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年 份:
期 号:
关键字:
按文号:
搜索 高级搜索 重置信息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责       编
编       校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川办发〔2017〕41号        2017年5月4日

(已失效)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提升我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四川由中医药大省发展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强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20号)精神,特制定本规划。规划以2015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一)发展基础。

  一是药材资源优势独特。我省拥有药材资源5000余种,其中附子、川芎、麦冬、白芷、川贝母、姜黄、天麻等道地药材49种,道地和大宗药材品种数量居全国之首。2015年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约368万亩(含三木药材),主要分布在成都、巴中、乐山、广元、绵阳、德阳、达州、南充等地区。

  二是制造产业基础坚实。我省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全国第三,其中中药饮片列第二,中成药列第四。拥有中药企业百余户,其中全国中药百强企业10户,年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以上的8户。进入国家基药目录的药物60种,占中成药基药的58.8%,全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中成药单品种17个。成都高新区及彭州、资阳、眉山、泸州等地建有各具特色的医药产业园。同时,我省门类齐全、体系完善的制造产业为中药工业全域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加工制造基础。

  三是医疗服务发展良好。截至2015年底,我省拥有中医医疗机构5243所,覆盖了21个市(州)及县(市、区),年门诊诊疗4926.78万人次;全省76.41%的综合医院设置有中医(民族医)科室,年门急诊人次518万人次;全省39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96.26%设立了中医科(室),58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94.83%能提供中医药服务;4428个乡镇卫生院中95.45%设立了中医科(室),54671个村卫生站中87.16%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省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43%。全省中医药服务总体规模与实力居全国前列。

  四是科技研发支撑有力。我省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医科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省中医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重点教学科研、医疗机构200余家;建有国家中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拥有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中药饮片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成都中药安全性评价(GLP)中心、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5个,省部级研究开发中心10余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重点研究室7个、三级实验室8个;建有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省中医药健康产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品种多但重磅名牌少。我省药材资源丰富,中药独家和保护产品较多,但缺乏能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影响力大的大品种、大品牌。二是企业多但领军龙头少。虽然有100余家中成药企业,不少企业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与实力,但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保健品领域企业44家,但产值上亿元的只有5家,全行业产值规模仅为30亿元。三是中医医疗机构不少但综合实力不强。虽然全省中医医疗机构5243所,但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仅39家,开放床位在1000张及以上的中医医疗机构仅7家。2015年全省中医医院门急诊和出院人次分别仅占全省医疗卫生门急诊和出院人次的22.17%和20.4%。缺乏具备一定规模、影响力广泛、服务能力较强的中医康复、养老、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四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小但形成合力不够。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表示重视医药,但统筹协调不够,中医药管理和资源配置还不完善,政策没能最佳叠加,形成最大合力。

  (二)发展机遇。

  一是国际中医药健康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加快,各国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正逐步提升。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正推动保健品产业以年均13%左右的速度增长,国际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二是国内中医药健康消费需求增长态势良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近年出台了一系列医药健康相关规划和专项产业政策,医药保健产业和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2015年全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885亿元,年均增长17.81%,比2010年翻了两倍多,其中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867亿元,占比为35.95%,增速快于整个医药工业;国内保健品消费支出约为3500亿元;2015年全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数58760个,同比增长2%,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达1.4亿人次,同比增长3.9%。未来,在我国人口增长、老龄化、慢性疾病增多和全民医保体系更加完善的总体趋势下,医药健康需求还将不断扩大。到2020年,我国医药产业按年均增长10%计算,可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299亿元,中药工业按当前占比计算,预计可达15566亿元;整个保健消费品市场可突破7000亿元。

  三是我省中医药健康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从政策、监管、资金、要素等方面持续增强了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度。2015年制定了《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激发四川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起到了强大驱动作用。全国创新改革试验、新一轮“医改”试点、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也为我省中医药产业探索发展新路、扩大开放合作提供了难得良机。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三)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目标,以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立足中医药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和信息化发展;遵循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速度与质效并举,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推动产业成链发展、有序发展和协同发展,将我省建设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健康产业强省。

  (四)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目标:中药材生产种植业2015年产值为95亿元,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年均增长16%。中药工业及健康衍生品生产制造业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10亿元(其中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类为530亿元、兽药类为20亿元、日化品类为30亿元、保健食品类为30亿元),力争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年均增长24%,跃居全国第二。中医药健康服务业2015年收入为500亿元,力争到2020年,实现收入1000亿元,年均增长14%。

  竞争能力目标:到2020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5户以上、超10亿元的企业15户以上、超1亿元的企业50户以上。拥有50个以上销售额超1亿元的重点产品和10个超10亿元的拳头产品。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个以上、地理标志3个以上。积极培育10家以上企业争创四川省著名和四川名牌产品。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0%的企业达10户以上。

  服务能力目标:到2020年,各市(州)均设立独立市(州)级公立中医医院,市级中医医院原则上(除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新建市级中医医院外)应达到三级甲等。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60个以上、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50个以上。每千常住人口中医医院床位数达0.8张,0—36个月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0%。建设10个以上市、县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区、50个全省示范性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建设3—5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15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

  三、发展路径与重点

  (五)切实提升中药材生产种植数量与品质,全面夯实产业发展原料基础。

  合理规划中药材经济区划。鼓励发挥区域优势,结合国家“精准扶贫”工程,建设可持续、多元化、特色化的中药材产区经济。成德绵经济带重点发展川芎、麦冬、附子等,川南经济区重点发展姜黄、栀子、花椒等,川东北经济区重点发展天麻、乌梅、川明参等,川西北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川贝母、冬虫夏草等,攀西经济区重点发展茯苓、芦荟、木姜子等。

  建立健全中药材保护体系。完成我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并促进成果转化,加快我省道地和特色优势药材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建成并运行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升种子种苗的生产、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制(修)订5—10个大宗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开展川产道地药材认证评价与认证标准示范研究,构建省级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成3个动态监测站与15个动态监测点。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完成2—5种道地药材的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其基因资源库和信息数据库构建。规划2个以上濒危珍稀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建设15种濒危稀缺川产道地药材野生抚育、野生变家种(养)培育基地,重点突破濒危药材资源野生繁育瓶颈。

  调整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科学建设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养殖)基地,有计划种植(养殖),解决品种短缺与过剩。鼓励利用山地、林地、荒地建设中药材生态基地,支持和推广森林康养、林下种植(养殖)等多层次立体复合生态模式。重点推进20—30种川产道地和特色优势药材基地建设,新增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50个,辐射面积140万亩。整合重要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实现川产药材有序生产。建设县级单位工作站和信息站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网络,覆盖全省80%。鼓励省内外大型中药企业联合建设一批跨地区、跨省(市)经营、以中药材规模化基地共建共享为依托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六)着重提高中药及健康衍生品生产规模与效益,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分工。按照“一核、一带、两片”的产业布局,引导各地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和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实施中药加工制造业错位发展、集聚发展。以成都和天府新区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与高端发展的产业极核;以成都平原地区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中药制造和中医药健康衍生品规模化发展产业带;在中东北地区推动形成中药精深加工多元化发展产业片区;在川西高原及民族地区,着力建设民族中(藏)药和天然植物提取产业特色发展示范片区。

  增强中药工业优势。重点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和曲类、小包装等产品做大做强,加快直服粉末饮片、中药煮散颗粒、定量压制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研发。加快推进基于古方、名方、验方和秘方的中(藏)药新药(院内制剂)以及中(藏)药独家、保护品种的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开展大品种品牌中成药二次开发。推动中药工业实现药材来源基地化、生产过程规范化、质量控制标准化、检测手段科学化。

  加快天然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针对欧美发达市场,积极推动复方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提取物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其产品和植物提取粉剂、液体等剂型,有效解决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探索开拓营养补充剂、生物农药、饲料等领域的使用市场,引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加强生产质量控制,实现植物提取物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

  壮大中医药衍生品产业。围绕中药有效成分,开发与培育有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辅助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能的中药保健品。重点发展抗氧化、肿瘤辅助治疗、防阿尔茨海默氏症、压健康调理等中药养生食品(药膳)。大力发展具有美容、保健功效的中药功能型化妆品,以及采用中医药治疗理念、方法和模式的各种保健器材等。依托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低度中药养生保健白酒等药、酒、果、茶等相关联的中医药衍生品。依托我省饲料和畜牧产业的品牌和市场优势,探索发展改善畜产品品质的绿色环保中药饲料添加剂和兽药。

  做强中药材大品种健康产业链。积极推动更多的川产道地药材进入国家药典和药食同源、新资源食品目录,有力促进适合我省种植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引种和产业化。选择2—5个符合药食同源要求的川产优势特色中药材,实施从规范化种植、提取物到药品生产及其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开发。

  做优产业发展载体。分类实施企业兼并重组、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绿色制造,促进药品技术转让,推动医药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快速集中。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工协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聚成型。推动中药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实现中药加工制造与药渣回收、生物肥料和饲料生产等环节的共生耦合和生产近零排放。组织开展“扶优扶强”专项行动,每年筛选确定一批中医药健康产业重点园区、企业、项目和骨干产品,采取“一对一”方式,实施全流程全产业链集中支持。

  (七)充分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空间和领域,全面发挥产业需求拉动效应。

  优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空间布局。在保障基本健康服务全覆盖基础上,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新发展的“一区两片三带”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格局。以成都为核心,由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和资阳等组成创新发展核心区,主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高端服务业与新业态。依托泸州、南充的优质医疗资源,构建由泸州、内江、自贡、宜宾组成的川南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示范片和由南充、广元、广安、达州、巴中组成的川东北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示范片,发展中医医疗、养生保健、特色康复、健康养老等多种业态。依托独有自然资源、民族特色文化,构建以安宁河谷为主体的攀西阳光康养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带、以大巴山脉为主体的秦巴生态森林康养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带、以藏羌地区为主体的川西民族特色康养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带。

  健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以公立医疗服务为主体,社会办中医服务为补充,民族医疗服务为特色的覆盖省、市、县、乡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支持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在城市新区、城乡郊区、偏远地区等优质资源匮乏地区建设分院和专科,重点建设6个区域性中医医疗服务中心。加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发挥省级大型中医院人才培养和院内制剂研发辐射作用。以三级中医医院为载体,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专科性质的中医医院,加快发展个体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诊所。扶持彝藏羌等民族地区县级民族医机构建设。

  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大力发展社会办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及具备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置或明确“治未病”科。建设10个以上市、县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区,50个全省示范性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加快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类规范和标准,以及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或指南(服务包),鼓励发展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多样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发展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支持以省级中医医疗机构、专科医院康复科为基础建设省级中医康复平台。三级中医医院均设置康复门诊、功能治疗区和独立病房,二级中医医院均设置或明确康复科。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一批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康养机构。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及规范,建立各级中医医院与下级医院和基层社区康复机构帮扶和双向转诊机制。

  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康养协作机制,支持各级中医医院设置或明确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的特色优势,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拓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群提供居家式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护理院、疗养院。培育中医医养融合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建设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基地。

  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川派中医药文化产业,集中整理和出版一批川派中医药文化特色专著,实施全省濒危中医诊疗、中药炮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与研究保护。抢救、挖掘和弘扬具有四川特色的传统运动健身项目,鼓励地方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中医传统运动健身休闲产业。依托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示范片、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带,加快养生产业园、药膳食疗馆等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建设,开展森林康养、彭祖长寿、禅道养生等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和峨眉、青城、海螺沟、洪雅七里坪等养生度假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园区,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项目,促进中医药旅游商品创新开发,开设中医诊所(室),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国际交流合作。

  完善中医药商贸服务体系。加快相关流通配送行业兼并重组,鼓励支持中药材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推动物流现代化。鼓励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执业药师远程在线审方,推动零售药店分级管理和“四证合一”改革。探索我省与沃尔玛等国内外大型流通与终端卖场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我省中医药健康名牌产品进商场、进超市。加快发展面向中药及其衍生品制造的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八)实施产业触网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信息化。

  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信息化。发展中药材种植物联网模式,普及网络化环境监测系统,推行智能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精准种植。推广应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中药大规模种植(养殖)信息化技术,建立四川省中药溯源信息平台。

  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信息化。加快企业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下同)质量控制信息化建设,开展医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促进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建设药理毒理试验检测信息化平台,鼓励产学研医发展网络协同研发、网络众包设计。支持生产企业开展网络精准营销和O2O(线上到线下)体验式营销。

  推进中医药商贸流通信息化。依托相关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企业,建设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和中药材资源指数体系。鼓励开发和应用中药材电子交易规格标准,推动中药材质押评估和担保业务开展,建设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一站购”和跨境交易服务。推动中药材仓储物流信息化能力建设,规范和加强中医药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管理。

  推进中医药诊疗服务信息化。推进中医药大健康门户建设,重点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四川省中医药信息中心。积极推进中医药云健康系统建设,实施医养结合、中医养生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家庭和医联体远程诊疗教育服务平台试点等工作。

  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基础建设。建设省市级中医药信息化网络节点,完善数据中心基础硬件建设。提升基层和民族中医机构人员信息化终端的配置能力,逐步完善中医医疗数据安全规范和安全设施条件的配套。加强医疗信息化专业人员和中医药从业人员信息化能力培训。建立药理毒理试验检测信息化平台。

  (九)实施技术创新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内驱化。

  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方案的系统评价和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深入研究,以及川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民族医药理论的整理研究,加强对中医名方、验方、民族医方和医院制剂方的收集、筛选,加快中药新品种开发和名优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围绕大宗食药同源药材,进行资源、物质基础、药理毒理及饮片、中成药、提取物、保健用品等全方位系统研究开发。积极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职务性医药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分配权制度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加快研发成果转化。

  加快产业技术进步。突破并掌握野生濒危药材人工繁育技术和工厂孵化技术,加快发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微粉碎、膜分离、铝塑复合膜热压包装、冲击式粉碎机等中药饮片生产新技术、新设备,重点推进分离与纯化先进技术、在线检测、智能化管控和质量溯源等中成药生产新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应用。积极发展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等新一代天然植物提取技术,积极推动生物工程、微胶囊、组织化和重组技术等中药相关产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应用。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医药健康研发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糖尿病)基地、四川省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四川省现代中药新药创制中心、四川省亚健康科技产业中心、中美国际保健品联合研发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四川省中医药云健康产业信息平台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省中药资源普查与动态监测中心、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中药质量检测(南方)中心、中药传统知识库等基础性研发平台。实施四川省中医药创新发展科技示范工程,积极对接国家中医药科技计划并获得支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研发投入、收益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

  (十)实施交流合作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国际化。

  推进外部优势资源本地转化。加强与欧美、日韩等国的交流合作,依托中法、中德、中韩合作园区,以GNC、GSK等跨国保健产业巨头为重点,制定“一对一”个性化招引方案,提供“一窗式”信息服务和“一站式”谈判对接,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保健企业来川投资合作发展。着力吸引健康相关行业“高、精、尖”管理和技术人才,特别是在外华裔、川籍优秀人才来川创新创业。加强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三角经济带知名中医药健康企业合作,以上海医药、天士力、广药集团等国内中医药健康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吸引来川设立中医药种植及精深加工一体化基地、设立药品研发及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我省中药材产业链。

  推进本地优势产业外向发展。建立中医药健康贸易与服务平台,重点实现与国内外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医药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互联互通,推动川产优质产品“走出去”。支持成都等地的中药材交易中心集成中医药健康产品交易、结算和物流配送等多种功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获取国际市场订单,构建国外营销渠道,承接国际医药外包,开展国际注册,到国外合资合作发展。积极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与国际反兴奋剂机构WADA、国家反兴奋剂中心等专业机构建立联系,确保走出国门的中医药产品、保健品不造成兴奋剂事件。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医药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诊所、学校,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举办中医药健康国际论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中国药品交易会和高端医药学术会议,搭建一批对交流合作与产业发展平台。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健康医药政策、法规、技术及市场研究等方面的交流,组织并支持省内企业、院所参加国际国内重大展会、开展对外合作研究与人才交流,构建携手港澳台、面向全球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

  (十一)实施质量品牌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优质化。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意识、发挥企业品牌建设的主体作用,鼓励中药产业园区创建全国、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积极支持、组织优势潜力川派中医药企业争创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四川名牌,促进中药品牌集聚集约发展。坚持名企、名品、名标、名牌、名区联动发展,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营销,引导中医药企业开展商标国内、国际注册,支持品牌中医药健康企业在制备工艺、临床用途及包装等多方面申请国内外专利。鼓励川产道地药材申请地理标志和专用标志使用,力争新增3个以上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启动川产道地药材道地性认证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示范县、以川产道地药材为核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示范县。以四川名牌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著名商标生产企业为核心,将企业名牌驱动和区域品牌打造结合起来,培养形成品牌优势产业和知名龙头企业,提升我省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建设优秀人才队伍。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以国家和省“千人计划”、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省名中医、省名中药师等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为基础,打造四川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团队5—10个,造就一大批在中医药健康重点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话语权的领军型人才。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推进中医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名家的传帮带作用,健全我省中医药师承制度,完善基层中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药材生产种植和精深加工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通过开展在职继续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校企、院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流通使用的产业链人才体系。

  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推进中药产品全过程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完善部门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三大平台,扩大全省中药质量监督抽验覆盖面。建设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与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采用国际标准作为企业的内控标准。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建立药品质量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四、支持政策与措施

  (十二)审评审批和行业准入政策。按照国家创新药特殊审评制度,根据四川实际,建立科学、高效的审评审批运行体系,简化和规范审评审批程序,执行药品与药用包装材料、药用辅料关联审评。鼓励和支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

  (十三)财政投入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加大用于中医药特色品种、基地、工程、企业和项目等发展重要支撑的后补助与奖励。支持在中医药健康领域采取市场募集、政府引导的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积极引导社会各级各类相关投资基金投向于我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点潜力项目。

  (十四)研发创新奖励政策。鼓励中(藏)药健康产业制造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支持设立中(藏)药健康产业的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创新服务和综合类创新服务平台,以及企业技术(设计)中心。

  (十五)投融资和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省级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和利率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企业提供贷款。

  (十六)要素供应政策。鼓励采取划拨、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等多种方式扩大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用地供给。扩大直购电、天然气直供政策在中医药领域的适用范围,鼓励利用富余电量和三州藏区留存电量支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办中医医疗及健康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公立医疗机构执行相同的保供与价格政策。

  (十七)市场推广使用激励政策。鼓励省内各级医疗机构加大川产GAP(良好农业规范,下同)药材、中成药品种的采购使用,并支持进入国家和省级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药物目录。开放中药配方颗粒试点,探索制定省内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销售管理制度。鼓励省内电子商务平台为我省中医药健康企业提供服务。

  (十八)中药材生产领域专项政策。积极推动农业企业以贫困县为重点开展的中(藏)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及规范化种植。探索实行中药材GAP备案和中药材品种单独备案。推进中药材GAP备案信息平台的使用。鼓励中药材生产企业实施中药材GAP自评或委托具有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和健全的制度,能独立开展中药材GAP评估工作的第三方单位进行评估。

  (十九)中药及健康衍生品生产制造领域专项政策。加大中(藏)药健康产业制造企业来川投资扶持力度。支持获得国家中药新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及中医药医疗器械注册证等科技成果的企业实现成果在川的有效转化及产业化。

  (二十)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专项政策。研究制定并实施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医疗机构管理、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等政策。简化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的开办、执业资格、医保定点等审批手续。积极推动中药制剂省内调剂使用试点。推行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到城市新区、城乡郊区、偏远地区等优质资源匮乏地区新建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中医药特色街区、中医药旅游健康综合体、中药科技产业基地(园区)。

  全面加强全省中医药产业推进小组对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建立统筹推进产业规划贯彻执行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各级联动,共同抓好规划的落实,促进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订阅须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为公开出版发行刊物,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全国统一刊号CN51—172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991,半月刊,A4开本,约40页码,全年24期。
一、《公报》由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按期直接邮寄给每位订户,保证刊物准确及时送到订户手中。
二、订户可到所在市(州)、县(市、区)工作站、联系点办理订阅手续,由各工作站、联系点统一报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也可直接到省政府公报室发行部订阅。订阅价每册5.00元,全年24期共计120.00元(含邮寄费)。
开 户 行:工商银行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支行
户  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帐  号:4402208009100215971
本刊社址:成都市督院街30号省政府院内
联系电话:(028)86604546
传  真:(028)86605771
联 系 人:朱 莎
邮政编码:610016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 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二维码 头条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