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常态化防火专题 > 人物故事
森林的守护者—杨厅柱
发布日期:2024-06-04 来源:筠连县林业和竹业发展服务中心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杨厅柱同志出生于1968年,中共党员,1984年12月参加工作,40年来,一直在筠连县国有林场工区和护林点从事营林和护林工作。

杨厅柱同志的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成立国有林场时的老护林员,作为“林二代”,他从小跟随父亲走遍林场的山山水水,受父亲的言传身教,非常喜欢大山的翠绿与宁静。1983年修建筠芭林区公路,他父亲不慎因公致残,按当时政策可由1名子女顶替到林场工作,哥哥姐姐因无法忍受林场艰苦、枯燥生活而主动放弃,16岁的他毅然做出选择,一干就是40年,把自己最美的青春献给了大山,献给了林场的青山绿水。

杨厅柱同志每到一处他都认真履行一个护林员的职责,做到“口勤、手勤、腿勤”,护林区域从不留死角。改革开放初期,盗伐现象十分严重,他和同事们晚上摸黑巡查易发生被盗地段(不能打手电筒,易暴露目标),有时守路口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热天山蚊子非常厉害,冬天雪风吹得直哆嗦,但想到回去休息,可能明天又有树木被盗,通过春去秋来的坚守,他现场就抓获盗窃林木六十余起,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处罚。还有一次,他和同事们一起在路口布好口袋,一次抓获近十名盗伐者。他在顶古工区护林时想了一个方法,在一个视线好的位置修建“猫儿洞”,晚上蹲守在那里,既避雨又好看护山上的林木,效果明显,有效遏制盗伐事件发生。

森林防灭火是林场的首要重点工作,杨厅柱同志身兼场部工区、顶古工区队长,管护面积6100亩,管理1个森林防灭火检查卡点,而手里只有1名临近退休职工和3名临聘人员,加之林区旅游人员较多,防火压力十分繁重。每年防火期前他组织民工将辖区防火通道、防火林道上的可燃物全部清理干净,每天早、中、晚骑车或徒步检查辖区森林防火情况,发现问题,带领管护人员立即整改;中途利用空余时间到相邻村组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座谈护林防火事宜,张贴防火令、“十不准”,特别是防火戒严期,他还要到相邻学校讲课,带着学生们书写防火宣传标语;经常在卡点、公路、重要路口利用小喇叭给过往人员宣传防火知识,发放森林防灭火宣传单;对实施项目的劳务人员,他每天在开工前都要召集大家讲森林防火和安全管理知识,提出对民工建立火源检查台账的建议得到全场推广;对林区过去那些经常铲草皮灰的农户他每年多次上门敲警钟。整个防火戒严期白天基本没在工区屋里歇着,都在山上转来转去,有时一天要走几十里山路。该同志对辖区内的坟墓及后人情况、国有林地相邻人员姓名、电话和周边林区重点人员等信息了如指掌,管护区域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根林木都非常熟悉,同志们还为他取了个外号叫“活地图”。该同志工作过的管护点,40年来一直未发生过火情、火警、火灾事故。

近几年来,林场开展的储备林建设、世行林建设和林竹复合混交林营造,任务繁重,技术和质量要求高,该同志不仅要搞好辖区森林防火和项目建设,还要协助其它工区同志组织项目实施,细心为林场年轻同志和农民工讲解营林知识,并现场示范。在抚育间伐、择伐时,他要现场标记采伐木,指导采伐施工,监督工程质量;在造林、造竹时,栽植完成后他要全部检查一遍。记得有一次检查过程中,脚被水竹桩刺了进去,血流如注,同行的人都叫他不去了,而他却说:要看完,如没栽好要形成天窗,而且浪费一年的光阴,如栽了一根反山树就会影响以后材质。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却朴实无华。该同志管护的场部工区、顶古工区,项目建设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

40年来,杨厅柱同志工作、生活一直在工区和护林点,先后从事过营林工、护林员等岗位,对单位工作安排、调动从没怨言,从不讲条件,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国有林场的五个工区和四个护林点,杨厅柱都工作和生活过。每到一个工区,他都协助炊事员把菜园地弄好,把工区收拾得干干净净,让同事们有家的感觉,工作生活得舒心。不管老同志还是年轻同志都非常尊重他,都亲切地叫他“杨三哥”。工作40来年,他春节回家团聚只有5次,每月至少在工区住勤25天以上。有时需要理发才下山一次,防火季节基本不回家。平时同事们叫他回家去看看,他却总说工区就是我的家,回去没啥事。这话虽然平淡,但在艰苦、枯燥寂寞的林区生活中,却有着40来年的坚守。那是因为有热爱林场的情怀,有对森林的感情和责任,他把自己的青春无悔地奉献给了林业事业。由于工作成绩显著,杨厅柱同志多次被评为林业部门和国有林场先进工作者,荣获市林业局“十佳”基层林场职工荣誉称号。

当前位置:
森林的守护者—杨厅柱
发布时间:2024-06-04 来源:筠连县林业和竹业发展服务中心

杨厅柱同志出生于1968年,中共党员,1984年12月参加工作,40年来,一直在筠连县国有林场工区和护林点从事营林和护林工作。

杨厅柱同志的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成立国有林场时的老护林员,作为“林二代”,他从小跟随父亲走遍林场的山山水水,受父亲的言传身教,非常喜欢大山的翠绿与宁静。1983年修建筠芭林区公路,他父亲不慎因公致残,按当时政策可由1名子女顶替到林场工作,哥哥姐姐因无法忍受林场艰苦、枯燥生活而主动放弃,16岁的他毅然做出选择,一干就是40年,把自己最美的青春献给了大山,献给了林场的青山绿水。

杨厅柱同志每到一处他都认真履行一个护林员的职责,做到“口勤、手勤、腿勤”,护林区域从不留死角。改革开放初期,盗伐现象十分严重,他和同事们晚上摸黑巡查易发生被盗地段(不能打手电筒,易暴露目标),有时守路口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热天山蚊子非常厉害,冬天雪风吹得直哆嗦,但想到回去休息,可能明天又有树木被盗,通过春去秋来的坚守,他现场就抓获盗窃林木六十余起,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处罚。还有一次,他和同事们一起在路口布好口袋,一次抓获近十名盗伐者。他在顶古工区护林时想了一个方法,在一个视线好的位置修建“猫儿洞”,晚上蹲守在那里,既避雨又好看护山上的林木,效果明显,有效遏制盗伐事件发生。

森林防灭火是林场的首要重点工作,杨厅柱同志身兼场部工区、顶古工区队长,管护面积6100亩,管理1个森林防灭火检查卡点,而手里只有1名临近退休职工和3名临聘人员,加之林区旅游人员较多,防火压力十分繁重。每年防火期前他组织民工将辖区防火通道、防火林道上的可燃物全部清理干净,每天早、中、晚骑车或徒步检查辖区森林防火情况,发现问题,带领管护人员立即整改;中途利用空余时间到相邻村组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座谈护林防火事宜,张贴防火令、“十不准”,特别是防火戒严期,他还要到相邻学校讲课,带着学生们书写防火宣传标语;经常在卡点、公路、重要路口利用小喇叭给过往人员宣传防火知识,发放森林防灭火宣传单;对实施项目的劳务人员,他每天在开工前都要召集大家讲森林防火和安全管理知识,提出对民工建立火源检查台账的建议得到全场推广;对林区过去那些经常铲草皮灰的农户他每年多次上门敲警钟。整个防火戒严期白天基本没在工区屋里歇着,都在山上转来转去,有时一天要走几十里山路。该同志对辖区内的坟墓及后人情况、国有林地相邻人员姓名、电话和周边林区重点人员等信息了如指掌,管护区域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根林木都非常熟悉,同志们还为他取了个外号叫“活地图”。该同志工作过的管护点,40年来一直未发生过火情、火警、火灾事故。

近几年来,林场开展的储备林建设、世行林建设和林竹复合混交林营造,任务繁重,技术和质量要求高,该同志不仅要搞好辖区森林防火和项目建设,还要协助其它工区同志组织项目实施,细心为林场年轻同志和农民工讲解营林知识,并现场示范。在抚育间伐、择伐时,他要现场标记采伐木,指导采伐施工,监督工程质量;在造林、造竹时,栽植完成后他要全部检查一遍。记得有一次检查过程中,脚被水竹桩刺了进去,血流如注,同行的人都叫他不去了,而他却说:要看完,如没栽好要形成天窗,而且浪费一年的光阴,如栽了一根反山树就会影响以后材质。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却朴实无华。该同志管护的场部工区、顶古工区,项目建设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

40年来,杨厅柱同志工作、生活一直在工区和护林点,先后从事过营林工、护林员等岗位,对单位工作安排、调动从没怨言,从不讲条件,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国有林场的五个工区和四个护林点,杨厅柱都工作和生活过。每到一个工区,他都协助炊事员把菜园地弄好,把工区收拾得干干净净,让同事们有家的感觉,工作生活得舒心。不管老同志还是年轻同志都非常尊重他,都亲切地叫他“杨三哥”。工作40来年,他春节回家团聚只有5次,每月至少在工区住勤25天以上。有时需要理发才下山一次,防火季节基本不回家。平时同事们叫他回家去看看,他却总说工区就是我的家,回去没啥事。这话虽然平淡,但在艰苦、枯燥寂寞的林区生活中,却有着40来年的坚守。那是因为有热爱林场的情怀,有对森林的感情和责任,他把自己的青春无悔地奉献给了林业事业。由于工作成绩显著,杨厅柱同志多次被评为林业部门和国有林场先进工作者,荣获市林业局“十佳”基层林场职工荣誉称号。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
Baidu
map