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依托非遗、产业资源、红色基地,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乡村旅游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一季度,乡村旅游接待各族群众197.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
一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民族类资金,借力二十万亩稻渔、万亩油茶等产业工程,发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建成石燕茶乡、星空部落等9个农旅项目,举办桃花节、油菜花节、稻田虾美食节等活动20余场次,培育山地摩托、休闲垂钓、观光采摘、露营度假新业态,打造乡村A级旅游景区6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
二是乡村旅游+非遗体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隆昌夏布、隆昌土陶等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影响优势,建成隆窑博物馆、夏布手工作坊、藤编体验基地,吸引各族游客体验陶艺制作、夏布编织、白酒酿造等,推出夏布画、陶艺品、牛角梳等146个非遗特色工艺品。将非遗传承和民族服饰展演等融入乡村旅游,打造乐陶山庄、陶然茶居、山南野等6个特色休闲度假基地,实现乡村旅游文化、餐饮、娱乐、观光一站式体验。
三是乡村旅游+红色研学。建设川渝青少年示范研学中心,打造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山川三线建设陈列馆、柴金良烈士事迹陈列室等5个乡村红色景点。推出乡村红色旅游研学线路2条,引导各族青少年在研学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活动中增进交流、深化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