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民族体育交流平台。将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融入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公共服务和重大活动中,建立遂宁市水上运动学校、遂宁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等3个国省级训练基地,10余个国省级体育公园,举办民族团结进步运动会50余场次,推广民间秧歌、舞龙舞狮、铁水火花龙等民族体育技艺,吸引各民族体育健将和群众1.86万人参与。
传承弘扬民族体育技艺。传承弘扬板鞋竞速、陀螺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组建遂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6支,培养和储备体育人才近300人,将民族健身操、珍珠球等7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高校体育比赛、中小学运动会、幼儿园体育表演赛等赛事,让各种赛事成为展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窗口。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将优秀民族文化和传统体育技艺相融合,在杂技艺术中融入各民族独有的体育元素,推出《顶碗》《顶技爬梯》《大武术》等特色杂技项目30余个,先后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奖1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