体系。制定风险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风险处置演练,防止个别风险转化为普遍风险。

  (3)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开展“质量月”、“3·15”、“质量万里行”等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协会、学会和专家学者的作用,畅通公共参与途径,普及公众质量安全基本知识。

  3.建立质量安全社会救助机制。把质量安全社会救助纳入政府社会管理内容,积极探索实施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质量安全社会救助机制,推行以侵权责任赔偿为主的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引导企业、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以及评估机构开展合作,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防止质量安全风险转化为社会风险。积极开展质量伤害研究,完善产品维修、更换、退货质量责任制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重大质量工程及项目

  集中抓好技术标准、检测能力、质量信息化及质量教育科研等基础工程及项目,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增强质量发展保障能力,为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标准化示范工程。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企业研究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关键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抢占产业、产品标准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加大各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力度,着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充分发挥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省标准化应用和管理水平,带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传统产业改造,现代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专栏9:标准化示范重点领域

  农业:以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为主要示范载体,以推广省工节本增效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农机技术等为重点,建设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00个,示范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

  工业:积极探索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产业集群标准化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组织75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开展低碳经济研究等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推进2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

  服务业:积极推动服务标准的贯彻实施,推进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观光旅游等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试点单位150个,着力打造一批主业优势突出、竞争力较强、市场影响大的知名服务企业和服务品牌。

  社会事业:以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探索在社会事业领域推行标准化试点示范,推动相关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坚持“紧贴需求,服务产业,保障民生”的原则,加大各级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重点在龙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级质量技术支持中心(打造全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基地、全省标准化技术研究基地和全省纤维纺织品研究基地3个国家级科研检测基地),深入推进成都(国家)质检院建设,并以此为骨干,构建全省高端公共技术平台,打造西部检测高地。同时根据全省产业发展布局,拟新建国家质检中心13个,分批次建设省级质检中心20个,加大对民族地区省级质检中心支持力度,在工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公共技术平台。到“十二五”末,在我省初步建成体系较为完备的产业、产品质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专栏10: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布局

  国家食品添加剂质检中心(成都)

  国家茧丝绸产品质检中心(成都)

  国家电线电缆质检中心(成都)

  国家电子信息及物联网应用产品质检中心(成都)

  国家重大装备及零配件质检中心(德阳)

  国家泡菜检测中心(眉山)

  国家电器安全质检中心(绵阳)

  国家硅产品质检中心(乐山)

  国家新材料质检中心(自贡)

  国家电站锅炉质检中心(自贡)

  国家茶叶产品质检中心(雅安)

  国家酒类及原辅料质检中心(宜宾)

  国家天然气化工产品质检中心(达州、泸州、成都)

  (三)食品药品检测体系建设工程。以全面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为核心,建立健全以省级检验机构为龙头,市级(区域)和县级检验机构为骨干,企业检验机构为基础,社会检验检测机构为补充,层级分明、重点突出、全面覆盖、保障有力的食品(农产品、保健品)、药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所有食品、药品生产企业都按规定建设检测实验室,并配备专业的实验人员,推进大型食品药品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充分发挥检验把关、风险预警和科研创新作用。推进省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及评审认证中心、省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省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中心、省保健食品化妆品评审认证中心建设,完成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常规产品检验能力升级。

  专栏11:全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重点

  省级食品质检机构建设:由农业、质监、药监、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牵头建设,分别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保健品及化妆品、进出口食品领域发挥科研带动和课题攻坚作用。

  区域性食品质检机构建设:按照地方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要求,由市州政府在原有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机构基础上,整合本区域食品检测资源,各建1个区域性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大幅增加检测装备投入,提高检测能力,拓宽检测领域,增加检测项目,发挥安全检测、风险分析与预警和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

  县级食品检验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全省食品生产大县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建设,重点防控普遍性、区域性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四)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工程。以围绕中心、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开拓创新为原则,建立健全建设、交通、水利等行业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布局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高效和科学准确。建立各行业的省级检测中心或省级重点实验室,推进工程实体检测制度。通过资源、品牌、技术、人才合作,培育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等20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既有建筑可靠性检测鉴定的技术研究,为确保既有建筑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撑。

  (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确定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数量、位置、功能,优化调整省控环境监测网络布局,增加环境监测点位的覆盖面,设立环境质量评价、考核、预警点位。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全省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80%;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100%、80%、60%;省、市、县三级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100%、80%、50%,实现县级站能监测、市级站能应急、省站能预警的目标。把省环境监测站建成为引领全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和解决新型环境问题的“技术龙头”,成为全省环境监测的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数据中心、质控中心和培训中心。推进能源计量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建成国家级能源计量中心1个,能效检测中心1个、省特种设备能效测试中心1个;建立国际互认的计量检测校准实验室5个,新建达州、泸州2个省级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着力推进自贡、攀枝花、乐山、德阳、眉山、绵阳6个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

  (六)质量信息化工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立覆盖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公众的质量公共服务监管信息平台。

  专栏12:质量信息化建设重点

  质量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质量监管基础网络,把质量信息共享查询纳入到四川无线城市网络建设,提高质量信息的应用水平和受益面。

  质量信用信息综合数据库:建立跨部门的质量信用信息资源联合目录,整合生产、销售、流通、消费等各领域的质量信用数据,搭建公益性元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覆盖全面的公共检测资源数据库,实现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宏观质量决策支持数据库:充分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等决策支持技术,基于质量数据、企业质量信用、质量安全数据等业务数据建立分析和评估模型,建设决策支持系统,辅助领导决策。

  质量溯源体系:建设覆盖产(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的全员参与系统,保证产(商)品质量信息的可追溯,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缺陷产(商)品快速召回。

  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覆盖全省、互连互通、整体联动的产(商)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增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标准信息平台:整合全省标准信息资源,建立四川标准馆,构建覆盖全省、辐射西部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出口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与省WTO/TBT中心互联互通的应对体系。

  (七)检测装备能力建设工程。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加强四个层次(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六大系统(计量检测、重点产业产品质量检测、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检测、医疗卫生检疫、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和棉花纤维公检)的检测装备能力建设,提升质量检测把关能力。

  专栏13:检测装备能力建设重点

  计量检测能力:重点加强民生计量、贸易结算计量、医用计量、工业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计量检测装备能力提升。县级计量技术机构重点开展贸易结算用水表、电表、衡器、加油机、出租汽车计价器、小型医用计量器具等的检定检测装备能力提升。

  重点产业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围绕主导产业,着重加强和完善节能环保产品、转基因产品、生物质能等新型安全性能检测装备能力提升,加强涉及安全、健康、环保一般产品质量检测装备能力提升,对实行生产许可和强制认证的产品加强与国际互认接轨的检测装备能力改造和提升。

  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检测能力:提高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力,加强高、精、全、快速检测装备投入,提高和完善各市、县级食品P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微生物实验室的业务功能,加强地方农特产品常规检验项目和地理标志产品特性检测装备投入。

  医疗卫生检疫能力:加强县乡和边远地区医疗卫生检疫检查设备和装备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检疫条件,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检疫检测水平。

  特种设备安全检测能力:加强特种设备检测研究和事故分析应急指挥装备能力提升,强化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检测、动态监管检测和事故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能力。

  棉花纤维公正检验能力:以棉花、儿童纤维、羽绒制品、贴身服装中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项目为重点,大力提升技术检测装备能力和公正检验设备技术能力。

  (八)质量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工程。完善质量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推进质量人才培养相关专业和院校建设,鼓励现有高校积极开展质量相关专业教学,培养质量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全省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层次。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质检技术机构等开展以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和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基础理论、政策措施和技术方法研究,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

  专栏14:推进质量技术(职业)院校建设

  加强对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整合全省质量技术专业和人才资源,利用泛珠质监合作(9+1)与川渝经济区域优势,采取行业与地方共建方式,打造西部质量人才教育培养和技术研发高地,系统培养质量技术专门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为组建四川质量技术职业学院夯实基础。

  五、完善质量发展保障机制

  完善质量规划实施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一)加强质量发展组织领导。树立战略质量观,使质量优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建立健全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机制,将质量合格率、满意度指标、质量竞争力指数等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及工作考核。大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协同、社会联动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落实好相关工作任务,共同推进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实施“质量兴川”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质量发展规划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督促指导。

  (二)强化质量发展经费保障。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质量发展经费保障机制,重点支持标准体系建设、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检测体系及国家级、省级重大质量工程等项目建设。质量监管部门要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发展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支持和鼓励企业不断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

  (三)推进质量发展法治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国家质量法律、法规,研究制定质量责任、质量奖励、质量信用等与相关法律配套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完善质量法规体系。将质量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规划,在全社会普及质量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强化执法队伍管理,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大打假治劣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净化市场,为提升全省发展整体水平创造良好环境。

  (四)完善质量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相应的政府质量奖。建立品牌培育和标准创新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培育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三品一标”、“鲁班奖”、“天府杯”和四川名牌产品等品牌以及国家和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星级旅游品牌、优质优良工程、服务满意度测评等质量创优活动。

  (五)加快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质量管理队伍、质量检测队伍和质量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质量工作能力和水平。实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准入制度,完善质量关键岗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质量培训。大规模培养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和掌握工艺操作技巧的熟练工人,进一步完善质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机制,以质量领军人才开发带动质量人才整体建设,实现人才开发、质量提升、产业发展融通互动。

  (六)优化质量发展工作环境。建立健全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反对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形成公平、公正、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加强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计量校准、合格评定、信用评价等社会中介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中介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质量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附件:名词解释(略)
  

   
 
   
 
 
订阅须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为公开出版发行刊物,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全国统一刊号CN51—172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991,半月刊,A4开本,约40页码,全年24期。
一、《公报》由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按期直接邮寄给每位订户,保证刊物准确及时送到订户手中。
二、订户可到所在市(州)、县(市、区)工作站、联系点办理订阅手续,由各工作站、联系点统一报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也可直接到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订阅。订阅价每册5.00元,全年24期共计120.00元(含邮寄费)。
开 户 行:工商银行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支行
户  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帐  号:4402208009100215971
本刊社址:成都市督院街30号省政府院内
联系电话:(028)86604546
传  真:(028)86605771
联 系 人:朱 莎
邮政编码:610016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 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微信
    微信二维码
  • 微博
  • 客户端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 头条号头条号
    头条号二维码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