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
的实施意见
川办发〔2013〕67号 二○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已失效)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提高我省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水平,促进节约石油资源和改善空气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国办发〔2013〕12号)精神,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思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强统筹协同,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内燃机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推进内燃机替代能源多元化应用,推动再制造业发展,降低内燃机燃油消耗率和排放指标,提高我省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占全社会内燃机产品保有量的60%,与2010年相比,内燃机燃油消耗率降低6%—10%,实现节约商品燃油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采用替代燃料节约商品燃油110万吨;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一批汽车、工程机械用发动机等再制造重点企业,发展一批技术水平高、燃油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性能优良的内燃机产品及整零配套产品。
二、重点领域和任务
(一)乘用车用发动机。汽油机方面,重点推广采用增压直喷、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与分层燃烧技术;柴油机方面,重点推广高压共轨技术、增压中冷系统、可变气门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排气后处理系统与电子控制技术。
(二)商用车用柴油机。在轻微型商用车用柴油机方面,重点推广高压共轨、电控单体泵等燃油喷射系统以及增压中冷技术、可变气门技术、排气后处理系统与电子控制技术;在中重型商用车用柴油机方面,重点推广高压共轨技术、高效涡轮增压技术、余热利用技术、机械增压和电动增压技术以及增压中冷技术、可变气门技术、排气后处理系统。
(三)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重点推广增压中冷技术,推动以高效节能多缸小缸径直喷柴油机替代单缸大缸径柴油机。
(四)通用小型汽油机。重点推广四冲程汽油机应用空燃比精确可控电控技术,开展排气后处理技术研发和应用。
(五)关键部件产业化应用。重点开展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加强和改善喷油器总成、电控执行器、轨压传感器、进油计量阀、电控单元生产质量控制。
(六)排气后处理装置。重点提升选择性催化还原器、颗粒捕集器、废气再循环系统、三元催化和氧化催化转化器、在线诊断系统的技术水平,加强排气后处理装置与整机协调匹配,提高产品生产与使用一致性和产品可靠性、耐久性。
(七)内燃机制造过程节能。重点推广薄壁铸造、精密铸锻、热处理及表面加工等绿色制造工艺,开展电机系统能效提升改造,实现内燃机生产过程节能节材。
(八)替代燃料内燃机产品研发。重点推广柴油/天然气双燃料技术、天然气直喷技术,掌握天然气供应系统、点火及其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
(九)内燃机产品再制造。重点推广表面修复等先进成熟再制造技术,建立健全有利于旧件回收的市场体系,鼓励对汽车、工程机械用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开展再制造。
三、重点工程
(一)压燃式内燃机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示范工程。加快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组合泵燃油喷射系统的推广应用,加强电子控制系统、高动态响应执行器和超高压运动偶件关键制造技术和工艺研发,开展先进制造工艺和加工装备技术改造,掌握系统集成优化及发动机匹配标定技术。到2015年,新生产车用柴油机全部应用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燃油消耗率比2010年降低5%—8%。
(二)点燃式内燃机缸内直喷燃油系统示范工程。加快缸内汽油直喷燃油喷射系统和可变气门系统推广应用。重点推进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及其高压喷油器总成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开展燃油喷射泵、电控喷油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和加工设备技术改造。到2015年,30%—40%新生产的车用汽油机产品应用缸内直喷技术、可变气门技术,燃油消耗率比2010年降低8%。
(三)内燃机高效增压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电动增压、复合增压、可变截面增压以及两级增压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掌握汽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制造工艺、轻型车用柴油机可变截面增压器生产制造技术和中重型车用柴油机复合增压匹配标定等技术。到2015年,柴油机增压技术普及率达90%以上,在车用柴油机上应用比例达到100%,在车用汽油机上应用比例达到30%以上。
(四)替代燃料内燃机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开展天然气单燃料及天然气/柴油双燃料技术在车用发动机上的推广应用,加强天然气单燃料及天然气/柴油(汽油)双燃料控制器和关键零部件的应用开发,提高燃料供应系统关键零部件的耐腐蚀性和可靠性。推动建设天然气单燃料发动机生产基地。
(五)节能节材型小缸径多缸柴油机应用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小缸径多缸柴油机,重点研发缸径小于80毫米多缸柴油机电控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整机制造技术。到2015年,20%以上新生产的多功能型(微型)乘用车配套使用小缸径多缸柴油机,替代高耗能大缸径单缸柴油机3万台。
(六)在用车改造示范工程。依托省内现有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机构、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整机及零部件企业和汽车4S店,建设在用车节能减排改造示范点,对排放状况不良的在用车进行维修、治理,采用更换尾气后处理装置和先进高效机内清洁技术等措施,保证其尾气排放恢复到原车水平。首先在公务用车、公交车、出租车领域开展节能减排改造,摸索经验、扩大规模、建立机制,逐步向民用车领域拓展。
四、保障措施
(一)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加强制造企业准入管理,抑制落后产能扩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内燃机产品。完善并严格执行机动车及发动机环保型式核准制度、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内燃机节能产品认定和推荐发布,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内燃机产品。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认真落实乘用车节能惠民补贴、农机工业财政补贴,推广节能环保型商用车财政扶持等政策,研究内燃机产品超前实现排放法规要求的激励政策。
(三)强化监督管理。研究制定四川省内燃机燃油消耗和排放指标的地方性限额标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法规标准落到实处。开展行业能效对标活动,提高内燃机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
(四)强化技术支撑。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内燃机工业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对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快重点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加强人才培养,在关键技术领域培育一批领军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五)加强统筹协同。发挥省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办公室牵头作用,抓好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督促检查。省直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各市(州)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有关企业要严格执行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各项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装备水平,扩大节能减排产品生产能力,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和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