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犍为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打造罗城镇船形街社区示范典型,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罗城镇被评为第八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一是优化居住布局,深化“空间互嵌”。实施社区风貌改造、绿化亮化、老旧小区整治等,在景区核心区域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墙绘,丰富古镇文化氛围,打造民族团结一条街、民族团结巷,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归属感,确保各族群众在居住空间上相互交融。打造民族文化广场、院坝等10个,为各族群众日常交流创造条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居住格局。
二是拓展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互嵌”。营造浓厚的文化表演氛围,不断挖掘、传承、发展非遗和传统文化,积极拓展特色民俗文化展演路径,“金犍同舟”统战实践创新基地被省委统战部评选为全省优秀新阶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常态化在古戏楼开展麒麟灯、川剧、武术表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汇聚非遗传承人、书画作家等创作各类文化作品;开办“同乐坊”艺术课堂,组建船形街舞蹈队、蔡氏武术馆等5支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教学。2024年以来,开展文旅服务、非遗表演80余场次,参与群众、游客超过6.5万人次,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9000余万元,让各族群众在文化展演中相互了解、欣赏彼此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是扶持就业创业,深化“经济互嵌”。孵化注册“四维城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中心”志愿服务专业社会组织,开设“同创间”,举办电商运营、手工制作等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班,推送就业岗位招聘信息。目前,已培训各族群众300余人次、提供岗位信息200余条,带动各族群众就业100余人,实现就业增收100余万元。积极服务各族经营户,每年举办羊肉汤美食节,以节会搭台,助推海氏牛肉、帅羊肉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四是完善服务体系,深化“社会互嵌”。与雷波、马边、峨边三地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长效协作和服务管理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从权益维护、应急处突等5个方面强化联动。以常态长效和建章立制为抓手,组建成立同心法律服务队、石榴籽工作站等,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创新“老辈子”特色调解法,及时化解矛盾纠纷35起,鼓励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在社会生活中深度融合。
五是强化宣传教育,深化“心理互嵌”。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载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以“同学堂”“同萌会”等学习场所为阵地,开展因材施教、“小手牵大手”等活动,开办“讲习所”“双语课堂”,先后邀请12名老党员向各族群众开展政策讲解,分享模范事迹和文化故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示范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评选活动,评选出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80余个,使各族群众在心理上相互认同、相互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