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云,女,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内科兼急诊科主任,她秉承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勤求博采,为四川中医急诊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7月26日下午3点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堂407室内,张晓云带着两名研究生正在给病人诊病,“用砂罐装药,取半拇指老生姜洗干净不刮皮,切片加水一起泡,水不要倒掉,第一道用小火熬开,第二道加温水熬,熬药很重要,水少药出不来……”张晓云比划着。此时的张晓云还未吃午饭,每一位病人她都要交代一番熬药事项,而这已经是今天的第54个病人了。
从病房到急诊最初是不情愿的
1986年,刚从浙江医科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进修回来的张晓云接到通知,由于工作需要,安排她到急诊工作。“当时我不太愿意,因为急诊比较苦,风险高,所以不是很情愿。”张晓云回忆起来到急诊前的经历,“当时前任急诊科主任陈绍宏老师就来动员我,每天到我家里来。”
而真正让张晓云改变主意的是,那时,一位中学女教师因复合型溃疡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在其他医院住院了两个礼拜,血仍止不住,医院准备给她动手术,但病人家属坚决不同意。他们转院来到中医附院,病人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迫于病人家属不同意手术,陈绍宏就用甘草人参汤,仅两味中药竟奇迹般将血止住了。
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来到四川,看到这个病人,这位原北京协和医院消化方面的老专家不住点头,“这个病人真是中医中药治好的看来中医急诊很有前景。”这深深地触动了张晓云,张晓云不仅被老主任的诚意所感动,更对中医急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踏踏实实地干起了中医急诊,这一干就是30多年。
从临床到科研这个职业都这样张晓云很瘦小,短发,戴一副无框眼镜。年轻时的张晓云几乎每日都出急诊,在呼啸而过的急救车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而所接诊的大多是复合型、交叉型的急危重险病人,很苦很累,张晓云却干得起劲,“只要能把病人抢救回来,心里都特别满足,抢救过来的病人至少在90%以上,救病人的时候是不会感到疲累的。”
如今已63岁的张晓云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科研与团队建设上,金伟是急诊科的一名大夫,说起张晓云,金伟不由地感叹:“张老师实在太辛苦了。”以前,每年科室新分来年轻医生,张晓云晚上都要陪着值班,初期条件很艰苦,没有床只能睡在凳子上,3个月、6个月,“年轻医生可以独立值班了,张老师才放心,就这样一批一批地陪着。”
张晓云每天基本都是凌晨一两点才从医院回家,而为了搞科研,给病人灌鼻食,彻夜不回家收集数据的时候也不在少数。张晓云很平静,“医生这个职业都是这样的,习惯了。”
从过去到现在感动会一直牢记
从医40年,张晓云遇到的病人不计其数,但她至今仍记得16年前的那个敬礼。
2000年,一名19岁的解放军战士路遇小偷,战士抓小偷追至白果林时,小偷跳进窨井,战士也跟着跳入窨井内,可是小偷逃走了,战士却窒息了。所幸他昏迷前给战友发了短信,告知了位置,战友们找到了他,可在送来医院时小战士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张晓云与同事们没有放弃抢救,7天7夜后小战士渐渐苏醒,10天后才恢复了记忆,在此期间,科室的医生护士还为小战士捐了8000多元钱。小战士出院时,他的50多名战友来到医院,齐齐站在医生面前,“敬礼!”向医生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还有陈光军,这个从小就来找张晓云看病的孩子如今也已到而立之年。18岁时,陈光军患血小板减少症,正常人10万的正常值他只有2000,后来,脾脏大出血,止不了血,其他医院建议切除脾脏,最后他找到了张晓云,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血液指数也升到了5、6万。对于以前生病的痛楚,陈光军说不想去回忆,但他会一直牢记张医生的恩情,“她就像妈妈一样慈爱。”那么多年,陈光军都会抽时间去看望张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