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今天,我们邀请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姚斌同志,就如何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相关问题与大家作些交流。
主持人: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四川是一个民族宗教工作大省。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四川民族宗教基本情况?
姚 斌: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世居少数民族有彝、藏、羌、苗、回、蒙古、傈僳、满、纳西、土家、白、布依、傣、壮等14个民族。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有甘孜藏族自治州(辖18个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13个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7个县市,其中包括木里藏族自治县)和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777.05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41%。除自治地方外,我省还有米易、盐边、仁和、平武、石棉、宝兴、汉源、荥经、金口河、兴文、宣汉、古蔺、叙永、珙县、筠连、屏山等16个民族待遇县(区)及98个民族乡。全省民族地区总人口933.4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1.5%,全省少数民族户籍总人口约544.08万(截至2016年7月,其中,彝族306.37万、藏族159.18万、羌族33.13万,其它45.4万),约占全省户籍总人口(9132.66万)的6.0%。
四川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四川民族地区毗邻滇、黔、甘、陕、藏、青六省(区),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衔接区域,自古就是“民族走廊” ,也是多条大江大河的水源地和重要的生态屏障,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四川藏区居于“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要地,是“治藏依托”,是全省乃至全国反分裂斗争的重点地区,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特殊任务。
四川也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齐全,有信教群众1000多万、教职人员82700人、爱国宗教团体340个、宗教院校6所、宗教工作机构212个、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2771个。全省各级宗教事务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川省民族地区幅员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7.7%。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森林面积930多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83.1%,木材蓄积量10.22亿立方米,占全省木材蓄积量的66%;甘孜、阿坝州的草原面积达2亿亩,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有可开发耕地800多万亩;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蕴藏量超过1.6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约有6000多万千瓦;有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55种,其中,金、银、锌、钒、钛、稀土等矿种储量占全省90%以上,攀西地区素有“中国的乌拉尔”之称;中药材有2500种以上,野生食用菌众多,特别以松茸最为著名;有开发前景广阔的旅游资源,四川省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多数分布在民族地区。
主持人:在推进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方面有什么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姚 斌: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第一,树立创新观念,寻找民族宗教工作的金钥匙。一是树立“交朋友、办实事、抓引导”三位一体的理念,与少数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保持良性互动关系。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建立与少数民族代表、宗教界人士的谈话和交流制度,经常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把教育引导工作溶入融洽的情感交流之中。通过交朋友、办事实,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中入耳、入脑,切实改变发生矛盾和纠纷之后出现临时“抱佛脚”找民族宗教界人士做工作的被动局面,努力形成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积极主动协助党和政府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良性互动关系。二是树立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宗教的理念,推动宗教界发挥积极作用。宗教同其他社会文化形态一样,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用消极的眼光去看待它,或许它就会朝着消极的方面发展,并产生消极作用;如果我们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它,就会推动它朝着积极而有益的方向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因此,要摒弃过去消极看待宗教社会作用的片面思维,善于运用宗教文化的精华去服务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挥宗教特有的优势,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好事、善事。三是树立社会化的民族宗教工作理念,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合力。民族宗教工作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和特殊性、复杂性,单靠民族宗教部门一家之力,很难有大的作为,必须整合社会资源,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民族宗教工作,变民族宗教工作“风雨一肩挑”为“千钧重担众人担”。
第二,坚持办实事,是抓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关键点。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不能局限于“不出事”而消极地去当“灭火队”,必须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正确导向,找准工作抓手,把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抓经济促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来,切实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办实事、办好事,凝聚民心民力,取得支持理解。帮助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认真做好经济发展的短、中、长期规划,将规划具体到项目,具体到农户,做到科学谋划、统筹部署,有计划按步骤地分步实施。同时,把民族经济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期研究、分析,及时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扶持民族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三,加强宣传引导,把好民族宗教工作的方向盘。一是加强各级干部特别是民族宗教干部的学习,全面提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干部和党员进行民族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有效解决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不去管的“四不管”问题,努力提高干部应对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二是搞好少数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的联系与沟通,达到沟通思想、增强信任、解决问题的目的。三是定期不定期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宗教场所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学习。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把信教群众的注意力和力量转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宏大目标上来,使他们爱党、爱国、爱教。四是认真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街道、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牢固树立“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理念,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大力推进 “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作为民族宗教部门,要以此为契机,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完善场所内部规章,强化教职人员素质提高,形成一个爱国爱教好、遵纪守法好、民主管理好、团结互助好、环境美化好的“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创造良好环境,营造民族宗教工作的大气候。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基础,亦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保证。民族宗教部门要加大硬、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民族宗教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和谐的内部环境。一是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使民族宗教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政主要领导重视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的工作格局。二是不断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的机构和队伍建设。根据中、省要求和规定,落实编制、人员和办公经费,不断改善办公条件,真正做到民族宗教部门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能办好事。三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民族宗教部门应以“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着力培养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强力打造服务、亲和、务实、能干的干部队伍,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主持人:结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请您谈谈下一步我省民族宗教工作思路?
姚 斌: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四川未来五年描绘出了宏伟蓝图,愿景令人鼓舞。今后五年,我省民族宗教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这个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着力推进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着力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着力加强宗教事务依法规范管理和重点寺庙综合整治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着力保持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宗教领域和顺稳定,更好服务全省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四川辉煌篇章而努力奋斗。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新思维新论断新战略及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两个《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努力开创我省“十三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宗教和顺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是认真实施好国家“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协调推进中央和省关于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长治久安“1+5”系列文件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凉山彝族自治州(含小凉山彝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大力促进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各族群众增收,确保四川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如期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三是继续下大力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给予倾斜支持,扎实推进定点帮扶甘孜州色达县及下甲斗村精准脱贫工作,配合做好有关发达省对口支援我省藏区、彝区工作,促进民族地区按期脱贫致富。
四是加大力度实施民族地区重大民生工程,继续实施好藏区“六项民生计划”和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抓好藏区、彝区现代文明新生活“六件套”工程实施,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加强大小凉山彝区禁毒防艾工作,继续抓好大骨节病、包虫病综合防治,继续实施摩梭家园建设暨摩梭文化保护工程,继续实施“民族团结示范新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四小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
五是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推动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和成都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活动为龙头,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脱贫奔小康示范省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矛盾纠纷,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大力繁荣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六是扎实抓好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做好《四川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民族乡工作暂行规定》《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修订工作并贯彻执行。广泛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七进”活动。扎实推进藏传佛教依法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工作,指导各全省性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各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积极引导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七是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大力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加大民族地区与内地、省直机关干部交流力度,大力培养培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建强民族宗教工作队伍,健全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机构。
八是抓好省民族宗教委系统自身建设,适应新形势下我省民族宗教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管党治党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党建与业务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全委系统各党组织落实好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要肩负好第一职责,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带头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主持人:做好今后我省民族宗教工作,需要把握好哪些要求?
姚 斌: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宗教工作关乎全省全国工作大局,民族团结进步和宗教和顺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宗教问题正确道路。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凝聚起全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共识和力量,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共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第二,必须牢牢把握主题和主线。“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我省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很重,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省委关于新形势下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增加投入改善民生为主线来缩小差距,以加大扶持落实政策为保障来促进跨越,以增进互信促进团结为前提来构建和谐,以建强队伍培养人才为基础来提供支撑”)。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路、筑执政之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密联系民族地区实际实施好 “十三五”规划。要从民族地区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最需要发展什么,发展过程中最需要注意什么,以实施差别化政策为支撑点,着眼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积极探索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新路子,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走出具有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确保民族地区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宗教界人士教育培养,不断提高宗教工作水平。要认真总结我国宗教中国化经验,支持宗教界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尊法守法,坚决反对和遏制宗教极端主义,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第三,必须用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凝聚民心民力。要始终坚持以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支持民族地区打好全面小康决战决胜的总体战和攻坚战。在着力抓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彝区“十项扶贫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的同时,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着力点,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三件大事一起抓、五条战线齐发力的工作格局,确保藏区社会大局稳定和长治久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各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着力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五新一体”和扶贫、禁毒、防艾、职教和健康文明生活运动“五管齐下”,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从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国土政策支持、禁毒防艾、对口帮扶等7个方面新增的支持大小凉山彝区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17条政策措施。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搞好乡、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努力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第四,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大对外开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发展、大繁荣,释放民族地区蕴藏的巨大能量,激发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重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把各族群众的创造力、创业就业热情激发出来,催生强大、持续的内生动力。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推进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新对策和新举措,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要把民族宗教工作放在更宽广的视野内去认识,将民族宗教工作同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统战工作、群众工作、经济工作、政治工作、社会工作等结合起来思考。各级党委和政府,党和政府的各部门,以及司法机关、人大、政协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推进民族宗教这一关系全局的工作。
第五,必须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繁荣进步,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要把教育作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最重要的战略工程来抓。以扎实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为重点,大力抓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民族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要以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为重点,加快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健全以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为轴心、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支撑、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的保障体系,力争到2020 年,卫生机构、人员技术、设备配套从州到村形成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建成适合我省民族地区实际、科学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转协调、反应灵敏的州、县、乡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实现民族地区城乡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三是推进文化体育健康发展。要坚持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服务社会大众、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打造四川民族特色文化,助推优秀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着力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积极健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民族、民俗、历史、宗教和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要实施民族文化精品战略,打造一批代表我省少数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鲜明形象和浓郁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释放民族文化正能量。要定期举办好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和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和繁荣优秀民族文化,以多民族聚居下的文化大融合为和谐四川奠定思想基础,通过文化融合催生和促进和谐四川。
第六,必须大力实施依法治省方略,不断提高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水平。一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认真学习贯彻、切实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不断增强践行法治要求、推动法治实践的自觉性、坚定性,着力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二要依法坚决打击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煸动民族歧视和仇视、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行为,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以及各种黑恶势力,弃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矛盾,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注重保障好各民族合法权益,避免造成民族歧视、民族隔阂甚至民族对立。四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把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第七,必须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宗教和顺,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全社会、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树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民族团结奋斗梦、民族繁荣发展梦的观念。要强化思想阵地建设,把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化为春风雨露,融入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田。要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不断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营造守望相助的血肉亲情。要加强和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调合作、社会服务、法律援助等机制,形成有利于少数民族群众平等进入市场、融入城市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要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使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婚姻。
第八,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把少数民族干部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总体规划。要根据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特点和成长规律,建立培养、储备、选拔工作机制,把一批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民族宗教工作干部队伍。要针对我省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联系紧密的特点,着眼更好发挥各委员单位作用,进一完善民族宗教委委员制。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更加优良的作风为推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
“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远航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委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前所未有、对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的投入前所未有、对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关心前所未有,为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我省民族地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大步迈进。全省民族宗教工作战线上的各族干部职工,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抓好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我省民族宗教事业新局面。我们深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有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我省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事业一定更加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