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人俊委员:
您好,感谢您对推动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的关心!您在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快四川非遗产业发展的建议——以促进麦宿非遗产业发展为试点探索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持续发展模式》(第1118号提案)收悉。我厅非常重视,多次组织学习研究。经征求甘孜州、德格县等方面意见,现就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麦宿非遗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甘孜州德格县麦宿镇地处麦宿河中游,位于县境内东南部,镇政府驻地日卡村,海拔3560米,距县城105公里,幅员面积686.88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来源靠政府补贴、农牧业收入、手工艺收入。德格麦宿拥有历史悠久、传承不断的传统手工艺,麦宿镇以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土陶制作、泥塑、雕刻、唐卡绘画等 20 余种非遗产业,被评为“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四川省德格县麦宿非遗体验基地”等称号。
省、州、县三级高度重视麦宿非遗相关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为培育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巩固扩大传承平台。通过深入调研,在家庭式小作坊中挖掘出优秀技艺和致富带头人进行申报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邀请相关专家,举办民族手工艺传承人培训班,为产业、产品振兴献计献策,力争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着力推进“公司+基地+作坊+传承人”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群众内生动力,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非遗传承人致富增收。为优秀传承人选址新建作坊,现建成非遗车间24个,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家(脱贫攻坚期间),扶贫车间作坊24个(脱贫攻坚期间),手工艺龙头企业2家,从业人数达2000余名,发展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底蕴和传承精湛技艺的特色学校,培育了一批以从事民族手工技艺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新鲜血液。二是巩固扩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主导的组织优势,利用抖音、微信小视频、快手等平台,组织举办“直播带货”“十里八乡,蜀你最牛”等宣传活动,为麦宿非遗代言,2021年麦宿被评选为四川省“十大魅力乡镇”;邀请央视拍摄1分钟公益广告,并在央视多套频道播出,极大的提高了麦宿非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增加游客参观和体验麦宿非遗车间项目,讲好麦宿非遗故事。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录制和收集整理了卓且歌词300余首,利用传统习俗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开创新的模式。全力打造“麦宿手造”民族手工艺品牌,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使保护传承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步迈进,促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二、下步工作举措
省、州、县将进一步加大麦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力度,以非遗相关传统文化产业为试点,着力打造非遗保护传承样板工程。
(一)省级层面。指导德格县依托麦宿非遗产业相关项目,申报“非遗四川 百城百艺”品牌、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如创建成功,可分别获得省级财政资金补助100万元、30万元。指导德格县引进院校、行业协会等资源,依托麦宿非遗相关项目,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提升当地非遗产业工艺水平和销售量。鼓励麦宿非遗产业使用“川工蜀艺”四川非遗公共品牌。
(二)州级层面。遵循《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和《康巴文化(甘孜)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总体规划》,统筹甘孜州非遗资源,构建“两心两带三片”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空间格局。通过打造德格康巴文化体验副中心,重点保护传承德格印经院、阿须草原、噶玛噶孜画派绘画等非遗资源和麦宿非遗IP品牌,以G317为轴线的格萨尔文化旅游带和以G318(G4218)为轴线的康巴非遗旅游带串联各县,结合德格县非遗特色及各景区景点风貌特征,整体性推动甘孜州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及融合发展,探索形成自然奇观、文物遗迹、文化资源、非遗体验、生产生活等有机融合的甘孜州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廊道。重点打造康北非遗文化研学体验区,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民族地区非遗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区。鼓励麦宿非遗产业使用“甘孜手造”非遗公共品牌。
(三)县级层面。一是双核驱动。重点发挥“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南派藏医药发源地”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成熟完善的麦宿民族手工艺传承产业园、中藏药现代农业园区,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原始藏族传统文化生态旅游区、高原特色农牧融合发展区协调发展,丰富旅游线路和特色农牧产品,增强片区发展潜力;增强镇村协作,逐步形成村村有互动,乡乡有联动,片区一起动的协作发展模式和“双核驱动,两区支撑,多点协作”的新发展格局,打造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和南派藏医药发源地两大核心品牌。二是一体推进。依托技法独特的手工技艺、数量众多的能工巧匠和丰富的“非遗”资源,采取“政府组织+民族手工艺企业+多个合作社+贫困户群体”的组织方式,汇聚麦宿传统民族手工艺制作技艺,有机组合民族手工艺产业街区、产业新村、手工作坊及展销中心,创新形成集手工艺品研发生产、手工艺技艺传习、手工艺人培养、手工艺产品展销、手工艺制作体验、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体验区。以中藏药农业园区、藏药材种植片区为载体,采用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科研投入,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中藏药材种植、药剂研发与加工、技术成果转化、藏医人才培养、藏医文化体验、康养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三是多点支撑。依托宗萨寺、多瀑沟自然保护区和阿木拉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多种旅游线路,创新开发样式丰富的旅游产品,打造徒步、骑马、远足、野生动物观赏和手工艺作坊体验、纯正原始藏族传统文化体验等深度文旅体验游,打造原始生态、野生动植物和后天的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原始藏族传统文化生态旅游区。依托麦宿中藏药材种植片区,大力发展中藏医药种植业,积极发展青稞、虎掌菌、芫根、藏木香等特色种植业,依托阿木拉牦牛产业园区,推动发展藏香猪、牦奶牛等特色养殖业;依托岳巴乡青稞藏酒产业园,积极发展藏酒业,依托麦宿物流分中心,建设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观光、农牧体验于一体的农牧融合发展区。四是广泛协作。乡、镇、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民宿、餐饮、文化体验、特色体验等服务产品,形成“闲时各自忙,忙时一起做”的协作方式,推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推动我省非遗产业发展的关心!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24日
(联系人:李泳龙,联系电话:028—8670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