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年 份:
期 号:
关键字:
按文号:
搜索 高级搜索 重置信息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责       编
编       校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同志

来川视察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川委发[200814号 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同志在震后第一时间就赶到灾区,54夜,不顾安危,不辞辛劳,到了所有重灾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作了许多重要指示。522日,温家宝同志再次到我省灾区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并于524日在成都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温家宝同志充分肯定了我省前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抓住关键,针对性、指导性很强,为我省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当前,抗震救灾正处在关键时期,形势十分严峻,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作为中心工作,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奋力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附:《温家宝同志在成都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附:

 

温家宝同志在成都召开的抗震救灾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524日)

温家宝

 

512发生的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到今天已经13天了。这起历史罕见的地震灾害,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震惊,举世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周密部署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工作。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抗震救灾任务。

一、这次特大地震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一是强度烈度高。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级,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二是影响范围广。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6个省(区、市),364个县、4560个乡(镇)46574个村庄受灾,灾区总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551万人。其中四川省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重灾区达12.5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达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961万人。三是余震频次多。截至52412时,发生余震7904次,其中4级以上的178次,5级以上27次,6级以上4次。据地震部门预测,余震活动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排除仍有发生67级地震的可能。四是救灾难度大。重灾区多为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带,加上地震造成交通、通信中断,救援人员、物资、车辆和大型救援设备无法及时进入现场。

地震在灾区造成非常大的破坏,灾情十分严重。一是人员伤亡惨重。截至52412日,已确认因灾遇难60560人,受伤352290人,其中四川省遇难60101人、受伤345780人。此外,还有26221人失踪,这些人中的相当数量可能已经遇难,估计这次地震遇难总人数将超过8万人。二是房屋大面积倒塌。倒塌房屋初步统计617万间,损坏房屋2307万间。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被夷为平地。三是基础设施严重损毁。震中地区周围的15条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和宝成线等5条铁路中断,电力、通信、供水等系统大面积瘫痪。四是次生灾害多发。滑坡、崩塌、泥石流频发,江河阻塞形成堰塞湖35处,2153座水库一度出现不同程度险情。五是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工矿商贸企业停产面较大,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严重受损。部分农田和农业设施被毁。四川省因灾死亡畜禽约1563万头(只)。由于还不能做到完全统计,又加之余震仍然不断,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可以说目前还没有见底,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二、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取得初步成果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极为重视。胡锦涛总书记连续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又亲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现场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并指示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尽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尽全力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尽全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面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及时指导抗震救灾。党中央突出强调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住时机、抓紧时间抢救人员,尽最大努力组织人力物力支援灾区。

四川省特别是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斗争。各地区、各部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以最快速度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投入一线救灾总兵力超过13万人,争分夺秒搜救被困群众。医疗卫生人员投入一线39万人,全力开展伤员救治、疫情防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在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各工作组协调有关部门紧急拨付救灾资金;组织专业救援队伍,统筹安排国外救援队赶赴灾区,有序接受国际援助;开通绿色通道,调运各类救灾物资;千方百计抢修道路、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抓紧排查水库大坝、堰塞湖等险情,防范地质等次生灾害。整个抗震救灾工作在紧张有序地展开,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经过各方面的艰苦救援,截至52412时,累计解救、转移1439万人,救治伤员29万人。截至52412时,处理遗体55252具。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救灾资金11095亿元,地方财政拨付40.16亿元,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26101亿元。向各受灾地区调运大批救灾工具、帐篷和药品、食品、饮用水、棉衣棉被等。

目前,四川重灾区所有县城和主要乡镇,基本实现了至少有一个方向的公路通道对外连接。宝成线今天上午已抢通,其他铁路主干线都保持了正常运行。四川54个重灾县中有52个基本恢复或部分恢复供电。7个通信中断的重灾县目前都可保持通信联络。灾区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总体平稳,社会秩序基本稳定。

按照中央的部署,新闻媒体对抗震救灾斗争进行了及时、全面、深入的报道,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涌现出了无数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凝聚了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力量,增强了广大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赞誉。

目前抗震救灾还面临许多困难,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少帐篷和活动板房,灾区群众居住困难。二是防疫形势严峻,灾区环境卫生条件恶化,水源水质差,严重影响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加上近期气温回暖、降雨较多,极易发生传染病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控制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难度也比较大。三是次生灾害隐患多,灾区水利设施密集,不少水库、水电站、堤防存在安全隐患,地震又形成了不少堰塞湖,加上余震不断和汛期来临,引发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四是重灾区通往县以下的道路抢通、保通难度大,边远乡村救援人员和物资上不去、受伤人员运不出。

还应该看到的是,由于这次地震灾害对重灾区造成巨大损失,灾区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与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影响不同,这次灾害使灾区存量资产损失巨大,生产能力遭到很大破坏,许多保留下来的设施也存在不少地质和建筑隐患。启动灾后重建需要开展地质条件评估论证和制定规划等大量前期工作,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地震灾害使群众心理遭受创伤,特别是许多家庭失去亲人,大量孤儿、孤老、孤残需要安置和抚慰。一些基层组织遭到很大损失,社会管理恢复正常难度较大,灾后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

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努力做好下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

前一阶段,我们尽最大努力,抢救被困人员,因为人命关天,刻不容缓。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百倍努力,决不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这就是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时,要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这一阶段的工作将更加复杂、更加艰巨、更加繁重。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对于安置好受灾群众生活和保持社会正常秩序,对于灾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对于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最后胜利都至关重要。这一阶段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严密防范余震破坏和次生灾害,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同时部署恢复生产,规划灾后重建。主要任务是:

(一)抓紧救治伤病人员。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伤员生命安全。加强对当地和外来医疗救护队伍的组织协调,尽快空运医疗队到达尚未进入的乡镇,争分夺秒抢救受伤群众。尽快把部分重伤员分流转运到省内外城市医院实施救治。要增派有经验的专家参加和指挥救治工作,加大医疗急救物资供应力度,确保救出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二)着力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一要继续抓紧向灾区组织调运方便食品、瓶装水、粮食、食用油等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国务院已决定,在3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保证群众当前基本生活的需求。二要加快修复供水设施,修建小型应急集中供水系统,加强对城乡水源的监测、检验和防护,确保饮水安全。三要着力解决受灾群众临时居住问题。这项任务十分紧迫,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十分关心,胡锦涛总书记近日专程到浙江督促加快生产帐篷。指挥部会议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确定了具体措施,在1个月内再紧急生产调运90万顶帐篷和80万套篷布房材料,3个月内生产安装100万套活动板房,同时启动第二批再生产50万套的工作,这个任务已经落实到有关省市和企业。同时,四川省还可通过建造简易住房、组织投亲靠友等多种方式安置受灾群众。四要继续组织好采购和捐赠工作,向灾区调运衣物和棉被。地方政府要全力协助保障部队、公安、地震、卫生等救援队伍的后勤补给。

(三)全面加强卫生防疫工作。要把卫生防疫作为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防疫工作要覆盖所有受灾的县乡村,人员不够的要增派卫生防疫人员,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做好消毒药品的供应,确保防疫需要。要继续做好遇难者遗体消毒和处理工作。要抓好重点地区、重要环节的防疫工作,特别是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的防疫工作。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管。做好垃圾、粪便消毒和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环境卫生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防止传染病流行蔓延。防疫工作最重要的是切断污染源,这就是要着手清理城乡废墟。这项工作必须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依法、有步骤地进行。首先要确保完成搜救工作,同时要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具有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对重要公用建筑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进行鉴定。

(四)妥善做好遇难者善后处理工作。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四川省和灾区各级组织要发动党员、干部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继续做好遇难者遗体身份辨认和处理工作。对因灾遇难人员家庭按每位遇难者5000元的标准发放抚慰金。做好灾区孤儿、孤老、孤残安置工作,确保基本生话,在3个月内为“三孤”人员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

(五)加强震情监测。继续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加密、强化现场流动观测,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加强趋势会商研判,准确把握震区及全国震情变化,做好余震防范工作,坚决防止余震造成新的人员伤亡。总指挥部已经成立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分析这次地震的规律,为余震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六)严防次生灾害。要严密防范由于降雨和余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滚石造成人员伤亡,防范因水库、水电站、堤坝、堰塞湖垮塌而引起的水灾。现在威胁最大的是堰塞湖,处理堰塞湖是当前的紧迫任务。特别是北川县的唐家山堰塞湖,坝体大,蓄水多,对上下游的威胁都很大。解决堰塞湖问题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要主动处理,避免被动;二是要立足于尽早处理,避免因处理迟滞造成水位升高,加大处理难度和风险;三是既要制订工程除险方案,又要制订转移群众方案,防止造成人员伤亡。总指挥部已经做出决定,由四川省、武警水电部队、空军、水利部等单位组成应急处理指挥部,蒋巨峰省长担任指挥,专门负责处理堰塞湖问题。同时,还要抓紧排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军工科研生产重点设施等工业设施因灾造成的隐患,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七)组织恢复生产。要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灾区要抓紧抢修震灾毁坏的基础设施,尽快全面恢复重灾区的交通、供电、供水,恢复乡镇和行政村的通信保障。灾区企业要自力更生、奋起自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生产。要积极组织广大农民抢收、抢种,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有条件的城镇要尽快恢复集市贸易,搞活商品流通,并维护市场和物价的基本稳定。没有受灾的地区,要按照中央确定的经济发展方针,抓好各项经济工作,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八)保持灾区社会稳定。要严密防范、依法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及以赈灾募捐名义诈骗敛财、散布传播各种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灾区群众特别是要走访遇难者家属,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安抚和思想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恢复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要积极主动帮助灾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维护好灾区社会秩序。

(九)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工作。要按照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的原则,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订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项支持政策。我们已成立“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进行地震灾害评估,开展地震科学考察和研究,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又成立了“恢复重建规划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组成,在3个月内提出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规划制订要在专家评估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要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实行一省帮一重灾县,几省帮一重灾市(),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要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层政权工作设施、商贸流通设施、企业生产经营设施等方面的重建工作,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尽快恢复灾区基本生活生产条件。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抗震救灾各项措施的落实

面对十分繁重和艰巨的任务,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指挥机制,落实责任分工,保证各项工作继续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

一要加强指挥协调。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加强协调,科学调度,强化责任,严明纪律是搞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保证。地方、部队及各方面救援力量要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加强军地协调,形成大力协同、密切合作的机制,以有序推进救灾和重建工作。四川省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市县乡村抗震救灾领导体制,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中央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中央安排250亿元用于当前抗震救灾的各项支出。国务院还决定安排700亿元左右用于灾后重建。明后两年中央预算还要再做相应安排。地方政府也要及时调整年度财政预算,增加抗震救灾资金投入。要继续鼓励社会捐赠,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救灾工作。要加强对抗

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监管,提高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效益。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使用要公开透明,接受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群众监督。

三要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继续及时准确公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要大力宣传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各项政策和决策部署,深入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模范集体和先进人物,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友爱互助的精神,团结一心搞好抗震救灾。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抗震救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抓紧健全灾区基层组织,发挥职能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互帮互助、重建家园。

广大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支持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多难兴邦。灾难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坚强,会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会使我们的人民更加成熟。这次抗震救灾工作,是对我们党和政府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尽最大的努力,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最后胜利。
   
 
   
 
 
订阅须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为公开出版发行刊物,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全国统一刊号CN51—172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991,半月刊,A4开本,约40页码,全年24期。
一、《公报》由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按期直接邮寄给每位订户,保证刊物准确及时送到订户手中。
二、订户可到所在市(州)、县(市、区)工作站、联系点办理订阅手续,由各工作站、联系点统一报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也可直接到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订阅。订阅价每册5.00元,全年24期共计120.00元(含邮寄费)。
开 户 行:工商银行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支行
户  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帐  号:4402208009100215971
本刊社址:成都市督院街30号省政府院内
联系电话:(028)86604546
传  真:(028)86605771
联 系 人:朱 莎
邮政编码:610016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 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二维码 头条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