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主会场活动在乐山大佛博物馆广场举行。现场,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发布《中国石窟(南方)保护学术研讨会》重要成果—《乐山共识》。未来,以川渝石窟石刻为代表的南方石窟,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研究能力和保护利用水平。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文物局、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乐山市文物局)、乐山市林业和园林局、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现场发布多项成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省文物局、乐山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力争用3-5年时间,将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集科研、保护、展示于一体的中国南方地区石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全面开展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技术转化,全面提升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水平,为四川乃至南方地区石质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同时,举行了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揭牌仪式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方石质文物保护(乐山)基地授牌仪式。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乐山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构建省市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发展新格局,全面实施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展示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和展示水平,全面推进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此次主会场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发布《中国石窟(南方)保护学术研讨会》重要成果《乐山共识》。
共识认为,以川渝石窟为代表的南方石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提升石窟文物保护研究能力和保护利用水平;“川渝石窟保护工程”应在“十四五”期间作为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以更大规模、更高效率和更强的科学性实施;各有关专业机构应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高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应推进南方石窟保护利用的文旅融合,创新南方石窟文化内涵阐释、弘扬、传承利用的新机制、新方式。
据介绍,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四川、重庆两地文物局等联合主办。在今年4月双方签署文物保护利用的多项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合作主办此次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已开始进入实质阶段。
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现场,还发布了由四川省营地与自驾游协会推介的6条“最美自驾游遗产线路”,公布了由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四川省博物馆学会评选的“2019年度十佳遗产守护者”“2019年度十佳遗产志愿者”,四川省旅游学会、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评选的1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活化利用最佳案例”,以及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评选的遗产卫士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