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徐斌
从绝对数量看,四川省2023年末常住人口约为8368万人,人口大省基本省情没有改变。从相对变化看,四川省人口发展呈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高龄少子”形势更加严峻、生育支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等特征。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四川省紧紧锚定人口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聚焦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关键环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打好生育支持组合拳,奋力谱写人口高质量发展四川篇章。
——坚持“大人口观”,聚力做好顶层设计。
党政重视,高位发力。始终坚持把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摆在四川省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统筹谋划部署,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研究部署人口工作,加强“一老一小”工作。
深入研究,精准发力。省委、省政府把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大兴调查研究重点课题,围绕“一老一小”工作现状、青年婚育现状、生育综合支持政策、“高龄少子”应对策略等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省人大常委会就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强化考核,持续发力。省委、省政府将优化生育政策、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等纳入对市(州)党委、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并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卫生健康委将人口家庭工作纳入市(州)卫生健康委重点工作评价、委市共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健康四川示范县建设内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综合施策,合力构建“四梁八柱”。
健全政策体系。印发《促进积极生育若干支持措施》,聚焦生育补助、住房保障、婚育文化等10个方面出台23条配套措施。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围绕青年毕业求职、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制定15条“惠青”政策。
探索生育补贴。“一市一策”探索生育补贴、分娩补助等支持政策,对符合政策生育的,给予一次性生育补贴或按月发放育儿补贴,对住院分娩自费部分给予适当补助。
完善休假制度。落实产假98天、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男方护理假20天、纯母乳喂养假1个月、夫妻育儿假10天等制度。持续推动落实生育津贴待遇,部分地市享受生育津贴天数延长为顺产158天、剖宫产173天。
强化医疗服务。推行服务暖心、怀得开心、孕得安心、生得放心、育得舒心“五心服务”,实施妇幼健康“三提升”“两促进”“两消除”系列行动计划,完善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体系,设置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272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264个。
——坚持多措并举,竭力补齐短板弱项。
强化政策支撑。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推动构建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成都市、眉山市、泸州市、雅安市等地通过发放建设补助、发放运营补助、示范奖补、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连续3年将新建、改扩建普惠性托位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8亿元,不断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省卫生健康委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08亿元。
建强人才队伍。举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技能大赛,开展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培训,支持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支持托育机构联合相关院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培育托育服务人才队伍。目前,四川省托育服务机构保育人员达3.2万人,其中持证人员占比达79.1%。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口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强化人口监测预警,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助力四川省人口高质量发展。
——实施生育关怀行动,推动三孩生育政策效应充分释放。
将人口工作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入手,努力解决生育、养育、就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把完善生育支持措施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渠道增加财力支持,出台更多支持措施,降低生育、养育负担。
启动“生命启航”母婴安康工程,完善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体系,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高质量产科建设,扩大分娩镇痛试点,提升分娩镇痛水平。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策略,实施婚检、孕检、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民生项目。建设一批母婴友好医院和儿童友好医院,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
——实施托育攻坚行动,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增量提质。
多渠道扩容。将托育服务设施纳入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完整社区等建设内容,扩大“家门口”的供给;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资源办托,扩大单位里的供给;统筹育幼资源,加快建设“社区普及化”“医育结合示范化”等不同类型的普惠托育服务机构,着力缓解“入托难”问题。
多举措控价。上下联动进一步完善土地保障、建设补助、租金减免、价格优惠、运营补助、消费激励等支持配套政策,着力降低普惠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切实减轻“入托贵”负担。
全方位提质。推动完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托育服务监管;制定和实施托育服务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计划,扩大托育服务人才队伍。
——实施人口监测行动,保障人口政策调整有据可依。
落实人口监测统计调查制度,加强人口形势分析预测。推进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和共享,提高数据质量。依托全员人口信息库,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紧紧围绕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完善人口空间布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