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
人才规划》的通知
川办发[2006]52号 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
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本规划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确定未来5年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人才开发,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和作用,为我省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现状基础与环境形势
(一)“十五”人才开发现状。“十五”期间,我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开发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才开发水平显著提高。到2005年底,全省有各类人才(含中央在川单位人才)552.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3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04.3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8.7万人、技能型人才190.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49.2万人。
1.确立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任务及内在规律,以人才大开发推进西部大开发,将人才工作摆上了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提出并启动了人才强省战略。全省推动实施人才强市(州)、人才兴企战略,两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川委发[2003]24号)及24个配套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人才开发“双五工程”,推动了人才事业快速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2.狠抓人才能力建设,人才队伍质量得到新提升。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人才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大力实施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大规模培训干部,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形成了一支以57位院士为龙头、7837名专家为骨干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提高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多方式、多层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积极推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制度,涌现了一批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团队;围绕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完成技能培训300万人次,技师、高级技师比“九五”期末增加160%;围绕提高致富能力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70万人次、外出务工人员1000万人次、民族地区科技骨干和技术能手6235人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人才增量来源进一步拓宽。到2005年底,省内普通高校72所,毕业生41.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成人高等学校29所,毕业生19.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18所,毕业生83.5万人。引进各类急需人才47.9万人,人才“洼地”效应初步显现。
3.推进人才资源“转变”,人才开发取得新成效。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抓住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最强、最紧的环节,加快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取得了较好的人才效益。加大人才开发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到559.4亿元。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了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各类人才市场达到225个,存量人才通过市场流动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增量人才基本实现了市场化配置。各类人才逐步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流动和优势产业集聚,分布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占人才总量比重达到34.3%,分布在制造业、商业、金融业的人才比重达到18.1%。搭建人才“转变”创新创业平台,推动院(校)地(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科技、创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2485项,授权专利14215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99个,招收进站博士800余人;建成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4个,省部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
4.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人才管理实现新突破。针对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职能,由微观管理逐步向宏观调控和人才服务过渡,人才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干部选任中的民主进一步扩大;加强以一把手和后备干部为重点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政人才竞争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健全公务员制度,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省83%的事业单位实行了全员聘用制。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多渠道、多方式选拔企业经营管理者取得了较好成效。深化职称改革,对以社会化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积极推行以业绩为主要标准的人才分配制度,以期权、股权激励为重点的人才资本产权制度,以政府奖励为引导的多元化的人才奖励制度,各类优秀人才的待遇进一步提高。积极建立人才社会保障体系,推行企业年金制度,提高优秀专家医疗待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市场综合服务功能,积极为民营经济提供人事人才服务,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十一五”人才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四川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人才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全国统一人才市场逐步形成,人才资源跨省跨国流动更加频繁,人才资源国际化配置趋势日益明显,人才竞争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这有利于引进急需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但人才流失及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也将更加突出。目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事业平台尚需拓宽,激励保障力度亟待加大等原因,人才资源集聚与日益开放的外部环境仍不适应,必须十分注重稳定核心人才、引进急需人才。
2.人才开发空间拓宽。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国家对西部的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加大,内外资金西进的势头更强,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为人才开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基本省情决定了人才开发的难度更大,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任重道远。目前,人才开发的基础仍然薄弱,人才培养能力较低,人才开发投入不足,人才资本积累缓慢,人才市场发育滞后,人才开发产业发展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村人才开发特别是民族地区人才开发亟待加强,必须进一步加快人才开发事业发展步伐,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推动力。
3.人才结构调整加快。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发展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和实施重大项目,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资源优化布局,但也对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现有人才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人才结构调整总体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又多又少”的问题仍然存在,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和存量人才闲置现象并存,高层次人才占全省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偏低、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必须加快人才结构调整,大力推动人才资源与产业布局相匹配。
4.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随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趋于完善,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人才工作布局,完善人才工作制度,提高人才资源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出了新要求。目前,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人才观落实不够,人才公共服务存在错位、缺位、不到位等现象,人才开发体制问题突出,人才工作力量整合不够,必须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人才观统领人才工作全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开拓创新,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改善人才开发环境,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强化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提高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深入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把优秀人才集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逐步形成“以改革促人才、以人才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基本原则。
1.服务发展原则。坚持人才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人才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对发展的实际贡献检验人才开发的成效。
2.需求导向原则。坚持把研究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开发的基础环节,根据需求安排部署人才开发工作,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先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及重点领域、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的人才需求。
3.统筹协调原则。坚持人才开发“一盘棋”的思想,把“五个统筹”的要求贯穿到人才开发中,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人才资源在产业、城乡、区域的合理布局。
4.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不同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的人才特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重点突破,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开发。
5.效能优先原则。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完善社会化评价机制,促进人才资源资本化,强化人才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推动力,逐步提高人才开发的效能水平。
(三)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素质明显提高,结构逐步优化,分布更趋合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所需人才基本得到满足。人才开发体制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人才资源集聚力大幅提升。到2010年,基本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的转变,为最终实现向人才强省的转变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全省人才总量达到66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6%左右。其中党政人才达到39万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44万人左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82万人左右;技能型人才达到210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达到85万人左右。
人才队伍逐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与发展不相适应人才的转型转行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人才“又多又少”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高层次人才占全省就业人员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0.4%提高到1%;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及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形成相应规模,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与现代科技、革命传统、巴蜀历史、民族宗教等4大特色文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
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取得更大成效。人才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基本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明显增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以上;人才开发产业初具规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才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人才潜能得到有效释放,人才资源共享水平显著提高。
人才开发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党管人才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人才成长、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人才个体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有效发挥;人才开发财政性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才政策体系更加健全,人才开发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涵盖体制内外的人才开发公共服务平台。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优化党政人才,提高执政能力。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和把握党政领导人才成长规律和领导班子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选任、培训、考核、监督制度和方法,制订《党政领导人才开发规划》。加强党政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注重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既懂公共管理又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复合型党政人才队伍。
2.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结构。调整类型结构,着重培养、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调整年龄结构,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着重形成合理的老中青梯次搭配;调整专业结构,着重扩大专业覆盖面。打通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之间的交流渠道,充实优化党政人才队伍。
3.建设服务型、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建立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办法,提高公务员“进、管、出”综合管理水平和法制化程度,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公务员队伍构成,强化培训教育,稳定骨干人才,吸纳优秀人才。
(二)盘活存量人才,提高人才效益。
1.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加大职称改革力度,打破身份界限,拓宽评聘范围,创新评聘标准,面向各种所有制人才提供公正客观的评价服务。逐步完善由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内部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办法,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个人自由申请、社会公正评价、单位自主聘任的职称评聘机制和遵循国际惯例的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2.强化人才和智力融通。进一步打破人才所有制、部门、地区分割,充分发挥中央在川单位、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人才优势,尤其要鼓励军工单位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的发展格局;全方位深化“院(校)地(企)合作”,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强化以重大科研项目、工程项目、产业发展为平台,以经济联系为纽带,集聚各类人才,发挥人才、智力的聚合效应。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积极推行以研发项目、孵化器、人才租赁、知识技能互补等为依托的多种引智方式。
3.继续发挥离退休人才的作用。按照政府引导支持、市场主导配置、单位按需聘请、个人自愿量力的原则,坚持社会需要和本人志趣、专业特长相结合,采取专项活动聘请、项目聘请、短期聘请等多种方式激励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参加重大工程建设、重大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活动以及从事医疗卫生、科技开发应用等工作。充分发挥有关学会、协会的作用,鼓励各类离退休人才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三)造就领军人才,发挥带动作用。
1.壮大、提升各类领军人才队伍。以两院院士、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为基础,采取特殊措施,造就一批能够把握时代潮流、进行前沿开拓、带动人才群体的领军人才。培养、选拔一批领导跨越式发展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的高级专家和优秀企业家,一批建设文化强省的理论家、新闻出版业专家、艺术家和文化企业家,一批技艺精湛的技能精英,一批带动农民致富的农村杰出人才。
2.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突出作用。支持党政领导干部开拓创新,发挥其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支持高级专家承担重大项目,推动相互交流与协作,发挥其在解决全局性、系统性、跨行业、跨产业重大问题、科技创新和构建一流人才团队中的突出作用。支持优秀企业家创新创业,发挥其在整合生产要素、创造社会财富中的突出作用。支持技能精英施展技能特长,发挥其在工艺改造、技术革新和传帮带中的突出作用。支持农村杰出人才发展农业产业,发挥其在带动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中的突出作用。
(四)集聚急需人才,满足重点需求。
1.积极搭建集聚人才的事业平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依托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研究课题、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各类科技创业园区吸引国内外人才和智力。发挥城市群综合优势,以大中城市为依托,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集聚人才,实现人才的集约增效。
2.注重发挥企业吸纳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把急需人才引进和配备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实体认定和考核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推动院(校)地(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
3.加大对外开放所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切实加强对外开放急需人才开发工作,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善于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领导人才,一批具有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的企业家人才,一批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的商务人才,一批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骨干人才。
4.大力引进省外、海外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省级留学人才信息系统和留学人才库。根据地区、产业或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完善省外、海外人才准入、管理和待遇政策,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引进省外、海外人才和留学归国人才。扩大以市场方式引智的规模、领域和范围,鼓励省外、海外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及重要研究课题。打造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消除人才引进中的不合理限制。
(五)开发实用人才,充实基层力量。
1.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开发力度。适应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需要,加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探索建立公共实训平台,推行“企业+学校”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职业培训市场化、社会化。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职工”活动,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技能型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2.提高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动能力。总结“支部+协会”、科技特派员等模式的经验,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培养以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加强劳务开发中的人才工作。积极培养外出务工人员中的领头人和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他们在劳务输出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引导有管理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城乡优秀人才进入外出务工队伍,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待就业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的转型转行培训,造就到省外国外就业的新型高层次务工人才。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对农村中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形式灵活、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培训农民工200万人次,促进外出务工队伍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
(六)调整人才布局,形成特色优势。
1.构建新的人才开发布局。通过人才开发体制创新推进人才、智力在全社会范围的整合与协作,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和人才开发的有机结合。打破行业、地区的人才分割,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一体联动;打破产学研诸领域的人才分割,强化依托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的一体联动;打破城乡人才分割,加大城市人才、智力对农村的支持,推动城乡人才开发一体联动;确立大人才观,在实现公有制人才开发与非公有制人才开发的一体联动、四川人才开发与中央在川单位人才开发的一体联动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人才开发全社会整体运作的新格局。
2.构建新的产业人才布局。根据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需要,着重培养、集聚优势产业、文化产业及其他新兴产业发展以及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急需人才。同时大力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在人才、智力上与产业发展联合,提高人才分布与产业布局的契合度。
3.构建新的人才区域布局。推动省内地区间人才发展走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新路子。成都平原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依托逐步成型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建成全省人才培养、吸纳和集聚的主要基地,成为全省参与国内外人才竞争的龙头,成为区域性人才中心,引领全川乃至西部人才开发。川南地区发挥产业和城市群优势,借助成渝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推进能源、化工、机械、建材、食品工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集聚技能型人才,成为全省制造业人才培训和集散基地。攀西地区重点推进水电、钒钛新材料、特种钢、稀土有色金属以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的人才队伍建设,成为资源综合开发人才的汇集地。丘陵和盆周山区重点开发天然气能源、化工等产业人才和特色农林畜实用技术人才、外出务工人才成为全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和输出窗口。民族地区以中小城镇为依托,加强生态建设、畜牧林业、特色文化和旅游开发人才的培养、集聚,成为民族文化人才、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经济型人才开发、集聚的重要基地。
四、主要措施
(一)解放思想,形成人才开发的社会共识和舆论氛围。
1.深入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基础性地位,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工作优先投入。广泛宣传人才开发的新理念、新政策和新经验,推动实践创新,加强典型示范,形成人人可以成才、人人努力成才的社会共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和谐氛围。
2.把人才宣传工作摆到人才开发的突出位置。各级宣传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人才宣传的重大责任,各类媒体把人才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对人才开发的动员和引导作用。重点宣传人才工作的新决策、新政策,宣传人才开发的重大部署、重点工作、重要进展,宣传地区依靠人才求发展、用人单位开发人才得进步、个人努力成才创业绩的先进典型,用强有力舆论和生动实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人才开发,形成有益于人才开发持续推进、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抓好培训,大力促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1.继续大规模培训党政人才。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益。坚持干部在职学习制度,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逐步完善以组织调训、在职自学、自主选学、境外培训为主要方式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行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干部理论学习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师资、教材等软硬件建设,提高党政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加强县以上干部培训,将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轮训一遍。引导培训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党政人才培训,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轮训一遍。拓宽境外培训渠道,加强东西部干部培训合作,继续开展东西部对口培训公务员工作。加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拓宽培养渠道,强化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和境内外培训。
2.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研究制定《四川省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意见》,进一步探索适应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点的培训机制,逐步构建以企业自有培训基地为基础,以大专院校为骨干,以各级党校为依托,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基地网络,多层次、多主体、多渠道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内部培训基地,打造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管理团队。
3.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力度。适应全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着力于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计划,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面向科研生产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动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组建“四川省高级人才外语强化培训基地”、“四川省WTO事务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和境外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委托、定向、联合、对口培养方式,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完善传统医药、文化等领域的师承制。依托高等院校、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企业研究机构,采取联合培养、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产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发挥各类专业学会、研究会、行业协会的作用,广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富余人才的转型转行培训,提高其适应新产业、新技术和行业新要求的能力。
4.全面推进技能人才培训。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发展公共实训基地,着力构建以高级技工学校、高职院校和高等院校为骨干,企业与院校、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形成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进一步整合各类技能培训资源,以高等职业学院为依托,加强高级技工、技师的培养力度。建立职前、职后相衔接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和骨干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研修制度,重点培养市场急需的紧缺技能人才和技师、高级技师。指导企业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推动企业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活动,搞好职工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促进岗位成才。紧密结合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技能水平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
5.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模。建立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规划,构建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把农业中专学校、农村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夜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机构建设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基地;把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建设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规律,采取常年培训与季节培训、边实践边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实用性强、时效性高的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五大工程”,培育生产能手40万人,经营能人25万人,能工巧匠15万人,乡村科技推广人员5万人,造就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三)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和用人单位活力。
1.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和保证其分配自主权。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建立完善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健全和完善重业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规范政府人才奖项,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
2.健全人才社会保障机制。重点解决各类人才流动中社会保障关系的接续问题。建立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监督用人单位按规定全面落实人才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加快福利制度改革,逐步实现福利货币化、规范化,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
3.完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加大人才开发财政性投入力度。加大对艰苦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人才开发支持力度。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人才开发工程、高层次人才培训、紧缺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奖励和重大人才研究项目资助。新上科研、生产和技改等建设项目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人才开发专项经费。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完善税收、奖励政策,拓宽人才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开发,逐步建立政府、单位、社会相结合的多元投入体系。研究制定人才开发投入管理办法和绩效考评指标,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改进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开发工作。完善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的培养、流动、薪酬、评价、激励、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在面向社会的人才资助、人才培训、人才信息、项目申报与立项等公共资源分配上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有针对性地为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开发提供公共服务,帮助非公经济组织吸纳、集聚人才。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发展理念、治理结构、人文环境等方面创新用人机制。
5.深入开展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争创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创造一流人才环境;争当优秀人才,创造一流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双争双创”活动,形成政府、用人主体和人才个体联动机制,推动人才开发“双五工程”的全面落实。
(四)完善市场体系,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1.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加大对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初步建成全省统一的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与全国和其他省市的人才信息网络对接。打造区域中心市场和特色人才市场,构建特色人才集散地。鼓励民间资金、外资投入人才中介服务,探索建立“虚拟市场”交易体系,加强人才市场功能建设,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专业人才市场。
2.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规范人才流动秩序,加强人才市场监管,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依法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企业、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广泛开展“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计划、”“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和“院士专家基层行”等活动。
3.推动人才中介服务多元化和产业化。加大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吸引规模大、档次高、有诚信、牵引力强的人才中介龙头企业;加快人才中介服务产品开发,发展培训、猎头、评价、招聘、派遣等中介服务产业。发挥人才中介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统一行业标准和规范,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和诚信体系,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管。
(五)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开发专项计划。
1.天府英才计划。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党政人才,使各市(州)和省级各部门领导班子中有1名以上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并有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担任市(州)、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围绕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四川,培养造就100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精英,构建杰出科学家群体;掌握1000名在各学科、专业领域起带头作用的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构建领军人才群体;选拔1000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显著成绩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构建优秀专家群体;培养2000名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专家,构建后备人才群体。围绕推进工业强省战略,选拔、培养1000名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熟悉国际经济规则,能够领导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杰出企业家及职业经理人。围绕提高我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水平,选拔、培养1000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攻关及重大项目实施的高技能拔尖人才。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拔、培养500名能够整合农村生产要素,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村优秀人才。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规划,壮大宣传文化工作骨干人才队伍。
2.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计划。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农村产业发展需要,抓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示范村活动”和“乡村人才开发示范计划”,启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十万中专生计划”,开展“星火富民科技培训工程”,加速“科普惠农兴村工程”建设。在全省创建1000个“新型农民培训示范村”;分别建立100个省级、300个市级、600个县级农村人才开发示范村,树立600个省级、1400个市级、4000个县级优秀农村人才示范岗;培育新型骨干农民200万人,中专学历证书以上的农村带头人5万人,50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重点培养10万名农村星火科技带头人;组建2万个科普惠农兴村服务站,培训4万名乡村科普惠农宣传员,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农民和“有技能、走得出”的农村实用人才。
3.劳务品牌打造计划。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劳务品牌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一般化劳务输出转变为特色化、品牌化输出,形成一地一品的格局。借鉴国内外劳务人才开发的成功经验,统一教材,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出口,统一管理,系列化开发,技能化包装,市场化营销,产业化打造,形成一批高技能、高素质、高信誉的四川劳务名牌并逐步向数量规模化、组织有序化和竞争特色化发展。通过“走出去”或“引进来”方式,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劳务合作,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的对接,全方位推进品牌经营战略。“十一五”期间每年品牌培训60万人,到2010年累计品牌培训300万人。
4.民族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民族干部成长计划”,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555重点培养工程”,培养造就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杰出专家5名,各级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0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00名。实施“康巴文化产业人才工程”、“大九寨旅游产业开发人才工程”和“凉山彝族文化产业开发人才工程”,每年培养文化产业化经营人才30名、专业技术人才60名。在稳定现有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内地对民族地区人才支援的力度,有计划的选派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采取免费培训、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等措施帮助民族地区培养人才。鼓励省级部门和内地科技人员采取兼职、短期服务、合作研究、承担委托项目等多种形式为民族地区提供技术、智力帮助或实行有偿服务。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开发,到2010年,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5万人以上,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才占人才总量的50%左右。
5.人才开发区域合作计划。促进省市县之间、各地区各行业之间开展广泛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中央在人才开发项目、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与倾斜,落实国家关于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扶贫与扶智、人才支持与项目支持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本着互利共赢原则,积极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和成渝经济圈等地区的人才开发合作,信息共享,优势互补。
(六)大兴科教事业,推动人才开发持续发展。
1.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完成民族地区“普九”工作,不断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率,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快改造城镇薄弱学校,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积极创建一批义务教育示范县,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较高质量的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使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00万人以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比例。稳步发展普通本科教育,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促进各类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逐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加快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力争民办高等学校在校生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有较大的提高。加强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和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增强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2.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全员教育培训活动,促进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活动,推动终身学习全民化、制度化。加强人才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推动人才二次开发。逐步形成以学习者为主体、用人单位充分支持、政府对弱势人群给予必要资助的终身学习保障机制。加强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
3.培养和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把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作为凝聚人才、培养科学家、造就科技领军人物的重要手段。稳定、支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和优秀科研队伍。加大省青年科技基金支持力度,为青年科技人才茁壮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发挥企业作用,立足生产实践,培养各种层次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根据我省优势、特色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和集聚各类急需科技人才及科技创新团队。
(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人才开发公共服务水平。
1.健全人才开发政策法规体系。加大人才开发的立法力度,提高人才开发的法制化水平。加大劳动人事监察力度,规范用人、就业行为,依法保障人才权益,创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加强人才流动、人才安全、人才市场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加强人才法规执法检查,保证人才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2.搭建人才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加强人才开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进和完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加快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健全人才统计年报制度,建设全省人才资源数据库。实行人才需求信息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向社会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公布急需人才的类别、专业、资格要求、政策服务等相关信息。建立人才资源动态变化预测控制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
3.强化人才开发理论和应用研究。依托和用好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社会力量,加强人才开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以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及24个配套文件为重点,深化人才强省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切实解决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中的突出问题。
4.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以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为重点,大规模开展人才工作队伍培训。有针对性地吸纳、引进具有较好职业操守、较高理论修养、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充实人才工作队伍,优化人才工作队伍结构。加大人才工作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力度。
(八)加强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确保人才开发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1.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完善“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政绩指标体系,把实施人才规划作为各级人民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人才工作部门绩效管理机制、市(州)人才工作评估机制,实行经常性的人才工作督查落实制度,使各项人才工作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2.规范人才开发项目运作。项目负责部门要研究制定人才开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建立项目实施沟通联系制度,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重点抓好中期评估和年度评估,及时了解实施情况,适时修订调整目标任务,解决项目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
3.建立人才规划分级负责制。各市(州)、省级各部门要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从自身实际出发编制地区或部门人才开发专项规划,按照本规划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根据职能分工,把人才规划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市(州)和相关职能部门,制订人才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确保人才规划的实施。
附件:
名词解释
附件
名词解释
人才: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创造一定价值和作出贡献的人。
党政人才:指在乡镇(街道)及以上党政、群团、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等工作的公务员(含参照)。
专业技术人才:指在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上工作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指在经营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一般指在车间、科室以上工作的管理人员。
技能人才:指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之外的所有在技术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即各单位在生产或服务一线从事技能操作的人员。
农村实用人才:指活跃在农村,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乡村劳动者。
高层次人才:指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的人员。
人才“又多又少”:指全省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才多,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少;一般性人才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少,特别是优秀企业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致富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匮乏;党政机关和教育、卫生等行业人才多,经济建设领域的人才少,特别是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人才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不足。
“双五工程”:指5支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5项重点工作(盘活存量人才、开发实用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引进急需人才、激活各类人才)。
“四个一批”人才:指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4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具体指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深受群众喜爱,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国际国内市场,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现代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人才。
农村人才“五大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