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袁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爱一老一小,用大数据提升社区管理质量的建议》(第481号建议)收悉,我厅高度重视,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在前期和您的沟通基础上,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通过大数据精准掌握社区老人情况
我厅对推进“互联网+社区”和建设智慧社区进行系统研究谋划,联合经济和信息化厅等6个部门制定了《“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明确了“五大任务”和“十大场景”,这是全国从省级层面出台智慧社区建设规范的首例。结合实施“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三年行动计划”,先后遴选46个省级试点社区、投入资金2300万,探索智慧社区建设新路子。截至目前,全省已经实现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省范围全覆盖,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个智慧养老院和1个智慧养老社区。把居家服务信息
平台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O2O”服务模式,着力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目前,四川省养老关爱服务地图和养老服务小程序上线运行,90.4%的市、县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链接线下服务资源提供方2万余个。如:成都市“关爱地图”养老服务数据云平台,依托信息化技术,将165.2万名老人、243家社会组织或企业的信息整合,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和供需对接。同时,搭建居家养老综合信息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等服务,年服务量达175万人次。
二、关于通过大数据链接或成立相关机构情况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志愿互助服务为补充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省政府办公厅于2021年制定了《四川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聚焦健全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丰富发展业态、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细化明确了52条重点任务促进养老托育健康发展。一是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全省现已建成城乡日间照料中心9805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8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从一个较低的覆盖率水平增长到较高水平,同比2014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增长了近3.5倍,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场所覆盖率增长近60%,农村社区日间照料场所覆盖率增长近40%,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60%。二是启动实施银龄健康工程。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快解决老年人就医服务中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将“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行动纳入省委省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全省93%的医疗机构设立老年人绿色就医通道,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为全省707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健康管理服务,组建3.2万个家庭医生团队,重点为871.3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是加快构建居家社区“15分钟服务圈”。印发《四川省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导则(试行)》,将打造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列入民政“十件大事”加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纳入2022年度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加以推进,现已建成484个。成都市、绵阳市被民政部纳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试点地区,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累计改造10.17万户。老年助餐、老年教育等模式发展迅速,全省已有社区老年助餐点1506个,社区老年大学2000余所。四是培育发展养老服务非营利组织。“十三五”以来,我省涉老公益慈善力量蓬勃发展,全省从事扶老、助老敬老、养老等公益事业的涉老社会组织4859个;其中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1021个,从业人员5136人。近年来,我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从2020年起在14个市(州)25个社区试点开展“天府银龄”老年人关爱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全省1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社区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站,配备专业社工长期驻点开展老年社会服务。
三、利用大数据提供差异化服务情况
实施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开发应用智能养老物联网感知体系,建立养老机构“智慧养老”工作标准和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全省已有7家公办养老机构和42家民办养老机构建成养老机构物联网管理平台,建成省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和敬老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全省3250个养老机构实行全过程服务。如:资阳市社会福利院完成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运用示范工程,整合联通环境监控、定位监测、智能点餐、移动护理、医养平台等各系统,将老人入院登记、评估、收费、入住、生活、康复、就医、出院等信息纳入平台统筹管理,每天约200名老人通过自助点餐系统点餐,平均每天接受监测救护10余人次、移动医疗护理1000余人次,每年办理住院500余人次、工作量减少20%以上。
四、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带动产业链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省加快发展“互联网+养老产业”新业态,通过推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等深度融合,“互联网+康养”、老年电子商务、老年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老年教育”等大量智慧养老新业态快速涌现。通过推广优秀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加快推动养老产品服务提质升级,连续5年入选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数十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纳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我厅和经济和信息化厅共同发布2期《四川省智慧适老化应用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广智慧适老化应用产品和体验中心。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制定全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加快构建以成都温江区、攀枝花西区为载体的“一园两区多板块”发展格局。通过成功举办4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众多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等智慧健康养老企业和产品参展,扩大了我省智慧健康养老发展影响力。全省已有智慧养老企业40余家,专业人员近5000人,实现年营业收入近3.2亿元。
五、大数据准确链接师生资源情况
教育厅积极与省移动公司协调协作,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小、活、真、全”原则,聚焦“1+3+N”,初步建成了四川教育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积极探索通过平台预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位供给,预警幼儿园、中小学大班额情况。成都市依托“智慧蓉城”平台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数据分析与测算模型,开发学位监测大数据平台。基于公安、社治、卫健等部门共享的人口数据,分析研判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对学位需求的影响,分区域、分学段科学预测学位需求变化,重点关注人口聚集度高、发展速度快“热点片区”,实现提前内部预警。通过全面掌握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分布等情况,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供决策依据,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设施提前布局、有效布局。
六、用大数据对省内师资进行动态管理情况
自2017年3月开始,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成投用,首次完成了各级各类教师全面信息的采集工作,建立了全国教师基础信息库。我省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对全省教师实现了全面信息化管理。2023年3月,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治理的指导意见》,着力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区中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打破校际壁垒,实现教育资源集约节约,教育质量提升。目前教育厅正在建设“四川省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平台”,将整合教师培训管理、教师数字画像等功能模块,旨在实现教师精准培训和数字治理,助推和服务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2022年数据还在统计)全省教育经费总计投入2816.81亿元,同比增长4.75%,最大限度加强教育投入,实现教育公平。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科技养老、智慧养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促进养老服务科学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以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为契机,依托有关信息系统,建设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加强养老服务信息资源规划、管理和应用。加强养老服务信息采集管理和标准制定,提高信息资源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提高养老服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推进公共信息的资源共享。
一是健全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根据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在对现有省级自建系统进行整合升级的基础上,依托省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扩展建立全省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通过对全省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逐步实现向上向下打造全省养老数据资源,并通过平台对金融、教育、医疗、餐饮等涉老资源进行整合,为全省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供需对接、质量评价、数据监测、决策分析等一站式的综合养老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培育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加快制定智慧养老产品基础共性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完善智慧养老服务流程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互联网+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打造一批智慧微型养老院和智慧养老社区。充分整合现有平台,探索建设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养老信息共享系统,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三是促进老年智慧产品发展。依托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打造1个省级老年用品产品研发生产实验室,今年再发布2期省级智慧适老化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培育一批“四川智造”老年用品标杆品牌,建设21个市(州)级老年用品市场或体验场所。建设“晚霞商城”,试点开展适老产品用品线上销售。举办第5届中国(四川)老龄事业暨养老服务业博览会。
四是持续强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管。高效统筹安全管理和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建立养老服务应急救援网络,定期开展重大风险研判,切实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常态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活动,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和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贯标工作。
感谢您对民政及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心支持。
四川省民政厅
2023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