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空间互嵌,把“有形”往实里做。以“空间互嵌”为抓手,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乐的幸福家园。通过城市更新与农村面貌改善双轮驱动,累计实施268个项目,改造老旧小区24个,建成沿河绿道3.5公里,城市绿地率达37.25%。农村面貌显著提升,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4.06%、82.06%、100%,获批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同时,建立“4222”利益联结模式,推动集体经济与村民增收,撬动社会资本下乡,实现各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优化公共服务布局,建成紧密型医共体、校共体,让改革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二是聚焦文化互嵌,把“有感”往细里做。以“文化互嵌”为纽带,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展苌弘音乐艺术节、“祭孔大典”“国学文化旅游周”等活动,展示资中“乡贤”“苌弘”“状元”“山歌”文化,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探索“非遗+产业”“非遗+文旅”新模式,开发非遗文创旅游产品,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文化认同。
三是聚焦社会互嵌,把“有效”往深里做。以“社会互嵌”为目标,坚持把民族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印发《资中县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健全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经费保障、表彰激励、督查考核、动态管理等六项长效机制。将民族事务纳入综治网络工作内容,创新双向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及时受理、高效处置各族群众诉求。依托社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石榴籽同心联络站”2个,实现“菜单式”精细化服务,切实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