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阳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扣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打好改革“组合拳”,多措并举推进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体系建设更显成效、防治结合更为紧密、群众健康获得感成色更足。
一、培优育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强化龙头引领。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构建“1+3+X”分级诊疗服务体系,(“1”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3”以雁江区为重点的3个县区,“X”覆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市医疗服务实现“两升两降”,即: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稳步提高至38.90%,县域内住院量占比提升到92.02%,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6.37%,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4.17%。二是提升县域能力。推进“千县工程”,加快构建县域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深入推进安岳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八统一”建设,初步实现“六升六降”成效,医共体集团医院通过人员、技术、服务三下沉,指导开展新技术项目40个,实施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联建项目9个,集团内“无障碍”流通中药制剂34种,覆盖服务群众1.5万余人。三是厚植基层网底。建成13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和9个社区医院,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排名全省第1位,93.2%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建成100个村卫生室中医阁,实施55个基层中医馆能力提升项目,创建8个省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占比提高到38.7%。
二、补短提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速提升
一是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立市、县(区)疾控局,启动市疾控中心三级甲等疾控机构创建,10家三级以上公立医院明确专人担任公卫专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卫科室设置全覆盖,129个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传染病直报,设立紧急医学救援、卫生防疫、中毒处置、心理援助“四支”应急队伍,完善院前急救医疗风险社会分担机制,在全省率先为院前急救人员购买《职业责任险》。二是强化传染病多病共防。坚持多种呼吸道疾病同防同治,推进感染科、儿科、呼吸科门诊应开尽开,扩容救治床位到882张,增加1.62倍,增配儿科医护人员到423名,增加1.12倍。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全市艾滋病治疗覆盖率97.90%、成功率 97.17%,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98.04%,病原学阳性率79.70%。三是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市癌防中心牵头建设全市“癌防一张网”,将初中女生接种HPV疫苗补助、早期肺癌筛查纳入市级民生实事,连续3年评为全省癌防工作先进单位。建成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和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精神卫生综合评价绩效居全省第一方阵。乐至县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雁江区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三、综合施策,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持续改善
一是缓解“看病难”。持续深化合作办医,《府院合作创新医疗卫生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入选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全市分级诊疗下转9.06万人次,上转2.4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3.93%、9.63%。4家市级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三四级手术、微创手术、介入手术同比分别增长11.35%、15.77%、19.10%、17.90%、5.48%;基层诊疗量占比66.6%,在全省排名领先。二是减轻“看病贵”。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市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247元,同比下降6.37%,降幅排名全省第2位,住院次均费用8082元,同比下降14.17%,降幅排名全省第3位。14家医院实现川渝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市域内互认项目从99项扩展至138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5713人次,为患者节约费用146.16万元。三是改善“看病烦”。以“国考”为导向推动公立医院优服务提质量,9个参评三级公立医院6个实现提质升位,全市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91.75分,排名全省第4位,住院满意度91.74分,排名全省第13位,员工满意度87.71分,排名全省第8位,摆脱过去长期落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